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3日上证综指一举突破5000点大关。上证综指从2006年12月26日首度突破2500关口至今日突破5000点大关,仅用了160个交易日。为什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大盘就暴涨2500点?
从96点到5000点
自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最先的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到现在的1美元兑换7.56元人民币,人民币真可谓是一路攀升。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于地产股和金融类股票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利好。而基金迅速、大量的注入股市,对于大盘的飙涨起了推动作。另外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是重要原因。所以说人民币升值和股改实施是促使股市由熊转牛的两大重要因素。用。
举个例来说吧:工商银行的飙涨原因。
有统计显示,有33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股票型基金,在工商银行股改完成后,并于2006年10月27日上市至2006年末间的46个交易日内,对该股进行了买入交易。基金累计买入的金额高达125亿元,约占到同期中国工商银行的流通股票的45%。
确实,工商银行的表现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工商银行在上市后走出了连续上扬的行情,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A股市场内市值最大的股票上涨了98%,市值净增近1万亿元。投资者也疯狂的涌入股市,股市行情也就不断的上台阶了。
继承2006年的大好形势,2007年的股市更是活跃,不,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惊心动魄。因为大盘不是一路顺顺利利突破5000点的历史性高点的。而是跌跌撞撞,震荡上扬。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07年股市的风风雨雨吧
2007年1月24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国际著名投资家罗杰斯的访谈,罗杰斯指出中国股市存在泡沫,并且有很大风险,股指马上从2994.2点下跌至2720.8点,跌幅达9.13%。次后中国股市存在泡沫的说法就没停过,但是到了5月9日,上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但即使是到了今天,大盘站上了5000点的高位,这种说法也没停下。
可是2007年5月30日,这也许是中国股市发展与演进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 *** 以异乎寻常的罕见方式与耐人寻味的罕见幅度大幅提高了股票交易的印花税(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当天大盘就跌了281.84点!收盘于4053.09 。
2007年央行4次加息对股市的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看到,无论央行屡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央行行长 *** 日前表示担忧资产价格的讲话,都没能撼动这种狂热。
调整时间
调整内容
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表现(沪指)
2007年08月22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大盘收于5002.84点,首次冲破5000
2007年0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上证指数(行情论坛)开于4091.24点,盘中最高4220.32点,收盘收于4213.36点,涨154.51点或3.81%。
2007年0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5月21日 开盘:3902.35低开127.91 报收4072.22 涨幅1.04%
2007年0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
3月19日,开盘:2864.26 报收3014.442 涨幅2.87%
07年股市那波大牛市的背景:
一、股改带来的机遇
2005年,中国的股民既兴奋又郁闷。兴奋的是,压抑股市长达4年之久的股权分置问题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郁闷的是,在周边资本市场走好的大背景下,沪指从2001年的2245点跌到2005年6月的998点,是中国股市自1997年以来的9年内新低。股谚说得好:“ 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在A股经历漫漫四年熊途之后,于2005年6月开始摆脱熊市,而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力量就是股改。
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上市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像普通股一样上市流通,国有股、法人股、普通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从而造成恶性圈钱、市盈率过高、不能有效与国际接轨等问题,股权分置现象一直困扰股市发展多年。
股改就是要让国有股和法人股全部像普通股一样,参与市场流通,通过全流通实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使得两者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也可以通过期权等激励方式吸引优秀人才,稳定管理团队,这有利于公司的规范发展,有利于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超常规发展。
二、社保、QFII、保险资金入市
股市走好的基础是资金关注,从2003年开始,主力资金便开始大踏步进入股市,其中包括社保基金、QFII、保险资金等超级主力,这些超级资金的进场,给A股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
2005年3月7日,保险资金正式启动A股二级市场的直接投资。泰康人寿顺利完成直接投资国内A股市场的第一单,包括中兴通讯、盐田港A、长江电力在内的5只股票成为泰康人寿进军国内A股市场的首批交易对象,从此,保险资金也直接进入A股的二级市场。
因为股改,产业资本也受到极大的鼓舞,做多热情明显加大,和社保基金、QFII、保险资金等超级主力资金一道,为中国股市提供了海量的资金支持。
三、全民抄股
随着牛市行情逐步深入人心,大盘屡创新高,基金的发行也屡创新高。到了2007年,广大民众的投资观念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纷纷转战深沪股市,中国股民的队伍也在不断的扩张,5000万,8000万,1亿,全民炒股的年代真正来临。
2007年初,上证指数开盘2728点,而这个开盘指数几乎就是全年的最低点。随后沪深股指一路狂飙,2007年4、5两个月,上证指数从3000点上涨到了4200点,涨幅高达40%,成为中国股市2007年大牛市的黄金期。两市99%的上市公司市值上涨,股民100个有98个赚了钱,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实现投资翻番。
2003-2006中国股市也像现在这么惨,甚至还要惨,那时每天成交金额最少时不足30亿(沪市)炒股的朋友在职业上仅仅排在“做鸡”的前面。那时中石化不足5元。现在虽然股票也多了,但沪市每天的成交从没有跌破200亿,仍然是那时的十倍以上,所以现在没有到底是可以理解的。大盘股由于全流通估值应该还要调低,所以大盘仍然不具备反转的条件。2007年的大涨就是多年熊市的结果。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样
因为2007年股票还是一个新型产业。很多人不懂不明白,很多傻钱涌入股市。导致2007年的股市泡沫。2010 会是股民最难赚钱的一年,把握市场热点,赚了就跑。
在中国 *** 可以说是最大的庄家,没有真正意义的牛熊市。
指数跌深了,市场极度低迷,影响市场功能, *** 自然必会出来好消息推动指数上来。指数上涨过多,市场风险不断增加,危害到投资者利益,影响经济发展, *** 就会放利空消息,压制股指数。
过去的“三大政策”和“十二道金盘”就是最好典故。政策偏好自然涨,政策不好就跌。以前所谓中国的牛熊市基本都是印花税千分之1-3调动为标志造成的
此次上涨也是利好的造成:人民币升值,扩大QF额度,最重要的是几大蓝筹股回归等等。
至于以后到底能涨到什么位置,谁也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市场影响了经济发展,危害道投资者利益, *** 处应的、相对的政策自然会造成股票下跌,这个看 *** 态度更好些。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