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石油(纽卡斯尔 石油)

2022-10-13 5:28:08 股票 xialuotejs

s-oil的石油公司

(Standard -Oil)曾是由约翰·D·洛克菲勒和他的合伙人在1863年建立的石油提炼公司。在他的领导下,1868年Rockefeller, Andrews Flagler公司成为世界上*的炼油公司。

1870年1月10日,他成立了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Ohio),并开始并购其他公司。到了1878年,标准石油垄断了全美国90%的炼油业。1882年,公司重组成为标准石油企业(Standard Oil Trust),其中三位重要人物分别是亨利·罗杰(Henry H. Rogers)、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Rockefeller)和约翰·洛克菲勒。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垄断法(Sherman Antitrust Act)。1911年5月15日,美国联邦*法院裁定标准石油违法垄断,将其支解为大约37家新公司。

后继者

俄亥俄标准石油 - 现为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的一部份。

印地安纳标准石油 - 改名为阿莫科石油 (Amoco),现为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的一部份。

纽约标准石油 - 改名为美孚石油 (Mobil)。

纽泽西标准石油 - 曾先后使用埃索 (Esso)、艾克森 (Exxon)等名称。

美孚石油和艾克森石油,于1999年合并为艾克森美孚,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

德雷克井钻成后,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石油开采中去。但冷静的洛克菲勒坚信“打先锋的赚不到钱”,他并没有急于进军石油,而是做了实地考察,由于油价浮动很大,所以时机并未成熟。

南北战争(1861-1865年)给美国人带来灾难,却为洛克菲勒带来好运。1859年他同莫里斯·克拉克合伙开设土产品贸易行。他贷款囤积食盐、火腿、西部的种子等。南北战争爆发后,订货单像雪片似地飞进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他们及时地把囤积的东西抛了出去。于是约翰·洛克菲勒成了靠南北战争大发横财的人。

1863年,原油一再暴跌时,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精明的洛克菲勒没有直接投资去采油,而是投资炼油行业。他认为从事上游石油生产风险大,生产秩序混乱,钻井设备落后,连接生产地与消费城市的运输管道不良等,所以很难获取巨额利润。

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了股份制的标准石油公司,标榜他们出产的石油是顾客可以信赖的“符合标准的产品”。它给漫无节制的宾夕法尼亚石油狂热产生的混乱带来秩序。这种秩序将以标准石油公司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家公司正在寻求对世界石油贸易的全部支配权和主宰,正在发展成为一家复杂的全球性企业。到1879年底,标准公司作为一个合法实体成立刚满9年时,就已控制了全美90%的炼油业。自美国有史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如此完全彻底地独霸过市场。

1882年,洛克菲勒创建了世界第一家托拉斯-标准石油托拉斯(以高度联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并把总管理处迁到纽约。1888年,公司开始进入上游生产,收购油田。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为美国*的原油生产商,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标准石油公司对美国石油工业的垄断一直持续到1911 年。

从一开始,洛克菲勒就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他在纽约开设的办事处,专门向东海岸和国外出售公司产品。19世纪80年代,标准石油公司进一步向西欧扩大海外市场,美国的工艺已使标准公司的产品优于欧洲人的产品,因而标准公司赢得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煤油市场。在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煤油出口占到全部美国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从价值上说煤油占美国出口货的第四位;在工业制品中占第一位。欧洲则是它的*市场。到了19世纪70年代末,不仅仅是由一个州支配石油供应,而是由一个公司——标准石油公司掌握了石油的支配权。结果是,至少有90%的出口煤油是经过标准石油公司之手出去的。洛克菲勒被誉为“世界石油大王”。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托拉斯法。洛克菲勒对托拉斯采取明撤暗存的办法,把重心转移到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因为新泽西州的法律允许该州的公司持有其他州公司的股权。从而在“合法”旗帜下把“队伍”重新集合起来,注册资本从1000万美元扩大到11000万美元。

3.s-oil:韩国双龙炼油,2007年以15246.1百万美元排列世界500强第490位。

纽约石油(纽卡斯尔 石油) 第1张

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会下调吗?

