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疗股吧(600587新华医疗股吧)

2022-10-20 19:15:49 基金 xialuotejs

目前中国出口的医药中间体主要是哪些?

药品生产需要大量的特殊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原来大多由医药行业自行生产,但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与生产技术的进步,医药行业将一些医药中间体转交化工企业生产。医药中间体属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医药中间体目前已成为国际化工界的一大产业。目前,中国医药行业每年约需化工配套原料和中间体2000多种,需求量达250万吨以上。

由于出口医药中间体不像出口药品那样会受到进口国的种种限制,以及世界医药中间体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中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能够配套,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口。而且由于中国资源丰富,原料价格较低,有许多医药中间体还实现了大量出口。

纵观整个行业,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有六大特点:一是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经营灵活,投资规模不大,基本在数百万到一两千万元之间;二是企业地域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以浙江台州和江苏金坛为中心;三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企业建设环保处理设施的压力正在加大;四是产品更新速度快,一般入市3-5年后利润率便大幅度下降,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或改进工艺,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五是由于医药中间体生产利润高于一般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又基本相同,有越来越多的小型化工企业加入到生产医药中间体的行列,导致业内无序竞争日益激烈;六是与原料药相比,生产中间体利润率偏低,而原料药与医药中间体生产过程又相似,因此部分企业不仅生产中间体,还利用自身优势开始生产原料药。专家指出,医药中间体生产向原料药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但由于原料药用途单一,受制药企业影响很大,国内常发生企业开发出产品后却没有用户的现象。因此,生产企业应当与制药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才能保证产品销售畅通。

1.典型医药中间体市场

1.1.苯乙酸需求继续增大

我国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目前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专利期内的品种外)我国都能生产,而且成本很低,青霉素产量居世界前位,大量出口供应国际市场;头孢类抗生素基本能够自给自足,还能争取一部分出口。

目前,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套的中间体我国全部能够自己生产,除了半合成抗生素的母核7-ACA和7-ADCA需要部分进口外,所有的侧链中间体均可生产,而且大量出口。

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配套中间体苯乙酸为例,我国现有苯乙酸生产厂家近30家,总年产能力约2万吨。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最大的年产2000吨,其他大多年产数百吨。2003年国内苯乙酸总需求量约1.4万吨,消费结构中青霉素G占85%,其他医药占4%,香料占7%,农药及其他领域占4%。随着国内香料、医药、农药等行业的发展,苯乙酸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2005年我国医药工业消耗苯乙酸1.4万吨,农药行业约消费500吨,香料行业约消费2000吨。再加上其他领域的消费量,2005年国内苯乙酸总消费量达1.8万吨。

1.2.含氟吡啶类中间体成热点

目前,我国已开发并已投入批量生产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等。其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生产量最大,约占国内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总产量的98%。

喹诺酮类一般由含氟苯环合成含氟喹啉类化合物后与哌嗪(或甲基哌嗪)缩合而得。我国是世界含氟药物和中间体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有80%以上的含氟中间体供应出口。从整体上看,我国氟苯类中间体发展较早,目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三氟甲苯类中间体发展较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而对于杂环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含氟吡啶类,我国目前只有个别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拥有含氟吡啶类中间体的合成技术,因此,含氟吡啶类中间体将成为今后几年国内含氟中间体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1.3.对氨基酚缺口较大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国,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等品种的产量均超万吨,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等品种的产量超过1000吨。目前我国解热镇痛药的产量增长很快,预计今后还将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为解热镇痛药配套生产的中间体产量大,生产企业多。随着解热镇痛药的增长,其中间体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国内扑热息痛消费量快速增加,出口也呈迅猛增长势头。对氨基酚是合成扑热息痛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也增长迅速。目前,我国对氨基酚年产量约为3.2万吨,2005年国内扑热息痛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医药工业消耗对氨基酚4.5万吨,再加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005年对氨基酚总需求量约为5万吨,市场缺口较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2.我国医药中间体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大制药公司从节省生产成本与环保要求的层面考虑,将其医药中间体的生产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者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质量可靠的医药中间体。这都给我国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带来了极好的商机。由于多年累积的技术优势和未来医药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蕴蓄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环保成本对中间体生产行业来说将是一道不容忽视的难题。

