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毒村*毒枭27岁,广东第一制毒村案件

2022-08-07 6:39:33 基金 xialuotejs

广东制毒村*毒枭27岁



本文目录一览:



众所周知,毒品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程度的危害,还导致了无数家庭的破碎。

1999年,广东警方查获中国*的毒枭刘招华制造的12.36吨冰毒,比当时全球其他国家缴获毒品数量总和还多。

2005年,刘招华逃亡9年后终于落入法网。

然而在刘招华被捕后,他还一脸轻松甚至略带笑意地狡辩道:“我的毒品不给国内人消费,只给国外人消费。人家曾经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我也应该可以用冰毒打开他们的大门。”

这位中国现实版的“绝命毒师”是如何以“爱国”为挡箭牌掩饰自己制毒贩毒的罪恶行径的呢?

家境贫苦却工作顺利,野心膨胀使他走上不归之路

1965年3月5日,刘招华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一个生活条件贫苦的家庭。

他在家中排行老小,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

从小信佛的他聪明懂事。9岁那年,为了祈求母亲身体能够好起来,他吃了3年斋饭,没想到3年后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在床。

他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尤其是在化学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

在其他孩子调皮捣蛋、无心向学的年纪里,刘招华就表现出了对化学浓厚的兴趣,没事时喜欢抱着一本化学书在一边细细研读。

1979年,年仅14岁的他通过自学获得了福建省中学化学竞赛二等奖,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的化学天才。

然而,他的家庭条件无法支撑他完成接下来的学业。

父亲的早逝让他深知家里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懂事的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里的现状。

于是在高二时,他辍学打工,和哥哥一起在当地的一个汽修厂当学徒。

几个月的学徒生活让他深感自己不能这样平庸地度过一生。

所以在十八岁时,他主动找到当地的街道干部,要求参军入伍,为此甚至谎报了年龄。

从此以后,他顺利地成为了福建平潭的一名边防战士。

在部队里,他积极上进,勤快又踏实,两年后便被派往福州武警学校学习。

从武警学校毕业后,他被提干成了排长,也是他们老家那批士兵中*提干的人。

退役后,他被分配到老家福安法院,成为了一名司法警察。

他在工作上表现得非常*,颇得领导和同事的赏识。

1990年被评为“福安法院先进工作者”,1991年又荣立三等功。

享受着安逸生活的他是领导心目中重点培养的骨干人才,也是家里人的骄傲。

一帆风顺的生活看似无忧无虑,但巨大的野心让他不甘满足于现状。

刘招华头脑灵活,在社会上的人脉十分广泛,于是他被法院领导抽调去做招商引资。

在他的社交圈中,不乏一大批身份地位显赫的人物。

看着来自新加坡、菲律宾、台湾、香港等客商们纸醉金迷的生活,又想到自己每月56元的工资,刘招华的心里很不平衡。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物资十分匮乏,却又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因此,非法走私行业应运而生,许多人依靠这一行业获取了大量的钱财。

于是,深知这一点的他开始和台湾人合作开办福建宏发塑料有限公司。

表面上收购加工国外废弃塑料,暗地里却走私龙骨酒、汽车等物品,由此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3年,他耗资70万建造了第一套属于他的豪华别墅。

但也是从那时起,他走上了一条违法犯罪的不归之路。

为谋暴利制毒贩毒,开始逃亡生涯

1994年,刘招华突然决定要离开法院,下海经商。

他明白制毒行业是来钱最快的,于是开始办起了自己的制毒工厂。

从小在化学方面天赋异禀的他对于毒品的制作有着自己的一套*技巧。

1995年下半年,一个叫陈文印的人找到刘招华,让他帮忙制作冰毒,自己负责销售。

但在当时,毒品制作的原材料麻黄素,在国内管控非常严格。

为了排除这一障碍,刘招华耗资40万进行科研攻关,还以“研制*减肥药”为理由,从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位教授那里骗取了方法。

