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的一个深夜,北航北门的柏彦大厦。金山软件的CEO雷军需要做一次告别,他也许想过,这是最后一次待在金山的办公室了。有人记录了当时情形,"掐灭手中的烟头,雷军从办公室的沙发上站了起来,拎起双肩背包搭向背上。包比平时沉,他的动作比平时有些迟缓。"
那时候的雷军,已成名多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业的"活化石"。
2011年岁末,在卷石天地大厦12层的办公室内,他似漫不经心地说:"我是1992年1月4号加入,2007年12月24号辞职,总共差了十来天,正好整16年。"
2011年7月7日,金山软件宣布雷军接替求伯君担任董事长,求伯君"因为健康原因"将于半年后退休。2007年12月,刚刚上市两个月的金山发布声明,雷军"因为健康原因"辞去公司总裁兼CEO。
重回金山后不到一周,雷军作为创始人的小米科技就揭开了面纱。如何分配精力,雷军说:"实在没有办法拒绝张老板和求老板20年来的情谊。对于金山,只有义不容辞。"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时空变化后的权力更迭,而关乎人心的,寥寥数语,被一带而过。
试想,一个劳模般的CEO,每天平均工作超过16个小时,这种工作习惯坚持了十多年,忽然他离开了,一下子成了退休老干部,离开了原来的舞台,生活变得万籁俱寂。
重回董事长,对2011年的雷军来说,似乎只是一个预热。一个多月后,雷军归来,他再次站到了舞台中央。
2011年8月16日,798艺术中心北京会所的舞台中央,雷军身着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身份是小米科技CEO,他带着"一款顶级智能手机",对台下800多名听众讲述诞生历史。场地似乎太小,更多的人席地而坐,现场颇为引人注目的场景是"小米限量版工程机"的预售队伍,排了100多米。
这场新闻发布会,颇像雷军和小米手机的一场脱口秀,有人觉得这和乔布斯在莫斯康尼会议中心的表演有相当神似的地方,现场有人忍不住喊了起来--"雷布斯"。
当天现场播出了一个短片,一帮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人物齐聚一堂。乐淘网CEO毕胜、多玩网总裁李学凌、金山网络CEO傅盛等人,一起摔掉手里的苹果手机,高呼:"我们要小米!"
这是他们给雷军和小米的礼物。他们都曾接受雷军的投资,是老友,亦是曾经或者未来的合作伙伴,雷军更愿意称他们为"兄弟"。
从万籁俱寂到舞台中央的喧嚣,质疑也罢,诘问也好,对雷军来说,媒体的连篇累牍只说明了一个信息:我回来了。
好学生的怀疑
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教师家庭。他的中学时代,学习的氛围颇为浓厚,"我们仙桃中学也还挺厉害的。6个班考了17个清华、北大,我高二的同桌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上了清华。"一直处于前几名的雷军,拿着上清华北大的成绩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18岁的雷军进入武汉大学,为了不落后于人,他戒掉了午睡的习惯,把时间分割成以半小时为单位,为自己制定好每半小时的学习计划。
在武大还发生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对雷军来说,他在大学的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书,一本讲述乔布斯等人在硅谷发起技术革命的书。至今,提到这本书,雷军似乎依然热血沸腾,他甚至可以迅速把那本薄薄的貌不惊人的书放在记者面前。
20岁,他用两年读完别人4年才能读完的课程,并包揽学校几乎所有的奖学金。22岁,与人合著《深入DOS编程》、《深入Windows编程》,成为程序员争相阅读的红宝书,可谓少年成名。雷军记得很清楚,大学班上百十来号人,他入学的成绩是第24名,毕业的时候是第6名。
雷军1992年进入金山公司,6年后出任首席执行官。他延续了大学时的勤奋。原金山高级副总裁王峰回忆,当年雷军每每在下班之后约他在办公室谈工作,一谈就到半夜。16年来,对于雷军来讲,这种劳模式的生活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在软件业,金山被称为执行作战能力和行政组织能力都非常强的一家公司,但这说明不了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山陷入"前有微软,后有盗版"的窠臼里。以金山为代表的中国软件公司死扛民族软件旗帜,雷军接受的教育让他笃信: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
雷军一直活在他这一代人的宿命里,他一直接受这样一套规范:从好学生到好员工,从好员工到好领导。他从未对这套规划和体系产生过任何怀疑。在他的带领下,金山软件、金山游戏、金山的电子商务,都做到细分领域前几名,但是,金山依然成不了一流公司,甚至连IPO都要苦战若干年。
比雷军大5岁的张朝阳,清华毕业后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在异国文化的氛围中,他很快就完成了自我转变,而不用遍体鳞伤。
在决定经商之前,张朝阳早已放弃了诺贝尔物理学家的梦想。他认为诺奖得主并不是那么受人注目,可能看100万次电视才会出现一次杨振宁的面孔。
1996年,张朝阳听到华裔科学家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竟然没有一丝震动。在他看来,那个社会的传奇是另外一些人。
张朝阳和雷军心目中的英雄是同一类人。所不同的是,没有包袱的张朝阳抓住了互联网浪潮里的一朵浪花,而雷军则带着少年的不服输,在16年的时间里,以为以己之力,能改变一个产业的宿命。结果什么也没有改变,他心生去意。
2007年12月,在记者见面会上,雷军用深深的一鞠躬纪念自己任职的最后一天。在中层沟通会上,他连续鞠躬三次,才得以平复员工复杂而激动的情绪。雷军说:"我终于把债还完。"
他离开了,思考了大半年,对媒体屡次提到"五点反思":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广结善缘、少即是多和颠覆创新。他对自己说,"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然而碎了的信仰,如何重构?仅仅找到风口?
