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后除权除息价格=(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现金红利)*10股/(10+送红股数)=(24-2/10)*10/(10+10)=11.9元。
配股后除权价格=(股权登记日收盘价*10+配股价*配股数)/(10+配股数)。
=(13*10+5*3)/(10+3)=11.15元。
“先送后配”:送现金红利=10,000万股*2/10元=2,000万元。
配股融资=2*10,000万股*3/10*5元=30,000万元。
扩展资料:
投资学专业毕业一般在资金投入与资金丰厚的地方就业,投资学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想赚大钱又有能力,投资学专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这个专业牛人多,但竞争也大,就业不困难,但是能否取得大的成功,还是看个人悟性和能力。
投资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证券公司的起薪低,但是发展潜力*,银行累,但起薪高,投行的话门槛较高。
另外,投资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到一些社会的投资中介机构、咨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做投资顾问,参与操作或提供专业建议。
通胀率--高通胀引起物价上涨,或央行增发货币,或引起币种贬值,从而影响国家之间的贸易顺逆差;影响投资人信心,或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GDP增长率,宏观经济指数的高低,从侧面可以反映某些行业的发展状况,间接影响行业内公司的表现。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股市。
失业率, 影响的是资本流向,或者说是资本流向+经济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决定失业率的高低。那么也就是说,失业率更多的反映的是大环境,而不是直接决定或影响股市行情。
利率,个人感觉这几个决定因素里面,利率可能是对股市产生影响*的一个方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对于企业来说,会决定其资金流向,或致使资金外流至其他利率相应合适的国家。对个人来说,直接影响投资方式,或储蓄,或购买理财产品,或国债等金融类产品。这也是为什么格林斯潘在美国经济10年牛市里面经常使用其作为一种促进消费的手段,屡试不爽。但后来这个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使用有些过度,对经济的发展及刺激并没有先前的有效。
所谓量化投资,就是通过定量或统计的方法,不断地从历史数据中挖掘有效的规律并在投资行为中加以利用,甚至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执行下单的动作。也就是说,量化投资方法是靠“概率”取胜,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可定量化描述的模型、规律或策略。
对于股票市场,量化投资主要包括量化选股、量化择时、算法交易、股票组合配置、资金或仓位管理、风险控制等。我们这里重点聊一聊量化选股和择时策略,其中前者解决哪些股票值得关注或持有,后者解决何时买入或卖出这些股票,以期在可承受的风险程度下,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第一阶段:选股
选股的目标是从市场上所有可交易的股票中,筛选出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具有一定安全边际的股票候选集合,通常称为“股票池”,并可根据自己的操作周期或市场行情变化,不定时地调整该股票池,作为下一阶段择时或调仓的基础。
量化选股的依据可以是基本面,也可以是技术面,或二者的结合。常用的量化选股模型举例如下:
1多因子模型
多因子模型:采用一系列的“因子”作为选股标准,满足这些因子的股票将作为候选放入股票池,否则将被移出股票池。这些因子可以是一些基本面指标,如 PB、PE、EPS 增长率等,也可以是一些技术面指标,如动量、换手率、波动率等,或者是其它指标,如预期收益增长、分析师一致预期变化、宏观经济变量等。多因子模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为在不同市场条件下,总有一些因子会发生作用。
2板块轮动模型
板块轮动模型:一种被称作风格轮动,它是根据市场风格特征进行投资,比如有时市场偏好中小盘股,有时偏好大盘股,如果在风格转换的初期介入,则可以获得较大的超额收益;另一种被称作行业轮动,即由于经济周期的原因,总有一些行业先启动行情,另有一些(比如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会跟随。在经济周期过程中,依次对这些轮动的行业进行配置,比单纯的买入持有策略有更好的效果。
3一致性预期模型
一致性预期模型:指市场上的投资者可能会对某些信息产生一致的看法,比如大多数分析师看好某一只股票,可能这个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上涨;如果大多数分析师看空某一只股票,可能这个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下跌。一致性预期策略就是利用大多数分析师的看法来进行股票的买入卖出操作。
与此类似的思路还有基于股吧、论坛、新闻媒体等对特定股票提及的舆情热度或偏正面/负面的消息等作为依据。还有一种思路是反向操作,回避羊群效应(物极必反),避免在市场狂热时落入主力资金出货的陷阱。
4资金流模型
资金流模型:其基本思想是根据主力资金的流向来判断股票的涨跌,如果资金持续流入,则股票应该会上涨,如果资金持续流出,则股票应该下跌。所以可将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编制成指标,利用该指标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股票的涨跌情况,作为选股依据。
第二阶段:择时
择时的目标是确定股票的具体买卖时机,其依据主要是技术面。取决于投资周期或风格(例如中长线、短线,或超短线),择时策略可以从比较粗略的对股票价位相对高低位置的判断,到依据更精确的技术指标或事件消息等作为信号来触发交易动作。
一般来说,择时动作的产生可以基于日K线(或周K线),也可以基于日内的小时或分钟级别K线,甚至tick级的分时图等。具体的量化择时策略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趋势跟踪型
趋势跟踪型策略适用于单边上升或单边下降(如果可做空的话)的行情——当大盘或个股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和一定程度的下跌,则认为价格走势会进一步上涨或下跌而做出相应操作(买入-持有-加仓-继续持有-卖出)。
2高抛低吸型
高抛低吸型:高抛低吸型策略适用于震荡行情——当价格走势在一定范围的交易区间(箱形整理)或价格通道(平行上升或下降通道)的上下轨之间波动时,反复地在下轨附近买入,在上轨附近卖出,赚取波段差价利润(下轨买入-上轨卖出-下轨买入-上轨卖出-…)。
3横盘突破型
横盘突破型:价格走势可能在一定区间范围内长时间震荡,总有一天或某一时刻走出该区间,或者向上突破价格上轨(如吸筹阶段结束开始拉升),或者向下突破价格下轨(如主力出货完毕,或向下一目标价位跌落以寻找有效支撑),此时行情走势变得明朗。
横盘突破型策略就是要抓住这一突破时机果断开多或开空,以期用最有利价位和最小风险入场,获得后续利润(空仓或持仓等待机会-突破上轨则买入或平空/突破下轨则卖出或做空)。
常见的趋势跟踪型策略有:短时和长时移动均线交叉策略,均线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入场出场策略,MACD的DIFF和DEA线交叉策略等。如下图所示:
常见的高抛低吸型策略一般通过震荡类技术指标,如KDJ、RSI、CCI等,来判断价格走势的超卖或超卖状态,或通过MACD红绿柱或量能指标与价格走势间的背离现象,来预测波动区间拐点的出现。如下图所示:
常见的横盘突破策略包括布林带上下轨突破、高低价通道突破、Hans-123、四周法则等。如下图所示:
必须要强调的是,趋势跟踪型策略和高抛低吸型策略适用于完全不同的市场行情阶段——如果在单边趋势中做高抛低吸,或是在震荡行情中做趋势跟踪,则可能会造成很大亏损。因此,对这二者的使用,最关键的是,第一要尽量准确地判断当前行情类型,第二是要时刻做好止损保护(和及时止盈)。
1、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A、内部因素;1、公司净资产,2、公司盈利水平,3、公司的股利政策,4、股份分割,5、增资和减资,6、公司资产重组。B、外部因素;1、宏观经济因素,2、行业因素,3、市场因素。)
2、影响债券投资价值的因素:(A、内部因素;1、债券的期限,2、债券的票面利率,3、债券的提前赎回条款,4、债券的税收待遇,5、债券的流动性,6、债券的信用级别。B、外部因素;1、基础利率,2、市场利率,3、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