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个平台没有听说过啊,理财通的话据我所知现在用的人很多的,说实话理财本身就是有一定风险的,没有什么是只赚不赔的,要不然所有的人都去投资了,但是一般本金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只是收益会上下浮动,收益高的相对风险高,收益低的相对风险也低,但是还是需要仔细了解金融产品相关投资风险,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设置了安全卡
这个不叫勾结,你说有勾结,小警叔叔请你喝咖啡的。有问题的,叫做利益......
2019年4月12日,公安部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公开披露117个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被登记调查的公司名单,其中包括上海盐商集团有限公司
P2P金砖平台诈骗
爆料称金砖控股集团涉嫌非法集资 实际控制人或身陷多起借贷纠纷
《爆料称金砖控股集团涉嫌非法集资 实际控制人或身陷多起借贷纠纷》 精选一
核心提示
5家注册在不同地域的企业,却长期在同一网贷平台金盈所上高频率借款。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经过多方调查发现这5家借款企业都与借款平台母公司存在疑似关联关系。
日前,一篇标题为“小心跑路!金砖控股集团又一庞氏骗局 投资人资金安全毫无保障”的帖子引起《投资有道》杂志记者的注意。
爆料者称:
金砖控股集团旗下的三个品牌,包括金砖财行、金盈所(北京金砖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银砖控股。三个品牌为金砖财行做线下客户P2P理财,金盈所做线上P2P,两家就是线上及线下的关系,每个月的盈利大致在2.1亿左右。而借款企业多为他们自己的公司(自融),其中包括广州仲林贸易,宁波科泉物资,青舟实业,上诉企业多债务缠身,并涉及多宗的银行诉讼,且有失信记录。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郑永华,执行董事长林长茂,而这两位,在福建、上海,及其他各地,均有多宗银行借贷诉讼,融来的资金通过自融的公司进入实际控制人的私人账户。
这是蓄意抹黑,还是良心预警?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金砖控股集团旗下品牌金砖财行是某知名财经栏目的*冠名企业。
带着怀疑的态度,《投资有道》杂志记者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根据上述爆料信息,记者很快找到了金砖控股集团(全称为北京金砖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根据金砖控股集团的官方网站显示,该集团是一家聚合全产业链的综合产业集团,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旗下共有金砖财行、金盈所和鼎融控股三个品牌,去年9月份,金砖控股集团发布公告称,为适应行业发展,集团决定调整经营战略,将鼎融控股并入集团旗下另一家子品牌金砖财行。
在一系列的调查后,记者发现疑似金砖控股集团自融通道金砖控股集团旗下P2P平台金盈所。
同一企业长期在金盈所高频率借款
根据金盈所官方网站显示,目前该平台主要有金宝利、金票据、金利盈三大系列标的产品。截止目前,金盈所累计成交额已超过12亿,相比较而言,这样的规模在行业内并不算高。
然而,《投资有道》杂志记者却在这家小平台上发现了一些极不正常的现象。在金盈所已发布几千个标的中,涉及到的借款企业却少的可怜。而借款频率*的企业分别是苏州涵川物资有限公司、武汉乾宏盛电力物资有限公司、杭州妙菡贸易有限公司、广州仲林贸易有限公司。事实上,自2016年9月至今,这5家企业在金盈所平台上反复借款均多达上百次。
据《投资有道》杂志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2月23日至3月16日,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苏州涵川在金盈所上至少有58次借款记录,借款金额也超过1100万。自3月7日至3月16日,仅仅10天的时间,杭州妙菡也分32次从金盈所借入640万。
其余3家借款企业的情况也和上述情况类似。
去年8月公布实施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就规定,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显然,上述两家价款金额已经明显超出了*100万元的规定。
那么,这5家企业为何能够长期在金盈所平台上借款呢?此外,这5家借款企业与金盈所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关系呢?
