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6,630,467,600元。
2002年12月13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中信证券向社会公开发行4亿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简称“中信证券”,股票代码“600030”。
代销收入同比翻倍增长:
2021年半年报显示,中信证券实现证券经纪业务收入达81.28亿元,同比增长30.53%。其中实现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达14.28亿元,同比大增104.23%,对证券经纪业务的贡献度也由2020年上半年的11.23%提高到2021年上半年的17.57%。
此外,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中信证券客户数量累计超1,14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9.7万亿元。
1、600547山东黄金 :金矿矿石储量1439.8万吨
2、600489中金黄金:黄金 黄金储量60吨
3、000960锡业股份:锡锡矿储量占世界1/10
4、600497驰宏锌锗:铅,锌,银,锗锗产品产量中国第一
5、000878云南铜业:铜 中国铜行业第三位
6、600456宝钛股份:钛 国内最大的钛冶炼
7、600432吉恩镍业:镍, 钼镍亚洲第一钼亚洲第二
8、600331宏达股份 :钒钛铅锌矿亚洲最大的铅锌矿资源
9、600459贵研铂业 :镍 控股股东置入镍资产
10、000612焦作万方: 铝 中铝注资
拓展资料:
国最贵的10只股票
1、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股票代码:600519,是中国最贵的十大股票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2、长春新高
长春新高股票代码:000661,是东北上市最早的公司之一。
3、卓胜微
卓胜微股票代码:300782,是以生产集成电路、软件技术服务、进出口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小米、华为、三星、魅族等都有其生产的射频前端芯片。
4、吉比特
吉比特股票代码:6003444,是我国领先网络游戏提供商之一,以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为主的互联网上市公司,近期平均成本为379.47元。
5、汇顶科技
汇顶科技股票代码:603160,是中国最贵的十大股票之一,它是以电子产品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电子设备批发及进出口货物等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
6、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股票代码:603986,是一家全球化芯片设计公司,以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集成、电子设备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7、圣邦股份
圣邦股份股票代码:300661,是研发和出售模拟集成电路的半导体公司,这些半导体用于范围很广,比如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数字相机、各种电子消费产品等。
8、迈瑞医疗
迈瑞医疗股票代码:300760,是以医疗电子仪器、医疗器械的研发及销售为主的上市公司。
9、诚迈科技
诚迈科技股票代码:300598,主要以移动通讯设备、软件、技术等为主要业务的移动互联网的上市公司,在中国、美国、加拿大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
10、韦尔股份
韦尔股份股票代码:603501,主要是以自主研发和销售半导体机器的上市公司,主要生产集成电路、保护器件、功率器件等700多个产品型号。
小米股票发行价为:港股: 17港元 ,位于17至22港元招股区间低端。 小米集团(1810HK)于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7港元,期间最高曾达到22.2港元。
而且,小米自打上市以来股价就一直属于下跌状态,甚至刚发行就直接破发,但是时隔了两年后的现在,小米的股价处于抑制在上涨的状态,7月9号在向更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在开盘之初就惨遭破发,相比发行价直接下跌了2.35%达到了16.6港元,且在两年间频繁下跌,而最近小米又重回发行价,小米的股价也迎来了回暖。小米在疫情发生后的3月19日触达9.2港元底部,自6月30日收盘12.84港元以来,小米连续8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30%。
另外,跌破发行价最大的因素是手机市场小米的表现并不好,占据大部分营收的手机硬件业务拖累了股价。当时小米9等新机的市场表现很一般,小米MIX AlphaPPT发布一年后也没了消息,米家都撤下了展示柜。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国内智能机市场整体低迷,但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统计指出,虽然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受到疫情影响整体下滑,但小米逆势增长,且出货量在全球五大厂商中同比增速最快。
拓展资料:此前,中信证券上调了小米目标价至36港元,这是小米上市以来,获得的全市场最高目标价。以小米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不是问题。小米股价涨3.92%报价34.5港元,目前总市值为8674.71亿港元。至此,小米股价较发行价17港元已翻倍,实现了上市承诺。小米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向全球发售21.8亿股(其中包括14.34亿股新B类股份和7.45亿股销售股份),发售结构为95%国际发售(20.7亿股),5%香港公开发售(1.09亿股),发行价格区间为17港元-22港元。
科创板即将开市,首批25家上市企业的发行费用已经公开。哪家券商在这一轮开板红利中收获最多?南都科创工作室统计分析发现,首批上市的科创板企业或将为券商创收19.5亿元。在此前IPO项目源持续下滑的趋势下,科创板已成为券商业绩增量的大蛋糕。
随着证券市场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券商单纯依靠牌照渠道价值“躺赚”的空间已越来越小。新规则下,投研估值能力将成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将加速券商行业的马太效应,加速竞争分化。
富贵险中求?