幕后4年
有人点评雷军:很执著,但一直没站在风口上。别人做互联网的时候,他继续做软件,最后软件业整体不行了。在他一边做软件一边做互联网的时候,又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间,最后还被软件公司给绊住了。
雷军是湖北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在湖北本土人看来,湖北人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不服周",一般两个人打架的时候,把对手按在地上的人会问"服不服",另一个人会说"不服周",这是湖北人性格中倔强不易服输的特点,也是雷军性格的另一面。
这样性格的人不能忍受世界为何如此寂静,好像忘记了曾经有自己的存在。雷军显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悄悄做了很多事情。4年后,圈内人和圈外人似乎都恍然大悟:"雷军原来这么牛啊!"剔除中间的'羡慕,另外一层则是世俗的成败论英雄。
对于雷军,他需要摆脱过往。离开金山前不到一个月,雷军以CEO的身份录制了一期《波士堂》。在节目中,他分享了很多往事和对人生事业的看法。谈及未来,雷军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等你们《波士堂》不再管我叫金山的老板,而是直接叫我雷军的时候,我再来告诉你们。"
做事是有前提的,首先就是钱。雷军在金山阶段,财务就实现了自由。早在2004年,金山和联想共同投资的卓越网以7500万美元出售给亚马逊,外界估计,雷军个人获利上亿元人民币。
他投的第一个项目是孙陶然的拉卡拉。孙陶然和雷军相识是在1996年中关村组织的一次会议上,二人一见如故。2004年,孙陶然创业,联想投资找到雷军做尽职调查,雷军不但对孙称赞不绝,还立马给他打电话。雷军对孙的判断是:他做什么都能做成,紧跟的一句是,"无论他做什么我都投。"
这话,2004年他对孙陶然说过,2005年对陈年说过,2006年对俞永福说过。雷军对认准了的人一贯如此。
陈年与雷军1998年就认识,后来共同创立卓越网。2005年陈年开始做我有网,雷军投资。后因对行业环境判断失误,我有网陷入困境,陈年放纵自己,干脆先去写了本小说《归去来》。2007年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认为PPG模式适合再创业,雷军觉得陈年一定会再成功,于是投钱给他。
2006年,联想投资否决了当时的副总裁俞永福投资优视科技(UCweb)的提议,俞非常沮丧。那时候,雷军与俞永福相识一年多。雷告诉俞:"如果你从联想辞职来做UCweb,我就投。"
作为天使投资,雷军有自己的立场。他对业界再三申明,如果你不是我的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不用来找我看项目,我不会投的。
做天使的雷军,成绩斐然,凡客诚品现在的估值已经达到10亿美元,UCweb与多玩网差不多2亿美元-3亿美元,其他投资公司加在一起肯定也超过了1亿美元。如果雷军在这些公司平均占股10%-30%,如果再加上雷军在金山的股份,他账面资产早已达到2-3亿美元。
雷军投资的17家公司长势喜人。对于向来喜欢论资排辈的中国互联网,他又有了一席之地,《硅谷之火》重燃的时机似乎已经到来。
中国互联网界流传一个说法:第一阵营是一张桌子--TABLE,其中T是腾讯,A是阿里,B是百度,L是雷军系,E是周鸿祎系。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周鸿祎分别凭借即时通讯、电子商务、搜索、安全的通用型入口,建立了赢家通吃的帝国藩界。
雷军虽然成功投资多个移动互联网的单点企业,却一直缺乏一个平台型旗舰--移动互联领域成为他最想突破的地方。
创业路上
媒体和熟人眼中的雷军有些不同。媒体眼中的雷军,这么多年,表情如一:劳模,缺乏一个成功的机会,所以再次创业成为必然。熟人眼中的雷军是一个非常义气之人,讲究辈份、长幼有序、为人着想,表现谦虚,温良恭俭让。
