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或社会平均利润率;
2、无风险收益率;
3、行业或投资项目风险报酬率;
4、通货膨胀率。
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
1、无风险利率
无风险利率对收益率起“基础决定”作用,通常以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或国债收益率表示无风险利率,而一年期固定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始终高于定存利率。从理论上说,银行的每一次加息都将带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中枢出现上移。
例如: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央行连续5次加息,一年期定存利率由2.25%上调至3.50%,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相应地由2.70%上涨至5.25%。
2、投资的期限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仍然集中在35天、63天、90~91天、180~182天、*天。当发行期限从35天延长到*天时,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从4.52%上升至4.80%,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中间有所反复。
3、银行理财产品条款
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条款包括收益类型、资产投向、币种、发行期限等,这些条款都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构成影响。以不同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为例。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保本固定型、保本浮动型、非保本型。从风险程度高低来考虑,其他产品条款相同时,保本固定型产品设置的发行预期收益率应该*,非保本型产品*。
在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上,利率、票据、信贷、债券资产风险较低,主投这些资产的理财产品的发行预期收益率一般设定得较低;而汇率、商品、股票资产风险较高,预期收益率设置也较高。
4、月末、季末银行考核
月末、季末是银行考核的时点,每月月末和每季度的第三个月是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发行高峰期。据统计,在2013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按已公布的实际收益率排名,前十名中有七款是在月末、季末发行的。
5、产品起购金额
起购金额较大的理财产品约定的发行预期收益率往往要高于起购金额较低的理财产品,特别是对于起购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很可能是主投信托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因此约定的起购金额较高,并且给予的收益率也较高。
在凯恩斯理论中 影响预期收益预期的因素是资本的边际效率。
一,凯恩斯最重要的理论在于对国民收入的研究。总的来说,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和投资,具体大致分为如下几点。消费量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收入(即*收入消费理论)和消费倾向。对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像收入增加得那样多”,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消费倾向是后面乘数理论的基础。投资取决于利率(负相关)和资本边际效率(正相关)。消费倾向一般认为是稳定的,因此国民收入的波动方面主要受投资的影响。投资的增减会在投资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放大下成倍地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减。
二, 对于利率,凯恩斯认为利率受流动性偏好和货币数量的影响。流动性偏好是对货币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投机动机是凯恩斯开创性的理论,在这一支点上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可以通过利率影响投资,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对于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认为受预期收益(即凯恩斯所说的“信心状态”)和资本品供给价格决定。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随着投资增加而递减。
三,对失业与经济萧条的解释:凯恩斯认为,萧条的根源在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形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投资需求不足是因为消费倾向小于收入的增加,以及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而影响需求的三种因素,即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均取决于人们的心理状态,因而不会在自然状态下自发地相互协调,从而导致失业与经济萧条的出现。
四,理论主张: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实现充分就业。通过财政上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可以产生乘数效应增加收入;货币政策方面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需求以增加收入。但由于“流动偏好陷阱”的存在(凯恩斯的又一经典理论),货币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流动偏好趋向无限大,会导致实际利率不再下降。
1.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期
企业决定对某项目是否投资及投资多少时,首先会考虑市场对该项目的产品在未来的需求情况,因为这种需求状况,不但会决定产品能否销售出去,还会影响产品价格的走势。如果企业认为投资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会增加,就会增加投资,假设一定的产出量会要求有一定的资本设备量来提供,则预期市场需求增加多少。
就会相应要求增加多少投资,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以后的章节还会对这一原理加以叙述,这里仅指出对产出的需求预期会影响投资的预期收益进而影响投资意愿。
2.产品成本
投资的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投资项目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者的工资成本。因为工资成本是产品成本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工资成本上升会降低企业利润,减少投资预期收益,尤其是对那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投资项目而言,工资成本上升显然会降低投资需求。
然而,对于那些可以用机器设备代替劳动力的投资项目,工资上升又意味着多用设备比多用劳动力更有利可图因而实际I资的上升又等于是投资的预期收益增加从而会增加投资需求。可见,工资成本的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但就多数情况来说,随着劳动成本的上升,企业会越来越多地考虑采用新的机器设备,从而使投资需求增加,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认为投资需求会随I资的上升而上升理由就在这里。
3,投资税抵免
影响投资期收益的还有政府的税收政策,因为税收直接影响收益。在一些国家, 政府为鼓励企业投资,会采用一种投资税抵免的政策即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他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
例如,假定某企业在某一年投资 1亿元,若规定投资抵免率是10%,则该企业就可少做所得税100万元,这1000万元等于是政府为企业支付的投资项目的成本。如果该企业在这一年的所得税不足1000万元,只有600万元,则所余400万元还可到来年甚至第3年再抵扣,这种投资抵免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政策是临时的,还是长期的。
如果是临时性采取的,则此政策的效果也是临时的,过了政策期限投资需求可能反而下降。比方说,政府为刺激经济,如果宣布在某一年实行投资抵免,则该年的投资可能大幅度增加,甚 至本来准备来年投资的项目也可能提前到该年进行投资,但来年投资需求会明显下降,或政策实行的前一年,企业会把一些项目推迟到有政策鼓励时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