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持续受到市场诟病。
华夏基金在2021年市场相对高位密集发行QDII产品,随着行情反转,高位发行的这些基金普遍面临净值大幅回撤的压力。
根据财报统计,华夏基金旗下QDII基金2021年累计产生净亏损超过95亿元。考虑到2022年以来净值下行明显,公司旗下QDII基金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已无悬念。
华夏基金旗下QDII基金2021年净亏损排名前10
然而,尽管旗下产品亏损严重,华夏基金仍能获取可观的管理费收入。统计显示,公司2021年来自于QDII基金的管理费收入超过2.4亿元。
作为一家企业愿景是“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有重要影响力、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公司”,华夏基金是否应该考虑通过减免管理费、提高自购力度等方式与基民利益保持一致?
一家基金公司旗下QDII产品普遍大幅亏损仅仅是因为外部环境不利?
基金管理人投研能力是否充足?是否勤勉尽责?相关产品运行是否合规?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利益输送?基金公司督察长是否应该对相关QDII产品的合规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华夏基金旗下多只热门QDII基金深度回撤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是华夏基金旗下规模靠前的产品。截至2022年4月19日,这两只产品的累计单位净值分别跌至0.4293元和0.5066元,今年以来分别下跌24.70%和27.57%。
华夏基金旗下部分ETF类QDII基金净值表现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成立于2021年1月,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达到75.55亿元,认购总户数达到16.48万户。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收益率,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净值走势
自基金成立以来,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的净值持续下行。投资者如果成立时买入持有至今,目前已经亏损过半。财报显示,该基金2021年净亏损52.94亿元,主要来自于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虽然该基金净值持续下跌,但不少投资者逆势买入。2021年四季度末,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的基金份额总额已上升至330.29亿份,基金资产净值达到188.29亿元,持有人户数达到35.74万户,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为78.45%。
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的情况类似,2021年5月成立以来至今,该基金的累计净值跌至0.5元附近。基金份额总额则从成立时14.56亿份上升至2021年末82.14亿份。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基金的上述两只产品均成立于2021年上半年,正好是市场的相对高点位置。华夏基金现存的ETF类QDII产品中(初始基金口径,包括联接基金),超过半数发行于2021年1月至9月。
基金公司旱涝保收 基民利益如何得到保护?
一般而言,由于基金管理人可以凭借稳定的管理费收入旱涝保守,因此天然存在通过发行更多新产品、扩大管理规模以赚取管理费收入的倾向,特别是在行情热度较高时。这一激励机制下,“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亏钱”的案例屡见不鲜。
此外,由于密集发行新产品的同时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大的提升,这也可能使得基金公司投研、风控能力滞后于规模增长,最终使得基民利益受损。
以上述两只产品为例。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产生的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因基金的证券/期货交易或结算而产生的费用、信息披露费用等。其中,管理费支付给基金管理人,是后者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的管理费为一年0.50%,每日计算,逐日累计至每月月末,按月支付。2021年,该基金的管理费达到4729.05万元。
2021年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的管理费用
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的年管理费用率同样为0.50%。由于规模小于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且成立时间相对较晚,该基金2021年产生管理费约为906.45万元。
中信证券财报显示,华夏基金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0.15亿元、净利润23.12亿元,同比均大幅增长。
2017年至2021年华夏基金营收、净利润
损人利己?老牌产品成立14年“颗粒无收”
除了ETF类产品,华夏基金旗下还有多只QDII基金(初始基金口径),大部分在今年录得两位数亏损。
华夏基金旗下今年以来亏损达到两位数的QDII基金(非ETF类)
华夏移动互联人民币(002891.OF)截至4月18日亏损达到26.79%,在同类产品中排名靠前且明显跑输业绩基准。该基金关于投资策略的描述为“在股票精选策略上,本基金主要投资于全球移动互联相关行业股票”。但从2021年末的持仓来看,该基金可能存在风格漂移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华夏移动互联人民币2021年末重仓宁德时代、长城汽车(港股)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股票,其中宁德时代更是基金第一大持仓,持股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6.48%。2022年至今,宁德时代股价下跌约三成,长城汽车更是经历腰斩。
此外,华夏港股前沿经济A(012208.OF)、华夏全球精选(000041.OF)这两只规模超过15亿元的基金今年以来也亏损超过15%。其中,华夏全球精选成立于2007年10月,是国内较早成立的QDII基金之一。然而,经过14年的运作,该基金的单位净值仍然只有1元,基民颗粒无收。
华夏基金作为国内头部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市场走弱、基金产品净值下行时,是否可以通过减免管理费等方式与基民一起共克时艰?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日前网上流传出关于恒大集团的内部重大消息:许老板招集公司中层以上干部,连开几天大会,会上要求恢复销售,抓住金九银十的机会,重拾消费者信心。
会是开了,动员也动员了,至于结果是如何就看金九银十的表演了;自去年9月份爆雷至今,在当初很多人断言恒大集团倒闭了,没有想到又活了一年了,却是看得出来恒大集团这一年的不容易;全球经济的下行,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分水岭,加上自身负责额巨大,能撑多久也没有个数
虽然近日恒大集团的项目复工复产搞得如火如荼,至于真实情况如何,里面的水分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一个房地产企业的名声大噪还好,现在名声扫地,要想重新重拾消费者的信心,小编认为还是很困难的;当然,小编还是希望恒大集团这样的大公司能够扛过去的,与恒大集团有千丝万柳关系的公司和人太多,对社会的影响重大。
最后小编问一下,你还会买恒大的房子吗?
