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大涨证券板块不涨反跌是非常正常,并没有什么猫腻,也不违背券商股违背不涨反跌的常态,大家别觉得这种现象有什么奇怪的。
因为股票市场有一个特征,就是板块轮动,并非大盘上涨的时候所有板块就一定会涨,总会有一些板块会下跌的。
最典型的就是周五大盘虽然大涨50多个点,但旅游板块不涨反而暴跌,整个板块平均跌幅高达7%以上,这是不是也有什么猫腻或者违背常态呢?
要知道旅游板块在大盘大涨反而暴跌是有原因:
第一,旅游板块的相关股票在假期前已经暴涨了,有暴涨就暴跌,而且涨高了就要跌,这是股市定律。
第二,旅游板块股票暴跌是由于超大资金在逢高抛压,逢高套现卖出具有股票,从而导致具有股暴跌。
同理证券板块在大盘大涨不涨反跌也是正常的,证券股不涨反跌也是有以下原因:
第一,证券板块在节前成为护盘大将,明显的强于其他大部分板块。证券板块既然节前已经涨了,节后出现补跌是正常的。
第二,正因为大盘大涨,股市环境回暖了,其他板块赚钱效应高,超大资金从证券板块撤离,资金撤离证券股,证券股下跌不奇怪。
第三,证券板块是股市特殊板块,现在证券板块成为拉升大盘的重要使命,当大盘下跌关键时刻,证券板块就会出手护盘拉升。所以既然大盘稳定,由其他板块拉起来的时候,证券短暂休战是科技理解的。
根据当前A股市场的环境,以及证券板块的特征,面临大盘大涨的时候证券股不涨反跌是正常,以上三点就是真正原因。
证券板块是股票市场特殊板块,不能按照正常思维去看待证券板块的涨跌,证券板块是关键时刻才会启动拉升的。
比如节前大盘持续震荡阴跌,证券股并没有跟跌,反而逆势拉升,为什么其他板块都在跌,证券股反而上涨不跌呢?
这种现象是不是有猫腻,也违背证券股上涨不低的常态呢?
总之一定要清楚证券股走不同寻常的行情,不要觉得有什么不正常,每个板块的股票都会自己的独立走势。股市有涨有跌,板块轮动涨跌是规律,不能以某个交易日走势不正常就觉得有猫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希望投资者正确看待证券板块的涨跌现象。
原因一:券商缺乏资金
券商股票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缺金”,也就是说券商股票得不到资金的炒作,券商股票始终涨不起来。
二级市场上,围绕抱团股炒作资金,资金主力纷纷进入抱团股,导致很多券商股和很多主题股没有资金关注,必然无法上涨。
从今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到现在证券指数的*跌幅是20%,自20年七月份的*点到现在证券指数的做大跌幅则超过了30%。可以说过去的22个月中整个证券板块一直在走下坡路,整个行业都不景气那么个股就更差了;跌幅超过40%的券商股比比皆是,比如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广发证券等;还有不少腰斩的券商股比如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等均有50%左右的跌幅。证券股的下跌我认为有两方面因素:
配股,配债是导致券商股持续走跌的一大因素。我们都知道去年就有不少券商公司发布了配股,配债的公告,比如中信证券是10配1.5股,中国银河是每股获配金额为1.21元的债券。配股和配债和分红,送股不一样,券商公司的配股,配债是变相的问投资者要钱,如果你不参与配股那么配股结束后你直接就是亏算10个点甚至更多。你公司股价下跌我还要被迫参与配股或者配债这不是耍流氓吗?也正因为如此近一年多来券商股才会一直跌跌不休,只要利空没有兑现那么股价就存在持续下跌的风险。除了上述两家券商股外,有配股预期的券商公司还有不少。而且这些有配股配债预期的券商公司都是市值超过千亿的大蓝筹,它们的下跌还会带动整个A股市场走跌。
第二个原因则是国际金融环境的全线下跌。自今年三月份开始全球金融市场全线下跌,受国际局势动荡的影响,欧美诸多金融市场的跌幅一度超过10个点。老股民都知道A股是出了名的跟跌不跟涨,外围市场全线杀跌我们的A股怎么会缺席呢?三月份沪指下跌近500个点跌幅高达14%,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跌幅均在15%左右。整个金融市场都处于下跌趋势中,券商又怎能独善其身,所以三月份证券指数又跌了10%左右。
利空兑现就是利好。在投资市场中利空利好不能只看表象,股价的涨跌往往会和利空利好走出相反的走势,就是老股民常说的利好兑现变利空,利空兑现则变利好。对于券商股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利空没有兑现之日股价会有持续下跌的风险,但是利空兑现之时股价则会止跌反弹。如今多数券商股的配股,配债已经兑现,那么超跌反弹行情也会随之而来。券商是衡量A股牛熊市的标杆,只要未来的A股市场还有再次上涨的机会那么券商股必然不会错过上涨,而且在大涨阶段券商股往往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对A股有信心,也要对券商有信心。我是投资观,感谢阅读,更感谢点赞关注。
前段时间蓝筹股压力比较大,一直在下跌。出现超卖反弹是合理的,这使得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跌宕起伏让人头晕目眩。我该怎么办?我告诉大家看成交量。真正的反转必须要有成交量的配合,*还是小心当前的成交量水平。所以我主张,在大资本部队进攻之前,我们的重点是并购布局,乌骨鸡就变成凤凰。
2020年的MA也是并购的旺季,这个布局也是卧底,不是追高。持续上涨是重组?不对!他有可能泄露了消息。连续暴涨后突然停牌的情况在哪里?一般在不知不觉中,就停止交易,在回调状态或死水状态下进行重组,历史上就有这个特点。
并购预期的品种短期内涨了不少,还得卖。如果打回去,应该敢买。波动产生差价,这是我们的目标。
总结这个诀窍很简单。连续暴涨后停止交易是不对的。消息泄露了就不要追了。所以有逻辑,不要追高买,等回调稳定了再做布局。
在目前的弱势环境下,在成交量没有完全放大的背景下,坚决不追高显得尤为重要。热点持续时间越来越短,买单的是你。提醒朋友注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