因为销售市场忧虑经济发展变缓降低原油要求和这周北美活跃性石油钻机总数显著增加,国际油价17日大幅度下跌。

截止到当日收市,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质轻国际原油价格下跌8.03美金,收于一桶109.56美金,下滑为6.83%;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国际原油价格下跌6.69美金,收于一桶113.12美金,下滑为5.58%。

美国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17日发布的资料显示,这周美国活跃性石油钻机总数为584个,环比提升4个,同比增长211个;加拿大活跃性石油钻机总数为104个,环比提升10个,同比增长30个。受周五市场行情的危害,国际油价这周总计显着下跌,纽约石油价格与布伦特油价的七周连增趋势从此结束。

据了解,此次石油价格下跌是由于伊朗核协议书商谈有希望获得进度。但是国际油价的跌涨在于各个方面要素,由于6月15日新房开盘国际油价又出现了一些较小幅度起伏,布伦特石油新房开盘后再度涨到了120美金,而WTI原油则发生了一些较小幅度下跌。

巧的是,6月14日中国成品油价恰好经历了一次上涨,车用汽油、柴油机一吨各自上涨了390块和375元,通过此次价格调整以后92#车用汽油全方位进入了9元时期,在石油价格较为高的海南等地方已经到了10元上下,95#车用汽油乃至超过了11元。

据中国石油科谱,现阶段在我国成品油价格明确的重要依据是《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办法》中要求,当国际性时间石油价格高过一桶80美金时,逐渐扣除生产加工毛利率,直到按生产加工零盈利测算成品油价格。

当高过一桶130美金(含)时,依照兼具经营者、顾客权益,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运转的标准,采用适度税务现行政策确保成品油批发生产制造和供货,汽、柴油价格正常情况下不提或少计。

值得一提的是,在较早的2008年,那时候国际石油价格140多美元,中国成品油批发则是按8、90美金卖的,这是由于为了更好地不把油价上涨传送到不同领域造成全国各地物价飞涨,我国和三桶油补助油价上涨1652亿人民币,原本要10几块钱的油卖6.3块,每升油补助了司机4、5块。2009年执行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牌照费等列入汽油油价,提升所得税,大概1块多。

世界上机油有几万个品牌

世界上机油有2万个品牌。

机油作为汽车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应该得到车主们的重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机油便是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但是现在市场上的机油鱼龙混杂,假机油遍地都是。很多车主不知道选择什么牌子的机油好?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世界汽车十大机油品牌排行榜,快来了解一下吧!

1、壳牌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总部位于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由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两家公司合并组成。它是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的汽车燃油和润滑油零售商。壳牌集团在中国的经营已逾越百年,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提供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

2、美孚

标准石油公司后继者之一的纽约标准石油改名为美孚石油 (Mobil),1999年美孚石油和艾克森石油合并为艾克森美孚,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美孚提供一系列车用润滑油为众多汽车制造厂商所认可的汽车机油产品以及特种机油产品。

3、 BCP

邦乍优质发动机润滑油,GE合成技术E20E85是*全合成发动机油SAE 5W-30, 配有三重合成技术和出色的添加剂保护。优质的添加剂能够满足汽油醇混合燃料 E85的汽车需求,此外,当汽车处于瞬时高速满载、交通拥堵和高速行驶状态时,该润滑油表现十分出色。其合成技术满足两项标准:API SN为发动机提供保护;ILSAC GF-5更加节省燃料。

4、长城润滑油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于2002年5月29日正式在北京挂牌成立。是国内*的*润滑油专业产销集团。按照"统一计划安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市场开拓、统一品牌形象、统一产品开发"的"五统一"原则组建的润滑油专业企业。

5、嘉实多

嘉实多是世界公认的润滑油专家。BP(英国石油公司)旗下的一个子品牌,始于1899年。世界上大型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的*润滑油/润滑脂制造商。旗下的产品基本分为三大类,按照全合成、半合成和矿物油区分,全合成有极护和磁护启停保,半合成油有磁护,而且金嘉护、银嘉护和嘉力都为矿物油。

6、道达尔

道达尔公司(Total)是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在全球超过110个国家开展润滑油业务。2003年5月7日全球统一命名为道达尔,旗下由道达尔、菲纳、埃尔夫三个品牌组成。道达尔的产品分类较简单,主要是快驰(Quartz)系列,具体的型号为极驰9000、快驰9000、快驰7000、快驰5000、快驰4000和快驰3000系列。

7、昆仑润滑油

昆仑润滑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下属品牌。中国石油是中国最早生产润滑油的企业,拥有世界*水平的调合技术和完善的检测手段,具有中国最完备、设施*进的润滑油分析、测试中心。

