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日兴料
7月金融数据点评
(1)国内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市场预期11500亿元,前值281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7561亿元,市场预期13880亿元,前值51733亿元,社融存量增速10.7%,比6月回落0.1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2%,预期11.4%,前值11.4%;M1同比6.7%,前值5.8%。M2超预期回升,表明货币供应充裕,社融和信贷低于预期表现出需求修复仍然偏慢。
(2)7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2877亿元,同比少增1457亿元。其中票据融资3136亿元,同比多增1*亿、短期贷款-3546亿元同比多减969亿、中长期贷款3459亿元同比少增1478亿。中长期的少增和票据多增反映企业投融资意愿尚未完全恢复。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政策性金融发力支持实体,信贷结构或逐渐改善。
(3)7月居民贷款新增1217亿元,同比少增28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269和1486亿元,同比分别多减354和少增2488亿元。7月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较6月下滑26个点,销量下滑或因暂时性因素影响,地产需求不足使得居民加杠杆意愿尚未根本性扭转,但长期来看在政府、金融机构与房企统一协调下需求政策仍有放松空间。
内容兴业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
市场综述
沪深三大股指全天震荡走升,盘面炒作多点开花。大市成交1.075万亿元,上日为1.02万亿元。盘面上,光伏板块盘初连创新高,午后明显收窄涨幅;苹果板块动力十足;券商、地产、电力、网游、水务、传媒板块造好;有机硅、锂矿、稀土、钴矿板块调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45%,创业板指涨1.7%。
财经资讯
1.【中国证券报】国家发改委:努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102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今年前7月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5个、第3批专项债准备项目清单已筛选形成、正抓紧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备选项目筛选推荐工作……在国家发改委8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推动有效投资相关工作是“重头戏”。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努力保持全年投资稳定增长。
2.【证券时报】基建类投资“挑大梁” 发挥好宽信用头雁效应。从目前国开行、农发行和多家国有大行披露的信息看,8月以来,国开行、农发行的基础设施基金加快项目落地节奏,多家国有大行陆续跟进信贷投放。在7月多项经济指标回落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增速可谓格外亮眼。在当月新增信贷中,亦有不少分析认为,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投放就是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的基建类信贷项目“挑大梁”。这种趋势在8月后会更明显。
兴业优品
风险提示及重要声明:
部分内容来自Wind、***财经等,仅供参考,不代表兴业基金观点。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
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唐子佩,孙嘉赓近期对国联证券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国联证券*覆盖报告:泛财富为羽,大机构为翼,苏南\"后起之秀\"扬帆起航》,本报告对国联证券给出增持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12.89元,当前股价为11.29元,预期上涨幅度为14.17%。
国联证券(601456)
中信系优质管理层引领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1)中信证券班底上任管理层,经验丰富、战略布局深远的团队赋予公司生命力和创造力,积极推进高ROE业务发展,引领公司业务快速扩张,2021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为58.1%/51.2%。2)管理层积极推进战略融资,提升公司资本运作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优质管理团队、高成长业绩和资本运作能力均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公司仍有可能通过外延并购方式快速提升综合实力。
聚焦泛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着重基金投顾赛道弯道超车。1)公司以财富管理为战略核心,积极推动从传统零售经纪向财富管理转型,2021年代销金融产品收入0.68亿元,同比增幅132.54%,占经纪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1%。2)公司把握基金投顾赛道,作为首批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资格的*中小券商,公司抓住机会迅速展业,2021年底公司基金投顾签约资产规模102.6亿元,服务客户数量15.03万户,规模与头部券商相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力图实现弯道超车。3)国资背景加持资源丰富,背靠长三角、立足苏南,区位优势显著,同时积极展开与中小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公司聚焦“小B大C”战略开展基金投顾业务提供广泛支持。