2.1.选择优势品种

我国的医药中间体产品链上,中、上游基础原料药的中间体产品由于应用领域较广泛,占据了整个链条的优势地位,因此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也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然而,我国医药中间体产品出口也遭到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特别是印度。印度在医药产业上飞速崛起,如今与我国形成了竞争与共生的关系。事实证明,在我国医药中间体主要的出口地区欧盟、北美、中东、东南亚等,来自印度的冲击不容小视。

由此,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必须调整出口策略。选择有竞争力的中间体品种或将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具体品种来看,磺胺类、四环素类、安乃近等商品是我国较早走出去的品种。随着时间推移,我国的医药中间体发展迅速,从目前部分品种占全球的主要产销份额可见我们的优势。如VC、青霉素、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柠檬酸等占了全球60%以上的份额,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均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产品种类。在产品分类上,抗感染药、维生素、解热镇痛药、氨基酸等是我国出口型原料药系列,占全部原料药出口总量的90%以上,相应的中间体国内需求量也较大。

相关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应该注意的是:随着形势的推移,医药中间体的研究和生产也要有所调整。疾病谱的变化将造就医药市场新的领域,相应的医药中间体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带来了新的机遇。据预测,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有精神疾病、绝经期疾病、勃起功能障碍、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鼻窦炎、偏头痛、糖尿病、老年性疾病、致命性感染等,这必将迎来相关药物中间体需求的增加。

2.2.出口结构要升级

尽管我国医药中间体产业面临走强的趋势,但也要看到,在药品产业的金字塔形价值排布来看,医药中间体利润处于塔底,甚至低于大宗原料药。而事实上,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自身也存在如产品附加值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渠道建立不畅、信息支持不足、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等等方面的“短板”,再加上水电煤运和化工原材料的涨价、环保成本的提高以及部分医药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外因,其国际市场优势竞争力渐渐受到威胁。

国内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把握缺乏经验,对贸易国(区域)医药市场、政策、贸易规则亦缺乏系统研究,以致中间体出口的综合质量并不高。因此,专家提出,必须改变国内中间体的出口结构,产业自身建设及生产软件建设亟待加强,努力打造一批具有cGMP、FDA、E/DMF、COS等认证的企业和产品。

2.3.加速形成核心竞争力

即使对于利润相对较好的企业,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树立自有品牌,增强技术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应是考虑之中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国内医药中间体行业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加速形成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已经对“大路货”失去了兴趣,皆认为即使行情出现好转,其盈利水平也不会太高,所以,各种所谓的特色原料药才会大受追捧,企业不惜重金投入全力转产。然而,值得反思的是,特色原料药的需求比较有限,一旦市场供应量激增,价格波动极大,中间体生产企业所承担的经营风险将是巨大的。因此,企业要做的,不是追逐短期利益的盲目跟风,而是寻找到维持企业利润“长青”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尽管国内中间体生产和出口的主力军是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三资企业近年来也得到快速成长,但整体来看,中间体生产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实力有限,行业竞争激烈但处于无序状态。

目前一些国外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已经在积极实施进军中国的发展计划,尽管产品定位不同,但这对国内大大小小的医药中间体企业来说压力又更添一重

新华医疗股吧(600587新华医疗股吧) 第1张

章建平是谁?哪里人士?

最牛散户章建平震动江湖 一年交易700亿

一个月49次登陆龙虎榜,没有人怀疑东吴证券杭州湖墅南路营业部有大鳄深藏。是宁波敢死队移师这里?是机构客户在此安营?还是一群大户集结于此?

事实会让你大跌眼镜。

让湖墅南路风生水起的,其实只有一对夫妻。丈夫章建平是绝对核心,妻子方文艳是他的助手。

他们有多大实力?

