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共享单车,你一定会一定会觉得很熟悉,因为共享单车可以说掀起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在共享单车之后,很多的共享小汽车、共享电车等纷纷出现。现在公路边仍然停留着很多的共享自行车,共享电车,共享新能源汽车各种共享交通工具,让人眼花缭乱。而且这些共享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也让我们出行变得非常的便利,我们也应该都非常的感激它的出现。但是你知道,这是谁发明的吗?共享单车最成功的应该就是“摩拜单车”了吧,这个摩拜单车又是谁发明的你知道吗?那其实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一个女生发明的,这是你想不到的吧,只是后来,她把这个摩拜单车的公司卖给了王兴,现在怎么样了呢?
说起这个女生,我们都为她的一生而感到震惊,她的一生非常传奇的,如同烟花一样,那般的绚烂美丽,这个女生的名字叫胡玮炜。她其实在大学是学新闻学的,毕业出来之后,就成为一名小小的记者。经常穿梭在各种场合跑新闻。而且她经常穿梭在商场,她在跑新闻的时候,也了解了很多关于创业的种种知识,她的内心也蠢欲动,想要通过创业来制造财富。只是当时她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没资金,二没人脉,谁愿意帮她呢?于是她只能安抚住她那蠢蠢欲动的心,正正经经地跑新闻,做好自己一个记者的本分。
但是一个人心中有了欲望,她还能够沉寂下去吗?就算一时半会的沉寂,她能够保证她永远沉寂吗?于是在内心欲望的催动下,她逐渐的去了解相关的行业,各种各样的商业知识,以备自己将来的创业之需。在一次偶然中,她觉得这个市场上还缺少一种交通工具,可以给人提供便利的共享单车,她发现别的国家都有,就只有中国没有,于是她就慢慢的先从小做起,然后积累一些资金就开始引入摩拜单车。意料之中的,这种摩拜单车一出现之后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她的共享单车也非常的成功,最终她建立起了更大的摩拜单车公司。
直到后来,她预感到她的摩拜单车公司即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于是她就把这家公司卖给了王兴,自己也赚取了一大笔资金。果不其然,后来这个公司果然倒闭了,损失惨重。
成功的商人,他不仅要对商机很敏感,而且也有规避风险的方法,往往能够在危机发生之前预感得到。而胡玮炜她最成功的就是这两点,她在创业之前感应到了商机的存在,她杀伐果断,感受到了商机存在之后,立马就行动,丝毫不拖泥带水。预感到风险的存在之后,他立马脱身。之后还获得了一笔很大的资金。这就是他成功的因素,所以说要想成功创业就应该向她学习。对于胡玮炜发明这个“摩拜单车”,屏幕前的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摩拜单车11月14日公告称,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将于12月14日23点59分正式停止服务和运营。摩拜单车现已全面接入美团,并更名为美团单车。即日起,使用原摩拜账号登陆美团App,账户内的余额,骑行卡套餐等权益仍可在美团App内继续使用。
如今打开摩拜的官网,灰色的页面只剩一行小小的文字“美团相见,陪伴不变”,点击文字随即跳转到美团骑车的广告页“来美团App,免押金骑行”。这一套动作,从始至终,不见摩拜二字。从摩拜小橙车,到美团小黄车,被收购的两年里,摩拜逐渐在大街小巷里失去了颜色。
扩展资料
摩拜早已注定要离开历史舞台:
2018年4月4日,摩拜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当日,美团与摩拜联合宣布,已经签署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协议。此次收购,美团以37亿美元的总价拿下摩拜,其中包括27亿美元的实际作价(12亿美元现金及15亿美元股权)和10亿美元的债务。
根据双方达成的收购协议,摩拜在未来将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同时,除去美团CEO王兴出任董事长之外,原管理团队不变管理团队保持不变,王晓峰继续担任CEO,胡玮炜继续担任总裁,夏一平继续担任CTO。
彼时,王兴对于摩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其是“少有的中国原创”。他认为摩拜是难得的有设计感的品牌,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将和美团一起开创更辉煌的未来。
但很快,摩拜便开启了加速美团化的进程。在收购完成的20多天后,摩拜就进行了架构调整,摩拜联合创始人王晓峰卸任CEO,创始人胡玮炜出任摩拜CEO,并任命刘禹为摩拜总裁。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CTO夏一平则转任智慧交通实验室负责人,属于职务上的明显下调。
随后,在2018年11月27日,摩拜单车运营主体“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股东工商变更,胡玮炜、李斌、王晓峰、夏一平均退出摩拜自然人股东身份,由美团创始人王兴与联合创始人穆荣钧接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时隔一个月,一纸内部信宣告胡玮炜正式离开摩拜。在内部信中,胡玮炜表示,她是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后“交棒”,并没有“宫斗”、不和,也没有任何组织的纠葛。
而随着胡玮炜此次离开,摩拜也正式进入了美团时代,为后者引流、进行更名,等一系列的动作便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紧接着在2019年1月,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发布内部信,表示未来摩拜单车将会更名为美团单车,并且美团APP会成为摩拜单车的*入口。虽然当时并未提及何时更名,但摩拜全面美团化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如今,随着摩拜单车正式停止服务,城市街头再也看不到那一抹橙红色的车身了。
参考资料来源:红星新闻-拜拜,摩拜!摩拜App、小程序停用,账户余额可在美团使用
小鹏汽车出质股权,或在为赴美挂牌上市做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公司的数十位股东,日前已经出质了手中的全部股权,引发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小鹏汽车的相关股东此次出质股权,或意在搭建VIE结构,为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做准备。
