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既是央企,又是国企。神华,即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8日,控股股东是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和最终控制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煤炭、电力的生产和销售,铁路、港口和船舶运输,煤制烯烃等业务。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0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主承销商和上市保荐人都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经国务院批准*发起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集团以其与煤炭生产、铁路及港口运输、发电等相关的核心业务于2003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投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8月28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实施联合重组,神华集团更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诚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等。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14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65位。截至2012年底,神华集团共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1家,生产煤矿62个,投运电厂总装机容量6323.11万千瓦,拥有1466.53公里的自营铁路1.3亿吨吞吐能力的黄骅港、4500万吨吞吐能力的天津煤码头和现有船舶11艘的航运公司,全集团用工总量为26万人,其中合同工20.7万,劳务工5.3万人。百万吨死亡率0.0043,商品煤销售6.05亿吨,自营铁路运量完成3.43亿吨,发电2854.45亿度,港口吞吐量完成1.36亿吨。神华集团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处于行业*水平,企业经济贡献率连续多年居全国煤炭行业第一,年利润总额在中央直管企业中名列前茅,安全生产多年来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是的。2022国家电力系统整合重组国电电力、大唐发电、华能国际、华电国际、海电力中国,国电电力和神华集团十一后重组即将落地,重组将助力国电电力成为世界*电力公司。
神华和国电合并的原因主要是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的需要和化解煤电市场的冲突。具体如下: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电是保障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性电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三期叠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能源消费明显放缓,受经济增速放缓、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煤炭、火电产能均出现了过剩现象。煤炭销售价格下降、销量缩减,煤电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煤炭、电力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实施,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成为关键。
(二)化解煤电市场冲突:长期以来,我国煤炭、电力市场存在诸多问题与冲突,影响和制约了行业发展。煤炭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国内前十名煤炭企业产量占比约为40%,与国际其他煤炭大国相比,集中度明显过低。电力企业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中央发电企业在原有业务基础上,不断扩张企业规模和业务领域,煤、水、风、核、太阳能等电力能源产品全面布局,同质化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竞争的现象。
同时,作为重要原料,煤炭可以说是火电企业的“生命之源”,煤炭价格涨落直接决定火电企业效益高低。火电企业是煤炭企业*的用户和市场,火电企业的盈亏状况则直接影响着煤炭资源的消费转化能力。但长期以来,受煤炭、电力市场体制及格局影响,随着国家对电煤产运需衔接方式变革、煤价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煤电矛盾日益突出,两大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因此,此次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重组可视为坚持问题导向,旨在解决煤电过剩产能、缓解煤电矛盾,推进能源革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