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里,移动平均线是最常用的“路标”,但很多人只会盯着价格和交叉点,忽略了趋势的力度与速度。所谓均线加速度选股公式,就是把“趋势向上是否在加速”这一点纳入筛选逻辑,帮助你在波动中发现真正的主升浪前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均线的斜率在时间维度上出现正向加速,而不是单纯的向上移动。这个思路听起来像数学题,但落地起来确实很像做菜:选对配方、火候和时机,炒出香味就对了。接下来,我们把思路拆解成可落地的步骤,带你在通达信里把它做成公式。
先把核心概念落地:均线的斜率是指某条均线在前一日与今日之间的变化幅度,记作 slope。再把 slope 的变化量称为加速度,即 slope 相对于前一日的增减。用通达信公式语言表达,既要看到短期均线的方向,也要看到其斜率是否在变大、变快。这样一来,当市场开始上攻且均线系统的上升速度加快时,选股条件就会被触发,筛出的股票具备更强的趋势力度。
在技术实现层面,先明确要用到的几个变量:5日、10日、20日等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以及它们的斜率与斜率的变化。为避免追赶过晚,我们通常同时关注短、中、长期三层均线的关系,以及价格相对于这些均线的位置。再加上成交量的放大信号,能把噪声筛出一层。下面给出一个可直接在通达信选股公式编辑器里使用的思路与表达方式。
之一步,确定基本均线:用 MA(C,5)、MA(C,10)、MA(C,20) 分别表示当前收盘价的5日、10日、20日均线。接着,计算各自的斜率:s5 = MA(C,5) - REF(MA(C,5),1),s10 = MA(C,10) - REF(MA(C,10),1),s20 = MA(C,20) - REF(MA(C,20),1)。这里的 REF(X,1) 表示X向前推一个交易日的数值,代表昨天的同一指标。斜率的正负直接映射出均线当前的走向。
第二步,计算斜率的加速度:a5 = s5 - REF(s5,1),a10 = s10 - REF(s10,1),a20 = s20 - REF(s20,1)。如果 a5、a10、a20 都为正,意味着短期到长期的均线斜率都在变大,趋势上升的“加速度”处于放大阶段,理论上有利于股价继续走强。这一步是区分“线性上涨”与“加速度上涨”的关键所在。
第三步,构建筛选条件的组合。一个实用的组合可以是:1) 三条均线呈现多头排列,即 MA(C,5) > MA(C,10) 且 MA(C,10) > MA(C,20),表示短期在领头向上,趋势结构向好;2) 收盘价在价格上方,C > MA(C,20),说明价格处于上升通道的上方,具备持续性;3) 三条均线的斜率均为正,s5>0、s10>0、s20>0,表示趋势力度仍在延续;4) 三条加速度 a5>0、a10>0、a20>0,表示趋势加速没有减弱;5) 成交量条件适度配合,例如 V > MA(V,5),以避免仅靠价格上涨而没有成交支撑的假突破。将这些条件组合起来,可以用如下思路表达:MA(C,5) > MA(C,10) AND MA(C,10) > MA(C,20) AND C > MA(C,20) AND s5>0 AND s10>0 AND s20>0 AND a5>0 AND a10>0 AND a20>0 AND V > MA(V,5)。
第四步,细化为可落地的公式片段。以通达信公式语言为例,常用的写法是:s5 = MA(C,5) - REF(MA(C,5),1); s10 = MA(C,10) - REF(MA(C,10),1); s20 = MA(C,20) - REF(MA(C,20),1); a5 = s5 - REF(s5,1); a10 = s10 - REF(s10,1); a20 = s20 - REF(s20,1); 条件1 = MA(C,5) > MA(C,10) AND MA(C,10) > MA(C,20); 条件2 = C > MA(C,20); 条件3 = s5>0 AND s10>0 AND s20>0; 条件4 = a5>0 AND a10>0 AND a20>0; 条件5 = V > MA(V,5); 最终选股公式可组合成:条件1 AND 条件2 AND 条件3 AND 条件4 AND 条件5。将这段逻辑粘贴到通达信的公式编辑区,就能生成筛选结果。