在此之前,蔚来汽车已经率先于2018年9月登陆美股。另外包括理想汽车等其他“新造车”企业在内,也都在一些场合表达了登陆美股的意向。
小鹏相关股东集体质押股权
12月10日,天眼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47位股东,将所持全部股权悉数出质,质权人均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注册资本为15亿人民币,是XPeng(Hong Kong)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册资本约3836万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车辆工程的技术研究、开发;汽车零配件设计服务;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等。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股东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持股比例27.85%。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11月中旬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C轮),额度为4亿美元,同时还获得了招商银行等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无抵押信用贷款。
12月16日,在“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创始人何小鹏表示,正在寻求C+轮融资。
小鹏汽车:为了优化企业股权结构
对于小鹏汽车出质股权引发的关注,12月15日,小鹏汽车发布声明称,“这是小鹏汽车进行集团重组的一部分,属于企业发展及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的正常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股权质押多见于互联网公司赴海外上市,比如美团赴美上市前夕,创始人王兴等高管也质押了自己持有的摩拜科技的股权。
此外,就职于某知名大学的一位市场观察人士表示,“小鹏汽车此次出质股权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资金压力过大;二是之前股东太多,出质部分股权进行资本重组、进而为上市做准备”。
天眼查融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累计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近170亿元。融资总金额虽不是最多,但小鹏汽车的融资能力在新造车企业中也排名靠前。
但尽管如此,小鹏汽车依然未能完成在2019年底完成300亿元融资的既定计划。
这意味着小鹏汽车需要从其他渠道筹措资金,比如赴海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业内人士:小鹏为登陆美股做准备
由于最近一期的C轮融资中有美元的加入,也有业内人士猜测小鹏汽车此次股权出质是为了搭建VIE架构,为公司海外上市做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VIE架构(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变利益实体)在国内又被称为“协议控制”。VIE架构现主要用于中国企业实现海外上市、融资等。在VIE架构下,境外上市主体与境内经营实体相分离,前者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后者,并将后者的会计报表并入,从而实现使用境内经营主体的业绩在境外挂牌上市。
财经网查询天眼查发现,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而质权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一家台港澳法人独资企业。前者所有股东将全部股权质押给后者的做法符合VIE架构的常规搭建流程。
独立分析师司马慎独告诉财经网:“因为此次小鹏汽车的出质人都是他的股东,股东把股权出质给一家小鹏汽车相关的企业,就是为了一个资本运作服务。”
*公开提出小鹏汽车此举是在搭建VIE架构的业内人士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他在其社交账号上回复网友称:我们和蔚来都有这样的操作,新一轮融资有美金进入、在搭建红筹或VIE结构是很正常的事情。
小鹏汽车:目前并无上市时间表
小鹏汽车的相关动作或与当前汽车市场和融资环境的变化有关。
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今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00.7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13.9%。
路透社6月份引用数据调查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报道称,截至6月中旬,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今年仅融资7.83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60亿美元同比下滑87%。
这意味着包括小鹏汽车在内,面临的融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何小鹏也多次表示要通过实现更多融资“储粮过冬”。
但是尽管C轮成功融到了4亿美元,同时也正在推进C+轮融资,但距离300亿元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而此次股权质押,很可能意味着小鹏正在考虑包括海外上市的选择,以获得更多资金。
其实,何小鹏在早前的采访中已经表示有可能率先赴美上市,并称最合适的上市时机是在2020年夏季甚至之后。
对此,小鹏汽车对财经网表示:“小鹏汽车认为一个企业在什么阶段上市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不是被动做出任何选择。目前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把核心业务做好,把产品和口碑做好。同时,我们会密切留意资本市场的动态和发展,但目前并没有IPO的具体时间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们都曾设想过,摩拜会成为一个百亿美金量级的公司”,但随着创始团队集体退出,共享单车行业风雨飘摇,摩拜还有机会继续做大,并证明这个行业的价值吗?