20亿资金,一年交易700亿元。今年1月8日,章建平光买中信证券的资金,就投入了5.3亿元。

2005年7月以来,湖墅南路上榜的几乎每只股票,都是这对夫妻导演的。

2月25日至28日,理财周报记者数次踏访湖墅南路,都未能见到章建平夫妇本人。但通过遍访杭州证券业人士,并多方求证,章建平的面目,已经大体清晰。

一个人贡献营业部成交额一半

在朋友的描述中,章建平个子较矮,微胖,不会开车,甚至连手机都没有。章性格温和,为人低调,生活简朴,如果在路上碰到,没人会想到他是有10位数身家的人,更不会将他同“股神”联系起来。

章建平1967年出生,天津商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从事家电的销售和批发业务。1992年,章从杭州解百(10.28,0.27,2.70%,吧)辞职,回到老家临安,做起了复印机维修的生意。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章建平将当时仅有的5万元资金投入股市,就此成就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1996年至1998年,炒股可以透支,应该说,正是这个机制,成就了他。1997年,他账户上的资金,已经从5万元增长到20万元,1999年达到500万,一年后又到了3000万元。”

2000年,章建平杀入刚刚推出的香港创业板,可惜才半年时间, 3000万元资产,就亏了一半。经此一役,章建平据说理性了不少,从此顺风顺水,在2007年年末接触中信证券和建设银行(7.99,0.08,1.01%,吧)前,几乎没载过大的跟头。他的资金规模,也一直平稳上行。

2007年高峰的时候,章建平个人的资产,据说已经达到近20亿元。如果把他放到中国最牛散户百强榜,章建平是绝对的第一,即使放在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也能排到275位,同正泰集团老总南存辉并驾齐驱。了解其实力的人,都将其奉为浙江股市第一盟主。

可供佐证的是,2007年,章建平在沪深两市的交易额,光股票一项,据说就达到了700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2.8亿元。单单印花税,他一年就给国家上交了近2亿元。记者注意到,整个2007年,湖墅南路营业部在上交所的股票交易额,不过639.5亿元,如果沪深两市成交额相当,那么章建平一人的交易量,就占据了整个营业部的一半强。据说2005年的时候,他的交易量曾占据90%份额。

“东吴湖墅南路可以说是章建平一个人撑起来的,兴衰全寄托在他身上。章建平钱多了,确实也怕被监管部门盯上。据我们了解,他基本遵守证券市场的交易规则。交易所说哪个股票不能买,他绝不会顶风,比如近段时间市场炒作极为疯狂的全聚德(58.52,1.07,1.86%,吧)和金风科技(85.19,1.59,1.90%,吧),章建平就没有参与。”理财周报记者注意到,这两只浙江游资屡屡兴风作浪的股票,东吴湖墅南路确实没有上榜。

8年时间换了3家营业部

从1996年进入股市后,2000年,已经颇有实力的章建平到了国信证券杭州保俶路营业部,两三年后,又去了新疆证券庆春路证券营业部。章建平加盟后,新疆证券营业部马上成为杭州证券市场最大的一匹黑马。2002年,营业部排名全国743名,次年就蹿到了270名,接下来两年分别为317名、325名。2005年全国8大敢死队栖身营业部,新疆证券杭州营业部排名第五。当时市场传言,宁波敢死队有核心成员转战这里,却不知主力正是章建平。

2005年7月,章建平转移到东吴证券,新疆证券营业部的交易额应声而下,2006年就直线下降到1840名。显然,章建平及其追随者的离去,让新疆证券一下从云端坠入谷底。

“他有如此庞大的资金规模,既可以让一个营业部绝处逢生,也可以让一个营业部瞬间死去。”据说浙江本土券商财通证券总部、银河证券杭州管理部等,一直都在想方设法挖他过去,但因为东吴证券服务到家,一直未果。

东吴湖墅南路的总经理杨运是位女士,在服务客户方面,有一般男性经理所没有的细致。今年年初买下自己的私家车前,章建平每天早晚来回炒股,都由营业部一位高层开车接送,风雨无阻。营业部唯一的一辆轿车,几乎成了章建平夫妇的接送车。

有一个版本的说法是:章建平还在新疆证券营业部时,有一次和宁波过来的一位敢死队成员一起吃饭,杨运刚好也在场,席间端饭送菜,极尽殷勤,章建平当即被感动,之后终于下决心,移师此前默默无闻的东吴湖墅南路,并以一己之力,将湖墅南路推上一个又一个的龙虎榜,最终成为令市场刮目相看的浙江游资大本营。