08月12日讯 华夏行业精选混合(LOF)基金08月11日上涨2.07%,现价1.74元,成交43.38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7880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59%,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67%。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4.99%,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3.40%,近6月本基金净值上涨4.50%,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11.18%,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8.9470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21.68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劲松,自2019年08月1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81.15%。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鸿远电子(持仓比例6.68%)、泸州老窖(持仓比例5.72%)、震安科技(持仓比例5.53%)、捷佳伟创(持仓比例5.46%)、中航重机(持仓比例5.09%)、璞泰来(持仓比例4.91%)、中科电气(持仓比例3.94%)、立讯精密(持仓比例3.52%)、宁德时代(持仓比例3.26%)、隆基绿能(持仓比例3.15%)。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国内方面,4月份经济受到疫情影响较大,5月份开始逐步改善,结构上政策发力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相对较强,服务、消费仍然较弱,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继续低迷。国际方面,虽然美联储已多次加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仍然继续上升,后续紧缩压力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继续承压。
二季度A股市场呈现剧烈波动,4月份市场继续下跌,煤炭、食品、家电等行业相对抗跌;5月份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市场开始快速反弹,行业增速较快但前期下跌幅度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以及受政策刺激的汽车等行业反弹幅度较大。
操作方面,二季度组合根据基本面和估值的变化在新能源、军工行业内部进行了结构优化,将组合向未来几年增速更快、持续性更强的个股集中,同时增持了BIPV、钼等细分行业个股,减持了部分反弹幅度较大的个股。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在公募基金圈,“巨无霸”基金是瞩目而又尴尬的存在。多数“巨无霸”的命运是:初始规模大,成立后却不断缩水,*者鲜见而亏损者甚众。界面新闻对过去20年“巨无霸”基金进行了回顾梳理,根据Wind统计,目前仍存续的基金中,首募规模超百亿的共有94只。
*的“巨无霸”是疑似委外定制基金工银瑞信丰淳(004032),该基金成立时规模高达909亿元。不过,2017年9月打开申赎后,机构持有人几乎全部赎回了该基金,规模瞬间缩水至18亿元。
除了风险较低的委外定制基金外,这些“巨无霸”中也有部分风险系数较高的权益类基金,共56只。其中包括普通股票型3只,偏股混合型的基金有31只,灵活配置型12只,被动指数型6只,QDII4只。
权益类“巨无霸”的诞生,与市场走势息息相关。下表为权益类“巨无霸”成立时间统计,数量最多的年份分别是2007年、2016年与2006年。
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最擅长制造“巨无霸”的公司是易方达与华夏基金,过去20年里它们各有7只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百亿。2007年的华夏全球精选(000041)、2009年的华夏沪深300ETF联接A(000051)、2015年的易方达新丝路(001373)的发行规模都超过了两百亿。
除了易方达与华夏之外,嘉实基金也是制造“巨无霸”的“好手”,旗下超百亿的基金共有6只。2006年,嘉实策略增长(070011)仅发行一天时间募集金额即超400亿元,2007年发行的嘉实海外中国股票(070012)首募将近300亿元。
常言道“基金好发不好做”,进一步梳理规模超百亿元的权益类基金发现,大部分产品成立后的规模是缩水的,还有一些基金至今仍在亏损中。下表为仍亏损的巨无霸基金名单统计,共19只:
从成立时间来看,远的包括2007年首批出海的四只QDII基金,近的有2015年成立的多只巨无霸基金,如工银瑞信互联网加(001409)下跌超六成,易方达新常态(001184)下跌超五成。
并不是所有“巨无霸”都经营惨淡。下表为“巨无霸”中年化回报超过10%的基金名单:
上表基金共有9只,表现*的是东方红中国优势(001112),年化回报近19%。不过,这些“巨无霸”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正收益,资产规模仍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难以超越最初的起点。
也有一些基金例外,它们是成立于2015年7月的5只“国家队”。
成立以来回报率*的招商丰庆A(001773)收益35%,年化回报约有12%。易方达瑞惠001769.OF、南方消费活力001772.OF的回报率也在30%左右。表现相对较差的是嘉实新机遇与华夏新经济回报率,成立以来收益约7%,年化收益率不到3%。
如果按照收益金额来计算,国家队基金成立以来,投入的2000亿元本金已经赚了488亿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全球精选》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全球精选、恒大集团新闻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