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马科维茨模型定义,我们得到最小风险组合中各组成资产的精确权重,如下图所示。在这个投资组合中,10 只股票样本中的资产仍然存在比重分配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收益率*的贵州茅台和恒瑞医药的分配比例并不高,分别占总投资组合的 0.64% 和 8.91%。获得*权重分配的是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占 28.67% 和 23.84%,其收益率分别是 -0.27% 和 -6.69%。最小风险组合的平均收益为 2.95%,风险水平为 13% 。该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为 0.211。
2.资产配置“太祖”:马科维茨平均方差模型(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早的模型只考虑了三个维度的变量:资产的预期收益,预期波动率,以及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我们知道,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总是希望资产的回报越高越好,风险越小越好。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希望在风险确定的情况下使预期收益率*化,或者在预期收益率确定的情况下使风险最小化。基于这一思想,马科维茨和威廉·夏普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事实上,这种逻辑很容易在数学上实现。我们用资产回报率除以风险的比率来衡量资产的表现。Sharp ratio, treno ratio和sotino ratio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对于一篮子股票或一篮子大型资产,我们只需要给这些资产赋予不同的权重,建立一个资产组合,计算资产组合的收益、风险和收益风险比指数,然后重复前面的步骤(例如10000次),给资产赋予不同的权重,计算资产组合的回报风险比,最后,我们比较这10000次的回报风险比的大小,其中回报风险比*的资产组合就是我们寻找的*组合。
3.例如,经典的股票债券模型就是由此衍生出来的60%股票+ 40%债券的经典组合。虽然这种组合分散了一些风险,但由于资产只有两种类型,降低风险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随着炫目的金融投资产品的发展,传统的股票债券模式已经不够好。
有效资产组合是使风险相同但预期收益率*的资产组合。*资产组合是一个投资者选择的一个有效资产组合,并且具有*的效用,它只能是在有效集和具有*可能效用的无差别曲线的切点上。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关于在特定风险水平下投资者(风险厌恶)如何构建组合来*化期望收益的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突破性在于提出不需将众多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特征孤立分析,而是去研究这些投资如何对组合的表现产生影响。
扩展资料:
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路是:
1、投资者确定投资组合中合适的资产;
2、分析这些资产在持有期间的预期收益和风险;
3、建立可供选择的证券有效集;
4、结合具体的投资目标,最终确定*证券组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效资产组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组合理论
*证券组合是指投资者所要找的*组合,即就是某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与有效集的切点。将各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和有效边界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定出各个投资者的*组合。
什么是*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是一种投资组合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投资者可以在选定的可能投资组合中获得*收益。一般来说,它是指在证券,股票和基金市场聚集各种证券的过程中,根据每个证券的风险、收益和未来发展趋势,选择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投资产品和形式。*组合的*性由有效集的上凸性和无差异曲线的下凹性决定。
投资组合的目的是分散风险。投资组合可以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的投资组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它具有安全与效益、效益与灵活性、灵活性与有效性的双重考虑。
*投资组合不一定限制投资组合的数量。例如,一些基金条款规定投资组合不得少于20个品种,而其他条款没有明确规定,投资组合超过两个就可以了。投资组合模型可以是积极的、适度的和保守的。至于最终决定采用哪种投资组合,投资者有不同的意见。
*证券组合是指投资者所要找的*组合,即就是某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与有效集的切点。将各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和有效边界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定出各个投资者的*组合。
投资者共同偏好规则可以确定哪些组合是有效的(即投资价值相对较高),哪些是无效的(即投资价值相对较低)。
特定投资者可以在有效组合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组合,这种选择依赖于他的偏好。投资者的偏好通过无差异曲线来反映。无差异曲线位置越靠上其满意程度越高。
按照资产组合理论,有效资产组合是使风险相同但预期收益率*的资产组合。*资产组合是一个投资者选择的一个有效资产组合,并且具有*的效用,它只能是在有效集和具有*可能效用的无差别曲线的切点上。
关于资产组合效应,各经济学流派观点比较接近不同之处在于:凯恩斯学派强调利率变动在整个调整过程中的作用,而货币学派则强调价格变动的决定性作用后者认为,货币存量的变动,直接改变了支出单位资产组合中所有资产的价格,并由此而增加了支出单位的消费支出和资本品支出。
扩展资料:
资产组合的目的是通过对持有资产的合理搭配,使之既能保证一定水平的盈利,又可以把投资风险降到*限度。
在证券投资中,人们总是期望收益越高越好,但是由于每种证券都有风险,因此若只考虑追求收益,资产过分集中和单一,一旦出现什么不测,遭受损失的程度就会很大。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将证券投资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就可以实现在收益*的同时风险最小。
(1)实现了对汇率本质及汇率决定过程认识上得革新。以前的汇率理论,仅把汇率视为一种产出的价格,而非资产的价格,认为汇率决定于流量市场的均衡而非存量市场的均衡。
(2)该理论强调了资本项目交易对汇率的影响,纠正了过去的汇率理论只重视经常项目收支对汇率的影响这一片面倾向。
(3)该理论的某些假定比传统汇率理论的假定更为现实,例如,该理论假设各种资产之间具有高度可替代性,而不是完全的可替代性。
(4)该理论吸收了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得合理内容,既强调货币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又强调了实体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组合
说到资产配置,几乎所有人都听过“国外*学者指出,投资收益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择时只占1.8%!”
上面这幅图,出自美国学者Roger C. Gibson,在1986年发表于《金融分析家》上的《组合绩效的决定》一文,根据其与美林证券在1974~1983年发起研究的91项大型退休计划项目的长期投资收益,证明资产配置是投资组合绩效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择时操作和证券挑选只起到了次要作用。
4年后,1990年,哈里·马科维茨因为他1952年提出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从此奠定了“资产配置”在财富管理行业中的核心地位,甚至被誉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而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为现代资产配置理论奠定了基础。
那么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是什么样的呢?简单的说:
一、投资任何金融产品,都有收益和风险。大妈都知道股票收益高风险也高,债券收益低但风险低。
二、不相关资产组合之后,奇迹出现了:收益不变风险下降。如50%的股票和50%的债券配置一个组合,组合的风险比单独股票或债券的风险都低,但收益却没有降低。
三、组合资产间越没有关系(相关系数低),组合风险越低。
四、形成组合资产之间的*比例。下图蓝色的“有效边界”曲线,就是投资组合里收益*下,风险最小的股票和债券配置比例。这就是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
所谓客户的资产配置,就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如想赚多少钱,能亏多少,土豪还是屌丝,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多久要用钱等,在“有效边界”上找出最适合客户的配置比例。
(资料来自博道投资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