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轻纺城股票2019分红)

2022-07-24 20:11:10 基金 xialuotejs

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



本文目录一览:



【齐大圣论道线下互联网】[咖啡]

早安,在连日酷暑盼天雨的上海问候各位[抱拳]#餐饮连锁#​#上市#​


餐饮行业很古老,一直就是靠手艺揽客,厨师手艺好,饭菜味道香,自然是顾客盈门,日进斗金。于是乎,中国的传统餐饮企业都把经营重点聚焦在厨艺上,聚焦在名菜上。

可是,麦当劳肯德基进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没有什么厨艺的人也能赚大钱啊!很多餐饮企业经过摸索实践,也是逐步走上了连锁之路,倚靠标准化餐食赢得众多顾客消费。再后来,资本开始关注餐饮行业,风投也大把大把地往餐饮企业撒钱。一时间,餐饮又成了风口。

不过,很多餐饮从业者似乎并不太理解资本市场,不太理解上市不上市,企业有什么不同。

举个最关乎个人利益的例子。

上市公司的高管,*一块收入不是工资而是期权。比如一百万股期权,如果股价像昨天的麦当劳,252美元,那就是2.5亿美元;如果股价像昨天的九毛九,18港元+,那就是1880万港元以上……跟这个收入比起来,百万年薪其实就是小目标了。

因此,拿了风投的餐饮连锁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上市成功!

[论道出发点:所谓传统企业,就是从产品出发去找顾客;所谓互联网企业,就是先圈人,再根据这些人的需要提供产品/服务]




轻纺城股票2019分红

挖贝网7月12日,轻纺城(600790)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000万元到4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8,402.98万元到18,402.98万元,同比增加38.91%到85.21%。

公告显示,业绩预告期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000万元到1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6,817.20万元到8,817.20万元,同比减少34.40%到44.49%。

非经常性损益。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绍兴中国轻纺城国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收到第一笔房屋征迁补偿款,该部分收益计入资产处置收益。主营业务影响。本期浙商银行未分红。

挖贝网资料显示,轻纺城主要以中国轻纺城市场营业用房的开发、租赁和物业管理为主业,集市场、物流、电商平台于一体。




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知乎

随着中美监管制度的修订,更多中概股回归成为行业常态,在发行制度不断优化的背景下,香港成为中概股回归的一个重要渠道。根据港交所公布的数据,目前已有29只中概股以不同形式回归港股。

在中概股回港路径中,二次上市为常用手段,不过今年资本市场却出现了一种新方式,随着越来越多中概股的回归,双重上市也“渐成主流”。

7月12日,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合伙人李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概股企业在中美两地监管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双重上市可以使企业在两个市场的表现相对独立,更能保持股东利益。

“对公司来说,双重上市扩大了股东基础,可以提高公司的全球影响力,这能够使公司在其他证券市场上获得更多融资,从而进一步将业务扩展到其他市场。”李康说。

所谓双重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主要是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以中概股为例,假设某只中概股已在美国市场上市,目前该股想回归国内,计划在香港市场上市,按照双重上市规则,其须按香港当地市场规则发行上市,遵守的规则也与在香港*公开发行股份的公司要求完全一致。

在该机制下,由于中美两个市场股票无法跨市场流通,因此股价表现相对独立。根据第三方机构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知乎-W(2390.HK)、贝壳-W(2423.HK)、壹帐通金融(6638.HK)、涂鸦智能-W(2391.HK)等4家中概股都选择了以双重上市方式回归。

值得注意的是,7月13日名创优品(9896.HK)也挂牌上市,根据早前披露的信息,其也是选择以双重上市的方式回归。

在市场人士看来,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以双重上市方式回归后,也让港交所的股票发行机制备受关注。“从目前中概股回归情况看,港交所近两年优化的发行制度,也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了法律保障。”一位资本市场人士坦言。

制度修订后,港交所对二次上市和双重上市的门槛进行了下降,比如,不再限定必须是创新产业公司;上市时的市值要求也由过去的“在符合资格的交易所(纳斯达克、纽交所或者伦交所)上市满2年,市值400亿港元,或者市值为100亿港元且最近1年营收超过10亿港元”修订为“在符合资格的交易所上市满5年,市值超过30亿港元或者上市满2年,市值超过100亿港元”。

