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7月14日下午,百度Apollo主办的“车路智行·聚势向未来”——2022百度智能交通城市峰会杭州站开幕。峰会明确了以智慧交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牵引、项目建设、双轮驱动为关键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夯实产业基础、产业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
本次峰会还成立了百度Apollo智能交通生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新唐信通(浙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唐信通”)当选为联盟理事长单位。作为一家混改高科技企业,新唐信通致力于用信息技术赋能行业发展,为社会治理和城市治理提供解决方案,是“双智”城市代表性企业之一。
“作为一家以5G、 V2X、 群体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行业,聚焦5G交通新基建和智能交通运营的企业,我们是V2X、群体智能技术和产品提供商、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商。”新唐信通CEO刘君表示,百度李彦宏先生写了一本书叫《智能交通》,书中系统的阐述了他以及百度对智能交通的理解,认为“智能交通是一个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巨头的姿态往往会影响行业发展。“今天是百度的主场,百度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角色和布局,将进一步加速行业的优化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60%,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由于城市庞大复杂且差异性大,作为城市“动脉”的城市交通,“城市病”越来越重,城市交通治理也一直是城市管理者最为头痛的难题之一。
2021年5月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印发通知,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以下简称“双智”)第一批、第二批试点城市。自“双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多个试点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运营模式、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应用等方面加快探索。
因此,在面对行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之际,联盟的应运而生。刘君认为百度能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价值,引领业界在智能交通领域探索出新模式,打开新局面,以交通服务共同富裕。“未来分工越来越细致,上下游链条咬合更加紧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为共识,开放协同共生孕育无限的机会。未来15年,智能交通产业将成为中国产业转型、研发创新、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
据介绍,浙江省松阳县作为浙江首个“智慧交通产业发展试点县”,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省交通厅领导的多方重视,联盟也是借着这沃土在去年设立了松阳办公中心,一边做创新示范项目设计,一边做产业招引。为打造具有松阳特色的智能交通示范样板和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贡献了力量。
“联盟生于松阳、长于浙江、服务全国交通产业链。”刘君指出,联盟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携手更多优秀企事业单位,不断完善联盟的工作机制,导入更多优势产业资源,持续助力松阳特色的综合交通产业发展,并以松阳模式服务更多地区。
“询谋谘度,求同存异。联盟是个产业服务机构,是个开放平台,无论大小、无论参与早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目标是以百度链主的技术平台,最大化的服务包括地方政府、上下游供应链在内的智能交通参与者。”刘君鼓励联盟成员发挥各自的智慧和能量,为做大做强交通强国群策群力。
7月14日盘中消息,14点20分华能国际(600011)封跌停板。目前价格7.32,下跌9.96%。其所属行业电力目前下跌。领涨股为惠天热电。该股为风电,央企改革,国企改革概念热股,当日风电概念上涨0.68%。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504.7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772.3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732.35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华能国际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华能国际(600011)个股