借款企业间关系“紧密” 与金砖控股集团也“十分亲密”
记者查询工商注册信息得知,杭州妙菡注册时间为2009年6月3日,股东为吴绍荣和魏海峰。而魏海峰同时也是上海一景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和股东。巧合的是,金砖控股集团股东吴衍新也同时担任上海一景实业有限公司的监事。
苏州涵川的法人及控股股东为雷林金。巧合的是,福建省缔鑫邦电力物资有限公司的股东也叫雷林金和魏海峰。
分别注册在苏州和杭州的两家公司的股东,同时出现在同一家企业股东名单中,且这两家企业还在同一网贷平台上借款,这未免太巧合了吧?难道这不应该引起广大投资人的警惕。
很多人或许会质疑,中国人口这么多,同名同姓也很正常。那么下面的巧合将会再一次发生。
还是根据工商注册信息得知,广州仲林的法人股东为李兵文。巧合的是,国梁实业(现名为国梁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也叫李兵文。
更巧合的是,上海力晔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也叫林兵文,而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为徐文彪,监事为黄光华。最神奇的是金砖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金砖(北京)国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法人也叫徐文彪,监事也叫黄光华。
再来说说另一借款企业武汉乾宏盛,根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法人及股东为郑福伟,监事为林强。更加巧合的是,上海力晔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备案名单中也有一个叫林强的。
5家注册于不同地域的企业,却长期在金砖控股集团旗下网贷平台金盈所上高频率借款本已不寻常。5家借款企业的法人代表、股东或者监事却常常同名,此外,这5家借款企业与借款平台母公司金砖控股集团也存在疑似关联关系。
这些还不能够引起广大投资人的警惕吗?
金砖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郑永华
根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金砖控股集团成立于2015年4月16日,注册资本金为1亿,股东为郭政峰,吴衍新。在股权结构中并未发现郑永华的身影。与此同时,在金砖控股集团官方网站上,也并未发现郑永华的身影。
那么,爆料人为何要声称郑永华就是金砖控股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呢?
就在这时一篇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的标题《金砖控股集团受邀参加2016陆家嘴论坛》消息引起记者的注意。
根据文章内容显示:
2016年6月12日,金砖控股集团董事长郑永华有幸受邀参加了当晚的专场论坛浦江夜话3,并发表主题为“绿色发展和普惠金融的中国战略:路径与政策”演讲。
此外,根据金盈所官方网站2016年10月10日发布的新闻动态显示:
2016年10月8日,在国庆假期后的第一天,金砖财行举行了热闹、盛大、隆重的乔迁庆典。金砖控股集团副总裁、金砖财行CEO徐峰及金砖控股集团董事长郑永华等高层领导共同为乔迁庆典剪彩。
一位金砖控股集团的市场人士也曾向记者证实郑永华就是他们的老板,实际控制人。
郑永华身陷多起借款纠纷诉讼
在中文裁判网上,《投资有道》杂志发现了一份诉讼判决书“(2015)沪一中民六(商)初字第137号”《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金山支行诉上海宏迈贸易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根据判决书显示:
2015年6月24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金山支行诉被告上海宏迈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迈公司)、被告郑永华、被告郑永杰、被告陈瑛及被告上海中强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强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于2015年10月2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另据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6)浙02民初527号显示:
2016年4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仑分行(以下简称中行北仑分行)为与被告宁波科泉物资供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泉公司)、启东海天蜃景滨海生态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公司)、上海中强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强公司)、南通塘芦港滨海生态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塘芦港公司)、郑永华、黄春花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而上述两份诉讼案件中的郑永华就是金砖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吗?会不会又是一次巧合罢了。
然而,《投资有道》杂志记者在金盈所官方网站上注意到3月15日金盈曾发布*编号为“金商票2017S0296”理财产品,根据项目信息显示杭州科泉物资有限公司是本次借款的承兑企业。
根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杭州科泉物资有限公司是上海科泉物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而上海科泉物资有限公司股东就有上海中强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来看,上述两起借贷纠纷案件中涉及到的郑永华很有可能与金砖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郑永华是同一人。
《爆料称金砖控股集团涉嫌非法集资 实际控制人或身陷多起借贷纠纷》 精选二
国资在P2P领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和平系、光大系问题不断,华宇系也公开自我打脸,此前我们还曾深扒过负面不断的中房系。而今天我们要说就是2016年以来颇为活跃的中商系。此前,据媒体统计,截止2016年年底,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商中心)已经在P2P行业拥有了近10家子孙平台,势力不小。
盐课是清代赋税的大宗项目之一,当时全国划分为九个盐区及行盐销售口岸。然而,其他地区的盐商相比较两淮盐商而言,似乎名气并不大,其资本雄厚程度也远远不及两淮盐商,同样是盐商,为何两淮即扬州盐商具有如此的优势呢?
