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员工待遇如何,方正证券待遇怎么样

2022-07-15 1:23:21 证券 xialuotejs

方正证券员工待遇如何



本文目录一览:



看看别人家的工资单!

随着半年报披露结束,又到盘点上市券商人均薪酬的时候。

2020年上半年,不少企业都在通过降薪裁员压降成本,不过经营业绩大幅提升的证券行业上半年人均薪酬还是有所提高。其中,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浙商证券3家上半年人均月薪均超7万元。

不过,虽然市场行情火热,券商薪资整体见涨,但2020年上半年券商扩招却整体趋于谨慎。

半数券商上半年人均薪酬增加

从总额上看,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39家上市券商共计发放639.51亿元工资,较去年同期的551.19亿元上升16%。

作为头部券商,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的员工薪酬颇具吸引力,上半年人均工资均超过了40万元,分别为43.98万元、43.15万元。此外,浙商证券的半年度人均工资也超过40万元。

如果用月薪来衡量,上述几家券商上半年人均月薪均超过7万元。此外,上半年平均月薪超过4万元的共有20家券商,占比超过一半。

同比来看,有31家券商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增加。涨幅*的为浙商证券,2020年上半年薪酬同比上升超过70%,此外,国金证券涨幅也超过50%。同时,有8家券商上半年人均薪酬有所下降,不过这些券商上半年薪酬下降幅度均在30%以内。

注:员工人均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员工总数量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券商不同业务条线工资水平相差较大,再加上存在递延支付的可能性,根据上述公式和简单的平均值计算出的数据只能粗略代表券商员工的薪酬。

中信证券半年新增1860名员工

2020年上半年券商扩招整体趋于谨慎。

据Wind数据,截至6月30日,39家上市券商员工总数为220038人,相比于2019年年底时的222925人,减少2887人。

截至6月30日,员工总数超10000人的上市券商有7家,中信证券以17768人的员工总数排在首位,国泰君安、申万宏源、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均上榜。

仅有6家上市券商员工总数较去年底增加。

中信证券半年新增员工1860人,数据亮眼,此次大幅新增员工或与并表广州证券有关。东方证券半年新增员工102人,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山西证券、国海证券上半年新增员工人数均不足100人。

有15家上市券商员工总数较去年底有所减少。其中,方正证券和中国银河证券上半年员工减少数量均超千人,分别为1450人、1188人。

从2019年6月30日至2020年6月30日,上市券商员工总数变化呈分化趋势。据统计,有21家员工总数实现增长,18家出现减少。中信证券和兴业证券员工总数分别增加1922人、1669人,中国银河证券、申万宏源、华林证券均减少逾500人。




纯碱期货的*消息

周末其实不仅是休息,更是一种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养成一种习惯在周末再分析近期一个行情、读读书。当然,也不得不感叹时间过的好快,七月转眼进入中旬,一年也快接近过了一半。每个周末都是一次冷静的延伸,让你休整之后更好的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

从上半个月行情的大跌大涨里,作为一个交易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影响商品期货行情走势的因素有三点:第一点是大家都知道的技术面;第二点就是突发消息面;第三点就是主力机构的控盘;第四点很少发生,但是近几年也时有发生,那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笔者经验分享,各位姑且看之。

有很多投资朋友特别是市场的散户,交易一味地去追求技术面,认为想尽办法学好了技术面就可以稳定获利了,这是非常片面且错误的认知,因为我们不能忽视了突发消息面对行情的巨大影响,有的时候甚至能直接改变行情的大趋势。就像本周二国际油价突然暴跌,然后带动了国内商品期货全员大跌,到周三继续延续下跌,这种因素对行情的影响就是巨大的,很多当时短线上看涨的产品,突发的暴跌导致多头直接被打爆,更致命的就是这种突发基本面是完全无法预测到。所以,我们平常交易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止损,这样就能很好的防患这种突发的消息面对自己仓位的影响,否则像市场上很多喜欢重舱操作又不带止损的散户,一旦碰到这种情况就玩完了。千万不要单纯的认为自己看准了技术面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一把梭哈。做交易风险控制永远是放在第一位。