一年后,他顺利探索出了不用麻黄素合成冰毒的方法。

掌握了这一办法后,刘招华的制毒之路如鱼得水。

他和陈文印分工,陈文印负责销售毒品,而自己负责制造毒品。

与预先想象中的一样,刘招华制作出来的毒品十分畅销。

1996年5月,刘招华生产出20多公斤纯度高达95%以上的冰毒,他以每公斤1.5万元的价格卖给陈文印,并且多次强调说:“不要在内地销售我做的冰(毒)”。

然而贪婪狡诈的陈文印转手就卖给了一个福建人。

随后这个福建人被抓,警方则要求他打电话再买5公斤,每公斤3.8万元。

谨慎的刘招华觉得量太大,就让陈文印、张明辉前去交易,果不其然,两人当场被捕。

令人没想到的是,开庭的时候,刘招华就坐在法院听众席的一个角落,默默关注着整个审判过程。

由于拒不交代毒品来源,陈文印、张明辉一审被判处死刑。

根据多年法警的工作经验,刘招华心里十分清楚,为求自保,陈张二人一定会出卖自己。

果不其然,陈张二人将刘招华的犯罪事实抖了出来,二审改判无期。

警方立即赶往刘招华位于福安市的江边别墅,也就是他的制毒工厂。

没想到别墅下有个地道,从地道前往江边只需要一分钟,并且江边常年停有快艇,三分钟就可以远离主河道,而警察从村口到别墅却至少需要二十分钟。

所以当警方抵达刘招华的制毒工厂时,他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1997年3月,福建省公安厅发出了对刘招华的通缉令。

于是,刘招华长达9年的逃亡生涯开始了。

逃亡期间还在学习化学,7年制毒43吨

一年后,刘招华潜逃至广东普宁,目中无法的他竟继续寻找投资,谋求东山再起。

顺利获得普宁毒枭陈炳锡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后,他在两个月内就生产出一吨冰毒。

对刘招华而言,他制毒从来不以“克”为单位,而是以“吨”为单位。

随后,他前往宁夏,筹建日产10吨冰毒的巨型工厂。

几个月内,他顺利造出30多吨的冰毒,其中12吨运到广州,这批冰毒价值55亿美元。

1999年11月4日,广州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400公斤的海洛因毒品案件。

在收缴毒品之时,警方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仓库。

仓库中整整齐齐地堆放着12吨冰毒!这一幕让所有警员大为震撼。

根据线报,警方迅速锁定了刘招华的确切位置:广东总统大酒店818房间。

然而刘招华依然靠着自己的沉着镇定和随机应变顺利逃到了城外。

辗转了汕头、厦门、武夷山、上海后,他逃到青岛,改名换姓为“刘森”,还承包了10台福利彩票机,开始售卖彩票。

自己也时不时买点,甚至有一次,他中了100万元的大奖。

刘招华的彩票站设计新颖,吸引了不少青岛的商家。

他们选择在刘招华的彩票站点进行现场开奖的活动。山东卫视还就此特地采访过刘招华。

不仅如此,刘招华似乎毫不在意警方对自己的通缉令。

当他在网上看到海洋大学生物系正在研究海洋生物药用物质提取这一课题时,他还主动联系了海洋大学。

并主动提出出资40万支持研究海洋生物药用物质提炼课题,在此期间还给大学生们上过课。

在青岛待了一年后,2001年9月,刘招华看到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

于是他又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叫“李森青”,企图东山再起。

他前往桂林,开办了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在桂林市临桂县凤凰林场租下了24000亩的土地,宣称要在三年内投资3亿种濒危物种红豆杉。

2003年下半年又谎称要投资1.3亿,在临桂县古定村一个巨大的天然山洞中,开办洋葱晶工厂。

事实上,这个山洞是他继续制造毒品的巢穴。

他以投资商的身份以假乱真,甚至还与桂林政府签下了高达3亿的合作合同。

所以很快,他就成为桂林一些县乡领导的座上宾,很多人认为他是高干子弟,甚至还将他认作是当地的恩人。

在逃亡期间,他似乎从未害怕过漫天遍地对自己的A级通缉令,反而过得十分高调。

甚至有一次,他因为勇抓三个小偷,登上晚报头版整版。

他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那样,依然学习着化学,并从未放弃过制毒。

几年来,刘招华直接或间接与他人一起共制各型毒品43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投机取巧终落网,“爱国毒枭”被执行死刑