业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东吴湖墅南路几乎所有上榜股票,都是章建平一手主导的。他的风格与宁波敢死队有些类似,就是调动巨额资金,博新股和强势股,短线操作,见好就收。因为资金量大,交易频繁,而且屡屡上榜,章建平早就被沪深交易所定为“疯狂的投资者”,成为重点监控对象。据说有段时间,深交所几乎天天给他打电话,有一次还警告他,再不收敛,就让营业部总经理到深圳谈话。

两只股票赚了上亿元

在章建平参与过的数百只股票中,据说北辰实业(13.38,0.20,1.52%,吧)和招商轮船是他赚得最多的两只。

2006年10月16日,北辰实业上市,东吴证券湖墅南路买入92268946.62元,居买入榜第二。11月9日,北辰实业出现首次涨停,湖墅南路买入31769415.98元,排名第一。11月20日至22日,营业部又5次上榜,3天共成交1.54亿元。【交易之路 投资经验荟萃】

从10月16日上市时的3.27元,到12月6日收盘的8.91元,一个多月时间,北辰实业即大涨172%。在此期间,湖墅南路共上榜14次,累计买入2.5亿元,卖出2亿元。

几乎与北辰实业同时,招商轮船也掀起了大涨行情。2006年12月1日,招商轮船上市首日,就从开盘的5.51元最高涨到了6.70元,收于6.37元。湖墅南路排在买入第一位,单向买入1.05亿元,随后三天招商轮船连续涨停,湖墅南路分别买入0.35亿元、0.45亿元、0.58亿元,卖出0.65亿元、1.09亿元和0.5亿元。到12月11日的7个交易日中,湖墅南路共上榜10次,累计买入3.3亿元,卖出3.52亿元。

在2只股票上,章建平的获利,据说就达上亿元。

数亿资金折戟中信证券

2007年12月14日(周五),章建平开始建仓中信证券,首次以84元左右的价格,买入1.68亿元,第二个交易日,又买入2.23亿元。

1月8日,章建平尝试拉升突破,当日动用资金5.3亿强势买入,中信证券最高拉至98.88元,但出乎章建平意料,中信证券没能封住涨停,收盘时反而掉到了92.88元。次日,章建平火速出货1.6亿元。

这段时间,大盘尚在盘升,中信证券也有所上行。但1月15日,中信证券以98.35元开盘后,急速下跌,以94.04元收盘,此后几个交易日,又狂跌不止,到1月22日收盘,股价已经跌到了72.57元。这中间的1月17日,章建平又补仓5468万元。

章建平也许认为反弹的机会已经来临,22日买入8585万元。不料股价依旧埋头下跌,1月30日开盘,只有69.01元。章建平眼看抬升无望,当日割肉7000万元。

2月4日,中信证券罕见地大涨8.25%,章建平不敢恋战,火速卖出2.5亿元。不过章建平显然不甘心以一败涂地收手,2月13日,他又买入1.6亿元,可惜中信证券实在不给他面子,之后一直没有涨过,到2月22日,一度跌到了62.10元,章建平再次忍痛,卖出1.3亿元。

从12月14日到2月22日,章建平共买入中信证券13.6亿元,卖出7亿元,中间每次操作,几乎都是亏损,目前大概还有5亿资金被套其中。2个月时间,中信证券股价跌了25%,而章建平最大一次5.3亿元的建仓,每股成本在95元左右,到2月26日,最低价已经探到了58元以下。章建平在这只股票上的损失,应该不少于2亿元。

夫妻两个账户轮番炒作

章建平喜欢同妻子方文艳一起炒股。不过方文艳其实不懂股票,只在交易室给丈夫做一些外围的事情,比如接电话等。听说方十分精明能干,生活中除炒股外的事情,几乎都是她打理。