对于第三点主机机构的控盘,相信经历过去年期货行情的投资朋友都深有体会。多少无辜的散户倒在的机构的镰刀之下,特别是黑色系、玻璃和苹果。那盘面被控制的sisi的,完全就是一副顺之则昌逆之者亡的局面,一旦你认为行情涨了这么多或者跌了这么多,可以博个反弹去抄底或者摸空,那你就牺牲了。无论是股票还是期货,我们都不能否认和忽视庄家的存在,他们很多时候控制着K线的走势,所以这个时候你们就要学会一点:顺势交易。直接跟着大趋势做就行,就跟上半个月的大跌行情一样,切莫盲目的认为跌了那么多了应该要反弹了而去逆势抄底。做交易宁愿倒在顺势的路上,也不要牺牲在逆势的道上,顺势路上的存活率远远大于逆势。就如现在的玻璃,现在市场上有多少散户都认为玻璃到底了,不断的去抄底做多,越跌越补,越套越深,最后爆舱。包括周五玻璃又出新低了,你们认为他到底了吗?你们机构控盘的力量是散户无法想象的,所以顺势而为,跟着大趋势做,说不定你就是跟上了机构的车了,那盈利就简单多了。

对于第四点:只有经历过去年期货行情的投资朋友才能体会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之强大。在去年的5月份和9月份中国政府对期货市场进行过两次宏观调控,特别是9月份的调控,效果非常明显,前几个月积累的涨幅在政府介入后的3个交易日内就被打回起点,各位可以调到周线复盘看一下就明白了。各种商品期货他的本质就是商品,他们的流通影响着国计民生的正常运行,既然是商品他就有他的价格属性,他们的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平衡就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稳定。所以任何某种单一商品他不能一直跌也不可能一直涨,更别说当大部分商品一起涨一直跌了。当人为或者非人为原因导致大部分商品失衡的不断上涨或下跌的时候,就对上下游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而此时期货市场自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时候,政府就出来进行了宏观调控来稳定经济。

所以我为什么一直强调交易要带止损,上面这几点就是主要原因,一旦你运气不好碰到第二、三、四点,你就容易被深套,而恰恰第二点和第三点是经常发生的。一个成熟的交易者是需要丰富的经验去支撑的,经验来源于时间,所以在这个市场上要想盈利必须先考虑活下去,活的长。所以笔者一直建议各位散户新手最开始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可以先轻仓带止损在小盈小亏中慢慢积累经验,然后再慢慢加仓也行。千万别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一进来就一把梭哈,然后大幅亏损,连期货是什么都还没弄明白就牺牲了。

好了,接下来开始分析玻璃、纯碱、螺纹钢、白银期货主力合约后市走势行情。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做入市依据,盈亏自负!

玻璃09合约:

7月至今国内浮法玻璃期货逐级走低,市场期盼的修复性反弹迟迟未至。供需角度而言,国内浮法玻璃线在产产线262条,日融量17.4925万吨,供给端持续输出。同时,需求端的兑现则迟迟未至。自5月开始支撑房地产刚需的态度明朗,前期一系列政策的推出落地使得市场对于这些政策将给浮法玻璃带来需求支撑的预期强烈。不过,预期虽好,实际兑现的程度则有不足。玻璃现货方面,全国均价较6月初的1845元下跌至本周1760元,降幅在5%左右,华北地区的现货价格本周跌至1550元,较上周下跌55元。现货价格表现较为弱势。河北地区玻璃现货价格回落的同时,河北地区的浮法玻璃库存延续回升态势,达到1605万重箱。较6月库存水平环比增加70万重箱,处于历史同期的高位是主要的利空因素。同时,本周全国玻璃库存延续增加,库存达到7203万重箱。现货价格的走弱,也导致了目前浮法玻璃的生产毛利进一步下跌,目前多种燃料下玻璃生产的现金流均为负数。

短线操作上:玻璃09合约各级别目前都是下跌趋势,空头重新放量破新低,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去抄底,稳健的朋友可以保持看空不追空,激进的朋友可以采取反弹就是做空的策略去操作就行,切记切记在没有明显的筑底信号出现前不要盲目的去抄底,玻璃大概率是要奔向1200点附近。

纯碱09合约:

7月至今纯碱期货高位宽幅震荡,主力合约一度下探2555元。基本面角度上,2季度纯碱走势维持强势,反映出下游光伏玻璃增量需求下的支撑。同时,浮法玻璃的自身供需不佳,已经开始影响纯碱的需求基本面盘。然而伴随着6月美联储超预期的75BP加息,市场对于未来经济消费前景展现出担忧的姿态,原油、铜等传统大宗拐头下跌。国内建材板块的期货品种也未能独善其身。贯穿2季度的现货强势,也在7月初有走弱的迹象。轻重碱价差的角度,轻碱价格的松动或对于重碱形成拖累。跨区重碱的价差角度,则表明了后市华北重碱不排除会有价格松动的可能。而正基差的出现,则进一步确认了目前期货和现货存在的分歧。从历史角度而言,过大的正基差表明了市场对于远期的悲观预期,在目前7月的淡季出现,似乎并不是一个较好的信号。

短线操作上:纯碱09合约跟玻璃一样也是各级别都是下跌趋势,但是周线上正好触及布林带下轨,一般会有很强的支撑性,支撑纯碱后市有一定幅度的反弹,所以短线操作上笔者建议纯碱暂时保持观望,等反弹后再去做空最宜。

螺纹钢10合约:

需求表现虚虚实实,高频数据上,本周237家主流贸易商建材成交不稳定,周二上冲到19.16万吨,但后面几个交易日又回落到15万吨附近。市场等待需求回补的耐心几近告罄,对需求的期待下调。中期需求,土地市场正呈现弱复苏态势,但是否可以持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资金面的吃紧是阻碍房企投资复苏的重要因素,2022年6-7月房地产企业将面临年内第二波偿债高峰。事实上,本轮周期中,销售向拿地、新开工的传导时间会超出历史经验。基建方面,今年三季度有望发行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四季度有可能发行明年的提前批次专项地方债,且规模可能超过今年提前批的1.46万亿元额度。

短线操作上:螺纹钢10合约周五尾盘来了一波大跌平了上月低点,经过多日的盘整后空头开始发力,所以后市操作上螺纹钢则保持反弹做空的思路,上方阻力位4180一线附近,暂时不考虑多单。

白银12合约:

本月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在高通胀的压力下,美联储6月利率决议上宣布加息75个基点,加息幅度为1994年以来*,也是近27年来首度一次加息75个基点。至此,美联储已连续三次会议加息,今年3月和5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在强烈的紧缩预期下,金融市场再度出现崩盘式下跌,特别是大宗商品市场,本月大幅下跌,大部分品种的跌幅都超过了10%,带动通胀预期显著回调。而贵金属亦跟随性回调,特别是工业属性较强的白银,领跌贵金属,金银比也快速走高至90以上,突破了年内新高。

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8.6%。数据显示美国CPI同比涨幅再创1981年12月以来*值。5月的CPI数据再度超出市场预期,并且从各分项领先指标来看,长期高通胀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总的来说,目前美国长期滞涨风险增加,高通胀已经逐渐开始侵蚀居民端的收入以及消费能力,并且传导至长期消费以及投资前景,从高频数据来看,美国景气指数继续下滑;此外,海外市场亦同步出现恶性通胀现象,使得全球央行都同步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流动性紧缩预期造成市场估值全面下调。

短线操作上:白银12合约受到周线和月线的布林下轨支撑,跌势收敛,维持了多日的窄幅震荡,短线上稳健者可以保持观望,激进者可以保持反弹做空对待,上方阻力位4270一线。权益比较大的朋友可以开始准备着手中长线的多单布局。




方正证券公司员工的工资待遇

【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6月1日 全媒体

8家企业员工平均年薪超30万元

统计部门近些年发布的平均工资数据,不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钱生钱”的金融业,薪资水平一直稳居前列。湖南几家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员工平均薪酬毫无悬念地处于领跑地位。

平均薪酬*的,是五矿资本。虽然公司2021年业绩下滑,但却给员工涨薪了,并且涨幅不小,人均薪酬达到66.12万元,较2020年的54.15万元涨薪22.11%。作为央企中国五矿旗下的资本运作平台,五矿资本控股了多家金融牌照公司,涉足信托、融资租赁、证券、期货等业务。2021年,五矿资本营业总收入为130.3亿元,同比减少20.26%;实现净利润34.02亿元,同比下降9.33%。