清代素有“两淮盐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的说法。当时,扬州盐商到底聚敛了多少资本和财富,恐怕是难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统计的,我们只能从一些零散的史料中获得一个粗略的认识。
据李澄在道光二年《淮鹾备要》一书中记述:“闻父老言,数十年前淮商资本之充实者,以千万计,其次亦以数百万计”。王赠芳在《从政录》中也有记载:“天下盐赋,淮南居其半,岁赋百三十万引。向来山西、徽歙富人之商于淮者,百数十户,蓄资以七八千万计。”富者千万,少者百万,这似乎被看作当时扬州盐商的一个概况。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王朝处于全盛时期,户部存银也只不过是七八千万两,扬州盐商之富,真可谓是富可敌国了。
扬州盐商在乾隆时期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除了清王朝“恤商裕课”的政策,给予种种优惠和特权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当时清王朝阶级矛盾相对比较缓和,人口大量滋生、繁衍,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扬州盐商独占着长江流域、江淮平原六省二百五十多个州县的食盐消费市场。这一地区正是清代经济发展最迅速、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清代的人口,乾隆初年约一亿左右,到乾隆末年将近三亿,六十年间人口增长了三倍,这就为食盐的消费提供了不断扩大的市场。
此外,扬州盐商行盐到汉口,卸下淮盐,装上大米,返销长江下游。这就说明一些盐商还同时兼营粮食生意。他们除了从引盐畅销中获得巨额利润之外,又从经营粮米的商业活动中得了一份额外利润。
第二,清政府为了褒奖扬州盐商的捐输,对盐引频频加斤。特别是乾隆年间,加斤数目极为繁多,如乾隆三年(1738年)六月,每引加盐十斤,八月又加十斤。此后,乾隆历次南巡,都照例每引加十斤、二十斤不等。并规定所加之盐,“不在原定成本之内,俾得永沾实惠”。
由于每引盐斤两频增迭加,到嘉庆时两淮盐业已从清初每引二百二十五斤增至三百六十斤,但实际上远不止此数。道光时期两江总督陶澍在《筹议加斤减价兼疏积引折》中说:“商人赴盐场捆运,每引于定额三百六十四斤之外,任带加恩免盐二十斤。尚有包内所带之私,不下百数十斤,通计每引几至五百斤有零。”
也就是说,本来只有三百六十四斤为一引,竟多至五百余斤。这不仅使扬州盐商节省了许多成本,多出大量的“无课之盐”,以及偷私之盐为扬州盐商获得了大量非法的厚利。同时又加重了对搬运工人的剥削,因为盐场搬运工人是以每引为数,而不是计算重量的。
第三,扬州盐商还通过贿赂盐官的办法,以多报少,所谓“奸商斤多,贿入可以填少”。在官商勾结、共同作弊之下,盐商本身的走私猖獗也日盛。康熙、雍正时期曾一度想整顿盐务,但实际收效并不大。因为盐商说白了就是官商,正是有了盐官的庇护,所以两淮盐业成了一个弊端重重的死水潭。
综上所述,扬州盐商在清政府“恤商裕课”政策之下,以层出不穷的舞弊等手段,加上官商勾结从而攫取了惊人的利润。而同时期,其他几个盐区却没有两淮盐业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形成了挟资千百万的扬州盐商集团。
年化收益超过6%以上的收益要考虑一下,年化收益超过8%以上,就要冒着本金损失的风险,年化收益超过10%以上的,基本上是骗局了。
栾宜龙 | 恒丰银行对公客户经理
我认为第一次见顾客谈什么具体分情况,但有一些方式一定要注意。第一要注意仪表,一个沉稳的外表,会留给客人的第一好印象,第二要注意自己的语速,不要太快,要跟着客户的语速来,声音不要压过对方的声音。第三,一定要谨记,在和客户交谈过程中,不要急于推销自己的产品,一定要先倾听对方的意见,不要中途打断对方的谈话,要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和客户交谈。第四,在交谈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配合你业务的推广。第五,第一次谈话时间不宜过长,大概介绍一下让客户有印象即可,如果将大量的细节势必会让客户觉得厌烦。
陈余保 | 景纬资本执行董事
一线销售工作者经常会发出一种感叹-----什么样的销售员遇到什么样的客户!的确一般第一眼看上去很聪敏的销售员遇到的客户都很刁钻,反而看上去很忠厚的销售员更容易打动客户,其实我认为这是客户刻意试探、考证的表现形式,因为他不了解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这很正常,所以有些销售团队会采取团队销售策略,即按照客户性格安排不同的销售员营销,所以结论就出来了,第一次见客户应该谈什么呢?销售员应该把自己塑造成“变色龙”,根据客户的性格特征作出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谈及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必须专业、坚定、果断,坚守底线,打消客户任何非分只想!