当下,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科技大潮正推动交通出行领域发生变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主流,自动驾驶将对人类出行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逐渐成为出行领域的新星。据了解,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提高公路安全性,并构成交通的组成部分,车载传感器将能够与智能交通系统协同运行,对交叉路口的车流进行优化从而缓解交通压力。
那么,当前消费者对Robotaxi是否了解?又是否体验过这一新的出行方式?日前,《》与腾讯汽车针对上述问题联合推出了“2022自动驾驶出租车使用意向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当下,用户端对Robotaxi的了解还有待提升,但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接近半数用户尚不了解Robotaxi
2022年,是自动驾驶迎来“拐点”的一年。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驾驶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无人出租车、无人配送车、无人环卫车等都在加速落地。
对于Robotaxi行业,此次调查问卷显示,有12.8%的用户非常了解Robotaxi;46.8%的用户不了解Robotaxi;对于Robotaxi了解程度一般的用户占比为40.4%。从结果来看,公众对Robotaxi的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
腾讯问卷
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Norbert Meyring认为,Robotaxi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其中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是自动驾驶商业化重要基石,而ADAS早期用户群和消费电子产品早期用户群有很大的重合。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对Robotaxi非常了解的用户中,有25%的用户年龄在25~30岁;对Robotaxi了解程度一般的用户中有47.4%的年龄在31~40岁,而这也说明本次调查结果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Robotaxi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方向之一,国内不少自动驾驶公司比如百度、小马智行也已开启了商业化运营,在限定的运营区内,人们可以像平时打出租车一样选择Robotaxi出行。不过,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92.6%的用户并未乘坐过Robotaxi。
与此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2.6%的用户仅在为体验新鲜事物或尝鲜的情况下使用Robotaxi。“要是不因为想体验一下新技术,以及有段时间可以免费体验,我不太会选择自动驾驶出租车出行。”北京市经开区一位居民告诉《》
腾讯问卷
在体验过Robotaxi的用户中,不乏体验过多次的用户,甚至有超90%的用户对使用Robotaxi感到满意,并愿意推荐给其他人使用。
对于目前正在运营的Robotaxi企业,有73.4%的用户表示了解百度提供的Robotaxi服务,而知道小马智行、上汽享道、文远知行、蘑菇车联提供Robotaxi服务的用户占比分别为25.5%、18.1%、10.6%和10.6%。
腾讯问卷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调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Robotaxi玩家当前业务覆盖的城市数目。中信建投研报显示,百度目前已在北京、长沙、沧州等27个城市布局了Robotaxi业务;小马智行则在广州、北京、上海、美国加州开始了Robotaxi的运营。
技术安全问题最受关注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89.4%的用户认为技术安全问题是困扰其使用Robotaxi的主要问题。“自动驾驶出租车我是不敢坐,车辆和涉及到人生命安全的东西还是我自己掌控比较好。”上述北京市经开区市民告诉
腾讯问卷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在一次名为《自动驾驶重塑未来交通:打造Robotaxi商业化生态,为行业赋能》的演讲中表示,在技术层面上,Robotaxi目前主要面临着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第二个难点是运营车辆的稳定性。
但这两个难点并不是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单方就能解决的,想要顺利推进自动驾驶服务,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生态,包括汽车OEM的支持。据了解,Robotaxi玩家在市场的参与模式主要有两种:单打独斗派和“自动驾驶科技公司+OEM+出行平台”的合作模式。
