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在6月29日举行的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透露,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20万标准机架,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1900万台,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这些数据表明,随着高质量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应用的落地普及,我国算力技术创新不断提速,算力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算力规模持续快速提升,算力产业生态日渐完善。”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说。
西部云基地国家(中卫)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数据中心机房(3月1日摄)。王鹏摄( 新华社)
赋能作用日渐凸显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开启,算力作为重要“底座”支撑,赋能作用日渐凸显。“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将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及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张云明说。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据统计,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39.8%,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数年稳居世界第二。
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数字产业化深入推进。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千兆用户数突破5000万,5G基站数达到170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2亿户;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的业务收入保持了17.7%和16.9%的高增速,分别达到94994亿元和15500亿元。
千行百业转型应用涌现,产业数字化动能释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工业、能源、医疗、交通、教育、农业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座城市。2021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12.0%;移动支付业务1512.28亿笔,同比增长22.73%。
在山东青州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车间,数台机械手正在作业。王继林摄(中经视觉)
“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数字基座,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只有增强算力发展,才能将海量的数据生产资料转化为数据价值,带动经济增长。”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
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增长3.5‰和1.8‰。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加对计算力的投资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且这种增长具有长期性和倍增效应。“计算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说。
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全球计算力规模将比2020年提升30倍。同时,计算力作为一种新技术生产力,将成为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
“计算力不仅是生产力,还是创造力,计算正向智算跨越。”浪潮信息总裁彭震认为,计算力和算法是智算中心的核心,要想产生*的智慧,就必须要有*的算法,同时算法的高效运转要依赖领先的计算力,计算力基建化和算法基建化相辅相成。
产业链持续完善
近年来,我国算力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据张云明介绍,工信部在加快千兆光网和5G建设的基础上,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和算力设施,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20万标准机架,平均上架率超过55%。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1900万台,存储容量达800艾字节。算力总规模超过140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全国在用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超过450个,智算中心超过20个。通用算力规模超过109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智能算力规模超过29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今年3月份,工信部公布首批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共有32个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和12个边缘数据中心入选;工信部近年来先后组织3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的评选工作,11个产业园区入选,为加快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更好支撑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算力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强健、完善的产业链。目前,我国算力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构成的下游产业。”张云明说。
《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认为,全球各国计算力格局已初步形成,美国和中国作为领跑者阵营国家,在全球计算力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我国不少相关企业在全球已具备领先优势。IDC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服务器市场销售额达到2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持续领涨全球,在全球市场占比25.3%,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出货量达391.1万台,同比增长8.4%;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联想依靠自身在温水水冷服务器和异构服务器的深入布局,帮助紫金云大数据中心打造了“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后甘肃首个落地的项目——紫金云高性能计算平台,为紫金云搭建了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系统、存储、网络、登录管理系统、集群系统软件等运行环境,同时还穿针引线帮助其拓展业务,使其成为目前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率先投入商用的高性能计算平台。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和相关行业报告,2021年我国IDC服务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云计算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我国算力产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即算力形式更加多样,算力资源泛在分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算网融合持续深入;创新应用竞相涌现,产业生态日渐完善。”谢存说。
向高效绿色发展
张云明表示,工信部着力构建以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算力规划制定,加强算力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算力资源供需对接,培育算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已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我国算力发展规划陆续出台,顶层设计逐步完善,部署构建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这为今后5年我国的算力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去年,我国算力相关政策密集发布: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算力、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7月份,工信部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11月份,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算力设施,明确“十四五”时期数据中心算力指标;1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
谢存表示,工信部将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加速打造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实现算力水平的持续显著提升,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算力底座”。
同时,聚力推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我国的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芯片、新型数据中心、超算等领域研发突破,加强先进计算、算网融合等技术布局,推动算力产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在激发算力引擎赋能效应方面,“将深入挖掘算力在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金融科技等创新应用场景下的融合应用,提高算力在医疗、交通、教育等传统行业的应用水平,加快推进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谢存说。
经济日报