关于参数的℡☎联系:调,这套思路并非“一刀切”。不同股票、不同行业的波动特征不同,三条均线和其加速度的设定可以做以下试验:把5日、10日、20日改成6、12、26,或者改为8、16、40等,观察筛选结果的稳定性和命中率。还可以增设一个“回撤过滤”条件,比如最近N日内的更大回撤不超过某个阈值,以剔除过于曲折的股价轨迹。对于新手来说,先用默认参数测试一段时间,再逐步优化,会更稳妥。
实战中的一个常见场景是:某只股票在持续走高的过程中,5日和10日均线的斜率都出现稳定的正向放大,20日均线也跟着抬升,价格始终处于20日以上区域,同时成交量慢慢放大,说明买方力量在积聚。此时的加速度信号会在多头格局中不断给出持续性买点的信号,而不是一次性拉升后就走平。若随后斜率开始趋于平缓,或者加速度出现负值,需警惕趋势强度的下降,及时调整持仓。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公式的“直观含义”,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赛车”在高速公路上跑。短期均线像前方的引导线,告诉你方向;斜率像赛车的速度;加速度像加速器的踩下程度。只有在方向正确、速度持续增加、且加速器没被松开时,才更有可能看到稳健的趋势性行情。若价格虽然在上,但加速度突然减弱,像踩下了刹车踏板,风险就悄悄上来了。
在实际应用中,这套公式并非万能钥匙,需要与其他风控手段结合使用。可以配合价格行为的确认,如放量上涨、日线高位突破、或是 MACD 与 RSI 的趋势背离等信号,来增强信号的可靠性。也可以在筛选后对候选股票再做一次短线与中线的轮动筛选,确保不是被一两日的波动所骗。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的“筛选节奏”,把公式的信号当作工具,而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这样你就能把抽象的“均线加速度”变成可操作的战术,而不是纸上谈兵。
如果你已经熟练掌握了以上思路,不妨把它做成一个模板,固定在通达信的自定义公式库中,日常筛选就像开着滴滴打车的导航一样简单。你在筛选结果中看到的,往往不仅是单兵作战的好股票,更是多头合力的初步证据。随着你对这个公式的理解越来越深,你会发现,股票市场的语言其实很直白:谁的价格在说话,谁的成交在配合,谁的加速度在加速,谁就可能在未来几周内成为焦点。把这份理解转化成一个稳定的选股工具,你就已经走在了路上。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是市场阶段对公式的适配性。牛市中,均线加速度的信号往往更明显,短中长期均线的协同作用和成交量的放大更加有力;震荡市则需要更严格的加速度条件,以降低假信号的概率。无论市场处于哪个阶段,保持对“加速度”的关注,能帮助你在波动中保留清晰的方向感。
在日常操作中,建议把这类公式放在一个“弱化+强化”的框架中:弱化部分用来排除极端极端的异常点,比如单日暴跌、跳空等极端事件;强化部分则是在行情明显的趋势阶段发出更强的信号。通过这样的权重分配,你的筛选结果会更具鲁棒性,也更容易落地执行。最后,记得把历史回测作为常态工作的一部分,哪怕是小幅提升的收益率,也可能来自℡☎联系:小的参数调整或信号组合变化。笑着说,这些都是把“看似复杂的数学”,变成日常交易中的实打实的武器的过程。
那么,关于“通达信均线加速度选股公式”,你准备好把它带入你的实盘了吗?当你把多条均线的斜率与加速度一起看清楚,市场像是给你打开了一扇窗户,风景立刻变得清晰起来。你会发现,真正的关键并不在于公式有多复杂,而在于你如何用它来做出快速且自信的决策。现在就把上面的思路在你的账户里落地吧,看看筛选出的股票名单中,哪一支更先让你眼睛发亮。若你已经找到一个你认为靠谱的组合,记得在评论里和我分享你的观察与感受,我们一起聊聊这条路上遇到的坑与乐趣。最后的问题留给你:在你心中的“加速度”门槛,一旦触发,下一步该是什么?把答案放进你的公式里,看看结果是不是如你所愿。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