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自主经营权,国家无权干涉呀。但若企业对职工发放工资低于当地*工资标准,则需按*工资标准执行。
现在的国企基本上没有涨薪的可能,如果单位效益好,每个月或每年底可能有发奖金,但基本工资一般是不会涨的。除非单位效益真的很好大幅盈利,有可能给员工涨薪。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发电量和用电量规模可谓是极其庞大,而且将来的增长还会进入上升阶段。除了这一点外,也考虑到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清洁能源发电站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分析一下传统发电和清洁能源兼具的公司--国投电力。
在对国投电力做一个分析之前,我整理好的电力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直接点击下方链接就能看到:【宝藏资料】:电力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绍:公司的发展非常硬核,业务遍布中国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英国、印尼等多个国家,涉及水电、火电、新能源、固废发电和境外投资五大领域。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国投电力充分发挥在电力领域优势的同时,还大力推进国际水电、火电、新能源、电网等电力工程项目,形成以电力建设为核心,逐步开拓市政、环保等多领域综合发展的业务格局,成为我国效率*、效益*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
简单和大家聊完国投电力的基础情况后,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投资亮点。
亮点一:水电业务为主,拥有雅砻江水电的*控股权
2015年年报表明,公司水电收入为183.69亿元,同比增加为5.12%,雅砻江公司受益于锦屏一、二级水电站新投的6台60万千瓦机组在全面发挥效益时是造成这个数据的主要原因,同时利用锦西水库的调节补偿作用,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主体是由公司持股52%的雅砻江水电,拥有合理开发及统一调度等显著优势,在我国13大水电基地中的位置是被排在第三。
亮点二:清洁能源占比高,绿色低碳发展优势明显
清洁能源的输送和消纳会有政策优先权的扶持,公司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火均衡、具有抗风险能力强的全国布局的电源结构,与国家和电力行业发展规划是相互匹配的,清洁能源装机量占比已经高出了55.52%。并且,为了跟进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对火电机组的节能、环保改造的投入加大了,脱硝、除尘装置配备率、脱硫、均已到达***,按装机容量统计,具备超低排放能力的机组装机占比至少超90%。
由于篇幅受限,这里学姐就不再继续介绍了,相关于国投电力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更多资料信息,全都总结在这篇研报当中了,戳开下方链接就可以看哦:【深度研报】国投电力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从2015到2020年,全国发电量持续增长,依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表明,在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总共是7.6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比例达到了4.05%。尽管近年来国家要把发展新能源发电及核电列为重点战略目标,但现在火力发电规模依旧占总体规模很大比例。结合2020年我国发电结构,有69%的发电量是来自火力发电,不过我国火电发电所占比例是有下降趋势的,核能、风电、光伏等其他能源发电的比例不断增加。
总结来说,国投电力的优势非常突出,与国家碳中和的发展路线非常契合,有可能抓住这个行业变革的风口,迎来新的高峰。但是文章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如若想更准确地知道国投电力未来行情好不好,直接将下方链接打开,有专业的投顾替你诊股,看下国投电力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国投电力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18,*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只要领导涨工资就行了,工人给多少钱都照样干活。只要有饭吃就行。
2017年4月入职
2017.4.10收到人生第一份工资8241.76元。
2020年4月入职三年
2020.4.10收到入职三年后的工资8433.81元。
时隔三年,每月到手工资增长了192.05元。虽然五险一金缴纳基数都有所增加,但是到手工资就多了这些,可以算是基本没涨。原因我自己分析有几点:
个人感觉选择了国企就等于选择稳定,如果工资波动调整频繁,相信也会给大家带来困扰。既然选择了,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吧。
自己也是一名地方国企员工,发表一些看法吧。
首先,一说国企,大家的普遍固有印象是,工资不高待遇好相对稳定,朝九晚五,这点无论是哪个行业的国企,基本上都能达到这个要求。特别是最近疫情的爆发,中小型私企经营困难,大量裁员,或者是降薪,甚至爆发破产潮,让很多人看到了国企的优势。不过,国企也有很多被诟病的地方,比如有的国企,经费不足,业务传统亟待转型,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夕阳产业或者收效甚微,产品周期长,过度依赖国家政策加持等等。导致利润逐年降低,普遍员工待遇比较欠缺,对个人成长动力不足,没有快速发展的空间。
所以行业选择很重要。
中国工资高待遇好的十大国企:
一、中国烟草总公司
二、国家电网
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五、中国五大银行
六、中国铁路总公司
七、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八、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九、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十、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公司
如果你有幸进入以上的单位,晋升或者个人发展加上福利待遇都是相当不错的。
你好,本人211、2013年毕业,经历两个国企,一个老牌 汽车 行业,后跳槽去高 科技 产业。
说一下我的观点:
1、2013-2015在老牌 汽车 行业,是我2013年毕业校招进去的,里面没啥竞争力,那个时候车市行情好,大家都是卖车,有的车企卖的好的比如X众品牌,听在里面的同学说一年发36个月工资,而我们这边销量差一点,但是最多的一年也发了22个月薪资,动不动就来个双倍工资,那时候车子好卖,无所谓高低。
但是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后来车市行情不好了,别人家的 汽车 卖的少了,但是还是有利润,其他的车企有的开始出现亏损了,但是工资照发,五险一金照交,该有的一样不少,运动会,节假日 旅游 出去玩保证到位,就是吃大锅饭,工资很平均,同一届毕业的工资水平都差不多。
2、2015-至今,受不了老牌企业那种孤燥无味的生活,跳槽去了另一家企业,是一家高 科技 产业,同样是制造业,这里的氛围很紧张,每天很忙工作很充实,工资水平也比之前高了许多,而且同一年进公司的人。后面会根据个人表现调薪,两个人的工资可以差大几千,工资提高了,房价也提高了。说白了每次觉得自己的工资有了大幅提升后,回过头看看房价,又默默的低头不说话了!
很多人刚开始抱怨国企不涨工资,或者涨工资很少,幅度有限。但是国企里面不能简单的靠工资去衡量。
首先,大部分国企都是包吃包喝包住的,这个也算一大笔开销,公司都帮你省了。
其次,国企内工作氛围好一点,分工很细,每个人负责属于自己的一块区域就行了,
同样的岗位私企拿的多,但是工作强度大,挣得多意味着付出的多,包括周六周日的加班,有那个时间陪老婆孩子不香吗?
最后,你进了国企,就应该知道不是为了挣钱去的,很多人享受了国企的福利,又抱怨国企的工资,每个人要做到心中有数,你有能力外面的世界任你闯。
但是很多时候,当你出去了才发现,你所谓的能力,资源、人脉,仅仅是国企平台赋予你的,当你离开了以后,什么都不是!
国企几年不涨工资那是正常的,这也是国企特有的,私企涨工资特别快,国企反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为啥呢?作为一个五年工作经验的员工我来讲讲我的认识吧!
坐标西部三线城市,如今工资每年到手大约十万,五险一金公司加上自己的大约五万,*的好处就是公积金比较高,而且没两年调整一次。这是我工作的第五年,我地工资从第四年才达到这个水平。
第一年入职,实习一年,工资到手1700,第二年转正以后以后基本工资没有奖金,大约2800的工资,然后第三年涨了一点,基本工资加上奖金一起不到5000,第四年的时候工资突飞猛进,一年到手能有10万,如果算上五险一金,还算过得去,当然不能跟东部城市的比较。从这里可以看出,国企涨工资基本很慢,有的甚至几年都不涨工资。
国企为啥几年不涨工资呢?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工资总额是在年初就预算好的,也就是说在年初就已经计划好了工资发多少,而这个工资总额是由上级批准的,一般可能几年不会变,如果没有增加工资总额,企业怎么会给你涨工资呢?哪里来的钱呢?
国企由于他的特殊性,工资都是计划性质的,工资总额得存在,限制了涨工资。国企不像私企,他讲究的是大锅饭策略,也就是说同一个部门,员工工资差距不会太大,他们是不会为了某个人去涨工资的,除非集体涨工资。试想一下,这么多人都涨工资,那工资总额得提高多少,工资总额得提高是需要批准的。所以存在几年不涨工资,如果哪一天上级高兴了,工资总额提高了,那么整个企业的员工会涨工资,涨幅可想而知了。
国企就是突出一个稳定,如果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不要加入国企,在这里你会感觉到没有意义。国企的另一方面那就是稳定,每月到期都有工资,只会提前,不会延后。在国企上班,对于涨工资不要有太大的期望,等到哪天真的涨工资了,那也是一个惊喜不是吗?
