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废除限购的消息再次传出。8月8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就此问题与廊坊市政务中心取得联系,该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确认,《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明白卡》(简称《政策明白卡》)第一条提出,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方面不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限制性购房资格条件;对“北三县”和环雄安新区周边县(市)等重点区域,取消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
上述工作人员进一步回应称,“也就是说,廊坊现在已经取消房地产市场限购、限售政策,具体情况还需要相关主管科室回复。”
问题在于,廊坊废止限购的消息传出,为什么影响如此之大?一方面,因为2017年廊坊发布的限购政策规定限购区域涵盖廊坊市主城3区和下辖的7个县市,包括环京重镇燕郊、香河、固安;另一方面,在执行限购的五年里,环京楼市从高峰跌入低谷,量价齐跌,市场一度冰冻,虽然后来有所好转,但仍是低位运行。
毫无疑问,廊坊废止限购,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购房需求、促进市场活跃,但是在整体房地产市场消费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尤其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其效力会有多大,尚未可知。
近日,廊坊废除限购的消息再次传出,这次被证实是真的。图/IC photo
廊坊市废除限购成真
近日,廊坊市推出了《廊坊扎实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明白卡》,其中一条是《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明白卡》。《政策明白卡》明确指出,优化调整住房限购、限售政策,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方面不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限制性购房资格条件。对招才引智高端人才、招商引资企业高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随迁人员购买首套房时,按照本地户籍对待。对“北三县”和环雄安新区周边县(市)等重点区域,取消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
据了解,今年6月17日,廊坊市曾发布过《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被称之为“廊六条”,但是第一部分内容并未显示,呈现为“略”。对照《政策明白卡》的其他内容,与“廊六条”内容基本一致。
除了取消限购限售外,《政策明白卡》还包括满足房地产业合理资金需求,充分保障引进人才的合理住房需求,提高房地产交易服务水平,打通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与存量商品房的通道,用好绿色建筑金融政策支持等内容。
具体来看,在支持购房者购房方面,力度较大,诸如对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加大投放力度,合理确定并推进落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力争2022年8月份全市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4月份下降3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事实上,廊坊废止限购的传言一直在路上。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廊坊市政府发布一则《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对3个市政府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其中《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赫然在列。当时,新京报记者曾从廊坊市人民政府多个部门核实获悉,确实发布了废止文件。
时至今日,距离廊坊发布最严限购令已经超过五年。在此前的2017年6月,廊坊市出台《意见》,从严调整住房限购措施,实行住房限购的区域为廊坊市主城区(含广阳区、安次区、廊坊开发区)、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固安县、永清县、霸州市和文安县。
具体的限购内容是,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3年及以上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或纳税证明的,限购1套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已经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或者无法提供当地3年及以上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或纳税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当地购买住房。补缴的社会保险或纳税证明不得作为购房有效凭证。当地户籍居民家庭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在当地购买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与此同时,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住房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这份限购文件囊括了环京楼市最重要的几个地区,诸如三河、大厂、香河等北三县以及廊坊主城区、固安等地区,叠加其他调控政策,至此,以燕郊为主的环京楼市神话破灭。
如今,限购被废止,这对于环京楼市来说,无疑是利好的。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表示:“在本地购房需求较弱以及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压力较大下,廊坊取消限购具备一定的市场必要性,能缓解当地楼市较为低迷的局面。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是稳健发展和良性循环,在市场较为低迷下取消过往严苛的政策是允许的。”
环京楼市有所回温
2015年-2017年,受北京购房需求外溢等影响,环京楼市成为投资、投机重地,成交量、房价持续走高。以廊坊市主城区为例,2015年廊坊市主城区房价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到2016年底,部分楼盘价格冲击2万元/平方米大关。不只廊坊市主城区,固安、香河等县城部分新盘都冲破2万元/平方米,尤其是与北京通州仅一桥之隔的燕郊,房价在炒房客的推动下攀升,个别项目价格一度接近4万元/平方米。
但是,随着2017年前后环京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尤其是廊坊市发布限购政策,给楼市“当头一棒”,环京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成交腰斩。
据诸葛找房统计数据显示,固安新房在2016年成交30565套,2017年跌至11110套。香河新房在2016年成交27617套,2017年跌至16506套,2018年跌到谷底,为2532套,不过此后又有所回温,从2019年的5583套上升至2021年的8661套。
今年以来,廊坊房地产市场整体仍较为疲软,不过在“廊六条”的作用下,6月份,环京楼市有所回温。根据克而瑞环京投资决策系统统计,今年6月,廊坊市区住宅市场环比量价齐涨,当月共成交739套,环比上涨8.8%,同比下跌27.8%;成交面积7.77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1.9%,同比下跌26.3%。
与此同时,6月份,三河市共计成交212套,环比上涨221.2%,同比下跌83%,成交面积2万平方米,环比上涨209.7%,同比下跌82.3%;大厂商品住房市场共成交138套,环比上涨94.4%,同比下跌46.5%,成交面积1.51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15.4%,同比下跌40.7%;香河区域共成交41套,环比下跌33.9%,同比下跌91.5%,成交面积3958平方米,环比下跌30.3%,同比下91.1%。
在廊坊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从2017年至今,廊坊房地产限购政策已经执行了五年多,也给企业的销售回款带来了影响。这段时间里,一些小企业基本已经淘汰,剩下的规模型房企,也面临着一些亏损和回款困难。
最近两年,随着执行层面政策有所松动以及改善需求增多,燕郊、固安等地楼市有所回暖,成交量回升,但是以价换量增多。
去年,一则“燕郊天洋城房产免费送”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由于“资不抵债”,网名为“厚土”的业主准备将位于河北燕郊天洋城的一套于2016年购买的40平方米房子赠与别人,彼时还剩70多万贷款。虽然是个例,但是能够折射出,环京市场仍处于低迷的状态。
事实上,今年以来,受疫情、通勤等影响,环京楼市成交下行更甚,尤其是在5月份之前。一位环京房产中介人员表示:“今年应该是环京楼市5年来最差的一年,进不去,怎么买房呢?”