这个冬天,共享单车行业危机四起。
12月25日,据全天候 科技 消息,摩拜内部管理层人士称,摩拜单车裁员幅度为30%。摩拜团队规模近千人,这意味着有近300人即将面临离职。
在这两天前,摩拜发布内部信称,创始人胡玮炜因个人原因辞去摩拜单车CEO职位,由公司总裁刘禹接任CEO一职。
随着创始团队悉数退出摩拜,裁员消息迅速出现。此前,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摩拜会对与美团有业务重叠的部门人员进行优化,比如市场、财务、技术等;还有员工称,“先裁打车,再裁摩拜,裁的差不多了打车和摩拜会合并”。不过这一消息遭到美团否认。
在戴威和ofo因艰难退押陷入困境之时,被美团收购八个月的摩拜,也要迎来内部的自我更新和优化。
12月23日,摩拜发布内部信称,胡玮炜因个人原因辞去摩拜单车CEO职位,胡玮炜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自己“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
此后,不断有摩拜裁员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发酵。
据媒体报道,有摩拜员工曾表示,与美团已有业务重叠的部门人员将会进行优化,例如市场、财务、技术等,整体裁员比例在20%-30%间;另有员工表示,“先裁打车,再裁摩拜,裁的差不多了打车和摩拜会合并”。
摩拜随后回应称,这是“ 正常的业务调整,部分岗位仍在招聘中 ”。
不过,在美团的体系下,摩拜的调整早已开始。
根据启信宝信息,今年11月,摩拜运营主体北京摩拜 科技 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股东工商变更,创始人胡玮炜、投资人李斌等人退出,王兴成大股东,持有95%股份,另外5%的股份由美团点评*副总裁穆荣均持有。
胡玮炜卸任,创始团队全部退出,王兴成大股东, 摩拜已完全褪去创始团队的基因,变成彻底的美团子公司 。
但如果没有卖身美团,摩拜的日子可能早就不好过了。
美团收购摩拜时,对其估值为155.64亿元,其中净资产仅27.4亿元,商誉价值高达128亿,而摩拜账面现金仅8.3亿元。根据美团上市前发布的招股书,2018年4月4日至30日,摩拜单车总收入1.47亿元,折旧3.96亿元,经营成本1.58亿元,总亏损4.07亿元。
据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所分析,美团上半年在新业务领域的亏损为4.71亿元,如果将上海、南京两地试运营的网约车业务剔除,则美团新业务将获得正向毛利润。然而,如果将摩拜业务加入, 上半年,美团在新业务领域的亏损高达19.82亿元。摩拜在4月初并表,因并表增加的亏损在一个季度就高达15.11亿元 。
相比美团半年250亿以上的收入规模,摩拜上半年(包含1季度)创造的收入不足14亿。上半年,剔除摩拜业务,美团创造了71亿的毛利润,而摩拜形成的亏损(包含一季度)则不低于30亿。摩拜正在负面影响美团的财务报表。
美团曾在招股书称,无法保证摩拜或美团的整体业务在未来能获得盈利。
面对摩拜的持续亏损,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12月22日,王兴与穆荣均将其在北京摩拜 科技 有限公司的全部出资额进行了股权质押,对此,摩拜回应称股权质押是VIE架构的标准流程之一,该质押情况已在美团的上市招股书中披露。
胡玮炜在离开时的内部信中表示,在被美团收购的8个月以来,公司大规模地削减了成本。此前她接受媒体报道时表示,被美团收购之后,摩拜几乎没有投入新的单车,但订单量在不断上涨。