杨营 | 中艺云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经理
我觉得,与客户初次见面先看客户各项比如穿着,言行举止等,不能现上来就讲产品,先从其他方面入手。不然给人感觉是为了卖产品才和客户见面,目的性太强。
何武松 | 花旗银行Sales Supervisor
其实这个话题,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初次见面见哪种客户,客户见你是为了什么而见你!假如我是做保险的,好不容易约到一个客户,我会这样交流…,先不谈产品,谈一个轻松的话题,比如看客户的穿着,觉得很有气质,人看上去很nice,就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话术,比如(您好,看您的穿着我觉得你是一个比较时尚的人,我很想知道您平时除了工作生活中喜欢做什么,您的业余生活一定很棒,看看有没有共通点),怎么自然怎么问,一定要听客户说,然后找突破口!还有除非客户非常直接,你跟我讲讲你们的产品吧!否则肯定要找到聊天过程中的突破口!如果是销售理财产品,约到一个咖啡厅或者银行,那又会不一样!所以把这个问题的范围缩小,具体一些,也许我们的互动就更有针对性一点!
孙家文 | 湖南融耀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
第一次见客户,主要是要给客户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谈吐,举止,礼仪,内涵等等,至于工作这一块,倒可点到即止,但是一定要为下次拜访埋下一个伏笔。等客户基本认可你的时候,很多生意就水到渠成了。
何吉林 | 前成都盈泰丰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顾问
初次见面可以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陌拜,见面之后先让别人知道你是谁,然后去了解客户是谁。至于话术可根据自己的产品和陌拜的目标群体而定。比如我是做安利的,在大街上看到那种在原地逗留的年轻人我会主动过去招呼,这里不是直接上去就问好,而是站到对方身边先四处张望。不要让人觉得你目的性很强,然后再开口:你也是在等人吗?慢慢聊几句可以的话尽量留下彼此联系方式,整个过程自然就好。第二种事先预约。这样的客户已经算是意向客户,见面没必要讲太多虚的东西(见面之前肯定就讲过了)。彼此问候之后,直接切正题。首先要再摸索一次客户的需求,越详细越好。需求了解清楚再根据客户需求去包装产品卖点和公司优势。销售是一门艺术,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客户群体以及不同的沟通渠道所使用的话术都不一样。我这个话题其实可以再细化到某一个行业,这样谈过起来大家才会有更多的共鸣和见识。
白晨 | 美团市场BD
见人下菜,酌情而定。
1.对方雷厉风行,行事果断,你也不要拖拖拉拉,直入主题。
2.对方喜欢高谈阔论,通过对各种话题的讨论来了解你的水平,也就跟着聊,适时转入主题。
3.对方气场不强,立场论点都不够坚定,一切由你主宰。
郭庆军 | 牧合家畜牧科技办事处经理
1.第一次见客户给客户的印象很重要,请确定自己的着装风格,客户的类型决定您穿着2.对客户做充分了解,尽量用简单容易记住的语言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公司3.第一次见客户请不要以成交为目的,当然成交更好,你的目的只是认识一下客户,这样客户没有压力,你也能有收获。
Fiona | Michael page SC
其实初次见面就是两个目的,展示给客户你是一个有价值和值得信赖的合作者,为后续的跟进沟通打开门(达到这个目的,谈话的内容要因人而异),另外就是尽可能Fishing Information,了解客户到底想要什么
昂 | Handsome boy自由艺人
首先切记!不要先开门见山,谈你的产品,这样只会让客户觉得枯燥、反感。可以试着了解客户的兴趣爱好,然后顺理成章聊下去,觉得时机成熟,客户和你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后,再介绍产品会加深客户对你的信任度。
侯会军 | 明亚保险*经纪人
以前培训的流程是:
1.寒暄赞美;
2.讲公司(公司有多么牛掰);
