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双底策略
双低策略,也就是可转债的低价格+低溢价率
可转债的价格低,到期的收益率就越高,但是年化收益还需要结合到期年限
低价格我们考虑的指标就是可转债的价格跟到期收益率
可转债的价格也就是可转债实时交易的价格,价格肯定是越低越好
到期税前收益是指可转债持有到期后公司还钱的的收益,这个数据可以反映可转债当前的价格是否保本
负数则证明是亏损的,正数就代表持有到期不会亏本,当然,如果可转债违约,那还是会有亏损的情况,不过可转债违约的概率确实是非常小
可转债的价格越低,到期收益率是越高的,这两者的关系是反向的
筛选的步骤非常简单,直接再集思录按价格排名,按到期收益率排名就可以了
所以,如果单独用价格这个指标来筛选可转债,筛选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价格低,到期收益率高,溢价率通常也非常高
这个策略*的缺点就是溢价率太高,偏债性,股性太弱,正股涨50%,可转债的价格也有可能没什么涨幅,就跟不上正股的节奏
举个例子,亚药转债当前的价格是80,溢价率是155%,转股价是16.25,正股价格是5.1
如果正股涨50%,正股的价格就是7.65,转股价值就等于47.077
如果可转债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溢价率会降低到70.5%,还是非常高,可转债的价格上涨的幅度就有限
这个策略*的优点,就是简单,小白也容易上手,买入之后,就只需要你耐心的等待正股爆发,正股要是不爆发持有到期也不会亏损,还有爆发的可能性
二
低溢价率策略
低溢价率很好理解,就是可转债的溢价率比较低,转债比较偏股性,容易跟随正股涨跌
溢价率折价的时候,还存在折价转股套利的机会,溢价率当然是越低越好,负数*
但是有些可转债虽然溢价率低,甚至为负,但是还未到转股期,负数溢价也不能转股
比如花自转债,目前的溢价率是-11%,但是他的转股期是到21年的9月份,所以也没有很大的用,现在买入转债 ,2个月正股跌11%的概率太大了
单独看溢价率很低的转债,价格基本上都是超过130的,那承担的风险就非常大,所以如果你对正股不是非常了解,就不建议单独买低溢价的转债
三
低价格+低溢价
理想中的可转债肯定是价格越低,溢价率还低,但是呢,你取看可转债的数据,往往都是低价格的可转债溢价率高,而低溢价率的可转债价格又很高
所以很难找到说收益很高,溢价率还很低的可转债,怎么办呢?
找不到理想状态的可转债,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比如理想状态是要可转债价格在105以下,溢价率低于15%
退而求其次就可以把价格提高到110,溢价率低于20%,把要求稍微降低一点
如何选债:
集思录里面有个指标是双低指标,这个指标的公式是债价格+溢价率*100
比如亚药转债的价格80,溢价率是155%,亚药转债的双底值就是80+155=235
这个算法也很简单,宁稳网还有一个新双底,计算的方法要复杂一点
新式双底的公司=老式双底-债底,债底是取纯债价值或者回售价值的较大者,这个值就还考虑了可转债的债性
除了双底这个指标,还要排除PB小于1的,市净率小于1,意味着现在的股价已经低于公司的净资产了,下修转股价的概率就没有了,除非净资产更低
可转债的价格要提升到130,下修转股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这个就必须要考虑进去
策略如何使用?
按照双底指标选取前10或者前20名的可转债,按照自己的资金平均买入
如果有10万,那就买20只,每只买50涨左右,根据转债的价格灵活调整
初始建仓可以先买30张,剩下的资金可以用来做补仓
定期轮动:可以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检查一次,看看是否要调整,有没有不在前20的
什么时候卖?
