高铁二等座采用的是3+2座位分布,二等座C、D表示过道。
二等座每排5个座位,为3+2布局,空间较小,虽然靠背也可以调节,但是没有脚踏板,而且茶桌设置在前排座位靠背的后方,容易受前排乘客调节靠背的影响。
二等座的座位编号,三人座为ABC,其中A靠窗,C靠过道,双人座为DF,F靠窗,D靠过道。二等座是动车组列车票价*的席别。
高铁一等座座位分布
一等座每排4个座位,为2+2布局,比较宽大,座垫和靠背是独立的,填充物多而厚,舒适度更好,可以调节靠背,但不能平躺只能半躺,前方有脚踏板,乘客在把靠背放低,半躺着的时候,可以把双脚放在脚踏板上以增加舒适度。
另外,一等座的小茶桌是折叠式的,需要使用时把扶手的盖子打开,就可以把收在里面的小茶桌展开。一等座的座位编号分别是AC和DF,其中A和F靠窗,C和D靠过道。
高铁二等车厢的座位顺序是按照排数来排列的,数字代表排号,用A、B、C、D、F 5个字母表示位置。高铁二等车厢的座位采用3+2座椅分布:A、F靠窗,C、D靠过道,
高铁二等车厢座位排号是延续了和国际接轨的一排5个座位的排号方法。
高铁动车靠来窗座位分布:自商务舱坐席号分为ac、f,其中a靠窗、c靠走廊、f靠窗及走廊;一等座坐席号为ac、df,其中a、f靠窗,c、d靠走廊;二等车坐席号为abc、df,其中a、f靠窗,c、d靠走廊,b在ac中间。综上可知座位号为a、f的一定靠窗。
寻找座位时,只需要记住靠窗位置是A、F即可,因为每一排都是有两个靠窗位置。其次窗口位置知道了,那么座号是B、C、D就很好找到了,实在看不明白的可以找乘务员,询问具体的位置。
高铁二等座,区别于商务座和一等座,商务座和一等座的价格比二等座高出一倍不止。简单点就是高铁二等座是价格*、享受的服务最少、体验感与前两者级别有较大差距的座位。
注意事项:
1、一等座和二等座首先是坐席不同,高铁一等座四个人一排,每座下面都有充电插座;二等座是五人一排,而且只在高铁车厢两头有充电插座。车厢内二等座椅间距统一加大到1020mm、一等座椅间距统一加大到1160mm,设置不间断的旅客用220V电源插座。
2、高铁车厢一等座前后有车载电视,车窗视野宽阔,旅客看到的风景比较明朗,二等座车窗视野没有一等座开阔,欣赏风景自然不如一等座。一等座和特等座旅客能享受到免费提供的一个小靠枕、一条防寒毯、一双一次性拖鞋,以及免费饮品、小点心等服务。
3、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座椅都可以旋转,旅客可以面对面坐,但是一等座旅客可以利用餐桌打牌娱乐,二等座旅客因为餐桌在座椅背部,所以不能进行打牌娱乐。
高铁二等座的座位布局是3+2模式,座位号是以ABCDF为代码进行座位排列编号。
购票的时候建议*C、D、F,虽然A也是靠窗的,但是它是三个座位衔一起在最里面,总的来说进出不方便,C、D虽然是过道,但是它进出方便,F靠窗,进出只需借过一人。
高铁购票是短程的话两三个小时以内的,靠窗位置是最舒服*的,因为可以全程看风景、沐浴阳光等,除了掌握整个窗户外,特别是闭目养神时,别人进出座位还不会打扰到自己。
如果是C、D座位,虽然看不到全程的风景,但是靠近过道,座位空间就会显得没那么拥挤,起身进出也很方便。但是也正因为是在过道,那么里面的人进出就会打扰到自己。
; 高铁座位没有e座位。高铁二等座座位运用的是“3+2”的方式布置,每排座位一般都是“3+2”5个座位,分别以“a、b、c、d、f”来命名座位,座位c和d之间是过道,a和f是靠窗的座位,而a、b、c三个座位是挨在一起的,座位df是靠着一起的。高铁abcdf座位分布图如下:
高铁座位的命名其实与飞机座位的命名是有关系的。在早期,飞机有很多都是单通道的,每一排的座位都是6个,分别以a、b、c、d、e、f给座位命名,a和f座位是靠近窗户的座位,而c、d之间是过道位置。慢慢地,a和f、c和d不再单纯的代表座位编号,更是代表着靠窗、靠近过道的座位。
由于高铁延用的是飞机的座位命名方式,但是,高铁二等座的每一排座位座位仅有五个,比飞机的少了1个,而a和f、c和d又已经被大家习惯性代表着靠窗的座位和过道的座位,那么只能将e去掉,直接从d接到f,以a、b、c、d、f字母顺序来排。
高铁选位置abcdef哪个好?
高铁要从abcdf五个座位中选出比较好的座位,那要看个人的需求。喜欢舒舒服服的看外面的风景的,而且需要自己的“小空间”的,建议选择f座位。如果想要进出自由的,建议选择d座位。
高铁二等座一个车厢有19排座位,每排有5个座位,总共一个车厢有95个座位。
高铁座位分为商务座、一等座和二等座。商务座每排有3个座位,采用2加1的布局,座位号的尾数分别是A、C、F,一等座每排有4个座位,采用2加2的布局,座位号的尾数分别是A、C、D、F,二等座每排有5个座位,采用3加2的布局,座位号的尾数分别是A、B、C、D、F,在少数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一排二等座座位少于5个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车厢的第一排或者最后一排座位,由于设计的原因,座位数可能是4个或者3个。
相关内容介绍:
一、二等座的概念
二等座是中国国家铁路客运列车座位等级中的一种类型,因其全部设置在国铁线上运营的动车组车厢内,又被称为动车(组)二等座。
目前二等座只配置在包括高速动车组(G车次)、普通动车组(D车次)、城际动车组(C车次)和市域动车组(S车次)的国铁动车组内。大部分动车组车型里的二等座从材料要求、体验感上达到了软座的标准,但也有极少数车型(如CRH6型动车组)中的二等座舒适度仅相当于传统列车中的硬座。
二、座位特点
1、舒适程度
二等座在材料和体验程度上接近软座,体验感好,较为舒适,建议乘坐时间不超过四小时为*。
2、价格比较
考虑到运行速度及舒适程度等问题,二等座的价格较为昂贵,一般高于普列的硬座及软座,部分情况会高于硬卧及软卧。
3、布局方式
二等座一般采用传统硬座的“2+3”(即一排座位中,靠窗两边各设2或3张座椅)模式设置,部分动车组出于提高站立空间、增加高峰时段下列车的运力等原因会采用“2+2”模式安置座位。
4、附加设施
二等座通常会布置如折叠前桌、放书网格、备用袋子以及充电端口等辅助设备,同时也提供椅背调节的功能,体验较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