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建战线深入贯彻公司党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地,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工作要求,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电网建设,实现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双超额,圆满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
2021年,国家电网110千伏及以上交流工程投产4.4万千米、2.8亿千伏安,完成年度计划的101.4%;开工4.1万千米、2.5亿千伏安,完成年度计划的100.7%。公司直流工程投产2840千米、3200万千瓦,开工2285千米、1800万千瓦。电网基建投资完成402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5%。公司每月召开基建工作协调会,密切跟踪重点工程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程难点问题。总部相关部门高效协同,按照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及时解决规划前期、物资供应、停电安排等关键工作,加强省内、省际调配帮扶,合理配置建设资源,有力保障了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国家能源局:1-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有如下的信息值得关注。
一、1-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
1至9月,全国电力消费总量达到6493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4.0%。
按行业划分,第一工业耗电857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8.4%;第二产业耗电42364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1.6%;第三产业用电11379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4.9%;城镇居民用电10331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13.5%。
九月份,全国电力消费7092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0.9%。按行业划分,第一产业用电105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4.1%;第二产业用电4676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3.3%。
第三产业耗电1234亿度,较上年同期减少4.6%;城镇居民用电1077亿度,较上年同期减少2.8%。
二、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的原因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从2002年开始逐步深化,近十年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力市场得到了有序放开,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深入。
“双碳”目标的确立和推进,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出现,使我国的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资源配置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确保电力安全和稳定,我国电力系统进一步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更加显著。
在我国的电力工业历史上,“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已有很长一段时间,造成了电*资的严重短缺。但自2002年厂网分离以来,电力市场的投入逐渐增加。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2021年,我国电力项目总投资达到104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
2021年中国电力行业供给的情况并不是十分良好,由于疫情所致,今年大多数的人群都常年在家中居住,没有外出的机会。这样一来导致电力的使用情况也跟着增高了几分,导致不少的电业局纷纷表示,今年的电力使用情况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往年一年使用的电力在今年仅仅半年的时间就用完了,从而电力局决定需要一些对策才可以控制电力的使用,例如定量使用等。
为何使用电有可能会受到控制?
这一阵子有很多人频频发现,家里经常会在一个时间段进行停电,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有的时候会设定在中午十点到十二点,有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今年使用电会受到国家的控制。实则源自于国家的电力也是有限的,经过了半年的使用模式,电力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如若不进行控制很有可能后半年的电力情况会跟不上去,无奈之下只能进行控制。
电力使用情况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想要等到电力恢复正常不受控制,要到2022年才可以任意使用电力,如若2022年的疫情还是没有任何好转电力消耗的过大国家供应不上也会在后半年进行一定的控制电力。所以常年在家中生活的观众朋友们,尽量不要太过于浪费电力,毕竟国家的电力也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内电力的产生只能是一小部分,肆意妄为的供应下去只会适得其反。为了保证一整年都可以有电进行使用,国家响应了号召,每个地区都要分时间段进行偶尔的停电处理。一般选择在电力使用情况比较薄弱的时间,进行停电,或者是提前给广大人民留下停电的时间,这样也会有备无患。