2004年11月24日,刘招华还在计划着新一轮的制毒计划。

不料,陈炳锡在泰国被抓,刘招华的犯罪事实也彻底浮出了水面。

公安部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悬赏20万通缉刘招华,就连***的《***》节目也播出了这个案件。

当天晚上,刘招华正在跟人吃饭,他还淡定地问一同吃饭的人:“你看电视上的通缉犯像不像我。”

吃完饭后,刘招华连家都没敢回,直接开车到一个废弃的雷达山洞里躲了起来。

随后,他又让同伙把车沿原路开回桂林,丢弃在桂林汽车站附近。

再让同伙换乘公共汽车返回阳朔,给警察制造了一种自己已经坐火车逃跑了的假象。

一个月后,等上百人的警察队伍搜到山洞的时候,却又一次扑了空。

逃到广州后,刘招华身上只剩下不到100块钱。

无奈之下,他把自己18万元买的劳力士手表以2万元的价格卖掉,准备偷渡菲律宾潜逃国外。

在当时,他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于是在临走之前,他回到了老家福安,想最后再看一次父亲的坟墓。

但随处可见的通缉令,让他根本不敢走出出租屋半步,只好让妻子去酒店打工,筹集出逃资金。

而另一边,福建警方开始了周密的部署,决心要抓捕刘招华,并将这次行动称为“啄木行动”。

这一次,刘招华大意了。

警察十分警觉地注意到了他的妻子,并且据此找到了他的确切位置。

2005年3月5日凌晨五时,58名特警携带狙击步枪红外线瞄准镜等特种装备,把刘招华藏身的出租屋包围得严严实实,刘招华终于落网了。

然而,对于自己被抓,刘招华表现出了惊人的淡定。

甚至还和身边被吓呆的同伙开起了玩笑说:“他们抓咱们来了!”

那一天,正是刘招华40岁的生日,他说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经过法院核实,1995年至1999年,被告人刘招华先后伙同多人制造毒品甲基苯丙胺18000多千克,从中获利3200多万元。刘招华一审被判处死刑。

但对此,刘招华并不服气。

他辩解说,自己生产的是盐酸左旋和右旋甲基苯丙胺,是甲基苯丙胺的异构体,不是同一种物质,只是一种化学中间体。

当时法律没有规定,不允许制造盐酸左旋和右旋甲基苯丙胺。

并且刑法的毒品目录里也没有这条,所以自己是无罪的。

同时,他还狡辩道,自己制作的冰毒从未卖给中国人,而是卖给了西方欧美国家,目的就是报鸦片战争之仇。

他要求法院判处自己无罪释放。

2007年7月1日,刘招华以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提起了上诉。

然而广东高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终于,在2009年9月15日,刘招华被执行死刑。

刘招华发明的无麻黄素制冰毒法,全世界只有他会。

他被抓的时候,旁边还放着一本《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手册》。

也就是说,在当时,他还在研究怎么制造毒品。

不得不承认,刘招华在化学上的天赋过人,连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总队长傅是杰都坦言:“如果他不走制毒贩毒的道路,而是研究化学方面的东西,应该说是个天才。”

但是毒品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刘招华制造毒品犯下的滔天大罪自然是不可容忍的。

众所周知,19世纪40年代初,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了我国的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自此,全国毒品屡禁不止,国家深受毒品伤害。

鸦片战争后,中国为了禁毒做出了不懈努力。有关部门耗尽精力宣传禁毒知识,无数缉毒警察流血牺牲。

而刘招华却为了牟取暴利,利用自己在化学方面的超常才能,踩在道德与法律的红线上,制毒贩毒,害人害己。

他所制造的冰毒不仅对很多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了行业生态环境。

知识就是财富,它可以成就一个人,但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将自己的才能施展于对祖国有用的方面上,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富国基金北京分公司