其中,对于不同投票权的公司,制度规定后可以选择直接双重上市,此前这一规定是必须先二次上市,再转为双重上市。

李康对此解释,相较而言,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是指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这种方式主要以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s,简称“DR”)的形式存在。

在这种发行方式下,需要先由银行购买一定量的外国公司股票,之后把这些股票全部托管在银行中,然后银行再把拥有的股票进行打包,最后出售给代表着这一篮子股票的证券。

和二次上市相比,双重上市则遵循着IPO上市规则要求,总体看上市要求更高。“整体看,双重上市需要满足上市两地的监管要求,这和本地上市没有太大区别,从市场接受度看,其更容易被国际投资者接受,同时也更易于符合A股市场监管纳入港股通。”李康说。

在李康看来,目前双重上市的两个市场均为主要上市地,这意味着,即使某只股票在一个交易所摘牌,也并不影响在另一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这更能保护股东利益。

受此影响,双重上市也成为越来越多中概股回归的选择,尽管双重上市的合规成本和时间流程都较大,但扩大的股东基础和持续的资金支持对公司经营似乎更重要。

“不仅如此,如果能加入港股通也是个很好的机会,预计未来部分已在港股二次上市的公司可能会主动转换为双重上市。”上市资本市场人士预测。




ipo和上市一样吗

中概股退市风波犹存,越来越多中概股开始选择赴港二次上市。

7月13日,诺亚控股(6686.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实现港股美股两地上市的中国独立财富管理机构。

诺亚控股首席财务官潘青接受

“更重要的是,香港二次上市可以令中概股持续获得国际投资者支持同时,吸引众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香港本土资本。”他指出。

回港上市时间紧迫

一位国内创投机构合伙人向

潘青表示,尽管香港相关部门放宽了中概股回归的准入门槛,但在上市审核过程,他们仍然会聚焦中概股的运营合规性、信息披露完善度与业务模式可持续性等。

“事实上,香港相关部门对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审核要求依然相当严格,主要是基于更好保护投资者的考量。”他指出。

目前,中概股回归港股,主要有三种路径,分别是双重上市(即在美股与港股分别重新完成IPO流程发行股票融资,但相关股票无法相互流通),先私有化后上市与二次上市。

所谓二次上市,是指中概股在美股、港股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并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且中概股在美股、港股两地的市值几乎相同,不存在所谓的价差。

上述国内大型创投机构合伙人向

在他看来,目前中概股之所以积极寻求回归港股,除了有效对冲美股市场退市风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估值偏低问题。

中概股被低估

中信建投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受中美关系紧张、中概股审计监管与退市风波的影响,逾280多只中概股市值从峰值2.8万亿美元大跌至1.4万亿美元,缩水约一半,众多业绩卓越的中概股面临估值被低估的窘境。

“由于退市风波犹存,很多欧美二级市场投资基金即便知道中概股估值被低估,也不敢贸然大举抄底抬高估值,导致中概股低估值状况持续。若中概股成功回归港股,局面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因为欧美二级市场投资基金知道中概股不会在港股退市,因此就敢于大举抄底,从而令中概股估值得到修复。”多位创投机构人士向

值得注意的是,诺亚控股此次回归港股时,共发售110万股,其中国际发售部分获得5.9倍超额认购,超过香港本地公开发售部分(3.3倍),表明国际投资者似乎更看好港股二次回归的估值修复前景。

潘青告诉

“以往诺亚控股在美股上市时,股东主要以欧美投资机构为主,如今我们希望通过回归港股,能吸引更多亚太地区机构投资者入股,进而形成更强的业务协同效应,共同做大做强亚太地区业务规模。”他直言。

“事实上,我们正说服一些中概股管理层加快回归港股的步伐,避免陷入美股市场强制退市的旋涡,目前时间已经不等人。”一位投资多家中概股的国内PE机构投资总监向

在他看来,下半年中概股或将掀起回归港股的“高潮”,尤其是生物科技、电商、半导体研发、AI人工智能、新经济等领域的中概股,只要符合赴港二次上市条件,基本都会陆续公布回归港股方案。

一位国内创投机构副总裁告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轻纺城股票2019分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