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本文时代周报
编者按:市场振荡,公募基金规模仍在扩大。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我国境内合计15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了9872只公募基金产品,上述产品资产净值合计26.26万亿元。
暗潮涌动,公募基金表现两极分化愈加明显。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新基发行冰火两重天,不到三成的新发基金规模超总额的八成。有9只基金成立规模低于5000万元,24只产品成立规模不足3亿元,26只新基金成立规模不足5亿元。
市场持续调整,竞争越发焦灼,尾部基金公司的生存愈发艰难。在此重要发展当口,时代周报推出《26万亿公募基金变局时刻》专题系列报道,持续关注行业动态,深度剖析基金公司发展现状。
不是所有早起的鸟儿都有虫吃。
成立17年,益民基金如今仅有赵若琼1名基金经理、6只基金产品。这一极端现象在公募基金业实属罕见。此前,总经理身兼数职的次新基金公司东方阿尔法曾在业内引发热议。益民基金的现状比东方阿尔法还要糟糕。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末,益民基金旗下基金总规模仅12.28亿元,同期东方阿尔法管理规模也超百亿。
市场化发行放开,公募产品大扩容。头部基金公司拥有数百个基金代码,已较为普遍。作为老牌基金公司,益民基金如今旗下只有6只基金产品。其中,益民品质升级、益民核心增长两只产品最新规模才刚超过5000万元,处清盘边缘。
规模长期未见起色,管理层却频繁变动。今年以来,益民基金先后发布多份高管变更公告。它在6月30日公告,王明德任益民基金总经理。业内人士将这一举动视作为益民基金主动调整的信号,但业务发展能否就此焕然一新,积极进取也还属未知。
长不大的“黄金一代”
成功总是相似,不顺却各有不同。
益民基金成立于2005年12月,成立时点堪称公募行业最佳。这一时间段孕育了诸多头部公募基金。截至2022年一季末,2005年成立的汇添富、工银瑞信、建信、交银施罗德,管理规模都已位居行业前列。成立时间稍晚的中欧基金也同样成为行业头部。撇开行业初期的“老十家”,这一时点是公募基金出现头部公司最为密集的时期。
仅从规模扩展角度而言,这是一个接近完美的诞生时机。2006年至2007年,A股恰逢波澜壮阔大牛市,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两市流通股比例一度达到空前绝后的26.1%,公募基金影响力处历史巅峰。
益民基金堪称独特发展样本。复盘它的发展历程,对理解公募基金行业的生态变化极富重要意义。
益民基金由重庆国际信托、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分别持股65%、35%。梳理益民基金的股权变更轨迹,重庆国际信托作为控股股东,在益民基金毫无疑问拥有最大存在感。从这一角度出发,益民基金可归类为信托系基金公司。
益民基金的同期生,股东背景多样。
撇开背景显赫的工银瑞信、建信、交银施罗德等银行系基金公司,益民基金与同为信托系的中信保诚和汇丰晋信相比,或是券商系的华商基金和中邮基金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部分“黄金一代”基金公司,新手期就收获大礼包。以成立于2007年8月17日中邮核心成长混合为例,2007年末单只基金的规模便高达423.08亿元。中邮基金成立于2006年5月8日,当时还是一家次新基金公司。
与顺风顺水的中邮基金相比,益民基金的起点不算太高,这与它诡异的产品战略有关。成立之后,益民基金发行的首只产品是货币基金益民货币。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
随之而来的牛市,引发了权益基金热,而货币基金在牛市中,往往面临净赎回,这无疑影响了之后的“走马圈地”。行业高速扩张,益民基金也不是毫无收获。2007年三季末,益民基金有了旗下首只百亿基金益民创新优势。当时,益民创新优势的规模高达118.51亿元,旗下公募总规模亦达到157.30亿元。
百亿规模对于当时的基金公司而言,意味着跨越盈亏平衡线。对次新基金公司而言,这也算是理想开局。如果放在公募基金的漫长历史上来看,次新基金公司普遍盈利的情形极为罕见。
然而,“开局即巅峰”的魔咒马上应验。2007年之后,益民基金旗下的公募产品总规模,再也没有超过100亿。
投研失速
“对于公募基金公司而言,在成立初期能解决生存问题,是一个梦幻般的开局。但对于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来说,像这种捡到皮夹子的事情,并不会一直发生,公募基金公司需要思考其长期安身立命的价值。”北京某公募高管告诉时代周报
益民基金成立初期,经历过一些“折腾”。2008年下半年,北京证监局在对益民基金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公司存在治理方面的问题,要求公司整改。
此后,益民基金仍不断冒出需要整改的新事项。2009年10月,益民基金旗下的益民多利债券基金因买入托管人招商银行股票60000股,遭监管处罚,于2010年3月起责令整改。据相关规定,基金管理人不得买入托管人股票。这一事件也暴露出益民基金当时公司治理结构的混乱。
直至2010年8月,益民基金公告称,整改工作已于5月底完成。2008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益民基金被责令整改期间,连续4年未发行新基金产品,这在基金行业十分少见。
初期的折腾,源于股权变更。2008年3月,益民基金股东之一的华夏建通将其持有的20%股权出售给中山证券。2009年6月,重庆路桥也退出了益民基金股东阵营。益民基金股东频繁更换,对管理层造成了一轮冲击,这两年有两任总经理离职。
