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业增(金融服务业增值税税率)

2023-04-12 17:25:04 股票 xialuotejs

经济衰退对哪些行业有影响呢?

经济衰退是一种普遍性的经济现象,通常会对所有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有些行业会比其他行业更加容易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这些行业包括:

1.房地产和建筑业:经济衰退通常会导致房屋销售量和价格下降,以及建筑业的需求减少,这会对房地产和建筑业产生严重影响。

2.金融服务业:经济衰退会增加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导致许多人失去工作,收入减少,贷款逾期和违约增加,这也会对金融服务业带来负面影响。

3.零售业和服务业:消费者通常会在经济衰退期间削减支出,这对零售业和服务业造成了影响,因为消费者减少了购买商品和使用服务的数量。

4.旅游业和酒店业:随着经济发展放缓,人们在度假和旅游方面的开支也会减少,这会对旅游和酒店业产生负面影响。

5.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衰退通常会导致工业和制造业生产和销售下降,因为经济萎缩会导致此类行业中的需求减少。

6.出版业和广告业:如果广告费用减少,广告业就会受到影响,这会影响到出版业,因为广告是出版业中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综上所述,经济衰退对所有行业都会产生影响,但这些行业更容易更快地受到负面影响,因为它们的需求和收入更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

金融服务业增(金融服务业增值税税率)

金融服务增值税税率

一般纳税人提供金融服务业适用的税率为百分之六。增值税税率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税率为百分之六。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百分之十一。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百分之十七。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四条

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统称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计算公式

服务业的增加值如果以年计算那就是新的一年减去过去的一年的服务业收入所得的值就是增加值。时间跨度要一致。

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金融能够提高投融资水平和效率

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多两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是可以增加要素总量,起到要素的集聚效应;二是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比如资本的生产效率,投融资效率等来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具有资本积累效应与资本配置效率,后两者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资本的总量集聚上,金融发展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在以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等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而金融可以通过更好地动员储蓄,作用于资本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金融能够提高储蓄和资本积累水平,提高投融资水平能力,金融发展对投资的扩大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影响投资的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并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加速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起到资本的集聚效应。一种是直接融资形式;一种是间接融资形式。在直接融资方面,如通过证券市场可以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集聚水平。

在间接融资上,由于银行等信用中介的存在,可以通过更好地聚集现有的金融资源和更好地动员可用的储蓄,并通过贷款规模的扩大,促进资本积累水平的增加。

——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着投融资的效率。我们提出两个效率:一个是融资效率;第二,能够提高投资效率。

融资效率也就是资本集聚的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融资转换为投资的效率。比如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和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等等这意味着投资的效率提高。

储蓄并不是全部被转化为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在实现中往往有相当部分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被浪费掉了。

一个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的金融体系是造成这种浪费的主要原因。如果金融发展能够降低这种浪费,也就是储蓄能够转换为投资的比率,就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竞争机制的缺乏,某些制度限制等因素都是造成金融低效的原因,从而使得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被白白的浪费掉了。

另外,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达,可以提高直接融资的效率.

2、金融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吸引优秀人才

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金融的本质是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通过将资金配置到生产效率最高的项目中去,可以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同时提高技术进步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将可以更好地分配资金,提高进步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同金融推动知识和资本的结合一样,金融也推动和促进了技术和资本的结合进程。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而金融体系与工具的发展可以起到分散投风险的目的。金融的发展使得通过投资组合降低风险,从而对高风险的产业进行投资成为可能,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

此外,金融业不仅可以通过资金融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自身也可以吸纳就业,提供金融服务。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金融的发展,金融部门的从业人员比重在不断上升。

而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明显。一个例子是随着几十年证券市场的发展,培养和吸引了大批证券从业人员,为推动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随着经济不断金融化、金融活动的日益深化,不仅金融从业人员,而且对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而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金融直接推动了知识资本化的过程。知识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生产要素,正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知识有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其必须同资本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而金融的发展,实现和加速了知识同资本的结合过程。

3、金融可以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规模

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的成长和规模扩张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大型跨地区甚至跨国企业往往也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支柱。

企业的规模扩张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要素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种是通过收购兼并或资产重组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

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借助银行或资本市场来实现;而后一种情况大多是通过资本市场完成的——这种扩张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短,但要求企业更加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

4、金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金融的发展及深化对产业结构影响可从两方面解释:

首先,金融业的发展直接体现为金融业的产出较大,这在统计核算中不仅表现为GDP总量的扩大,同样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加快,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一方面,金融产业本身就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发展金融产业本身同发展经济是一个概念。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对金融发展的需求也就越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会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

因此,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金融产业的比例提高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