理财周报记者调查发现,方文艳的名字,一共在9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过。2000年年底,方文艳因持有111万股抚顺特钢(11.93,0.35,3.02%,吧)(第二大流通股东),首次亮相。2002年,她在新华医疗(24.30,2.12,9.56%,吧)出现一次,其后就消失了整整3年。2006年,她高调复出,现身津滨发展(11.31,0.36,3.29%,吧)(212.43万股)、通化金马(7.53,0.22,3.01%,吧)(100万股)、湖南投资(13.07,0.31,2.43%,吧)(608610股)。2007年一季度,方文艳同时出现在SST幸福(22.42,0.00,0.00%,吧)(209.8万股)、飞乐音响(13.38,0.42,3.24%,吧)(284.2万股)、正虹科技(8.17,0.42,5.42%,吧)(111.14万股)3只股票的公开信息中。因在连续20多个涨停、一度5544倍市盈率的SST幸福中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方文艳曾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不过除了一个名字,没人知道她的底细。

方文艳还短暂持有过467万股大唐发电(17.66,-0.43,-2.38%,吧),此后她就从公众视野消失。

有趣的是,方文艳曾经销声匿迹的3年,正是其丈夫章建平频频现身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时候。【交易之路 投资经验荟萃】

2003年三季度,章建平首次现身中科合臣(11.60,0.37,3.29%,吧),2004年,章同时在东方明珠(18.08,0.40,2.26%,吧)、海虹控股(13.84,0.39,2.90%,吧)、天奇股份(42.80,0.30,0.71%,吧)、敦煌种业(18.16,1.39,8.29%,吧)出现。2005年,又先后在清华同方、电广传媒(30.98,2.44,8.55%,吧)、甬成功、南京港(11.85,0.46,4.04%,吧)现身。有趣的是,夫妻两人现身的次数,都是9次。而且两人都是短线操作,名字在一只股票上,从不出现两次。因为时间错开,两人的名字没有一次共同出现过。

据说章建平只有自己和妻子两个股票账号,没有任何助手和智囊团,更没带徒弟,也不做委托理财。他习惯的是独立思考,独立操作。

一位业内人士说,“我们以前就问过他,有20亿资金了,为什么不去好好享受,还要整天在营业部辛苦?章建平回答:除了炒股,别的好像也干不好,还能干什么呢?”

医药原料药必须有专利才能出口吗

“辉瑞、诺华等跨国公司20多年前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目前国内企业出海的,尚无一家中国医药大跨国公司。”中国医保商会会长周小明告诉记者,今年1月至4月医药保健品行业整体出口势头强劲,出口总额为97.5亿美元,同比增幅为32.83%,预计今年医保进出口将有望保持25%的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将超400亿美元。但是,国内药企出口的境遇不尽如人意。 一是我国目前以出口原料药、医用敷料为主,这些产品占我国医药产品出口总量的60%以上,高污染、高能耗的原料药生产对我国环境造成影响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二是不少企业的出口产品都在为海外客户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出口大部门利润给了海外销售公司。“在日本市场销售的产品,我们目前还是沿用日本企业的名称,只是以制造商的身份出现在包装上。这也是比较普遍的做法,比以往连制造商身份都不被印上包装相比是一大进步,但离树立自己的品牌还有一段距离。”天津泰达药业有限公司进口部经理曲霞说。 三是制剂出口量不大。除了一些国有龙头企业、几个上市公司开始开展将目光转变至制剂行业外,其他出口企业基本还在靠原料开拓市场。 不过,在海外建立从生产至销售的药企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津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岳泽华告诉记者,公司前几年在东南亚一国收购了一家医药企业,但由于政局不稳、印度企业的竞争、销售手段不适合当地等原因,至今都在亏损。“我们都明白,海外设厂、树立当地的品牌、培养自己的销售队伍能降低成本,但具体操作起来不容易。” 医疗器械企业捷足先登 1月至4月的数据显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出口增幅亦明显。医院诊断和治疗产品增幅高于进口增幅17.24个百分点。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进军海外步伐走得更快一些,出口份额也很大。 山东新华医疗(600587行情,股吧)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主任丁津浦告诉记者,去年企业出口额约有3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就超过了这一数额。中东地区、俄罗斯、非洲是他们的主要出口国,而产品也集中在龙头产品消毒灭菌设备、放射治疗设备。 据了解,从过去8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医疗器械行业收入和利润平均增速为28%和41%,远高于医药工业19%、21%的收入和利润增速。新华、迈瑞、万东这三家国内龙头企业占据了主要的海外市场。 “日本、瑞典的医疗器械的价格能比我们高300%至400%。”丁津浦指出,国内医械企业进军海外最大的优势显然是产品的性价比,不少国家都爱用我国产品。“我们最近正在与英国方面谈判,争取进入英国市场。”记者了解到,除上述三家企业外,目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有近万家,其中80%是中小型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操作灵活,在成本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在很多品种上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医疗器械企业出口也有自己的尴尬--始终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 丁津浦告诉记者,这是一不争的事实。他说,由于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新华医疗最贵的一种设备才300万元左右,不可能进入高端市场。因此,他们也考虑借助技术优势、同日本樱花医疗集团等海外知名企业合资,但遗憾的是合资路子并不是特别顺畅,他们也没有打算海外设厂。

