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喜报!襄阳高新区再次领先,赋予新使命
2022年2月23日,襄阳高新区召开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会上宣读《襄阳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高新区助力全市冲刺GDP6000亿元并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奋斗目标分解计划的通知》。这意味着,襄阳高新区成为全市GDP冲刺6000亿元的主力军。
1%的面积创造20%的经济。襄阳高新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左右,2021年GDP106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占全市建成区面积三分之一左右;汽车是高新区支柱产业,全区汽车工业产值超千亿,位居同类之首,是襄阳“全国地市级汽车第一城”的*支撑;还有航空航天、机电控制、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等六大集群,其中机电控制集群排名*,高新区综合实力跃居*高新区第29位。
前不久公布的2021年度襄阳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排名,高新区位列第一。总投资516.4亿元的104个项目签约落户,24个项目投资超过5亿元,10家企业巨头及上市公司进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消零售总额、外贸出口等指标全部增长20%以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航空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深兰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项目建成运营;高新区、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组建的襄阳数字工业创新中心揭牌;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化改造服务和产业学院建设提速,2022年内将向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输送1500名相关专业毕业生,“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人才及技术之都”地位更加牢固。
加快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中央承载区。按照施工进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前期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做好“五证齐发”、“拿地即开工”准备,计划2月28日高标准办好园区开工仪式,争取8月份进行设备调试,保障项目用工,确保2023年一期工程达产,营收突破150亿元;进一步推动与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产业园开工,力争新增投资100亿元以上;三期全部投产后,协同其他汽车企业助推襄阳成为中部排名前三的国内国际品牌车企集聚区,为建成“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向前迈出一大步,合计产值瞄准7000亿元,推动“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升级,为襄阳2025年GDP展望万亿暨2022年跨入6000亿级作出更大贡献。
浦东金桥(600639.SH)公告,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汤文侃因工作调动,近日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委员、总经理职务。
华顿经济研究院30日在上海发布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上海独占鳌头,天津时隔三年重返前十。
北京(95.23)、上海(91.38)连续八年综合得分以及软硬经济指标稳居前两位,软硬经济指标发展最为均衡,发展质量*。此外,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天津分列榜单第三至第十位。与上年相比,武汉前进一位,超过成都居第八位,莆田居第100位,本年度无新晋百强城市。
此外,百强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4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4万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0.91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长期稳定在70%以上,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主战场地位不可替代。百强城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合计达2.13万亿元,占全国的87.22%,40个城市的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作用不可替代。
在省际格局中,江苏(13个)、山东(13个)、广东(8个)、浙江(8个)和福建(8个)上榜城市数量居前5位,江苏(***)、福建(88.89%)、山东(81.25%)、浙江(72.73%)和河北(54.55%)上榜率居前5位,
榜单显示,江浙领先优势明显,除各有一个上榜城市排名下降外,其他城市排名均保持稳定或不同程度上升。湖北成功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三个上榜城市位次均有提升(武汉上升1位,宜昌上升6位,襄阳上升8位)。
此外,安徽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合肥上升1位,芜湖上升3位,滁州稳定在第81位。值得注意的是,西南、东北地区上榜城市排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哈尔滨(下降15位)、南宁(下降13位)、柳州(下降13位)、遵义(下降11位)和贵阳(下降10位)位次下降最为明显。
一个县市的城建如何,体现的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潜力。目前,襄阳市下辖有枣阳、宜城、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六个县市,那么,这六个县市哪个城建搞得*呢?哪个县市聚集人口的能力强、最有发展前途呢?
南漳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把六个县市的GDP搞清楚,因为经济发展决定一切。从2020年襄阳各县市的GDP看,枣阳市达到670多亿,排第一,宜城、谷城、老河口的GDP均在400亿左右,相差不远,排第五位的是南漳县,GDP200多亿元,排第六位的是保康县,GDP不到200亿,这也附合两个贫困县的实际情况。那么,现在六个县市的县城规模哪个大一些呢?通过观察和人口统计数据看,城区规模*的是枣阳市,第二应该是老河口市,第三是宜城市,第四是谷城县,第五是南漳县,第六是保康县。这六个县城,哪个县城建设得要漂亮一些呢?应该是保康县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枣阳、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这五个县城城区内都有大量的民房、村中村,房子显得低矮、破旧,而保康县城规模太小,城中村少,低矮破旧的房子少,所以,看起来城区新颕,干净整洁!
南漳
南漳
宜城
以上是对六个县的GDP、城区规模、城建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分析,那么,关键的问题是这六个县城以后哪个发展得会更好呢?首先,最易聚集人口发展起来的是枣阳、老河口、谷城,因为这三个县城都离襄阳市区比较远,周围乡镇的农民大多在县城买房居住,虽然也有进入市区买房的,但不是很多。因此,这三个县市的城区对当地老百姓的吸引力更强,今后城区发展也更有活力和潜力。保康县人口太少,保持当前发展水平就很不错了。宜城和南漳这两个县城里虽然建了不少新式的高楼,但由于离襄阳市区太近,对两个县市城区的人口吸引力太强,一方面,宜城的王集、南漳的九集因与市区搭界,很多人进城买房会*市区,另一方面,宜城、南漳两个县城因离襄阳市区太近,来去方便,很多有点钱的人也选择了在襄阳市区买房居住,因此,南漳和宜城这两个县的城关对本县市的人吸引力不是太强,自然今后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大家认为是这样的吗?
宜城
枣阳
枣阳
枣阳
河口
河口
河口
谷城
谷城
谷城
保康
保康
保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襄阳gdp》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襄阳gdp、600639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