复盘益民基金成立17年的规模变化,其最近十年的发展乏力,显然与当时的股权变革关联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行业内有某家头部基金公司,在2012年的规模与益民基金相当,该公司的成立时点与益民基金仅差半年。换言之,也有起点颇为坎坷的基金公司成功“逆袭”。
与其他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相比,益民基金从未诞生过能聚集顶流的明星基金经理。规模始终未得大幅度扩张,也和业绩孱弱息息相关。益民基金旗下首只权益类基金,在经历长跑之后,未能跑赢沪深300指数。
据中基协发布的《公募基金20年专题报告》,从1998年3月首批股票型公募基金发行,到2017年底的近19年间,偏股型公募基金的年化收益率16.18%,远远跑赢各项指数,超出同期上证指数8.5%。而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二季末,近五年上证指数涨22%,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在109%。
投研孱弱,新基金发行必然受到影响。“迷你基金”成为中小基金公司普遍需要面对的难题。益民基金产品数量始终难以获得根本性的拓展。2015年,益民基金旗下产品为7只。2017年,基金数量达到8只。此时,益民多利债券已连续多个季度徘徊在清盘线。2017年末,基金数量增长到9只;2018年二季度达到10只。
有沪上基金公司人士告诉时代周报
自2008年起,益民基金进入了一个奇怪的阶段:产品数量越来越少。伴随着2018年末,益民多利债券的清盘,益民基金的产品数量开始进入下行通道。2020年是益民基金清盘的大年,这年清盘了3只基金,益民基金的公募产品回到6只。
公募基金行业的周期性较强,权益基金规模与资本市场波动呈正相关。而益民基金的独特之处,是呈现出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状态。在近十年,无论是2014年至2015年的短暂牛市,还是2019年至2021年的公募大扩容,益民基金管理规模仍一路缩水,从未出现反弹迹象。
空白的报表
以管理费为主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状态不佳。谈及“长不大”的益民基金,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是长期亏损。耐人寻味的是,益民基金以及其子公司国泓资产,在重庆国际信托的2021年报中,被开了天窗。
据时代周报
重庆国际信托长期控股一家基金公司,却始终难以做大规模,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与成立之时不同,公募牌照数量如今已增长数倍,公募基金“壳”价值不断缩水,近几年认输“出局”的基金公司股东并不鲜见。
益民基金近期人事调整频繁。
2022年5月20日,益民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牛永涛离职。自此,益民基金旗下6只产品全由赵若琼一人管理,再次引发业界侧目。
此前,益民基金一次高管调整也颇为蹊跷。5月9日,副总经理赵恒毅离任,他在今年1月才走马上任,任职不满4个月。
新任总经理王明德,6月27日才因个人原因辞去南华基金副总经理一职。6月17日上任益民基金副总经理王健,也同样来自南华基金。他在今年3月辞去在南华基金的职务,同月入职益民基金,担任固定收益投资总监。
云南铜业(000878.SZ)发布公告,2022年8月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对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通过。
08月09日讯 益民创新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益民创新优势,代码560003)08月08日净值上涨2.38%,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8309元,累计净值为0.8509元。
益民创新优势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5.64%,今年以来收益24.82%,近一月收益-2.30%,近一年收益12.63%,近三年收益-7.99%。
益民创新优势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次,累计分红金额1.45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吕伟,自2016年07月0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2.53%。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海天味业(持仓比例8.40%)、五粮液(持仓比例7.73%)、贵州茅台(持仓比例7.72%)、山西汾酒(持仓比例7.46%)、美的集团(持仓比例7.45%)、中国国旅(持仓比例7.45%)、永辉超市(持仓比例6.99%)、泸州老窖(持仓比例6.03%)、海尔智家(持仓比例5.92%)、伊利股份(持仓比例4.12%)。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二季度以来,市场整体呈现一定幅度下跌,不同指数出现分化。截至二季度末,上证综指下跌3.62%,中小板指下跌10.99%,创业板指下跌10.75%,沪深300下跌1.21%。行业方面,食品饮料、餐饮旅游、银行板块表现较好,传媒、轻工制造、综合板块表现较弱。二季度市场多空信息交织,中美关系反复,包商银行被接管等事件令市场风险偏好承压,另一方面稳增长,促改革举措不断推进也让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整体上看指数表现比较弱势。4月下旬开始市场回调明显,消费板块表现比较突出;5月市场下跌后震荡,黄金、养殖表现相对较好;6月中旬开始市场开始回暖,金融及消费板块表现较好。基金二季度持仓以消费及金融蓝筹股为主,减配了科技及周期板块的持仓。操作思路上,仍以优质行业的龙头公司为基础配置,以公司质地是否优秀,是否符合行业发展大趋势作为买卖的重要依据,结合估值水平,平衡投资回报和风险。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8494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1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2%。
