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目标和2020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国网曲周县供电公司开展“学战略、讲担当、提质效、干精彩”主题党日活动,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内涵进行再解读、再宣贯,对“实精新特”企业建设、“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进行再部署、再动员。
活动围绕“学战略、讲担当、提质效、干精彩”主题,通过集中缴纳党费、集中奏唱国歌、举办政治仪式、讲好专题党课、组织集体研讨、开展岗位实践等环节,全面对接国网公司战略,进一步完善全年工作目标,把宏观的战略目标落细落小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抓住重点,全面推进。在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提质增效、“党建+”工程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此次活动以“学战略、讲担当、提质效、干精彩”为主题,切实把国网战略、公司部署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学讲干提结合、知信行统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真正学进去、讲出来、干到位、提上去,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公司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开展此次“学战略、讲担当、干精彩”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在学习践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工作中,明确自身职责、担当作为、创造价值、贡献力量。
“学战略”,就是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提升政治站位。
强化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等理论学习,在学习贯彻公司战略目标中,找准关键点,努力出成果。“讲担当”,就是公司战略目标能够充分适应现阶段发展变化的国情、企情,对推动新形势下行业发展在快速路上驰骋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国家电网公司全名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其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能源互联网企业。
其战略步骤是: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能源互联网企业取得重大进展,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能源互联网企业,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能源互联网企业。
其战略思路是:着力推进电网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着力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着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扩展资料: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
公司经营区域覆盖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资产总额38088.3亿元,稳健运营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资产。
公司连续13年获评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2016-2017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第2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位,是全球*的公用事业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近日,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发表研报,对目前我国基建形势进行分析,孙彬彬表示,逆周期政策下基建明显发力,是未来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从资金来源看,支撑基建的主要是贷款、专项债、特别国债以及城投债等,但非标、债务收入之外的财政资金、应付款可能形成拖累。预计全年基建增速10%左右,对应单月同比约17%。本次逆周期政策思路和以往不同,基建回升力度弱于前几轮稳增长时期,同时房地产政策再度收紧。仅靠基建刺激,对经济拉动的幅度和持续性有待观察,地产缺位的情况下本轮库存周期会弱于前期。本次经济回升的速度和力度不及前期,短期内也很难走向过热,从稳就业角度考虑,政策虽然不会加码,但也不至于继续减量,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资金利率维持稳定,未来债券利率可能维持区间振荡,票息策略继续维持。
基建快速升温
基建投资率先企稳回升。疫情以来基建作为稳投资、保就业的重要抓手率先恢复,春节之后政策推动优先推进重大项目复工复产,逆周期政策发力之下基建投资率先企稳回升。2月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4.5%回升至-1.6%,降幅收窄22.9%,其中基建、地产、制造业增速回升幅度分别为29.3%、19.7%、21.3%。
基建快速升温在相关数据上亦有体现。基建投资带动建筑业景气度回升,建筑钢材成交量持续高于往年水平,挖掘机、重卡销量大幅增长。从建筑业订单来看,疫情之后新签合同金额快速恢复,特别是基建合同增长最快。
政策导向:基建补短板、并未强刺激
财政政策力度基本符合预期。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3.75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其中,1万亿元赤字和1万亿元特别国债,全部支援地方,资金直达市县,主要用于“六保”以及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刺激还是有较大的力度,整体符合预期。
预算内投资、公路水运投资基本持平。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仅较去年增加224亿元。政府工作报告未设铁路、公路水运投资目标。按照此前交通工作会议的部署,2020年预期目标是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左右,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左右。5月19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再次确认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的年度目标。
政策注重实效,同时严控地方债务。7 月30日政治局会议继续提到“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且进一步指出要“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这事实上也与7 月29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相吻合。财政继续发力的同时,对地方债务继续从严管理,6 月8日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要求“强化违法违规举债责任追究,不能因为应对疫情就不重视债务风险,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1可以看到,政策虽然有力度,但还是有坚守,从这个角度而言基建投资可能也很难超越此前几轮稳增长时期。
孙彬彬表示,还可以从国家电网、国铁集团以及水利项目获得类似的信息:基建投资力度加大,但并未强刺激。
国家电网7 月21 日召开2020 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表示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调增至46002亿元,预计带动 社会 投资超过9000 亿元,整体规模将达到1.4 万亿元。今年以来国家电网两次调增年度投资计划,最初计划4080 亿元,3 月调增至4500 亿元,7 月再度调增至4600亿元,与2019 年全年投资规模持平。
水利投资方面,今年南方雨水较强,未来水利投资将是重点方向。7 月8 日国常会研究研究部署了2020-2022 年重点推进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约1.29 万亿元,平均每年约4000 亿元,同时意味着项目储备比较充足。
铁路方面,受疫情影响,一季度铁路投资仅完成799 亿元,同比下降21%,二季度国铁集团调增了铁路投资计划(8200 亿元),同进加大了在建工程组织实施力度,完成投资2459亿元,同比增长11.4%。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58 亿元,超去年同期38亿元,同比增长1.2%。近年来全国铁路投资基本在8000 亿元,与当年同期基本持平,疫情以来国铁集团客运收入和盈利都受到冲击,虽然增加1000 亿资本金但落实到投资的规模相对有限。
只有基建的稳增长
基建和地产投资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基建项目收益低甚至无收益,因而很难实现内生增长,需要外部资金不断投入,或是来自财政资金,或是依托政府信用举债而来;房地产由于其金融属性,房价上涨刺激销售同时便于抵押融资,如果没有政策限制只要市场预期稳定本身可以形成自我循环。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轮稳增长过程中往往是基建率先发力稳住基本盘,然后随着地产市场回暖基建投资力度相应减弱,经济随之正式企稳。当然在此过程中消费和外贸也会有不同程度回暖,但毫无疑问房地产是其中重要一环。可以看到,2009 年、2016 年的两轮经济企稳都符合这一规律。
回顾过去三轮稳增长,基本都能看出稳投资通常需要基建+地产共同发力,当前房地产政策再度收紧,只有基建的情况下其对经济拉动的幅度和持续性有待观察。我国的库存周期基本是房地产周期,疫情之后库存周期可能延续去年回升态势,但房地产缺位的情况下本轮库存周期会弱于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