目前,元戎启行、Momenta、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均选择了后者的三方合作模式布局Robotaxi市场。这种合作模式的好处是三方共担风险,每一方都负责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效率更高,能够更快推进市场;缺点是不同公司的技术、理念、长板都存在差异,三方需要不断磨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Robotaxi发生事故后,责任的划分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此,在本次调查问卷的受访者中,有52.3%的用户认为,自动驾驶软件技术企业应对事故负责;有12.8%的用户认为,出行平台应对事故负责;8.5%的用户认为,汽车OEM应对事故负责。
腾讯问卷
除技术安全问题的困扰之外,有41.5%的用户表示,与传统出租车相比,APP的复杂操作也是其在使用Robotaxi时担心的问题。而30.9%的用户认为,人多车少的搭乘困难问题会困扰其使用Robotaxi。
“APP打车和派单服务同样是Robotaxi的核心问题。”一位不具名的小马智行员工认为,Robotaxi短期内可能在这方面没有成熟的网约车服务好用,但长期来说肯定需要做到一致水平。
目前Robotaxi更像公交车,只能在固定的站点上下车,这意味着Robotaxi的路线以及工作模式比较死板,远不如当前的网约车操作灵活。
“Robotaxi的最终形态是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任何需要乘客和司机或安全员的交流与沟通都不属于Robotaxi的最终形态。”上述小马智行员工称,如何让乘客找到车,如何让乘客上车后能验明身份没有上错车这两个问题,在Robotaxi上会变得更复杂,小马智行也正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消费端期待Robotaxi与网约车价格接近
即便Robotaxi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及运营车辆的稳定性这两个问题解决后,乘车价格问题依然是用户选择Robotaxi的“拦路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34%的用户认为,乘车价格问题是其考虑使用Robotaxi时关心的问题。
当前,无补贴的Robotaxi在价格方面相比传统网约车并无优势。有乘坐Robotaxi的乘客曾经分享过自己的经历,全程不到四公里的路程一共花费1.3元,但这是在有补贴情况下的价格,如果没有补贴,乘客需要支付26.42元,远高于同等距离滴滴专车18元的价格。
小马智行相关责任人曾透露,小马智行在北京经开区的实时计价是起步价18元;里程费在高峰时段是3元/公里,非高峰时段是2.6元/公里;时长费在高峰时段是0.9元/分钟,在非高峰时段是0.7元/公里。值得一提的是,前期小马智行也采取了优惠措施,最早全部行程都是一口价4.9元/次。
相比之下,滴滴快车在北京地区的起步价为14元,早高峰时段(6:00~10:00)里程费为1.80元/公里,在里程费最贵的夜晚时段(21:00~6:00)也仅为2.15元/公里;时长费方面,普通时段(10:00~17:00)为0.4元/分钟,其他时段均为0.8元/分钟。
Robotaxi较高的使用价格背后,是其高昂的成本。据了解,Robotaxi需要投放大量无人驾驶汽车,属于重资产,规模越大,企业的运营费用也越大。而且无人驾驶汽车需要配备各种传感器硬件,这又增加了购车成本。
相比之下,例如滴滴等传统网约车一般使用自己的私家车,属于轻资产模式,平台只负责提供数据采集、推送以及运营服务,对于企业的资金要求较低。
对于用户而言,其更希望Robotaxi的价格与传统网约车相近。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一半的用户希望Robotaxi的价格与传统出租车价格相近;有19.1%的用户希望Robotaxi比传统出租车价格便宜50%及以下;而只有6.45%的用户可以接受Robotaxi比传统出租车价格贵30%左右;还有8.5%的用户不在乎价格。
腾讯问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无人车运营路段的条件成熟、车端硬件成本逐步降低,Robotaxi的成本价格在不断降低。“2021年硬件整车成本已经做到了48万元,按照5年折旧分摊的话,一个月的成本为8000元,已经有机会开始去做专车市场的生意。”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魏东判断。
麦肯锡报告预测,在2025年,Robotaxi的成本和网约车、出租车将持平,此后Robotaxi成本会逐年降低,并逐步取代人工驾驶的出租车。
充分认可Robotaxi前景
尽管当前有不少用户对Robotaxi并不十分了解,并在技术安全问题等方面存在担心,但是用户对Robotaxi的前景却给予认可。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41.5%的用户看好Robotaxi的发展前景,认为其会比普通出租车更受欢迎。
腾讯问卷
该组数据的背后是汽车行业“新四化”下,ADAS在汽车市场中渗透率的提升。毕马威报告称,ADAS是自动驾驶商业化重要基石,而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网联汽车L2级乘用车上险量累计142.99万辆,同比增长59%,渗透率达30.1%,较去年同期增长12.8%。