在丛林法则和江湖门第风气极盛的中国互联网界,雷军的这种性情和作派,自是很容易形成他的气场。有这么一个段子,在小米科技工作的人多半都知道,雷军从金山带来的铁杆下属在帮忙搬家时,书架上书的摆放次序,与搬家前丝毫不差。
不过,雷军和魅族创始人黄章之间的恩怨,把他拖进是非漩涡中。小米创办之前,雷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赞美魅族,认为世界上只有两家互联网手机公司:一是苹果,一是魅族。雷军曾找过黄章,彼此很合得来。
小米科技创立后,黄章却在魅族论坛上称:雷军打着天使投资人的旗号,获取了诸多魅族的商业秘密--从生产研发、销售模式甚至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此外,黄章认为MIUI系统盗用了魅族系统的部分精华,二人从此交恶。黄章和雷军,魅族和小米似乎恩怨还未了结。2009年,黄章也曾在魅族论坛称iPhone抄袭魅族。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曾如此形容小米进入市场的格局:这是一场三国杀。一个是苹果,一骑绝尘。一个是Andriod系手机,包括摩托罗拉、三星和HTC。还有一个是诺基亚和微软的结盟。这场战争因为苹果的专利权官司和谷歌对摩托的收购,已经白热化了。5年前,诺基亚一统天下的时候,雷军肯定不敢进来。现在,雷军被形容为东汉末年的刘备,很有机会。
于是,小米应运而生。
2009年10月,雷军向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的林斌发出合伙创业的邀请。林斌,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前副院长、工程总监、Google全球技术总监,曾全权负责谷歌在中国的移动搜索与服务的团队组建与工程研发工作。
雷军与其相识于一次Google和UCweb之间的合作。出于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同样的热爱和痴迷,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2008年底的一天,当林斌打算创业时,雷军抛出了一个大计划,为什么不做一件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呢?比如研发一款好用的智能手机。
黄江吉,30岁就成为微软工程院的工程总监。两人熟识源于对Kindle的痴迷,第一次见面就聊了4个半小时,分别的时候,黄告诉雷,如果要做手机,算他一份......
人慢慢聚拢起来。小米的创始团队成员,还包括早期金山的设计总监,后来负责过金山在线、金山词霸的黎万强;曾参与过谷歌3D街景的高级产品经理洪锋;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还有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
公司4月份成立,用雷军自己的话说,制造手机的经历8天8夜也说不完。
小米手机诞生后迅速成为话题,小米科技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这一切,在雷军看来都顺理成章。
小米如何赚钱?他的回答四两拨千斤。"10年前百度怎么赚钱?10年前的腾讯怎么赚钱?我们以后就怎么赚钱。"
雷军保持了早年的风格,几乎成了小米科技每天走得最晚的人。有一次,雷军在外面演讲回到办公室,还没吃饭,桌上有一份米饭和一碗粥,他举起碗,差不多一秒钟就把粥喝了下去。
他不止一次说,"我挣钱的欲望没有把一个东西做成功的欲望高,要不然我不会写了16年的代码。我40多岁了,该有的也都有了。"
对雷军来说,小米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件事情,干完拉倒!"
以上内容就是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励志故事,成功不可复制,但我们可以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从而也创造自己的成功,我们一起努力吧!