锦江投资于2021年3月27日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6.6亿,同比增长4.5%;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同比下降9.6%;每股收益为0.44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2.7%,同比降低3.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同比降低2.2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升高5%,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
公司2020年营业成本23.2亿,同比增长9.1%,高于营业收入4.5%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3.7%。期间费用率为16.8%,较上年升高5%,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
本期“汽车销售业务”营收贡献较大
从业务结构来看,“汽车销售业务”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汽车销售业务”营业收入为16.1亿,营收占比为57.3%,毛利率为4.7%。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信服
主营业务为向企业级用户提供信息安全、云计算、基础网络及物联网领域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信息安全业务、云计算业务、基础网络和物联网。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中期趋势:已发现中线买入信号。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7587.10万股,占流通A股28.04%
石基信息
公司主要从事酒店、餐饮、零售、休闲娱乐等大消费行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销售、系统集成、技术支持与服务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石基数字饭(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平台(IPHotel)等。目前,公司在国内五星级酒店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66亿股,占流通A股41.63%
汉得信息
公司是一家提供专业ERP咨询服务的IT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ERP实施服务、ERP软件外包、ERP客户支持服务及ERP软件销售等,公司拥有CMMI Level3、2019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2019中国物联网系统集成商50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三级等证书。
短期趋势:市场最近连续上涨中,短期小心回调。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9238.82万股,占流通A股11.33%
恒生电子
公司主要提供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定制软件、系统集成和科技园开发等产品.在大型信息化、电子化应用项目上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对数据库应用、跨平台通信、嵌入式系统等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实时联机交易、业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软件外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客户基础,在多个领域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3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6.48亿股,占流通A股44.31%
三六零
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安全技术的研发和网络安全产品的设计、开发、运营,依旗下拥有360安全卫士,360手机卫士,360安全浏览器等知名安全产品及应用。公司在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信部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单中,三六零位列第十一,是其中排名*的A股上市公司和安全公司。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9.57亿股,占流通A股55.37%
神州数码
公司主营业务为云计算和数字化转型业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业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业务。主要产品为云管理服务(MSP)、数字化解决方案(ISV)、视频云产品和服务、超算中心云上服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业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业务。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4亿股,占流通A股21.21%
【通信信息报社】
(
7月22日-26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1号展馆隆重举办云生态成果展,开设云生态主展区、行业应用展区、合作企业展区以及云端展台等线下线上展览展示。图为中国电信云生态成果展展厅。卢臻/摄
目前,天翼云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基本成型。在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上,中国电信引入多家央企战略投资者打造国家云公司受到关注。天翼云通过创新发展奠定国家云公司框架,并在推动各行业尤其是央企安全上云的征程中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
中国电信国家云公司, 定位有稳固的市场基础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指出,在有力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方面,中国电信引入多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打造国家云公司,统筹开展科技创新,实施建设和安全防护体系部署,加快构建推动云分享技术生态。
天翼云目前已成为国内主要的云计算品牌之一,在国内混合云市场*,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IaaS)位居第一阵营,也是全球电信运营商中*的云服务商。
今年5月17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天翼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占比10.3%,比2020年下半年增加1.5%,位列第四,成为公有云IaaS市场第一梯队增速最快的一家。据中国电信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天翼云收入实现翻番,达到279 亿元,同比增长102%,稳居业界第一阵营。
天翼云稳固的市场地位奠定了其作为国家云公司的基础。“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基本成型。”中国电信作为企业代表之一在会上作交流发言表示。
联合创新,天翼云技术生态优势突出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翼云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1日,其前身为2012年成立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
面对奔涌澎湃的数智浪潮,中国电信于2009年发布“翼云计划”,及早进行了云计算领域的部署与探索,为其后续的产业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2011年,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天翼云计算品牌,并随后在2012年推出云主机、云存储等系列天翼云产品,由此,中国电信成为第一家发布云品牌的运营商。从2012年正式推出云产品到今天,天翼云刚好迈过了十年大关。
去年12月,天翼云公司股权多元化改革框架协议签约暨公司揭牌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电信引入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四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迈出云生态建设的重要一步。
中国电信天翼云近年来积极承担国家与集团重点战略研发任务。一方面,整合内部资源,天翼云公司及下设31省分公司,建立起健全云网一体化运营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与中国电子等中央企业、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研发,构建完整的、自主可控的云分享技术生态。同时,中国电信以服务国资央企为核心目标,加快自主可控天翼云产品的规模应用。截至2021年底,天翼云已助力搭建全国20余个省级政务云平台,300余个地级市政务云平台,1000余个智慧城市项目。
技术日新月异,十年磨剑铸红云
2016年,中国电信发布了天翼云3.0品牌、战略以及产品。天翼云3.0基于完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在云网融合,安全保障和全面定制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019年,天翼云从一朵普通的云升级为一朵万物智联云,并发布“5G+天翼云+AI三生万物”战略。
2021年11月,随着中国电信将天翼云品牌Logo颜色升级为“中国红”,并发布创新的天翼云4.0分布式云,实现了一云多态、一云多芯、一张云网、一致架构、统一调度、统一运维,一朵红云由此冉冉升起。
作为云服务的“国家队”,天翼云走过十年科技创新之路,完成了从过去商业系统到自研系统的转变,形成资源布局和自研产品能力双优势。
未来,天翼云如何响应国资委要求,统筹开展科技创新,加快构建推动云分享技术生态?据媒体报道,中国电信已提出关于建设国家云的关键举措,到2025年实现千城千池,服务器规模达到120万台,算力规模超过13EFLOPS。
而在即将举办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电信将联合多方共同主办云生态大会,届时将重磅发布云生态合作计划与创新云产品,展示云计算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启动央企上云,成立云计算共同体,构建开放共赢云生态,助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ID:jrtt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十大云计算公司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十大云计算公司排名、锦江投资股票分析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