现在股票严重被套,后市应该怎么操作?

1.000028 一致药业:触底反弹.

2.000597 东北制药:触底反弹.

3.000795 太原刚玉:触底反弹.

4.000828 东莞控股:触底反弹.

5.000882 华联股份:触底反弹.

6.600587 新华医疗:触底反弹.

上周又一个重要关口5000点被冲过!

历史规律整数关口必须震荡后确认!

周五部分"八"已经蠢蠢欲动开始了!

惯性大盘下周前期要继续冲高着走!

但怎么也感觉不会有大的上升幅度!

周中和周末观察是否出现大的回落!

现在看多观点好象出现了空前统一!

别人清醒俺糊涂是自己一惯的做法!

蓝筹股票投资要挖掘剩余价值少了!

前期滞涨品种价值之路应该回归走!

基金因为有其经理、团队替着操心!

持有的耐心些加仓的待回落机会吧!

5000点附近震荡不改这波行情更远!

短期(周)乐观中保持高度谨慎好!

股票和开基操作思路不一样要清醒!

短期谨慎的是股票长期乐观的开基!

炒股止损的原则是:其一不设止损不进场。没有止损措施是要吃大亏的,一波较大的调整就可以让你损失过半。因此投资者买入股票的第一件事,不是看它会涨到哪儿,而是看它会跌到哪儿,既便是你认为十拿九稳的股票,也要设定止损位。证券市场风险莫测,主力机构也有不得已的时候。设定止损位,即是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发生风险,止损位可以把亏损控制在可以忍受的幅度之内。

其二止损计划必须严格执行。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执行起来却颇有难度。卖出后怕再次上涨的想法会让你的执行变得犹豫。严格执行计划的最好办法是,经常回忆曾经有过的最大失误。对失败案例的痛苦回忆,会坚定你执行计划的决心。证券市场的自由之处在于没有人会领导你、干涉你,但没有约束的地方注定也是犯错误最多的地方。投资者对自己的约束,重要性超过了一切技术性。这个道理,涉市越早的人,领悟得越深。

与此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没有一个普遍可以接受的止损位?尽管各类书籍介绍了许多方法,但实战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关键是运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应对不同的市场,在不同的盈亏状态中,应使用灵活的、不同的止损位。

超级短线讲究积少成多,因为一次操作盈利要求不高,故止损位的设置也相当严格。如果你一次操作的平均收益是3%,那么最大的损失程度就是3%,否则资金缩水的速度肯定要快于增长速度。短线操作的关键是寻找热门板块的龙头股,短期内获取暴利。根据对龙头股回调幅度的研究,一般可将高位下跌6%至10%作为止损位。超过这个幅度,说明行情性质可能有变,需出局回避。做中线的持股时间较长,股价的波动幅度更大,可以将高位下跌15%作为止损位。

此外,应对不同的市场也有不同的方法。在强势市场中,止损位应相对窄些,执行上限;平衡市中,执行中限;弱市中,执行下限。比如做短线,在6%-10%的范围内,强市中选择6%作为止损位。因为强市中强势股尤其是热门板块的龙头股,回调超过6%的情况比较少见。在平衡市中,选择8%作为止损位。而在弱市中,选择10%作为止损位。弱市一般不应买股,但弱市中出现明显的热点时,也可以参与。由于市场较弱,个股回调的幅度也会大些,止损位过窄,可能导致频繁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