解除限购对楼市影响或许不太大
廊坊市废除限购成真,是否能够为环京楼市注入强心剂?是否能够推动当地房地产市场的明显回温?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廊坊废除2017年楼市限购政策,从廊坊大片区来说,只有燕郊利好更明确一些,比如地铁站的建设、沿路检查站的撤销或外迁计划,有可能会拉动购房需求。但其他片区对购房人的吸引力不是太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尽管环京市场中商品房价格已经回落,但是购房人对环京市场还在观望,购房人的心理预期和信心还需要一定时间和条件才能恢复。目前,购房人对跨区域买房还是比较谨慎的,而在疫情管控的环境下,使得环京到北京的通勤时间拉长,这又会影响购房人对环京区域市场的信心。
“从目前来看,廊坊解除限购,会对市场带来一些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太大。主要因为房住不炒的大环境已经形成,人们购房主要是为了自住,会变得更加谨慎,这就使得廊坊区域的购房需求大幅减少。”上述房地产开发人士说。
此外,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赵先生向记者表示:“目前环京二手房转手依旧很困难,由于疫情防控还在继续,再加上时而传出‘环京房企爆雷’的消息,环京区域一些个人房贷断供案例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购房人暂时不敢轻易购房。”
新京报记者 段文平 张建
编辑 武新 校对 刘军
廊坊全面取消限购及限售!含北三县及雄安新区周边,此举将带来哪些影响首先是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力,其次就是会有一些炒房客入住,再者就是加强了房地产的升值作用,另外就是带动了城市的长期发展建设。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廊坊全面取消限购及限售!含北三县及雄安新区周边,此举将带来哪些影响。
一、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力
首先就是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力 ,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活力就是因为对应的一些限购政策还有一些限售的政策取消了,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他们更加有动力去推广自身的房产。
二、会有一些炒房客入住
其次就是会有一些炒房客入住 ,对于炒房客而言他们之所以徐泽入住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样子可以提高他们的一个长期发展状态,并且可以加强一些资产的保值,同时还可以获得不菲的收益。
三、加强了房地产的升值作用
再者就是加强了房地产的升值作用 ,对于房地产而言之所以可以加强长期的升值作用就是对应的一些房地产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一个房地产宣传方面的工作,所以后续也可以使得对应的房地产获得一个增值的作用。
四、带动了城市的长期发展建设
还有就是带动了城市的长期发展建设 ,之所以需要带动城市的发展建设就是这样子可以使得城市的建设状态处于一个更加前沿的状态,并且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更好地满足发展的需求。
廊坊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建设,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手段,并且应该吸收更多的人才来建设城市,从而完成一些战略计划。
近年来,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为了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群众,市委、市政府把壮大整体经济实力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两条主线”,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最需要关心帮助的困难群众做起,着力解决城市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连续十年每年为市民兴办“十件实事”,共建设大小工程280多项,累计投入60多亿元,着重解决了市民就业、社保、居住、出行、食品安全、水电气供应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启动实施了农村“医、学、路、水、保、养”六项工程,突出办好“百姓急需、社会难点、历史欠账”三个方面18件实事,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生活。在社区构建“15分钟生活圈”,在街道、社区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00多个便民服务点,基本做到了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不出社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城镇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率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精心组织“廊坊之夏”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艺演出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敬老院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绿色、宁静”五大环保工程.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发展,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0天以上。经过不断努力,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优良、安全、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从2006年开始创办的“和谐廊坊·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先进文化服务大众为理念,每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现场讲座,目前已举办90期,受众超过8万人次,已成为市民的文化盛宴。廊坊连续9年组织开展了“营造城市森林”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全市累计100多万人次义务植树400多万株,市民自愿为城市绿化捐献资金500多万元。
“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的河北省廊坊市,已经成为北京和天津之间的“黄金走廊”。 400万廊坊人民按照“突出好、追求快、好中求快”的发展理念,全力建设“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突出壮大整体经济实力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两条主线,在64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谱写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今日的廊坊已经拥有中国*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殊荣。
投资100亿元的富士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从考察到动工,仅用了100天时间。“廊坊富士康模式”创造出集全社会之力助推项目建设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了这座新兴城市的项目承载力。华为、京东方、中兴、中科廊坊科技谷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廊坊,使全国*的网络通讯设备产业中心初步形成,河北省第四大战略产业支撑初具规模。
主动对接国家环渤海地区和京津两市的发展规划,以廊坊和燕郊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样板,通过重点抓好规划、努力创新机制、集聚创业人才发展园区集约经济,万元GDP耗能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成功申办了*出口加工区,有10个经济园区晋升为省级园区。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及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市、县两级财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市领导与企业家早餐会制度成为支持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在全市推广小额贷款、联保贷款。全市民营经济单位发展到10.3万个,上缴税金30亿元,涌现出前进钢厂、梅花味精等一批亿元纳税大户。
廊坊市在农村实施“医、学、路、水、保、养”六项工程,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医疗惠民工程,投入资金6032万元,新建和改建乡镇卫生院38所,改造村卫生室180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8.67万人得到补偿,补偿总金额2122万元。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程,使全市1300多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发放专项资金1250万元,为5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3.6万名寄宿贫困生补助了生活费。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共发放低保资金1119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工程,总投资1.41亿元,新改扩建敬老院34所,集中供养率达到58%。村村通油路工程,投资1.3亿元,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投资6987万元,打井231眼,解决了246个村街、21万人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