自营业务迅猛发展,衍生品业务发展亮眼。1)自营业务表现亮眼,2021年自营投资业务净收入13.9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05.3%,收入贡献占比达到47%,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2022年一季度市场震荡下跌环境下仍然取得同比25.7%的增长,体现出公司出众的投资能力。2)新管理层同样带来专业衍生品业务团队,为开展衍生品业务打下良好基础。2021年末,公司衍生工具名义金额311.37亿元,同比翻番,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2.81亿元,进入业内前十名。3)公司重视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预计衍生品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EBVPS分别为6.14/6.54/7.03元,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参考指标为市净率。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2.10xPB,对应目标价为12.89元,*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对非银行金融业务与估值的压制;自营投资业绩存在不确定性;证券行业乃至资本市场的政策超预期收紧。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国信证券王可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8.62%,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0.8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9.71。
*盈利预测明细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4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3.86。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国联证券(601456)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近日,权威基金评价机构海通证券、银河证券相继发布*产品评级报告,兴业基金旗下多只固收和权益产品获评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评级,展现出中长期良好的投资管理能力(评级《海通证券-基金系列评级一览(2022.07.31)》、银河证券《中国基金业绩评价报告(周报版)2022-07-29》)。
具体来看,兴业基金固收团队凭借扎实的投研能力和精细的管理水平,共有10只不同类型的债券基金获评五星。值得一提的是,二级债基兴业收益增强债券(三年、五年)和兴业机遇债券A(三年)、可投转债的准债债基兴业年年利定开债券(海通三年、五年;银河三年)、长期纯债基金兴业添利债券(三年、五年)这4只产品更是荣登双榜,在海通证券、银河证券不同的评价维度中均获五星评级。另外,兴业短债债券、兴业定开债券、兴业启元一年定开债券、兴业嘉瑞6个月定开债券、兴业天禧债券、兴业6个月定开债券等获评海通证券五星。
根据《海通证券-基金业绩排行榜(2022-07-31)》显示,由兴业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刘方旭和公募债券投资团队总监腊博共同管理的兴业龙腾双益平衡混合最近三年的收益率为58.55%,高居市场同类型产品的第8位(8/216),并蝉联海通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
权益产品方面,兴业国企改革混合A获得银河证券五年期五星评级,兴业聚利灵活配置混合和兴业多策略混合均获评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
展望后市,兴业基金固收团队表示,整体来看国内经济仍处于修复期,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对国内经济修复影响有限,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力争实现*结果”,增长方面将由总量向“结构性”稳增长转变,存量政策的具体落实值得期待。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政策性金融发力支持实体,信贷结构的改善有可能构成预期差,货币政策保持偏松的概率或更高,因此利率维持低位震荡的时间也可能更长。A股市场方面,市场经历了5-6月幅度较大的反弹后,7月开始市场出现了回调和震荡。兴业基金权益团队观察认为,在指数整体回落的过程中,市场的投资效应并未明显减弱,中小盘股票依旧持续轮动,市场也一直保持着一定热度。但同时,7月中旬后房地产销售再度出现一定压力,疫情的反复也困扰着经济复苏强度和经济主体信心。因此预计下一阶段政策变化将会是经济和市场的核心变量,市场或将回到结构性行情主导的震荡状态。
资讯
基金“寒流”下,兴业基金旗下又有多只权益产品遭市场淘汰。
权益类产品占比低的兴业基金在去年迎来投资老将钱睿南后,年底权益基金发行规模逆势突围。但与此同时,公司此前发行的多只权益产品,具体说来是ETF不得不走向清盘的命运。
ETF产品线名存实亡
3月3日,兴业基金发布兴业中证福建50ETF(512350)和兴业上证50ETF(510860)两只基金清算资金发放公告。
根据公告,兴业中证福建50ETF将以现金红利的方式向基金份额持有人发放清算资金,权益登记日为 2022 年 3 月 4 日,发放日为 2022 年 3 月 10 日(具体到账时间以销售机构为准),每份基金份额可获分配清算资金为人民币 1.14020元。该基金最后运作日为2021 年 12 月 24 日, 次日起进入清算程序,并于2022 年 1 月 27 日发布基金清算报告。