3.讲自己(介绍自己,从业理由);
4.前期沟通过就讲产品;
5.没沟通过,搜集客户资料,寻找购买点;
6.留下再见面的理由,并约下次见面的时间。
现在通过电话、邮件、及时通讯软件沟通,见面基本就是签单了,互联网的发展,销售方式也在变化。
苏相甲 | 深圳鹏煜威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两个大方向:一个是首先了解清楚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这是目的;二个是寒暄一番交朋友,了解客户的一些性格、为人处世等等
汪明敏 | 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客户经理
第一次见客户,首先给他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风趣幽默,有素养,感觉你对他有价值,能给他带来正能量,他才愿意接近你。
其次,你要在谈话中,获得他基本的信息,了解他所感兴趣的点
第三,是了解他对你所在行业的一些看法和他的需求。
这样方便你们进一步接触,也能达到此次见面的目的。
陈俊宇 | 大一互联品牌服务机构*市场总监
见客户谈什么内容,每个人的做法不一样,但是都有一条主线可循。1.必要的寒暄。2.通过提问了解客户的痛点。3.介绍你的解决方案让客户产生幻想空间。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背景,会面时的时间充裕度不同,所以场景应对方式必然不同,谈什么内容要看你设置了怎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否有连贯性~~一般来说,当沟通进入正题时,如果第一个问题是客户发问,你就会陷入被动,打个比方:寒暄完后客户具备主场优势,往往会先问你们具体怎么提供服务的的;你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客户又会接着问你们的案例有哪些;你只能继续回答;然后客户还问你们怎么收费的~~等等,你都疲于回答客户的提问,就很难了解到客户的真实痛点和需求是什么。如果会面时寒暄之后第一个问题是你来提问,尽可能的让客户多说,从客户说的过程去了解客户目前的痛点,这对销售成功率是非常有帮助的~~这里,第一个问题怎么问,问的内容能不能提起客户的沟通欲望,是要经过思考和设计的,而后续的两三个问题的连贯性,又是深入挖掘客户痛点的必要手段,也可以理解为引出你解决方案前的诱饵,所以与客户见面时,谈什么内容,其实*的销售人员是可以提前想象的,因为谈的方向都是在他的话题引导下进行的~~~谈客户时我有一些小心得,客户和他的竞争对手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他们也有可能是朋友,他知道他的竞争对手做了什么,但是他的竞争对手不会告诉他是怎么做的,这个时候你透露下他对手的做法,他会很愿意听下去~~
李卫忠 | 恒昌利通团队经理,门店经理
现在社会讲重点少废话,一味的符合客户不会得到认可反而得不到尊重,我是从事贷款行业,一般跟客户首先是直接说明来意,和客户处于平等交流甚至作为更为强势的主动方 让客户明白大家都挺忙我不是来和你浪费时间的,明白我们之间是合作关系 不存在上帝服务模式,讲明自己产品的优劣势和客户为何需要选择你的理由 说出他的担忧 *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反而客户会对你留下深刻印象
袁站 | 深圳市小耳朵电源有限公司大区总监
既然是初次见面,觉得简单寒暄赞美得讲,然后要讲什么,这得看具体情况,理论是死的,人是活的,1有的可以在寒暄当中带进主题:2也有不愿意谈的,得看人,说不定客户在约见你时候已经对你公司有相应了解,只是想通过人去了解你的为人和公司整体;3也有客户较干脆,喜欢开门见山谈公事,因为时间紧。约见客户没有固定思维模式,做销售*一点是需要灵活应对,不观察细致多说一个字有可能都是错。
谢远达 | 萄酒时代业务经理
如果是陌拜的话,先自我介绍,然后在询问他的需求, 不要讲你的产品,可能你的产品不适合他。
