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最近看到这么一组数据,
公募基金数量破万只,基金经理人数超3000位。
财富大时代,公募基金已经成为我们投资理财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而面对茫茫基海,相信很多人都会迷茫。
我也和大家分享过大量的基金经理,中生代、新生代、黑马……。
但总有基民朋友说,“基金经理太年轻了,对市场经历不够,人员变动太大了。”
事实上,对全市场开放式公募基金进行筛选,成立年限在15年以上(历经牛熊)、年化回报超15%的有43只。
其中现任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超过10年的,仅剩下7只。
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是*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今天也恰好是它“17周岁生日”。
作为汇添富旗下的首只基金,它走出了一道靓丽的业绩线。
17年17倍,累计涨幅1782.61%
自2005年8月25日成立以来,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历经金融危机、股市熔断、成长牛市、核心资产等市场各类考验,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782.61%,年化收益达19%。(数据Wind,截至20220630)
数据Wind,2005.8.25-2022.6.30,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分别超越同期基准和沪深300指数1475.99%、1400.69%。
数据Wind,2005.8.25-2022.6.30,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与同期的权益基金相比,我们取出在2005年8月25日之前成立的权益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共计101只,而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超19%的仅有三只,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便是其中一只。
从各年度业绩看,相较于沪深300指数,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胜多负少。
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呈现出牛市跟得上,甚至跑出超额;下跌市、震荡市跌得少。
韭圈儿,截至20220819
进攻之外,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自成立以来*回撤持续低于沪深300指数。
iFinD,截至20220819
在每一份业绩的背后,都有一个努力的故事,是基金经理及团队的奋力拼搏。
基金经理王栩,人送外号“扫地僧”
自2010年2月6日接棒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王栩一管便是12年。
和大家分享一组数据,成立以来回报超17倍,且基金经理任职超10年,全市场仅有2只。
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便是那其中之一。
王栩,汇添富的第13号员工,2004年就加入了当时还在筹备期的汇添富基金,一路见证了汇添富的成长,见证了资本市场的变迁。
从2005年的“五朵金花”,2007年的“眉飞色舞”,2010年的“消费医药”到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元年,2017年的“漂亮50”,2019年开始的“核心资产”等。
时代在变,王栩则用投资感受这个时代。
汇添富优势精选的行业选择覆盖面很广,绝大多数行业都有涉猎。
提供超额收益来源的行业十分广泛,其中偏大消费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行业有突出的超额收益。2021年以来增加电力设备、有色金属、汽车等成长行业的比重。
iFinD
在公开采访中,王栩说到,
“从来不觉得有一套“一招鲜的套路”,投资只有不断督促自己学习和进步。
A股市场长期处在有效和无效之间,说起有效,是因为市场有一群最聪明勤奋的机构投资者,任何一种能躺赢的“套路”,都会被快速学习和模仿,从而导致超额收益的锐减。说起无效,A股市场毕竟机构投资者占比还不算高,强趋势特征比较明显,许多好公司并没有被充分定价。
在寻找个股的Alpha同时,也要客观尊重这个时代中的一些长期变量。这些变量有时候呈现形式是多元化的,背后依托着一些大的时代背后。”
因此,在投资中,王栩追求慢且长期,注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并强调投资纪律。
在管理汇添富优势精选期间,他的基金换手率一直都不高,平均换手率121.48%,远低于同类基金。
天天基金网,截至20220630
尤其是前十大重仓股,有很多持仓超过3年,更甚至持仓超过5年。
王栩是这么说的:
“前十大都比较稳固,不一定可以赚很多钱,但我自己觉得胜算相对较高的那种,这类比重蛮大的。”
细细翻阅王栩的组合,能够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仓位是放在了那些长期能够给到比较稳定回报的公司,持股周期一般都很长。
当然,虽然对于稳定性要求很高,但王栩也不会放弃那些短期爆发性很强的品种。
比如资源性的公司,王栩认为趋势投资是占大头的,买入的原因也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这类投资弹性较大,所以买的也不会很多。
从最终的业绩看,王栩的这一策略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过去几年A股经历了几次大的风格切换:
2013到2015年的科技成长牛市;
2016到2018年的价值牛市;
2019到2020年的成长牛市;
2021年至今的小盘成长牛市。
期间还经历了三次较大的下跌:
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
2018年全年;
2021年12月到2022年4月。
能够发现,汇添富优势精选在大多数市场相较于沪深300指数都有一定的超额。