1、国电南瑞600406:智能电网龙头股。2013年7月31日,国电南瑞为主承建的江西共青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工程验收,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综合可视化和配电自动化子项获得高度评价。国电南瑞是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卓越的IT企业和电力智能化领军企业。公司以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核心,为电网、发电、轨道交通、水利水务、市政公用、工矿等行业和客户提供软硬件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及应用服务。
2、禾望电气603063:智能电网龙头股。为了支持智能电网稳定系统电压,公司提供系列化的静态无功发生器及新能源场站功率管理系统。
许继电气000400:智能电网一期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特高压试验中心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今年电*资有望平稳增长,在双碳、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调度、配用电、特高压直流等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2021年电网计划投资4730亿元,同比+3%;2021年1-9月国内电*资2891亿元,同比-0.3%,十四五期间电网总体投资我们预计维持平稳增长状态。
3、创元科技000551:高科电瓷是经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超高压、特高压电瓷研发、制造基地”,拥有东北地区*的、电瓷行业首个36米高百万伏特高压试验大厅,能为国家百万伏特高压电网建设提供寒冷地区的运行研究数据。
4、甘化科工000576:甘化科工(000576)今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参股公司苏州锴威特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锴威特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领域。
5、太阳能000591:其四,其他领域合作,研究双方在综合电力服务和配电*资运营领域的合作模式。
6、东方电子000682:公司控股股东为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电子集团是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以智能电网、环保节能、物联网为三大主业,产品涵盖RFID射频系统解决方案等。
国电在未来几年都肯定是稳定发展的。
国电现价0有耐心两年多都扛下。国电电力。不过最近消息面利好电力股。看涨,近期底部凸显。
从国电电力披露的经营计划来看,“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将会是国电电力未来投资的重点方向,低碳化转型或将全面加速。
国电电力也紧抓电力系统绿色转型机遇,全线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国电电力投资完成292.84亿元,其中新能源、水电前期基建投资占据了*大头,合计投入占比59.94%;新投产风电和光伏并网装机89.34万千瓦,是2020年的3倍,2022年计划投产484万千瓦,是2021年的5倍,新能源转型持续提速。全年完成核准或备案的风电装机47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609.19万千瓦;完成多个新能源并购项目,包括正泰新能源51.20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为后续项目开工投产见效奠定了扎实基础。
我国已完全实现特高压关键装备国产化
自从1960年以来,俄罗斯、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都已开始研究特高压输电技术所涉及的过压、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和生态效应等其它领域的技术,且在世界各地建成了大量特高压实验工程,但到目前为止,受制于经济、政策、地理等因素影响,国外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使用。此外,部分国家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运营效益问题最终导致降压运营或停止运营。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行特高压技术的研究与探索,2009年建成全球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至2021年底,中国已累计建成28条特高压线路,特高压关键装备已实现***国产化。
特高压设备市场投资规模达300亿元
特高压市场空间达千亿规模。2016-2018年,我国每年特高压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00~1000亿元。特高压纳入“新基建”还将进一步带动投资规模。根据国家电网计划,2020年初步安排电*资4000亿元以上,特高压项目投资可分为设备、铁塔、线缆和基建等投资。
具体来看,2018年,我国先后核准并开工5条特高压重点工程,投资建设规模达658亿元;2019年,先后核准并开工2条特高压重点工程,投资建设规模达553亿元;2020年,核准并开工“五交两直”共7条特高压重点工程,投资建设规模达919亿元。经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特高压投资建设规模约为851亿元。
在特高压项目投资中,设备投资约占25~35%,铁塔与线缆投资和特高压线路长度相关,约占30%,基建及其他投资占35%。在直流设备中,换流变压器、换流阀和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投资额较大;在交流设备中,1000kV GIS、变压器和电抗器投资额较大。
以特高压设备占投资额最规模比重35%测算,2020年特高压设备市场规模为322亿元。经初步统计,2021年特高压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98亿元。
竞争格局:特变电工占据中国变压器主要市场
——交流特高压设备市场
以中标金额计算,2020年我国交流特高压设备市场中交流变压器主要竞争企业分别为中国西电(30%)、特变电工(35%)和保变电气(30%);GIS主要竞争企业分别为平高电气(45%)、中国西电(30%)和新东北电气(20%)。
注:截止2022年5月26日,未有权威机构统计2021年市占率数据,故以2020年数据分析,下同,不再赘述。
——直流特高压设备市场
以中标金额计算,2020年我国直流特高压设备市场中交流变压器主要竞争企业分别为国电南瑞(50%)、许继电气(30%)和中国西电(15%);换流变压器主要竞争企业分别为特变电工(30%)、中国西电(20%)、保变电气(20%)和山东电力设备(20%)。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特高压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