1.国企的薪酬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工资总额控制”。也就是单位的每年的工资总额是有上限的,不能超发工资。不是说单位业绩完成的好就能发很多钱,和很多私企的发薪方式存在很大区别,如很多互联网公司,年终几十甚至百万的发,这在普通国企是不现实的。
2.国企号称“增人增资,减人减资”,意为薪资总额和人数相关,每年报预算的时候都是要根据主管单位下达的批复执行。薪资总额增幅有限。
3.国企一般根据职级调薪,如果职级不提升,那么员工的薪酬就会一直稳定,每年只增加工龄工资或一些补贴,薪资涨幅非常有限,所以很多工人干了一辈子,薪酬也就那样,因为职级没有进步。
4.很多国企效益不行,但是工资还能保持稳定,已经非常不错了,换成私企早就降薪裁员了。
几年不涨工资还不最惨的,最惨的是不涨反降。我们厂在重庆,05年时,电工能到手两千多一月,技术员到手有五六千,轧机主操手工资高时到手能有1万多。
现在2020年,电工到手只有三四千,新入职的技术员就只有两千多,当上助理工程师也才三千多,当了区域主管工程师也才四五千。轧机主操手在好的情况下,到手也只有6000多。
作为国企的员工,我可以给你说道说道这里面的东西。
就我所在的国企,有比较完善的工资和岗位级别制度,工资构成与岗位级别挂钩,比如基本工资,从刚入职到公司董事长,大概差距在3000块左右,而其他福利和社保,差距会大于这个基本工资,比如公积金,刚入职可能只有几百块,而公司*的,应该接近5000,不同地方有不同标准,可能在发达地区,7000-8000也很常见。所以就基本这块来说,不同岗位有差距,而且国企的晋升比较难的,想涨工资,只有靠评职称或者上升到领导岗位,评职称,怎么也得3年5载,想当领导,肯定比评职称困难,所以工资几年不变是很正常的。
除此之外还有绩效奖金,这一块差别就更大了,特别是领导岗位和普通员工,总体来讲,普通员工之间差距可能会在5万-8万之间,也存在天花板,主要受工资总额限制。
最后说说国企的好处和不好的地方吧,
国企好处就在于,收入稳定,比如疫情期间很多私企减薪甚至失业,但是在国企这都不存在的,其次各项福利待遇比较不错,房补,交通补助,住房补贴,餐补,一应俱全,而且节假日有过节费,每年可以报销一定额度医疗费,通讯费,公积金和社保也基本上按照当地*水平缴纳的。
国企不好的地方就是,温室效应明显,由于工作节奏慢,大家逐渐会失去斗志,慢慢的沦为咸鱼,当然拿到手的工资也就处于中等水平,比不过一些私企,其次国企由于受各种盘根错节关系影响,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多做少做收入差距不大,这也是今后国企改革的方向。
国企没有涨工资,但是六险二金没有涨吗?平时的福利没有涨吗?不要总说到手工资,年终奖还多。
楼主说的部份国企里面不涨工资是存在,特别是中字头的国企,这四五年的待遇都不怎么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国资委对国企管控的加强。早期,中字头企业自主性很大,国家对国企的管控还相对粗犷,很多国企在正常的薪资之外,还内设了很高的福利待遇。随着国资委重新理顺各国企的关系,并加上对企业的管控,对国企各级职薪酬做了规定。国企不能随意自定薪酬待遇,薪酬福利这块就规范起来。
二、中央八项规定,划了红线,督察巡查力度加大。国企和国家公务单位、事业单位一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同时也纳入各级巡查范围。现在的高压反腐、高频率巡查下,国企各级领导是不敢随意去突破薪酬限制。于是,就出现多年不涨的情况。
三、原来中字头的企业待遇很高。即使几年不涨薪,现在的待遇依旧处于行业中高水平。以中字头的CMCC来说,县级某岗位的负责人,十年前到手薪酬20W/年左右,现在同岗位的人,到手薪酬也差不多一年22万,基本没涨。不过相比于同地区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员工,依然算是高薪。
所以,需要综合地看。国企限薪是基于原来过于高薪的情况下限定的,有利于 社会 公平。另一方面,在于国家管控的加强,整体来说对 社会 是有利的。
因为基本工资不变,是为了使那些内退或退休的人不增加工资;而在职人员增加收入的途径多了去,所以收入翻番而基本工资却真的没有变化。
有的国企,经费不足,业务传统亟待转型,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夕阳产业或者收效甚微,产品周期长,过度依赖国家政策加持等等。导致利润逐年降低,普遍员工待遇比较欠缺,对个人成长动力不足,没有快速发展的空间。
所以行业选择很重要。
工资涨不涨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就职业性质、地位、工作时间、以及城市经济发达度、消费水平等来决定。有些工作发展前景好,工资提升比较快。有些工作工资没涨,但职工拿到的提前以及福利比较高,有些地区消费水平低,且工作量没变,所以工资没涨。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地方的工资已经有所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