其次,金融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各产业不同程度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在不同产业的流动及通过一定宏观调控方式进行再配置。

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传递机制如下:金融——影响储蓄和投资——影响资金(资本)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

金融可以通过资本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失衡及调整的困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此相伴的是金融发展的滞后,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而金融业得以较快地发展则为产业的优化提供资金及资本支持,为产业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资本环境,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金融可以通过调整信贷方向和结构,集中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也可以通过引导优势企业上市融资,以上市公司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政府。

在过去的一、二年时间里,上海市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上海上市公司实行资产重组,使20多家非上市公司的高科技企业通过重组成为上市公司。

5、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模式

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如何发展金融产业,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上就存在两种具体模式。即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和政府主导型金融模式。

所谓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强调在银行和证券市场在融资上的主导作用。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而言,它是以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依托的。

所谓政府主导型金融模式是指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作用,利用政府信用实现对资金导向的倡导机制与矫正补充机制。

政府主导型金融模式又分为政策引导型和直接投资型。前者强调政策的引导体现在通过实施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实现投资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协调,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

而后者则强调发展中都有若干重点产业或新兴产业,它们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这些行业往往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高,私人金融机构难以承担其融资。

故在政策性金融方面政府也往往直接参与资金的配置,也称为直接投资型政策性金融。

为此,可由政府出面建立一些带有官方色彩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私人(民间)金融机构不愿提供资金、无力提供资金以及资金不足的重点、新兴部门进行投资和贷款。

但在此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这些金融机构必须按市场化规范而不是按行政方式进行管理而运作,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结果。

扩展资料:

金融服务业特征:

就金融服务业而言,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金融服务业同样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比如:

1、金融服务业的实物资本投入较少,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物理单位来度量金融服务的数量。

这也就无法准确定义其价格,从而也无法编制准确的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因此金融服务业的产出也就难以确定和计量。

2、传统金融服务业的功能是资金融通的中介,而现代金融服务业则具有越来越多的与信息生产、传递和使用相关的功能,特别是由于经济活动日益“金融化”。

所以,金融信息越来越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之一。

3、金融服务业传统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金融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信息化,金融服务业逐渐变成了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

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已经成为决定金融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4、在当今这样一个国内和国际竞争加剧的时代,金融服务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之中。

信息技术、放松管制和自由化的影响已经永远改变并在不断重新塑造着金融服务业领域,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金融服务业即从事金融服务业务的行业。我国金融服务业目前包括(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四个分支:

银行,证券,信托,保险。金融、保险业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业、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和保险业等。

金融服务业主要提供金融的存贷、社会资金收缩、扩放,金融领域消费的管理和设计,对金融产品设计,对消费支付方式提供和创新,金融服务业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服务业

2021年提升至4121.94亿元 十年来厦门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服务业发展成就数据分析,数据显示,我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481.90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4121.94亿元,年均增长8.1%,分别比GDP、第二产业年均增速高0.3和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12年的0.8:48.5:50.7调整为2021年的0.4:41.0:58.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十年间提高7.9个百分点。

结构更优化

服务业投资领跑三次产业。服务业投资稳定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0.1:20.2:79.7调整为2021年的0.1:18.7:81.2,十年间服务业投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由2012年的31.3%提高到2021年的77.1%,十年间提高45.8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外资结构显著优化。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61.0%提高到2021年的67.9%,十年间提高6.9个百分点。

金融业成为现代服务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2021年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1.0%,实现增加值865.50亿元,比上年增长7.0%,增速高于全国、全省。

商务服务业展现强大韧性。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4.47亿元,是2012年的6.5倍,年均增长23.1%,年均增速比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高9.1个百分点。

辐射效应更强

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互联网相关服务业高速发展,信息服务业辐射效应增强。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1.44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0.16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1.6倍和8.7倍,年均增长31.3%和27.1%。

同时,带动电子商务、快递业快速发展,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591.99亿元,比2014年增加537.46亿元,年均增长40.6%,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37.7%,比2014年提高29.7个百分点。快递业企业蓬勃发展,2021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累计业务量5.91亿件,快递业务收入81.9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8.0倍和5.5倍。

物流体系更完善

2021年,全市货物运输量3.93亿吨,货物周转量2831.78亿吨公里,分别是2012的2.9倍和3.0倍;厦门港(含漳州)共有生产性泊位182个,比2012年增加43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28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04.64万标箱,分别比2012年增长32.1%和67.2%;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7.18亿元,是2012年的2.0倍,年均增长8.0%。

生活品质更优越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旅游人次逐渐增加,202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894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01.00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2倍和2.4倍。

居民服务如家政、保洁、保健服务等释放新活力,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27亿元,是2012年的16.4倍,年均增长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