尽显“选股专家”的主动权益投资魅力
作为汇添富基金的“长子”,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从推出便备受关注,其成长轨迹深嵌公司的“气质”与“定位”。
17年17倍的业绩背后,凝聚着“选股专家”在主动权益管理能力方面的战略选择和长期探索。
1、清晰的投资理念
汇添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的证券,把握市场脉络,作中长期投资布局,以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较高的长期投资收益。
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能够长期专注于稳定统一的投资理念,不因市场行情、经济周期、业绩排名而动摇,是汇添富投资的真正心诀。
2、科学的投资体系
汇添富建立了垂直一体化的投研组织架构,形成了多个优势行业、风格小组,各小组垂直管理,内部充分讨论和分享、整个投研团队高效协同。
在此基础上构筑起横跨海内外的完整产品线,形成*的竞争力。
3、稳定的投资风格
行业相对均衡、个股适度集中、适时动态调整,严格控制风险;在深入企业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专注选股;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汇添富内部要求基金经理在投资中能够做到投资风格不漂移、投资业绩长期可持续,以及始终确保价值观正确,即“风格稳定化、业绩持续化、价值观正确化”,以此来形成基金业绩的坚实保障,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17年17倍,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站在当下,展望未来,随着机构化在A股话语权越来越重、金融制度的改革、国内经济结构的变革,我国经济文化都将进入新的一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期待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走出更辉煌的业绩。#基金#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以我个人的见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国有银行,但不是我们常说的国有银行,跟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有一定的差别,自然就不能跟工农中建一起称呼了。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称邮储银行,2007年3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 是中国第五大银行(以资产规模计),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商业银行,说通俗点就是以前的邮政储蓄所或邮局办理汇款等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银行。
那么为什么邮储银行是国有银行,却很少或者几乎和工农中建一起称呼呢?当然是有原因的。
从历史渊源上看
我们常说的工农中建四大行,都是在人民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很早之前,没有工农中建,只有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既承担管理国库、发行人民币等央行的职责,又对公众承担储蓄业务,后来为了明细权责,把储蓄业务剥离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再后来陆续有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所以,人民常常说四大国有银行是一家,就是这么来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发展而来的,记得小时候(也就是二三十年前吧),我们汇款,很多都是到邮局去,收款人拿着汇款单和身份证到邮局取款,不用银行账户,后来邮局也办理储蓄业务了,逐渐就发展成了邮储银行。
所以从历史上看,虽然邮储银行和工农中建都姓“国”,但是工农中建是一家,邮政储蓄是另一家,顶多算远方亲戚吧。
从股权结构上看
上面我们说了,从历史渊源上看,邮政储蓄和工农中建是一“大”家而不是一“小”家,它们都是上市银行,从股权结构上来看,它们之间的差异就更明显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银行老大-工商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占股34.7%,财政部占股34.6%,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占股24.1%,我想叫它国有银行是无可争议的。
再来看看海外业务做得比较好的中国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占股64%,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占股27%,大股东老大哥相似,说它们是一家我想你不会反对。
再来看看交通银行,财政部占股36.5%,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占股20%,香港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占股18%,跟工商银行也很像,只是多了香港汇丰银行作为第三大股东,所以交通银行有时会跟工农中建一起合称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说它们是一家我觉得没问题
最后我们来看看本场的主角,邮储银行,股东结构里你会发现你看不到财政部,也看不到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占股,大股东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占股69.9%。所以你要说它和工农中建像,我可不大认同。
所以呢,你要说邮储银行是国有银行我认同,但是要是跟工农中建放在一起,我就觉得不大合适了,你说呢?