卖出策略可以等到130后分批卖出,也可以按照轮动策略,不满足要求之后换新的转债进来
*别买了,会亏本。
1、亚药转债(128062)收盘价为70.35,对应正股亚太药业(002370)收盘价为4.29。
2、亚药债转股价格为16.25元,掉期价值为26.4元,发行规模为9.65亿元
3、亚药每股净资产0.6元,总净资产3.2亿元,货币资金8.08亿元,总市值23亿元。 2019年亏损,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
拓展资料:
1、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以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股权和可转换性的特点。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 其持有人也有权在一定条件下向发行人回售本期债券,发行人有权在一定条件下强制赎回本期债券。
2、基本收入:当可转换债券失去转换意义时,作为低息债券,仍具有固定利息收入。 如果转换实现,投资者将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股息收入。*优势: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的安全性和固定收益的优势。 此外,可转债优先于股票。可转换债券转换公式:可转债转股数量(股)=可转债数量*100/当前初始转股价格。公司送股、发行新股、配股或降低转股价格时,可以调整初始转股价格。 可转债余额不足1股的,公司于T+1日结算时通过登记结算公司兑现。
3、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应充分注意以下风险:可转债投资者应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利息损失风险。 当股价跌破转换价时,可转换债券投资者被迫成为债券投资者。 由于可转换债券的利率普遍低于同级别普通债券,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提前赎回风险。 许多可转换债券规定发行人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后以一定价格赎回债券。 提前赎回限制了投资者的*收益。 最后,风险是被迫的。
集思录中我们可以查到:
填表得出:
初始转股价16.25元;发行规模9.65亿元;存续时间6年,票面利率:第一年0.3%、第二年0.5%、第3年1%、第4年1.5%、第五年1.8%、第6年2.0%;
到期时间2025-4-2 ,回售价:100元;到期赎回价:115(含最后一年利息)
根据可转债基本数据表,我们可知道
1.到期价值
到期价值119元,当前90元买进,持有5年,假设这个过程中未出现强赎,未完成转股,公司也没有倒闭,到期公司将以115元赎回+加上利息,共119元。
2,到期收益率 32%
3.到期时间为5年,到期年华收益率为:6.34%
4.转股价值
40.49元 ,非常低,完全没有转股动力
5.转股溢价率
122%,很高,不好
6. PB =1.309
PB>1,转股价有一定下调空间
7.回售触发价 =11.375 ,需要等到2023年才能回售,此处仅有参考意义。
没有下调转股价基础上,要达到触发价,股价要涨 (11.375-6.58)/6.58=72.9%
8.转债市值比 =27% ,占比较高
9.强赎最少涨幅 221%
目前要达到强赎,在转股期内。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价格的130%(含130%);
也就是正股价=转股价*130%=16.25*130%=21.125元
当前正股价是6.58元,是3.21倍,涨幅为221%,需要22个涨停板,这只是股价达到21.125,还需要维持至少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21.125元,那需要遇上牛市或者大利好,不然有点难度。
下调转股价比较合适些
10.转股价16.25元,远远大于净资产5.027元,转股价虚高。若是能下调转股价到净资产值,那5.03*130%=6.539元,是小于目前正股价的。
如上可知:亚药转债目前转股价虚高,正股价难以拉升,比较适合下调转股价,但是下调转股价是公司的权利,可以选择不下调。
虽然现在正股价远远低于回售触发价(11.375元),但发布公告上最后两个计息年度,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3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低于
当前转股价的70%时,可转债持有人有权回售给公司。目前剩余年限5.079年,离回售时间还早。公司可以选择暂时不管,持有人也没办法。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公司不作为,直到最后两个年度,遇上牛市,正股价上涨,达到强赎。
或者熊市,公司释放利好,下调转股价等行为,直到达到强赎条件。
假如你现在买进,需要等待 2-5年 ,触发强赎,最少收益率( 130-90)/90=44%,年化收益率 9%~22%
2.如果现在你已经持有,等到2年后,股价还是低于回售触发价11.375元连续30个交易日,你可以找公司以100元回售,收益率 (100-90)/90=12% ,年化收益率 6%。
如果你不选择回售,市场一直不景气,达不到强赎,你等到到期赎回,到期收益率32%,年化收益率6.34%。
3.前面两种情况,赚多赚少的问题,基于上市公司不想还钱,第一种情况,上市公司和债权人的目标一致,但有赖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市场的波动性,具有不确定性。
最差的情况是公司停牌退市,风险厌恶者或者有更好的机会可以不考虑。
第一种:公司在5年年通过下调转股价,发利好消息,触发强赎,让大家转股,那这9亿元就不用还了,公司也保住了。
第二种:公司退市,损失*的是公司,好不容易上市,圈钱的机器没有了。
如果是你,你会选哪种呢?
可转债应用组合思维构建,平摊风险,即使历史还没有出现可转债违约,不等于未来没有。
公司19年业绩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