07月29日讯【增聘情况】巨灵财经数据显示,富国裕利债券A(014671)、富国裕利债券C(014672)今日新增基金经理刘兴旺管理。

基金




广东*的贩毒制毒村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临揭阳市,同惠来县交界;西连惠州市,与惠东县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县相连;南濒南海。总面积5271平方千米,下辖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华侨管理区等1市2县3区,总人口330多万人。

汕尾市示意图

辖区内地形内陆以山地、丘陵为主。但下辖海域有93个岛屿、12个港口和3个海湖,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是全国沿海开放第一类口岸。交通便捷,水路距香港81海里,距台湾高雄港200海里,距太平洋国际航道12海里,陆路距广州240公里、深圳150公里、汕头160公里。深汕高速、厦深铁路、广州至汕尾高速铁路贯通全境。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在这里交汇。

海陆丰正字戏《秦琼倒铜旗》

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水路便利、毗邻港澳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偷渡、走私、贩卖人口等犯罪行为猖獗。

博社村正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博社村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甲西镇东南部,处于滨海平原地区。村域总面积约20平方千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占0.63平方千米。海岸线约5千米长,岸边有闻名的金狮滩和海岬岭。

博社村

村前北洋溪支流环绕,东南侧西河连接甲子港溪水流入大海。东边公路经西山、濠头直至甲子镇。北面公路经龙船石山、洪进士山、灯芯山接省道338线内隆公路经南塘、内湖、博美等镇通往陆丰市区。不但陆路交通方便,而且水路也十分方便,船只可通往汕头、浙江、香港、东南亚一带等地区。这为其贩毒创造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博社村俯瞰图

作为一个人口约1.5万的单姓村,强大的宗族势力也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保护伞。 蔡登瀛是博社乡的始祖,后分别建立大房、二房、三房、四房,除了三房已迁离博社村,其余三房都在博社村延续至今。大房人数最多,共有8000人,二房有近4000人,四房有2000多人。

博社村宗祠

蔡东家是博社村的大房代表,又兼具博社村党支部书记、两级人大代表身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公开、半公开参与村内制贩毒犯罪活动,为制贩毒充当保护伞。在其包庇下分别以蔡良火、蔡旋、蔡昭荣为首的三伙贩毒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垄断了当地的制毒原料和毒品市场,甚至对世界毒品市场都具有重大影响力。博社村也成为*制毒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直接参与冰毒制造。

通缉告示牌

毒品的巨额利润也腐蚀了当地大量政府工作人员,新城检查站站长林坤松及政治委员陈建群、办公室助理员张靖野,原汕尾市公安局局长马伟灵、原汕尾市公安局副局长、陆丰市公安局局长陈宇铿等人,以及汕尾、陆丰两级党政机关先后有近100名工作人员成为制毒贩毒的保护伞。

制毒原料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广东省公安厅出动了3000多全副武装的警察“清剿”博社村。据官方通报,当晚的行动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嫌疑人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近3吨,制毒原料23吨。

雷霆扫毒

2018年8月7日,广东省*人民法院对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原党支部书记蔡东家等人贩卖、制造毒品一案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蔡东家被判处死刑并报请*人民法院核准,同案的蔡广创、蔡昭桂二人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蔡东家

由于制毒原料随意排放,博社村的土地、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而习惯了捞偏门、赚快钱的年轻人四处逃散,村中只留下老弱病残。曾经喧嚣一时的博社村沉寂了下来,只剩下一声声叹息。未来这里将打造以中草药种植和旅游观光为主的南药芳香田园,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博社村




广东第一制毒村案件

2013年,一场由三千警力展开的雷霆行动,在广东陆丰市悄然展开。

数架直升机在空中巡查,三千名警方持枪配防暴犬,全副武装,只待指挥的一声令下便可开展行动。

凌晨4时整,就在大家沉睡之时,公安厅厅长李春生向前线宣布:“收网行动开始!”

