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小米股价再创下历史新低。当日收盘, 报收8.80港元/股,刷新了此前保持的8.91港元/股历史记录,市值缩水至2108亿港元的新低,约合人民币1870亿。
如今的小米,股价下跌已经不是新鲜事。“上市首日破发”、“股价跌破9港元大关”、“市值蒸发3000亿”等新闻不断传来,一次又一次地刺激人们神经。伴随而至的是,媒体也在这一年对小米各项问题——手机销量、lot业务拓展、互联网模式、生态链等贯穿小米始终的问题进行了连续不断地拷问。
有媒体评价说:“小米上市只有1年,雷军却仿佛经历了一世的苦难”。从短短9年时间从无到有、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角度,小米无疑是成功的。但聚焦眼下,小米又还有很多棘手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当前智能手机市场进入“挤压式增长”、“未来市场上可能只有两三个手机品牌”的时代,人们不禁思考,雷军还能带领小米安然走过下一个9年吗?
上市一周年市值蒸发了50多个小米科技园7月9日,恰逢小米上市一周年之际,雷军实现了自己的“买房梦。”这天,媒体曝光出小米科技园已然落成,雷军和他的小米团队终于有了自己的大楼。雷军本人也难掩兴奋,于次日早上9点多钟在社交媒体上兴冲冲的晒出小米新大楼的图片,并配文:“小米科技园,8层楼,34万平方米,52亿造价”,“北漂奋斗9年,终于买房了!”与雷军兴冲冲地喜提新房对比,部分网友却并不买账,评论区里有人发出质问:“股票市值跌了多少套房?多少个50亿?”也有人嘲讽说:“股票腰斩了,你买房了。”
网友的评论可谓直击心灵,对曾喊出“要让提前买入小米股票的投资者赚上一倍的”雷军来说,股价下跌一直是横亘在他和小米头上挥之不去的梦魇。上市首日,小米集团下跌1.18%,收报16.8港元,跌破发行价17港元/股。
“出师不利”很快影响了小米接下来的节奏。2018年7月18日,在冲到了22.2港元/股的历史最高位后,小米股价紧接便在“一路下行”的趋势中不肯回头,最终在2019年1月9日,小米公司迎来上市以来的首个限售股解禁日。当日股价下跌6.85%,总市值2594亿港元,再创上市以来新低。不得已,小米只好拿出回购股份的“大杀器”。从2019年1月17日到1月22日,六天时间内,小米三次合计回购了约1997万股股票,总斥资近2亿港元。回购后,小米股价从跌破10港元大关缓慢爬升,一度拉高到12.5港元/股的高位。上述回购只是暂时性地稳住了股价,随着5月份结束,小米的股价危机又一次卷土重来。5月31日收盘,小米报收9.58港元/股,再创新低。
雷军只好拿出同样的办法。6月3日再一次掀起回购潮,每次至少5000万港元。截至7月8日,小米一共进行了21次股票回购,花费11.7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元),回购了1.23亿股股票。值得一提的是,小米2018年净利润只有85.5亿元,也就是说,小米光这轮回购就用掉了全年净利润的12%。然而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收益,这次的回购并没有如上次那般奏效。7月9日收盘,小米股价再度跌落1.14%,报收9.50港元/股,比5月31日还低了0.08港元,较17港元的发行价更是下滑44.12 %。有网友调侃说:“雷军承诺要让提前买入小米股票的投资者赚一倍,如今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四倍。”
如果按照22.2港元/股的最高点计算,小米当时市值为5291.7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663.5亿元。而目前,小米的市值只有210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70亿元,相比当时最高点下跌了60.16%,市值蒸发了2793.5亿元,约合52个小米科技园的造价。
8月26日晚,小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经调整净利润为33.73亿元
财报显示,小米集团智能手机分部毛利率由2019年第二季度的百分之8.1降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百分之7.2,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2020年第二季度在线购物节期间增强了促销力度。
小米集团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的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百分之2.1至153亿元,主要是由于扫地机器人及路由器等若干IoT产品需求增长。
不过,由于疫情影响及笔记本计算机缺乏新产品,二季度智能电视及笔记本计算机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百分之12.2。
小米2022年的营收和利润尚不可知,需要等到2022年的市场表现和小米的执行力才能确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可能会在2022年实现更快的增长,因为小米已经在全球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拥有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预计小米2022年的营收将达到1000亿元,利润将达到200亿元。
8月26日晚,小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经调整净利润为33.73亿元,环比大增46.6%,同比下滑7.2%;毛利率由2019年第二季度的14.0%升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14.4%。
财报显示,小米集团智能手机分部毛利率由2019年第二季度的8.1%降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7.2%,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2020年第二季度在线购物节期间增强了促销力度。
小米集团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的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至153亿元,主要是由于扫地机器人及路由器等若干IoT产品需求增长。不过,由于疫情影响及笔记本计算机缺乏新产品,二季度智能电视及笔记本计算机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2%。
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米IoT平台的已连接设备数达到2.71亿台,同比增长38.3%。2020年6月,小爱同学月活用户达7840万,同比增长57.1%。
扩展资料:
保持高质量发展,是稳固特定市场的利器
在财报发布更早之前的8月16日,雷军曾向全体小米员工发布内部信,宣布下一个十年小米的核心战略将升级为“手机×AIoT”,并重申小米的“三大铁律”,可以说是小米何以站稳中高端手机市场的最佳注脚: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
雷军更是在内部信中表示,“不论时空如何变幻,技术创新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是始终保持竞争力的前提;性价比是永不过时的商业模型,它背后的高效是穿越经济周期的法宝;做最酷的产品是小米工程师文化的本分。‘三大铁律’就是小米保持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是我们面向下一个十年的宣言。”
对小米来说,升级后的“手机×AIoT”之于小米也具有三大优势:硬件优势、大数据优势和生态链布局优势。硬件方面的优势体现在用户体量上,庞大的设备和用户基础,则会带来海量的数据,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能带来流量聚集和营收增长,更能促进数据沉淀。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小米股价连续暴涨:Q2财报超预期
小米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股份上涨了。
8月27日开盘,小米集团港股股票一度大涨超过7%,达到20.85港元的一年最高价。截至8月27日10时24分,小米股价报20.4港元,总市值5077亿港元,突破5000亿港元大关。
8月26日晚盘后,小米集团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及二季度财报。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032亿元,同比增长7.9%,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57亿元,同比略降0.7%。其中,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535亿元,同比增长3.1%,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34亿元。
扩展资料
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44.9%:
小米在财报中指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还是实现了10%的增长,达到人民币240亿元,占总收入的44.9%。
小米还援引Canalys的数据指出,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已在全球总共50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在2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财报分析会上,小米总裁王翔也透露,小米手机业务已经在印度、西班牙、乌克兰、波兰、希腊、白俄罗斯、缅甸7个市场取得市占率第一,另外在法国、俄罗斯等6个市场取得份额第二。
参考资料来源:新京报-财报超预期,小米股价一度大涨超7%,市值突破5000亿港元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