方正证券以44.88万元的人均薪酬排名第二,加薪幅度达17.12%,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18.22亿,同比大增66.19%。最近被网友戏称为“王心凌概念股”的芒果超媒,2021年员工平均年薪为41.08万元,排在第三。湘股金融业“三朵金花”之一的长沙银行,人均薪酬40.33万元,排在第四。

此外,时代新材、电广传媒、天舟文化、时代电气去年员工人均年薪都超过了30万元。

整体来看,湖南上市湘企2021年员工人均薪酬区间为6万-66万,平均薪酬约15.47万元。

11企业去年新增上千名员工

上市公司企业员工人数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所处行业的情况。

从在职员工数量来看,截至2021年,在职员工人数最多的上市湘企是蓝思科技,约15.69万人。益丰药房的人数为3.3万人,位居第二;老百姓以2.92万人位居第三。爱尔眼科、中联重科、华菱钢铁、步步高、中南传媒、旗滨集团、唐人神的在职员工人数也都超过了1万人。而最“袖珍”的湘股ST熊猫,在职员工人数仅有75人。

当然,也有部分公司因为疫情等各种原因,出现了在职员工较大幅度减少的情况,比如天泽信息、步步高、景峰医药、ST*、株冶集团,去年的在职员工人数较上一年度减少了上千人。

(备注:文中员工人均薪酬计算公式统一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员工支付的现金÷领取薪酬员工总数”,未考虑裁员、劳务派遣等因素)

ID:jrtt




方正证券待遇怎么样

20家券商年薪大盘点!2家超60万,最牛竟是这家“小券商”,人均71万比华为还猛!

到了一年一度盘点“钱”的那些事的时间。这次来说说券商。

基金君这次将20家已经发布2017年年报的上市券商的总薪酬和员工数纳入统计,看看在2017年证券行业净利减少的情况下,上市券商员工薪酬哪家强?谁能逆势涨薪,谁又无奈减薪?

最终结果显示,这20家券商去年发放人均薪酬44.63万,出人意料的是,国金证券打败海通中信等券商巨头,以人均71.37万元目前排在第一位,海通证券人均61.66万,排名第二,位列第三的是兴业证券54.53万。

海通人均61.66万元排第一

中信人均降幅*

在20家券商中,五大券商巨头的人均薪酬无疑是很有代表性的了。2017年,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五家券商平均薪酬达52万元,较2016年减少5万元。

海通证券以61.66万元的人均薪酬排在第一位;

其次为华泰证券的53.14万元;

券业龙头中信证券则以50.95万元的人均薪酬排名第三;

广发证券2017年人均薪酬为50.2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员工数高至1万多名,国泰君安的人均薪酬在五大巨头中是*的,为45.39万元,也是5家中*一家人均薪酬低于50万元的券商。

从薪酬变化上来说,三家券商人均薪酬同比出现下滑,其中,中信证券业是5家券商中,人均薪酬降幅*的券商,同比降幅高达17.74%,海通证券人均薪酬也同比下降11.49%。此外,新晋季军华泰证券2017年的人均薪酬略微上涨,涨1.11%,老牌券商国泰君安则涨0.03%,基本与去年持平。

从总薪酬来看,国泰君安是去年5家券商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最多的券商,达52.68亿元;此外,华泰证券是总薪酬涨幅*的券商,2017年,华泰证券总薪酬为30亿元,同比增加8.12%。

13家券商总薪酬支出“缩水”

有券商比去年少发14亿

据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证券业实现营业收入3113.28亿元、净利润1129.9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09%和8.47%,受市场波动等影响,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有所显现。

在券业利润空间压缩的背景下,“靠天吃饭”的券商日子也并不好过,一改往日的大方,大幅减少开支。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纳入统计的20家上市券商2017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共484.34亿元,较上年减少60.01亿元。具体来看,13家券商该项支出较上年减少,其中有3家券商支付的总薪酬同比减少超10个亿。

2017年,中信证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9.21亿元,但在2016年,这项支出为63.18亿元,也就是说,一年的时间,中信证券支付给员工的总薪酬就减少了近14亿元。与薪酬支出减少相对应的就是员工数的变动。2017年,中信证券员工数较上年减少了543人,是20家券商中员工数减少最多的。

和中信证券一样减少总薪酬支出超过10亿元的还有银河证券和招商证券。2017年,二者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为42.05亿元和37.25亿元,同比减少12.66亿元和12.3亿元。