当你了解他的需求,你可以引导他需求,销售就是解决客户的问题,问题解决了,你自然就成功了。当然这个是你之前了解过这家公司有什么需求,才进行询问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准备好,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 想要陌拜一家公司就要提前了解充分,比如手机号,法人,这些在网上搜下,大部分都是可以搜到的,
沈涛 | 深圳树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总监
首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然后告知客户你此行的目的,不需要想的太复杂。注意你和客户沟通交流的节奏感,这样双方交流的都比较舒服就可以了。我去拜访客户,销售液晶广告机,触摸一体机,拼接墙,客户如果事先告知我具体需求,我就会准备好报价方案打印出来带过去,没有说清楚就当面确认具体需求,回头做好发给客户。记录整理好客户的要求,客户有什么疑问当面无法回答,可以回去跟技术确认再回复,不需要回答没有把握的问题,让客户产生疑惑。记住你是去谈合作的,不是去瞎扯淡的。
梁顺 | 北京欧亚高效农林生物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经理
初次见面,请多指教!(太out了…)你好!***哥/姐,我是……(跟我有半毛钱关系吗…)帅哥/美女,约吗?(你这是要干嘛…)不同的对象决定不同的见面的内容。“消瘦惊英”们不必太刻意,没有多少个是“一见钟情”的,多出去走走,必然会找到自己的“一见钟情”……。学习可以让你和对方有聊不完的话题,就好象男生重来不化妆,但知道面膜是拿来敷的……。最后忠告:“千万不要问女生“苏菲”是谁!”
张海强 | 北京章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
看认识优先or业务优先,聊经历,聊业务,聊资源,聊业绩,聊专业度……
冯荣信 | 极光推送*客户经理
以我的经验来看,初次见面以谈事为主,用专业谈出价值,认可价值的话继续接触,可以谈谈感情啥的,这一阶段体现销售做人。做生意就是做人和做事。
黄嘉佳 | 中国人寿业务经理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产品介绍不要时间太长,把握在三分钟之内。然后看客户反应,如果有兴趣可以继续聊产品,不可急于求成。不感兴趣就聊聊其他的话题,旁敲侧击,尽可能获取客户相关信息。
艾亚琦 | 华腾财富业务经理
我个人觉得客户跟客户之间先谈重要的话题比如关于价格呀!费用呀!这些大事,但是前期可以强势一点,之后可以聊聊其他的话题,也可以一换套一换的去聊,不过还是的分客户是什么样的人自己感觉那种方式跟客户谈能更好的促成合作就用那种方式,谈判这事瞬息万变的,一个不小心客户就飞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这个的自己经历,然后成长
肖林健 | 唯寻网业务经理
与客户初次见面,我觉得首先要通过聊天拉近距离,从陌生关系变成朋友关系,让人不讨厌你;其次,与客户进行理念沟通,让客户认可你的观点;再次,在聊天的过程中注意收集客户资料,分折找出客户的需求点;最后,根据客户需求点,为客户设计出解决方案并与他沟通,客户认可就签单促成,不认可就留下下次见面理由,留待下次促成。整个聊天过程贯穿寒喧赞美,聊天内容以家庭生活、社会热点等或客户喜欢的话题为主。聊天切忌漫无边际、夸夸其谈,要通过话题引导,从而了解客户的家庭、工作、职业、学历、婚姻等基本情况。
朱晔菁 | 上海盐商集团财富二部总监
初次见面的客户若要有谈资还分好几种呢,其一若是主动找上门要投资那是已经对市面上的很多产品包括基金信托甚至是P2P已经了结透彻了才会来取经投资,不过也有可能是冲著佣金和返点来的,其二,若是保险客户自己寻上门要求买保险,不是神经病就是可能已经预料到分险的存在了才会直奔主题需要投保,其三,同业,不是来挖角就是来打听各方面收入的。就菁菁所言,自动找上门陌生客户,想要约见难上加难,就我个人而言,虽然还有商会资源,但是能约见的概率几乎为零
李延丁 |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销售部长
这主要是看见面的目的吧,如果是陌生采访,主要注意表明你是谁,是做什么的,了解客户的想法,并留下下次拜访的契机。切忌交浅言深,不理会别人说什么,只顾自己把想介绍的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