与此同时,Robotaxi带来的出行体验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用化已经开始影响部分人购买私家车的意愿。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6.8%的用户愿意购买具备辅助(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而9.6%的用户则选择使用Robotaxi。
中研普华研究院认为,Robotaxi是目前共享出行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未来高级别自动驾驶市场投放最为广阔的场景之一。Robotaxi自动驾驶程度高、出行效率高,是目前共享出行发展的最高阶段,可以实现对人力的替代并在未来共享出行的场景中解决出行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
文远知行方面曾预测,当Robotaxi普及后,人们可能会减少公共交通出行,Robotaxi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许未如预期的高,而满足1~3公里的短距离出行需求的响应型公交会成为自动驾驶的新机遇。
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也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有接近三成的用户认为Robotaxi会增加市民对于公共出行的热情。此外,还有33%的用户认为Robotaxi会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还有33%的用户认为,Robotaxi应用之后会一定会很快被大家熟知并使用;25.5%的用户则认同,Robotaxi应用之后会可能会很快被大家熟知并使用。
腾讯问卷
随着用户对于辅助或自动驾驶技术及Robotaxi的了解,Robotaxi将具有万亿级的市场规模。中金公司预计,到2030年,Robotaxi全球市场空间将超过2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网约车市场。IHS Markit则预测,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元,其中Robotaxi占比将达到60%,即1.3万亿元,共享出行市场未来会逐步转向无人车出行市场。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Robotaxi竞争格局初具雏形,头部企业竞争差距较小,行业仍处于增量竞争阶段。未来,Robotaxi的规模体量不仅包含网约车、出租车市场,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私家车市场。未来,Robotaxi或是万亿规模的赛道。
封面图
不管是新手司机还是老司机,都可以发现这一现象:路上的交通规则和标志变得越来越多了,很多新手司机在路上不敢加速度,生怕遇到什么不了解的信号或者路标,这一情况在各个城市中都可以看到。
司机不敢开车,速度得不到提升,加上汽车数量的增多,使得堵车成了常态,尤其是上下班时间,CBD区的路上总会堵得水泄不通。
汽车的到来本应该为人们提供便利,现状之下的汽车也失去了原本的优势,这使得很多新能源汽车和其他代步工具崭露头角。
虽然说新能源汽车降低了车主的花销,但是同样会堵在路上,这使得很多车主选择了骑行电动车出行,对于短距离移动出行来说,电动车确实很有优势。
对于堵车和行车难的情况,我国也做出了相应调整,这不,有很多地区迎来了全新的红绿灯系统,这种全新的红绿灯取消了读秒功能。
也就是说信号灯只有颜色之间的转变,没有了在结束之前的读秒,作为新一代的智能交通信号灯,优势和短板依旧明显。
这类信号灯的优势就是智能化,与传统的信号灯相比,可以根据不同时段和车流量来调整路口信号灯的时长。
在一个十字路口上,若是一侧车道车辆变多,这一侧的绿灯就会相应变长,另一侧车道车辆比较少,绿灯的时间就会缩短。
这种信号灯已经在部分地区实施了,实施的效果很明显,通行效果得到了改善,只是相应的短板也浮现出来了。
一位车主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上下班就被扣了12分,这是因为在改版之后的信号灯取消了读秒功能,在还是绿灯时想着能够通过路口,没想到直接切换了颜色,车速又比较快,车辆的ABS系统都触发了,还是没有逃过闯红灯。
新版的信号灯在理论上确实要智能很多,但是对于车流量比较大的繁华路段或者老城区来说,明显没效果,毕竟每一个车道上的车都不会少。
取消了读秒功能之后,对于车辆较多的时候,更容易出现堵车的情况,很多车辆甚至急刹到了路中间,这样道路的通行能力会更弱。
对于老司机来说,信号灯的读秒功能很好用,在红灯读秒的时候就可以及时挂挡,这样也不会耽误后面车辆的通行;绿灯读秒的时候,也可以提前降低车速,在路口平稳地停车。
若是取消了读秒功能,路口的通行能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会降低不少,对于偏远的郊区来说又用不到,这款新版信号灯一经亮相就备受吐槽。
不管是交通规则还是信号灯的设置,都应该以人为本,不管是谁设置的,都应该在现实中实践一下,在一个红绿灯路口观察几小时,就会有些感概,而不是纸上谈兵,对于这款信号灯,你有何见解?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智能交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智能交通、华能集团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