而且, 邮储的管理和工农中建比起来是弱了点,频频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如存款变保险之类的,所以在老百姓心里很难与四大行看齐。
二零一九丨开年力作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新年啦,小编在这里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猪年行大运”!
正所谓,嘘寒问暖不如巨款。虽然小编没有巨款,但是,在新年来临之际,小编为你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汇添富悦享定开混合基金。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只由投资风格稳健的明星基金经理赵鹏飞掌舵的开年新基,优势相当突出。
第一重优势
宽幅震荡,砸出投资“黄金坑”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的时代;
这是怀疑的时期,也是坚定的时期;
这是失望的严冬,也是希望的早春。
2018年,A股市场历经深度调整,估值水平已回落到历史底部区域,当前正是进行长期布局的大好时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28日,上证综指的市盈率(TTM)不足11倍,显著低于近10年来15倍的平均值。近20年来,市盈率比现在更低的情况,仅在2012-2014年出现过。
数据WIND;截至2018/12/28
第二重优势
定开运作,着眼长期稳健回报
好的市场时机,还要有好的产品来匹配。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从开放式基金问世到2017年6月,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6.18%,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5个百分点。
但是,我们却经常听到有投资者抱怨买基金亏了钱。京东金融的基民调查报告也显示:
2016年仅有34.3%的基民实现正收益,0.5%盈亏持平,剩余的65.2%都是亏损。
之所以出现这种“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普通投资者情绪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经常“高买低卖”,在市场高点大举进入,在市场低位却黯然离开。
添富悦享选择以定期开放的方式运作,一方面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封闭运作的机制,帮助投资者规避“高买低卖”的陷阱,真正做到与时间为伴,共同见证长期的价值,悦享长期投资之美。
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着眼长远,通过深入前瞻的研究,以较长的维度去精选一些真正的好公司,并以不错的价格买入,进而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回报。
作为一只定开基金,还具有封闭运作的三个优点:
第一:避免流动性受冲击。牛市中不会被大额申购冲淡收益,震荡市不会迫于赎回贱卖资产;
第二:资金投资效率更高。由于没有赎回压力,资金可以配置在流动性较差但收益更高的资产上;
第三:组合投资更灵活。稳定的基金规模让基金经理能够充分发挥主动管理能力,既能长期持有进行价值投资、亦可灵活操作应对外部冲击,有助于提升组合收益。
第三重优势
十年老将,带你穿越市场牛熊
好的产品设计,还要有好的管理人来掌舵。
添富悦享的拟任基金经理赵鹏飞,具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历经多轮市场牛熊转换,且拥有保险资管投资经历,不仅选股能力突出,而且格外关注回撤,追求“*风险收益比”,管理的多只权益类基金在震荡市场中表现出色。
数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18/12/28;汇添富多策略成立以来,每年度涨幅分别为0.01%、33.37%、-10.95%;汇添富中国高端制造成立以来,每年度涨幅为35.9%、-20.16%;同类基金指按照银河证券三级分类的定期开放式灵活配置基金(A类)、标准股票型基金(A类)。
保险资管的投资经历,让赵鹏飞对风险极度敏感,更追求投资的确定性,其管理的基金往往具有明显的“抗跌”特征。
比如成立超过1年的汇添富多策略和汇添富中国高端制造,在数次大盘下跌中,不仅明显抗跌,而且净值从未跌破面值,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持基体验”。