不过,总薪酬支出减少幅度*的还属西南证券。2017年,西南证券支付给员工的总薪酬为13.32亿元,同比降幅达33.04%,是纳入统计的20家券商中,*一家降幅超三成的券商。值得注意的,西南证券去年员工数为2545人,相较上年减少了404人,降幅较大,达13.7%。

不过,最惨的还不是员工数减少的同时总薪酬支出也在同步减少,基金君统计发现,有8家券商在员工数增加的同时,总薪酬还降了。

这8家券商分别为光大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东北证券、方正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和中原证券,其中,第一创业人员增幅*,从2016年的2338人到2017年的3706人,增加了1368人,增幅为58.51%,与此同时,2017年第一创业总薪酬支出减少1.26亿元,同比降19.42%。此外,这8家券商中,中原证券总薪酬支出降幅*,达24.13%,2017年,中原证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69亿元,与此同时,其员工数增加170人。

20家上市券商有16家“降薪”

国金证券碾压五巨头人均薪酬排第一

基金君统计发现,券商“降薪”已经成为了事实。

在统计的20家券商中,有16家券商的人均薪酬同比出现下滑,*下滑近50%,与此同时,在4家人均薪酬同比上涨的券商中,仅仅只有1家券商的人均薪酬同比涨幅明显,2017年,浙商证券人均薪资同比上涨10%至近45万元,此外,3家券商的薪酬略微上涨,分别是华泰证券涨1.11%,国元证券涨0.86%,国泰君安涨0.03%,基本与去年持平。

2017年人均薪酬下滑幅度*的是第一创业,接近50%。究其原因,第一创业在2017年增加了1000多名经纪人,而且同时第一创业2017年的薪酬包比2016年同比减少了19%,致使第一创业人均薪酬下滑严重。

出人意料的是,2017年人均发放薪酬*的上市券商竟然是国金证券,高达71.37万元!这家依托腾讯获得巨大客户流量,具有互联网化特色的券商,员工只有2916人,是国泰君安员工数量的1/4。这个人均薪酬已经超过华为。根据华为2017的年报显示,该公司员工平均年薪68.89万元

看到这里,基金君想起了四个字——“人少钱多”。而71.37万元的人均薪酬比五大巨头中人均薪资*的海通证券还高10万元!

从人均薪酬的分布情况来看,平均年收入在50-100万元的证券公司共7家,30-50万元的证券公司有10家,还有3家券商员工人均薪酬在10-30万元之间,其中第一创业以14.10万元的人均薪酬居末位。

券商招兵买马“忙”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普遍降薪的同时,券商们也没闲着,忙着招兵买马。

在纳入统计的20家券商中,有15家券商都在去年实现了员工数的增长,其中员工增加在300人以上的有7家,100-299人之间的有4家。

第一创业较上年增加了1368人,增幅达58.515,在20家券商中*。其次为方正证券,2017年员工数为6055人,较2016年增加了605人。老牌券商国泰君安去年增加员工数385人,排名第三。

此外,20家券商中,有2家券商的员工人数超过了1万人,分别是国泰君安和广发证券,分别为11606人和10316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数券商忙着招人的同时,有5家券商员工数反而减少了,分别为中信证券、银河证券、西南证券、招商证券和兴业证券,其中,龙头券商中信证券员工人数下降最多,2017年共有员工9658人,较上年减少了543人。此外,银河证券和西南证券员工人数减少均超过400人。

最后解释一下统计逻辑

从上面的表格大家可以看到,基金君的计算逻辑是“薪酬/员工数”,并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

薪酬方面,基金君采用的券商年报中母公司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员工以及为员工支付的现金”这个项目。

而员工人数方面,则选自年底母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

无论是薪酬还是员工数量上,基金君统一采用的是母公司的统计口径,并没有把券商的各种子公司员工薪酬统计在内,例如中信证券有6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的数据没有加入今天这篇文章的计算当中。

需要强调的是,从财报中得出的平均工资并不能完全反映券商员工的真实收入情况,我们只能描述出大概的一个趋势。一方面,员工的隐形福利无法计入;另一方面,同一券商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薪酬档位也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券商的朋友们,努力加油实现财务自由!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方正证券员工待遇如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方正证券员工待遇如何、纯碱期货的*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