收到命令的警方迅速展开行动,在夜色的掩饰下,潜入了这次缉毒行动的主战场——陆丰博社村。

广东“冰毒教父”蔡东家便生活在这个村,也是警方抓捕的头号犯罪分子。

这些年来,蔡东家利用村支书的身份知法犯法,带领着全村的人制毒贩毒,俨然将这里当成了他的“地下制毒王国”,也使博社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冰毒窝点堡垒村。

今日,我们便走入广东“冰毒教父”蔡东家的过往,将“制毒村”的震撼内幕重现眼前。

蔡东家

村支书带头制毒

每当提起“陆丰缉毒”,人们便会联想到一个关键人物,此人便是博社村的村支书蔡东家。

而《破冰行动》的主角林耀东的原型便是他。

在《破冰行动》中,塔寨村被林耀东一手掌控,全村上下的人几乎都在制毒贩毒。

现实中,蔡东家则掌控着博社村,带领着村民制毒。

正所谓艺术创作往往来源于现实,而现实的场景,也往往会比艺术创作的内容来得更加震撼。

在博社村沦为远近闻名的“制毒村”之前,村民更多的是靠出海打渔、海产养殖为生,许多村民家虽不说富裕,但解决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当蔡东家当上村书记后,这一切便开始有了变化。

《破冰行动》剧照

蔡东家开始不满足于现状,不想一辈子只拿这点死工资,想要凭借着自己的权力谋取更多的私利,获取更大的利益。

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蔡东家将目光放到了制毒贩毒上。

刚开始,他只带着自己信任的人做这件事,找了个废弃无人居住的村屋,将制毒工厂开到了这里。

在搞到制毒原料后,毒品便开始投入生产了。

在毒品生产的同时,蔡东家就已经开始寻找买家了,买家并不难找,毕竟陆丰涉毒的问题由来已久,许多大毒枭都在这一带徘徊,只要稍微走漏点风声买家就会相继而来。

就这样,蔡东家凭借着制造毒品一生意,大肆敛财。

而他在赚了钱后,也将自己所住的房屋翻修,连带着亲戚家的屋子也给装修了一番。

村里的人眼见着蔡东家他们赚了钱,也顿心生了贪念,在挣“快钱”的心态影响下,他们的致富观念变得扭曲,开始模仿着蔡东家的举动在村里制毒贩毒。

就这样,由村支书蔡东家带头,许多村民为赚钱纷纷响应与其同流合污,将制毒工厂开遍了全村上下。

据传,村内有两成以上的家庭直接或者间接的参股从事贩毒活动,就连他们住的民房都拿来生产冰毒。

制毒产生的一桶桶污浊被他们随手倒在河中,整个村庄被他们搞得恶臭熏天乌烟瘴气的。

更有甚者嫌自己家里的制毒空间不够,直接将原料或者半成品拿到路面上晾晒,可谓是要多大胆就有多大胆,要多猖狂就有多猖狂。

经营“制毒地下王国”

博社村的人之所以这么胆大,就是因为有村支书蔡东家的庇护。

蔡东家他们为了将博社村的制毒行业长久做下去,学着行贿、打点关系,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些官员经不住诱惑,于是便和蔡东家同流合污了起来。

一些村民贩毒被抓了现行,本来是要坐牢判死罪的,但在蔡东家的行贿协调下,却可以将重罪改为轻判,大罪变小罪。

也难怪那些村民敢如此猖狂的制毒了,在这样的庇护下,大家都有着一种心理,那就是只要蔡东家没倒,他们也不会倒。

在那几年,博社村的名声在贩毒圈甚是响亮,以至于都流传出了“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这样的话。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缉毒警察将博社村一窝端,在蔡东家的授意下,村里组织了好几支望风队。

每日都有数名开着摩托车的小混混守在狭小的入村路口,一旦发生了陌生人入内,这些小混混便会用电话汇报给村里的“大人物”。

所以,无论是缉毒警察还是

也正是因为这样,警察的数次行动屡屡碰壁,有时就算是进入到了博社村,也搜不到任何的证据。

后来,有一些聪明的村民打着博社村“安全制毒”的名号,将不要的废弃破平房出租,就算价格挂到数万元,照样有人租,不仅有人租还十分的抢手。

就这样,村民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赚着钱,或是直接参与制毒,或是将房子出租等。