摩拜的经营情况好转了吗?根据美团的财报,对网约车及摩拜,仅有“该分部亏损净额较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有所减少”的表述。
摩拜被裁员几乎是无可避免的结果。
在中国的创业故事里,像摩拜与ofo这样用两三年时间完成崛起、发展、溃败的公司格外罕见。
摩拜单车于2015年初创办,2016年4月在上海上线第一辆车,在短时间内完成数轮融资,融资额甚至高于竞争对手ofo。
林辉(化名)2016年末第一次知道共享单车,是在深圳的冬天,他花五分钟时间下载摩拜APP,打开手电筒扫码,捣腾三分钟后成功开锁。但他骑行二十分钟后遇到天桥,由于车身太重,上坡路骑行委实艰难,最后气急败坏地将这辆车扔在天桥旁。
彼时林辉并不知道,一种全新的商业蓝图正在如火如荼被投资人描绘与畅想。橙色单车和黄色单车开始蔓延大城市的大街小巷。
在这之后,ofo和摩拜不停迭代,ofo从轻到重,摩拜从重到轻,他们身后还有无数一拥而上的共享单车:Bluegogo、悟空单车、小鸣单车......满大街的共享单车从彩虹般的五颜六色,渐渐退潮到只剩橙色与黄色。
作为迅速崛起的独角兽企业,ofo的戴威“希望投资者能够尊重创业者的理想”,胡玮炜则清楚的明白“资本给你的最终都要还回去”。
2018年4月3日深夜,摩拜股东会通过收购方案,美团以27亿美元作价收购摩拜,包括65%现金和35%美团股票,此外美团承担摩拜债务(5亿-10亿美元之间),管理团队留任。从美团发出收购要约到交割结束,全程在两周内完成。
据《 财经 》杂志报道,在当日的股东大会现场,胡玮炜、王晓峰、夏一平投票分别是赞成、反对、反对。李斌支持管理团队,希望独立发展,但也平衡股东意见,最后在股东会中弃权。“我认为摩拜还远没有到天花板,但尊重多数股东的决定,不希望绑架投资者。”李斌在股东大会现场表态。
或许从创立之初,就已经注定共享单车难以独立发展。它处于生活服务和出行的交汇口,是高频、多领域融合性的产物,同时还承载着巨头们的竞争,包括腾讯与阿里的正面对抗,美团和滴滴在出行领域的冲撞。
王兴顺利接手摩拜,但摩拜的巨额亏损影响了上市的美团,曾经的香饽饽似乎变成烫手山芋。摩拜的未来会怎样?
12月21日,美团打车、搜谷、星徽出行等3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了北京市网约车经营许可。加上此前的8家公司,至此北京市已有11家网约车平台。
美团终于获得网约车牌照,补充出行入口的摩拜也已就位。如果美团还想做出行,那么商业链条已经完整,剩下的就是烧钱, 但问题是,摩拜还能被允许烧多少钱,还能烧多久 。
曾经在摩拜的创业故事里,李斌提供了最初的商业模式:即停即走,随处投放;王超设计了实心车胎,作为摩拜单车的模型;杨众杰设计了智能锁,它们链接了车的定位与扩张;而串联这些人的胡玮炜最缺钱的时候,借过高利贷。
这个故事里,有胼手胝足的辛苦,有攻城略地的艰辛,有资本的逐利与潮涌,到最后,最初的人们都退场。那原本充满想象的商业前景也静静关上灯。
李斌曾说:“希望大家回顾时不要后悔。”那么,摩拜的创始人们会后悔吗?
▶本文由无冕 财经 整合报道,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是的。他有重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商机,并且正在为之努力,将摩拜放弃,目的是为了及时止损,来更好的发展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