中金力推两家未盈利药企上市
数据统计显示,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的背后,共有6家券商保荐的上板企业数超过两家。其中,收获最多首批上市企业的是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共有5家主保荐企业和1家联合主保荐企业。此外,另5家券商还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联合、国信证券、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
而从这6家券商截至目前保荐的申报企业来看,其中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华泰联合4家券商保荐的申报科创板企业数均达到或超过10家。在中信建投保荐的15家申报企业中,有6家成为了首批上市企业,“首批申报上市率”最高。而中金公司保荐申报了14家企业,仅两家首批上市,在保荐申报企业数较多的券商中首批上市率最低。
对比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保荐的申报企业发现,中信建投保荐的企业融资金额多数在10亿元以内,超过10亿元的仅3家,首批上市的6家企业中也有5家融资金额在10亿元以下。可以看出,中信建投在保荐申报科创板企业的策略上比较保守。
而中金公司在保荐申报企业上则显得更为“大胆”,不仅保荐了6家融资超过10亿元的企业申报,其中还有两家为未盈利药企,分别是泽璟生物和百奥泰,均属创新药研发公司。这两家公司也是目前科创版148家申报企业中,唯二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这意味着两家企业预估市值均超过50亿元。两家药企融资金额均超过20亿元,如果能够成功登上科创板,将为中金公司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
不过,未盈利的同 时尚 未有产品上市、尚无稳定营收也意味着该类企业具有更大的投资风险。事实上,在首批25家上市企业中,尚未出现医药制造业企业,即使是已盈利的药企也没能进入首批俱乐部。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早前市场预期科创板将重点支持推动生物医药类企业上市的情况有差异。中金公司保荐的两家未盈利药企,可能在科创板开市后仍需较长时间观察。
逆势而上
首批创收预计直追上半年总量
为何科创板吸引这些上市券商公司大举进军?除了外部的政策推动、地方 *** 大力支持等因素外,也由于科创板将成为存量IPO市场下滑背景下难得的增量大蛋糕,券商自身的商业诉求使它们对于保荐企业上市科创板具有很高的热情。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券商在IPO上的收入情况并不乐观。上半年券商承销保荐总收入约35.3亿元,同比下滑18%,存量一级市场融资速度放缓已经成为趋势。
据北京商报报道,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IPO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在趋势性下降,由于2017年IPO大爆发,提前透支了后续几年的IPO项目资源,加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使得很多本来符合IPO资质的企业因业绩下滑等因素,退出IPO申报,导致拟IPO企业数量减少。
而IPO项目源的减少又加剧了市场竞争,券商不得不采用“价格战”的方式在日趋白热化的IPO项目竞争中争取客户。2018年底甚至出现了上海农商银行A股IPO中标3家券商承销费率均未超过0.5%的情况,而此前一般来说IPO承销费率在3%-6%左右。这些因素均使得券商保荐承销收入不断下滑。
在此背景下,科创板无疑将成为让券商眼红的下半年业绩增量大蛋糕。早在今年3月天风证券就曾发布科创板研报预测,首年科创板将给券商带来60亿的业绩贡献。
此外,科创板开市后券商的获益情况也可对比创业板开市后的情况进行参考预测。公开数据显示,自创业板2009年10月开市一年后,A股14家上市券商在2010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十分优异,主承销融资项目融资规模同比增加近三成,这主要就是受创业板和中小板IPO发行提速的影响。而创业板开市两周年时,共有27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被56家券商保荐承销,保荐承销费、发行费用共计126.9亿元。
不过,随着创业板开市两周年时大批股票破发造成股民损失,作为中介机构的券商曾被股民质疑“只荐不保干收钱”。彼时,271只上市创业板个股中破发比例高达77.12%,不仅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甚至不少重仓创业板的基金公司也亏损惨重。两年中创业板IPO项目造假、过度包装等问题不断,成为当时券商赚取创业板红利的另一面。
分析
新规则下“躺赚”情况不再
科创板或加速券商马太效应 投研估值能力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持续运行,监管力度逐渐加码,券商“只荐不保”、“躺着赚钱”的空间已逐渐缩小。
2017年6月,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因其保荐的登云公司IPO造假被立案调查,被罚款近1700万元,相比其保荐的登云公司被处罚60万元,对保荐券商的处罚力度更大。此前,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刘士余曾公开表示,券商发展应从源头上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不能“只荐不保”、一上了之。
而对于科创板来说,更是通过市场化询价定价、券商跟投机制等多项制度创新,更加注重上市企业和保荐机构的利益捆绑。这就使得券商如果没有足够的投研能力和销售能力,保荐一家企业IPO上市可能不仅赚不到钱,还有亏钱的风险。其中尤其是科创板要求券商跟投的机制,将券商与投资者绑上“一条船”,如果发行后股票下跌,券商也将直接面临亏损。
2018年7月9日,国内明星 科技 公司小米集团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当日股价即跌破发行价,直至昨日股价仍一直处于下探态势,上市一周年之际已从发行的17港元跌至9.37港元。事实上,股价破发情况在近年全球的资本市场并不少见。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科创板采用市场化询价定价机制,放开了此前A股的23倍市盈率限制,在科创板短期热情过后,也将可能出现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而能否避免破发,主要考验的就是券商投研估值能力。随着中国证券市场改革进程的加快,投研估值能力将成为区分券商质量的核心竞争力。
7月4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带队赴中金公司调研时提出,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中介机构的核查工作有效防范各类欺诈行为发生,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市场创新的“领头羊”,要通过更强的价格发现能力、更理性的投资行为、使用有效的对冲工具,不断创设新的金融工具,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随后,为提升证券行业整体水平,7月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证券公司分类管理,根据业务风险划分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和专业类证券公司。
分析认为,科创板即将开市以及证监会近日的一系列动作,将加速券商行业的马太效应,形成头部券商强者恒强的局面,头部券商将拿到更多的IPO项目源和收益,留下的市场空间将更小。与之相应的,券商市场也将面临竞争分化,中小券商需要谋求差异化发展。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数据支持单位:
挖贝研究院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