中国证券报
22日,白酒、医药等龙头股遭遇重挫,超九成主动偏股型基金净值下跌,近800只基金跌逾4%。
张坤、王宗合、刘彦春、萧楠,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也难逃此“劫”,持股集中度较高且集中于白酒股的基金,跌幅超过同类型基金平均水平。
超九成主动偏股型基金下跌
2月22日,基金跌上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跌妈不认”。
微博
有网友称:“今天只有我的眼眶是红的,其它都是绿的。”“是白酒、蓝筹、景顺的心碎女孩没跑了。”也有网友表示:“只因为在睡前多看了你一眼。”
微博
数据显示,22日超九成主动偏股型基金净值下跌。3009只(AC份额合并计算)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71%,2834只基金收益率为负,占比达94.18%。其中,7只基金净值跌幅超7%,77只基金跌幅超6%,798只基金净值跌幅超4%。具体来看,益民品质升级净值下跌8.02%,益民创新优势净值下跌7.74%。
明星基金跌超5%
值得注意的是,张坤、王宗合、刘彦春、萧楠等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昨日净值也大幅下挫。
其中,管理规模超千亿的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其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22日净值下跌5.05%。从2020年四季度持仓来看,该基金整体集中度较高,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77%,且22日全数下跌。其中,港交所、腾讯等跌幅稍小,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和泸州老窖4只白酒股跌幅较大,爱尔眼科、怡海国际、美团跌幅也不小。其管理的另一只易方达中小盘,昨日也下跌了4.44%。
天天基金网
管理规模近800亿元的基金经理刘彦春,其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和景顺长城鼎益昨日净值下跌均超6%,景顺长城绩优成长下跌5.91%。从景顺长城新兴成长2020年四季度持仓来看,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67%,集中度不低。22日前十大重仓股悉数下跌,其中酒类中的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跌幅较大,中国中免、美的集团等重仓股跌幅也较大。
天天基金网
此外,还有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茅炜管理的南方景气驱动A、王宗合管理的鹏华成长价值A和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基金,昨日净值均下跌超5%。
部分基金相对“抗跌”
虽然白马龙头股普跌,但也有一些公募老将管理的基金十分“抗跌”。董承非、傅友兴、周蔚文、刘格菘等人的产品均表现出色。
董承非管理的兴全新视野定开混合,22日净值下跌0.05%,在同类基金近一周下跌1.06%的情况下,反而实现了一周2.77%的涨幅。从其2020年四季度前十大重仓股来看,持仓集中度相对较低,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3%,第一大重仓股紫金矿业大涨7.26%,中国神华和保利地产也上涨4.31%和2.01%,下跌个股中仅有三安光电和顺丰控股跌幅较大,为5.98%和6.99%。在今年1月发布的季报中,董承非态度谨慎:“市场渐渐的由基本面推动演变为‘口号式’投资:具体表现就是核心资产不断提升估值,将10年乃至20年以后的远景贴现到现在。但是未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市场对于不确定性缺乏敬畏感。”
天天基金网
刘格菘管理的广发鑫享混合22日净值下跌0.53%,另一只其管理的广发科技创新逆市上涨0.09%。从广发鑫享混合持仓来看,偏化工、机器设备等行业,整体集中度不高,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7.98%,其中有5只个股上涨,分别是桐昆股份、京东方A、杰瑞股份、新凤鸣和普利特。
天天基金网
不过,基金人士提示大家,买基金应理性投资,综合考虑收益和风险,市场波动很正常,基金最重要的是长期投资,只有长期投资才能穿越牛熊,赚公司成长的钱。
【纠错】【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益民创新优势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益民创新优势基金、000878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