6月5日,小米斥资2亿元,成立了一家创投公司。时隔15年,雷军的投资人身份或将再次活跃起来。
以创业的方式做投资2004年,雷军忍痛将卓越网卖给了亚马逊。手握卓越网换来的750万美元,他有些迷茫。经过长久的思考,他决定拿这笔钱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既然自己的创业梦想受挫了,那不如试着帮助别人实现梦想。于是,雷军做起了天使投资。当时,天使投资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名词,也没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成功率不足10%。投什么好呢?雷军有一句名言,创业要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
他认为未来10年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于是拎着一麻袋现金看谁在做移动互联网,第一名不干找第二名,第二名不干找第三名。雷军投资有个特点,不在乎公司大小。有10多家他投资的公司都是从零开始,甚至有的企业名字都是他起的。2006年,UCweb只有十几个人,连房租都交不起,眼看就要倒闭了,雷军伸手拉了一把,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占股10%。他说:“这家公司今后的估值一定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事实证明了他是对的。2012年,UC浏览器估值已达3亿美元。2014年,阿里巴巴以4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UC浏览器。雷军当年的投资直接增值上千倍。著名投资人徐小平曾表示,他最欣赏的天使投资人就是雷军:“他喜欢以创业的方式来做投资,有时脑袋中有个点子,就开始和朋友一起探讨,然后找投资,一步步把公司创立起来。”雷军也因此成为了“董事长专业户”。许多初创公司鲜为人知,直到二三轮融资时,人们才发现雷军的身影。
投资回报率高达百倍今年4月25日,电子支付运营商拉卡拉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市值超过200亿,被称为A股“第三方支付第一股”。随后,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在微博上晒出一块千足金金砖——雷军送的。孙陶然说,雷军和兄弟们约定了,谁做出一个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他就送一块一公斤的金砖。
UC浏览器董事长俞永福有一块,欢聚时代(前身为多玩网)创始人李学凌也有一块。雷军如此豪气,正因为不差钱。他曾说自己投资可变现的资产是一个天文数字。拉卡拉是雷军的第一个天使投资项目,他投资了50万美元。14年后,雷军获得了超过2亿元的投资回报,投资收益高达900倍。同样,雷军2005年投资了欢聚时代100万美元。7年后,欢聚时代在美国上市,以开盘价计算,雷军获得112倍的账面回报,所持股票价值上亿美元。
据铅笔道统计,从2004年开始至今,雷军个人共有32个天使投资项目,其中有2个公司上市,3个登陆新三板,2个被小米并购,1个被阿里收购,还有9个项目走到了C轮及以后。由此看来,雷军无疑是一名成功的天使投资人。
身后庞大的投资王国小米成立后,雷军开始专注自己的创业梦想,天使投资人的标签逐渐淡化。2011年,雷军成立顺为资本,持股51%。虽然投资行为由此从个人转向组织,但实际上,仍是雷军在做决策。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许达来曾对媒体表示,顺为投委会每次会议雷军都会参加,所有项目要亲自看、亲自决定。顺为资本也遵循着雷军以创业做投资的风格。许达来表示,顺为是中国最接近孵化器体制的VC,“我们可以创造项目,一起想创业主意,然后找人来干。”
据不完全统计,顺为资本共完成300余起投资,其中有9家企业去年成功上市,包括51talk、趣头条、蔚来汽车、爱奇艺等明星企业。
不是,YY创始人、CEO为李学凌。
YY(歪歪),隶属于欢聚时代YY娱乐事业部,是国内网络视频直播行业的奠基者。目前YY直播是一个包含音乐、科技、户外、体育、游戏等内容在内的国内最大全民娱乐直播平台,注册用户达到10亿人,月活跃用户达到1.22亿。其最早建立在一款强大的富集通讯工具——YY语音的平台基础上。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2008年
推出YY语音是一款游戏沟通的即时通讯软件。随后游戏玩家自发地在这个语音通讯工具上进行歌唱等内容的表演,促成了YY直播变为了一个UGC的视频直播内容平台。
2009年
2009年初YY直播用户已经形成了可以和游戏用户抗衡的用户群。YY直播也推出电子签约系统,对当时已经有10万人的YY直播用户进行管理。
2010年
YY直播将平台上的直播表演商业化,当年营收达到了3600万左右。
2011年
YY直播的平台营收超过5000万。
2012年 总公司欢聚时代(YY.inc)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2012年上半年YY直播的营收达到9272万元,占总收入的30%,远超过外界熟知在线广告(主要是多玩网)业务
2013年
YY直播的平台营收为8.5亿元人民币,贡献了总公司营收占比达到了55%。
欢聚时代官网:2013年财报
6月,YY直播与湖南卫视综艺选秀节目《2013快乐男声》合作,成为“官方互联网视频互动平台”,为“快男”选秀提供全方位的互动真人秀节目支持,这也是国内电视选秀节目首次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
2014年
YY直播的平台营收为21亿元人民币。
同年推出了国内首个养成式女子偶像组合1931。12月5日,2014年YY娱乐年度盛典开幕,直播间内同时在线人数高达49万人。这堪称互联网草根娱乐史上一个伟大的吉尼斯纪录。
2015年
YY直播的平台营收为33亿元人民币。
同年推出了国内首档网络直播音乐节目《YY玩唱会》。2016年1月9日,2015年YY娱乐盛典颁奖礼在广州进行,。颁奖礼现场有超过1500人观看,还有200万人在YY直播平台上观看了实时直播。
2016年
4月27日,《大牌玩唱会》项目启动,黄致列亮相YY直播,超过500万用户在线观看,同时在线人数破60万。
同时启动了潮人频道,5月9日,吴宗宪在潮人频道开播,吸引了120万网友在线观看。
2018年
3月19日,YY电视版于当贝市场首发,以24小时全天不间断的播出模式,展示萌系妹子、K歌达人、MC喊麦等多样化内容,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清晰、流畅的视频直播体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YY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