对于此次发行的添富悦享,赵鹏飞曾表示,仍将继续追求“*风险收益比”,充分利用好新基金6个月的建仓期优势,立足长期选择优质股票,努力将其打造成能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让投资者“不焦虑”的*产品。
钱江晚报
某楼盘售楼处现场。 楼肖桑 摄
自去年4月实施摇号新政以来,奔波于一个又一个楼盘之间参加摇号,已成为不少杭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事实上,摇号并非不用付出成本。一些红盘,尤其是高端红盘,设置了较高的资金冻结门槛,如位于滨江区的杭州壹号院和晓风印月,每次开盘均要求冻资数百万元,但中签率依然很低,能摇中的只是少数。而那些屡摇不中的购房者,一年下来,仅利息上的损失就高达10万元。
冻资总额超百亿元
折射出惊人购买力
摇号新政实施后,部分楼盘价格相比二手房优势明显,报名人数远超房源数量。因为不愁卖,同时也为了减轻工作量,开发商设置了冻结验资门槛,要求冻结一定额度的资金,将一批并不具备购买力的购房者挡在门外。
今年以来,随着调控持续深入,杭州楼市出现分化,越来越多的楼盘不再要求冻资。在当前行情下仍有底气要求冻资的,*是红盘中的红盘。杭州壹号院和晓风印月就是这样的红盘。
杭州壹号院最近两次摇号,无房无贷购房家庭的冻资金额分别是210万元和270万元;有房或有贷的冻资金额分别为420万元和540万元;全款购房的冻资金额分别为700万元和900万元。这两次摇号的报名人数,分别是2264人和1123人。由于总价不低,打算购买杭州壹号院的购房家庭,绝大多数都属于二套或者有过房贷,平均冻资额度超过400万元。
晓风印月今年10月*开盘,冻资门槛也不低。其中,无房无贷(首套)购房家庭须冻资170万元,其他购房家庭(二套)须冻资340万元。晓风印月首开共有4221户家庭报名,冻资款总额超过100亿元。12月第二次开盘,报名人数3399人。
一个楼盘一次冻资额就达上百亿元,真金白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杭州楼市的惊人购买力。
摇高端红盘成本不小
一年损失10万元利息
红盘虽然诱惑挺大,但是久摇不中的代价也不小。前前后后参与杭州壹号院和晓风印月四次摇号的购房者刘磊(化名),至今还没摇中,他告诉
“开发商领出楼盘预售证后,一般都会要求在一周之内冻结资金并报名。因为开盘时间不确定,冻资款肯定不能做长期理财,要保证随用随取。”刘磊说,为此他不得不放弃年化率相对较高的银行长期理财产品,转而选择可以当天取回资金的理财产品,自然年化收益率要低很多。
“我看中了杭州壹号院和晓风印月,因为是二套,冻资款都需要三四百万元。参加摇号之后买了随时可取回资金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只有3%左右,而长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可以达到5%。以400万元资金来计算,一年下来光利息差就达到8万元左右。”刘磊表示,“每次冻资要一周左右时间,四次冻资就是一个月,这期间的机会成本就是400万元的理财收益。一年下来,摇号的资金成本差不多10万元。”
刘磊说,他并不是孤军奋战,在他所在的购房群里,有很多跟他一样的“屡败屡战”者。如果细细算上一笔账,为摇高端红盘付出的机会成本还真不小。
为了改善
手握五六百万元一直等待
杭州壹号院和晓风印月加起来,今年一共开盘五次,共计1296套房源,全部售罄。所剩的房源已经不多。
手握数百万元,却一直摇不到房,怎么办?林女士的解答是:等。
来自温州的林女士,参加了晓风印月的摇号,结果都没摇中。她告诉
“买这类房子的购房者手里都有房,主要是为了改善。”林女士表示,自己不是投资,尽管手里有五六百万元,也不会去摇那些价格便宜的“万人摇”红盘,而是一心等待自己想要的改善楼盘。
刘磊也说,自己所在的购房群,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买六七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房子都不是为了投资,就是为了改善,所以很少看到他们要去摇什么万人摇的刚需盘。“我们这些人摇高端红盘就是为了改善居住,看中的就是地段和品质,而且在限价之下,安全边际也比较高。摇不到就继续摇,尽管一年的资金成本要10万元,一旦摇中,这10万元就不算什么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添富优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添富优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