渐渐地,村民也富了起来,他们开始在村里兴修房屋,将自己居住的地方盖成大别墅,据邻村的村民回忆,他们就连雇佣工人给的钱,都比市场价高上数倍。

还有外界传言说,这些有钱的涉毒村民就连焚烧祭祖用的都是整箱整箱的人民币。

说完博社村村民的事,我们接着来谈村支书蔡东家。

蔡东家轻易不现身,就连博社村本地的村民都觉得他是个神秘的大人物,只知道他是最早制毒的那一批人,和上面的许多大人物都有交往。

这些年来,蔡东家靠着制毒赚了不少钱,他为了让自己的钱变得合法,摇身一变,搞起了房地产开发,用各种各样的投资,来达到洗白毒资的目的。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差钱,只要能将毒资洗白,就算投资赔本生意也行。

就这样,蔡东家投资了多个房产项目,投资项目不仅有住宅小区,还有各大娱乐场所,譬如陆丰东海镇东海大道上的钱柜KTV,在那时这家KTV号称陆丰市最豪华的KTV,投资人正是蔡东家。

一边赚着制毒贩毒来的毒资,一边投资着各种项目洗白毒资。

蔡东家以及博社村的其他人,大多都是凭借着这样的方法有了明面上的合法收入。

随着时间的流逝,博社村的制毒生意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久而久之,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制毒第一村”。

三千警力开进“制毒地下王国”

博社村在贩毒圈里这么出名,当地的缉毒警方不可能不知道,但无奈的是,想要将博社村一窝端掉,仅凭几十名警方还远远不够。

毕竟村里生活着上万居民,别说几十名警力了,就连上百警力出动都不见得将博社村里的贩毒人员全部抓捕。

更何况这里的村民极为团结,一旦警方透露了什么抓捕的风声,这些村民便会将证据消除,更有胆小的村民会直接逃之夭夭,等风声过去后再回来干老本行。

所以,要想将博社村这个“制毒王国”剿灭,警力必须要够,行动也要够保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地将博社村的问题解决。

时间迈入到2012年,广东省警方认为解决陆丰博社村毒情刻不容缓,必须要加快展开行动。

为此广东省禁毒委派工作组进驻到了陆丰市,并与陆丰当地的势力斡旋,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

为了搜集博社村的情报,侦查人员每到凌晨4点左右,便会身着打工的便服潜入博社村踩点侦查。

他们将各个地方的制毒老宅的位置用手机拍下来,并在回来后交给相关工作人员整理信息。

除此之外,公安部还调派了一些无人机,每当深夜时分便会操控着无人机降临博社村上空,对全村的情况进行拍摄侦查。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艰难侦查,博社村的77个制毒窝点被警方*掌控,另外,在博社村外的团伙成员也被警方密切监控。

可谓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警方的眼皮子底下进行。

此时,警方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只待找个合适的时机便可将围捕的大网罩在博社村上,彻底捣毁昔日的“制毒地下王国”。

为了行动的万无一失,广东省警方协调各地力量,打算抽调3000警力,对博社村展开一场突袭雷霆扫毒行动!

或许有人会问,不就是抓个毒贩么,至于这么兴师动众抽调3000警力么?

其实,从前文的叙述中我们便不难看出,博社村的毒贩不是普通的毒贩。

他们为了防身,在家中私藏了各种枪支武器,不少村民家都有AK47以及手雷。

所以,警方面对的并不是手无寸铁的普通犯罪分子,而是有危险武器的毒贩!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为了行动的万无一失,广东省警方打算先将带头制毒的村支书蔡东家抓捕归案。

2013年12月28日,即雷霆扫毒开展的前一日,警方开展了抓捕蔡东家的行动。

警方的计划是:让甲西镇的人召集当地的村干部开会,并派人知会蔡东家,而警方则在开会的地方布下埋伏,等到蔡东家来会场时便展开行动抓捕。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蔡东家虽然答应了来参加会议,但在当天却并没到达现场,问他身边的人纷纷都说不知去向。

警方得知这个结果后心中一咯噔:狡猾的蔡东家,不会是知道了我们的计划了吧?