另一只兴业上证50ETF的公告显示,每份基金份额可获分配清算资金为人民币 0.90412 元。2021 年 12 月 29 日为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
3月1日,兴业基金还发布了兴业上证180金融ETF(510690)终止上市的提示性公告,该基金自2021年12月18日至2022年1月5日期间进行了基金财产清算,基金财产清算报告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后,于2022年2月17日完成了剩余财产分配工作。该基金最后运作日为2021 年 12 月 17 日,终止上市日为2022年3月3日。
以上三只清盘的ETF基金均集中成立于2020年,从成立到清盘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早在去年7月,兴业上证1-5年期地方政府债ETF和兴业上证红利低波动ETF也相继终止上市。如此算来,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兴业基金旗下累计至少5只ETF宣告惨烈退市,公司ETF产品线已名存实亡。
市场加速出清
根据公开资料,兴业上证180金融ETF募集发行金额约2.95亿元,但上市后规模急剧下降,2020年四季度基金资产净值已跌破亿元,仅剩下0.62亿元。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基金资产规模便徘徊在清盘红线之下,当季规模已骤降至0.13亿元。
兴业中证福建50ETF募集发行额为2.19亿元,基金经理为那赛男,到了去年第二季,基金规模已急剧缩水至0.14亿元,最后运作日对应基金资产净值仅有433万元。上市最晚的兴业上证50ETF募集发行额为2.53亿,截至最后运行日基金规模仅有0.12亿,缩水95%。
进入2022年以来,ETF产品清盘的警报已频频拉响,甚至不乏头部公司的产品。截至目前,至少有15只ETF因为基金资产净值连续多日低于5000万元而发布提示性公告。
目前,ETF市场的竞争格局表现为赢家通吃,尾部加速出清。
有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头部公募的ETF一上市即可获得几十亿元的交易量,一旦做大规模形成护城河,很难被其他基金超越。同类ETF最终只会留下一只规模*的,而其他陪跑ETF会逐渐清盘。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的基金来说,稍有大量的赎回,资产规模就会出现大幅波动,也不利于基金的运作。
对于兴业基金而言,清盘这些表现不佳的迷你ETF也是无奈之举。
权益产品占比低
公开资料显示,兴业基金成立于2013年4月17日,是兴业银行控股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其中,兴业银行和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90%和10%。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管理规模2540.08亿元,基金数量114只,基金经理24人。从公司管理规模来看,多年来增长缓慢,且不时出现小幅下滑,且其中权益类产品规模捉襟见肘,没有跟上“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政策步伐。
截至2021年末,公司债券型基金的规模1277.51亿元,占比超过50%;货币型基金997.26亿元,占比近四成;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为11.68亿元和253.68亿元,二者所代表的权益类基金占比仅10%左右。
权益基金管理规模的尴尬处境和业绩的疲软不无关系。除了已清盘的ETF外,截至3月3日,在全部产品中,公司股票型产品仅有去年8月底成立的兴业能源革新股票(A:013049,C:013150),混合型基金42只(非合并份额)。其中,近6个月有29只产品下跌,跌幅*的是兴业睿进混合A和兴业睿进混合C,均跌超14%。
钱睿南抗起权益大旗
2018年2月,时任兴业基金总经理的汤夕生曾提出“三年计划”,要用三年左右时间将权益类基金和公司品牌打响市场。但后因“任期届满”,汤夕生于2019年4月卸任,随后胡斌上任,“三年计划”随即搁置。
近年来,公司的高管和基金经理变动频繁,基金经理甚至还存在“一拖多”现象,Wind数据显示,除刘方旭、徐青、王卓然“一拖六”(合并份额)外,唐丁祥“一拖七”、丁进“一拖八”、腊博更是“一拖十”。
变来变去,公司总算找到了一位发展壮大权益基金规模的扛旗人物。
去年7月1日,兴业基金公告称,钱睿南任公司副总经理。钱睿南是一名投资老将,曾在银河基金服务近20年,离职前为银河基金副总经理,其管理13年的银河稳健混合(151001)任职回报284.89%,钱睿南于2021年3月正式加入兴业基金。
市场普遍认为,钱睿南的到来将扛起壮大公司权益规模的重担,钱睿南也确实不负所望,到任后发行的首只产品即成为爆款。
去年12月22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合同于12月21日正式生效,产品募集规模约79.5亿元,逼近募集规模上限80亿元,创造了该公司成立以来公募权益基金网友分享规模之最。目前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正是钱睿南。
钱睿南公开表示,未来投资需坚定不移地锚定经济转型主线,重点布局“双碳”领域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医药消费产业。在投资风格上,除了关注蓝筹白马股之外,他也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研究和挖掘上来。
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混合分为A类和C类份额,自成立以来,分别下跌1.28%和1.37%。在同类5973产品中排名1300多名。后续的业绩表现至关重要,这将决定投资人对兴业基金权益类产品的信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兴业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兴业基金、国联证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