8、康普顿

青岛康普顿石油化学有限公司1992年注册成立,公司产品线涵盖汽车润滑油、工业润滑油、摩托车润滑油、润滑脂、齿轮油、防冻液、制动液等七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可以为车辆和设备提供全面高效的润滑方案,并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向开发特种油品。在纳米陶瓷机油、纳米抗磨剂和合成工业油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9、福斯

德国福斯油品集团(FUCHS PETROLUB *)创立于1931年,总部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曼海姆市,历经八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的专业润滑油制造商,专业研制、生产、销售各种汽车机油品牌、摩托车油、工业润滑油及特种油脂。同时也是德国*的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专业润滑油公司。福斯在国际润滑领域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被誉为全球润滑专家。旗下产品主要有:泰坦超级全合成、泰坦全能、泰坦超能、泰坦GT1和泰坦MC分子油。

10、BP润滑油

1909年,BP由威廉·诺克斯·达西创立,BP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是世界上*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BP润滑油于1997年进入中国润滑油市场,BP和旗下的嘉实多都是*润滑油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什么是布伦特原油和纽约原油,什么区别

布伦特原油是一种北海原油,在伦敦商品期货市场种交易,也就是为大家熟知的ICEBrent,目前世界上除了部分中东和远东原油以外,绝大部分地区的原油(如北海、非洲、拉美、加拿大、以及部分中东和远东地区向欧洲出口原油时的计价)均以dtdbrent计价!

布伦特原油和WTI在品质和价格上均非常接近,近10年来的原油价格统计表明,二者涨跌同步,前者通常比后者低5%左右。比如1998年布伦特原油价格13.43美元,纽约WTI是14.53美元;2004年两者分别涨至38.29美元和41.60美元。

WTI原油是美国原油,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交易,也就是NYMEXWTI,虽然他也是世界原油计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只针对美国本土原油计价,局域性很强,已经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当然,以上计价部分均指现货交易,在期货交易中,NYMEXWTI仍是*的原油期货交易品种,对其他原油期货价格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

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美国作为原油消费大国,再加上纽约期交所在全球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在easy-forex交易的原油oil/usd就是wti的原油。一般来说,该原油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上的三大基准价格之一,公众和媒体平时谈到油价突破多少美元时,主要就是指这一价格。

总的来说就是:

WTI原油,美国市场,期货定价基准油。

布伦特原油,欧洲市场,现货市场基准油

纽约交易所石油期货价格今后会怎样变化

2008年是国际油价*戏剧性的一年:上半年节节攀升创下新高,下半年迅速跌落至4年低点。大起大落的国际油价,让全球经济感受“玩的就是心跳”。2009年,国际油价将会走向何方? 牛熊转换的背后推手 1月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此后,油价继续攀升,7月11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纪录。创下新高的油价立刻掉头向下。9月份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路下滑。尽管欧佩克宣布历史上*幅度的减产,国际油价19日盘中还是一度跌破每桶33美元,创下四年半以来的*。 与年中的历史*纪录相比,油价在短短5个月内每桶下跌了100美元以上,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跌幅,实为历史罕见。对于油价飙升暴跌的背后“推手”,供求关系变化固然重要,投机因素更是助推了油价大起大落的趋势。投资银行、养老基金、对冲基金、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基金,他们成为过去五年推动大宗商品牛市的*主力。《后凯恩斯经济学》一书的作者托马斯佩利今年8月撰文说:“一个重要的迹象是有文件证明的石油交易性质的变化,投机者(如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现在占交易的70%,而7年前只有37%。” 自2003年以来,中国石油需求占全球增长量的三分之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也明显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其石化产品需求下降。据统计,中国11月份石油表现需求同比下降约3.5%,为近三年来*下滑。中国需求的下降也使得国际油价翻身难度加大。恐慌之余,市场的多头资金逃离原油市场,空头资金涌入,原油市场成为空头狂欢的盛宴,油价由此掉头向下步入熊市。 低油价时代VS短期回调 日益黯淡的经济前景让分析机构纷纷下调未来石油需求和价格预期。美国能源部认为,2008、2009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均会下降,这将是30年来*出现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国际能源机构(IEA)则将2009年国际油价预期从每桶110美元下调至80美元。相比之下,投资银行对未来油价的预期更悲观,美林集团已将对2009年国际油价的预期从每桶90美元大幅调低至50美元,甚至不排除油价有降到25美元的可能性。 IEA署长田中伸男认为,到2008年11月,油价调整已经过度。“2008年,在原油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阶段,投机因素进一步抬高了油价,而一旦供需基本面走向反方向,投机又让价格向下过度调整,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状况。”他说。然而,从中长期来看,一旦世界经济摆脱困境步入复苏轨道,石油需求将快速反弹,而低油价导致的原油生产投资不足等问题可能再度引发供需矛盾,国际油价或将重回高位。IEA不久前在对800个处于成熟期的油田进行调查后发现,由于缺乏投资,这些油田的产量以每年9%的速度递减。 俄罗斯副总理伊戈尔谢钦也表示,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俄罗斯石油公司可能减少在石油勘探和开采方面的投资,这将导致未来俄原油产量大幅下降。欧佩克认为,目前影响油价的已远不只供求关系,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正使原油市场充满变数。欧佩克主席哈利勒表示,欧佩克的目标是使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70美元至90美元之间。如果未来两年国际油价不能达到这个水平,原油市场就会由于生产投资不足而后期供应下降,其结果必然破坏市场供需平衡,使国际油价于2012年再度达到高位。 美元汇率回跌可能也将成为中长期推升油价的又一潜在因素。一旦经济开始复苏,全球恐慌情绪缓解,美元避险需求下降,美国政府庞大的财政赤字以及美联储实施的超低利率政策可能会把美元重新打入贬值通道。IEA在其*《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并按2007年美元币值计算,2008至2015年原油平均价格可能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到2030年油价可能会超过120美元。 被油价改变的经济格局 油价的起落,与全球经济密切相关。历史上,油价几次大幅飙升,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冲击,甚至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境地。高油价严重增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对那些依赖石油进口、对高油价适应能力较弱、承受能力较差的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油价飙升更是雪上加霜。下半年油价下跌缓解了全球的通胀压力,增大了各经济体中央银行的降息空间,使央行摆脱了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同时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和“通胀上行风险”的两难境地。 国际油价下滑也为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时机。国务院日前决定,批准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相应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在价内征收,即在征收时不提高成品油价格,实施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并根据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降低成品油价格。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油价上半年高企,无疑使中国推进能源定价改革颇感压力,而中国选择此时推出燃油税这一全球通用模式,标志着中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时代不远了。就中国经济而言,这一信号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实现经济转型。 总体熊市尚未结束 燃油将在犹豫中不断“起伏” 2008年对国际原由市场来说可谓惊心动魄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际原油价格冲击150美元大关未果后戏剧性的急转直下,在国际投机资金的大撤退中,开始了连续半年的大调整,目前已经触即2004年中期的价格。展望2009年,虽然经济衰退的阴影仍将笼罩,但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那么,2009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经济才有可能走出触底反弹,慢慢的走出低谷。所以在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后,那么消费才可能真正重启,国际原油才有可能在欧佩克的减产效应下重新迈开牛市步伐。 国际油价走势因全球经济衰退而价格出现同步下滑的趋势。因世界经济衰退在持续恶化,而中国经济的快速下滑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内对能源方面的需求,加上燃油税的实施及成品油价格的下调,与国际油价的接轨正趋于成熟,而多空信息交织着,燃料油后市仍面临着较大的波动,将在震荡中寻求未来的方向。 从目前来看,后市影响原油市场的因素可能出现的一些变数值得关注:其一,如果石油输出国的减产能够真正得以实施。那么在消耗完一定的库存后,世界经济能在明年二季度后触底并反弹,在需求逐步启动后,国际原油将因其稀缺性而再度向上运行,但这取决于欧佩克减产的实施能否兑现的基础上。 其二,美元去向仍主导商品市场价格的走势。美联储日前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下调至0到0.25%的“目标区间”,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各国政府为了遏制经济的持续下滑而不断采取超常规的刺激性货币政策,大幅降息因此也不断出现。美国当前已经可以确定会出现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其衰退深度亦有可能创下新的纪录。那么美元的吸引力将再度减弱,而要从根本上结束降息的货币政策,那将取决于未来美国经济是否有所好转。所以,在美国经济尚未走出低谷前,美元难以摆脱其长期的熊市而真正反转。 其三,中国经济能否实现保八的目标。中国经济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把曾经封闭保守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模式,经历了坎坷与风雨,也缔造了中国奇迹的辉煌。那么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时候,作为对世界经济依赖程度较高的中国经济来说,要想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中国的出口占据着GDP的权重是较大的。所以,中国经济如果能经受这场严峻的考验,能把GDP维持在增长8%的水平上,对于国内能源市场及燃料油的需求将有着大大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