之后,警方通过监控等各手段侦查,终于发现了蔡东家的踪迹,原来蔡东家跑到了惠州华斯顿大酒店。

而蔡东家来这里的原因也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而是为了拿赃款行贿,将自己的堂弟从狱中捞出来。

12月29日凌晨1点钟左右。

掌握了蔡东家房间号的警方,直接分两组行动,一组则上楼进行抓捕,另一组则蹲守在酒店四周,以防止蔡东家情急跳窗而逃。

没过多久,酒店11楼的一扇门被警方破开,看门的马仔也被警方纷纷打晕。

蔡东家还没来得及潜逃,便被猛扑上去的警方按倒在地。

至此,广东“冰毒教父”蔡东家落入法网。

与此同时,从各地警局调派来的武警纷纷赶到了陆丰市,一时之间,陆丰市的上空遍布直升飞机,四周河面遍布快艇。

广东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大楼灯火通明,像是黑暗中升起的一把利剑。

时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的李春生,目光严肃地盯着眼前的电子屏,亲自在指挥中心大厅坐镇,全权指挥这次缉毒行动,务必要将毒贩一网打尽!

此刻,无论是李春生还是前线的缉毒人员,都在等待,等待凌晨4点的到来。

为了避免遭遇*抗法,他们特意挑选了凌晨4点这个时间点,因为此时大多数人都已入睡,是博社村防范意识最弱的时刻。

时钟在悄悄地转动,当指针指到12的那刻,李春生当场便宣布:“收网行动开始!”

凌晨4点,3000警力出动,109个抓捕小组分头行动,冲入制毒村民的家中,一些没有防范意识的制毒分子在睡梦中惊醒后,才知已经被带上了手铐。

一些听到动静的制毒人员,随便披了件衣服便开始了潜逃。

但殊不知,博社村的四周已经被警方封锁,大多数的制毒人员连博社村的村口都没跑出去便被抓获了。

还有一些负隅顽抗的村民,他们拿着AK47等武器与警方展开殊死搏斗,但他们岂是警方的对手,大多数村民还没反抗多久便被警方控制住了。

当然,村里头也有让警方感到难对付的制毒人员,他们或许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将自家装修的跟监狱一样,有着好几道防盗门,不仅如此,就连窗户都用铁栏杆封住了。

这些人家门的坚硬程度,用斧子大力砍都难以撼动,而抓捕他们的过程,也堪比好莱坞大片。

前门破不开就破后门,都破不开就爬墙......

无论这些犯罪分子再怎么狡猾,都无法与专业训练过的警方抗衡。

这次突袭行动,警方一共摧毁了18个特大制贩毒团伙,抓捕182名罪犯,缴获冰毒近3吨、制毒原料23吨。

其中,博社村里的大人物,如带头制毒的村支书蔡东家、被称为制贩毒“开山元老”的蔡良火、“陆丰派”冰毒制造权威人物蔡旋和控制部分冰毒市场的“重量级毒枭”蔡昭荣等人,也都被警方抓获。

蔡东家未完工的豪宅

2014年9月25日,戴着手铐穿着囚服的蔡东家,在一群人的注视下,被警方押下警车指认现场。

走到村道口处未完工的望海四层别墅前时,蔡东家看着未建好的别墅和围观村民熟悉的脸庞,流下了忏悔的眼泪。

但此时悔已晚矣,蔡东家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是他带头贩毒将整个博社村推入了深渊,也毁了数以万计的家庭。

2019年1月17日,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命令,对蔡东家执行死刑!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毒品之害猛于虎,取人性命毁家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只有走正道,凭自己本事挣来的钱,我们才会挣的、花的安心,而通过违法途径挣的钱,迟早都会把命搭进去。

参考资料:

1,陆丰电子报第59期第1版《省公安厅清剿博社村制贩毒犯罪活动》

2,中国新闻网2019-05-25《3000多警力围剿“毒村”缴获3吨冰毒现实比影视剧更惊险》

3,中国新闻网2014-01-26《直击“制毒第一村”:村民传言制毒村官家财过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广东制毒村*毒枭27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广东制毒村*毒枭27岁、富国基金北京分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