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计量就是用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
教材上说的后续计量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
因为权益法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所以你会感觉用了两种方法。给你举个例子,这样讲给你你就会很清楚了: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是以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成本,后续计量用权益法的,需要对被投资企业的初始入账价值进行调整。
比如A企业以200万购入B企业30%的股权,购买日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
那么这里的初始计量就是公允价值200万。
而这里的后续计量使用权益法,所以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进行调整:
1.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不作调整。
2.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那么,很显然,这里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应作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这样经过权益法调整以后,他的入账价值就是300了(200的初始入账成本+100权益法调整)。
前者是初始入账成本确认方法,后面的是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的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因为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就马上要确认他的后续计量方法,所以只要有了长期股权投资就要确认后续计量的问题,不管是刚买入的还是已经买很久的。就像买固定资产,一买来你就要确认使用哪种方法来计提折旧。
初始计量:比如以100万元取得乙公司30股份,具有重大影响,初始投资成本为100,而因为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120,故最终其入账价值是120
后续计量:若被投资企业实现利润100万元,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
贷:投资收益30
长期股权投资到目前的价值为120+30=150万元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等于付出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8800
贷: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7000
固定资产清理 600
资产处置损益 200
发行费用冲减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调整 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需要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应将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享有对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0000*30%=9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这个题长投初始投资成本 如果答案给的是9000 那就是错的 初始投资成本是88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9000
您好,简单的讲:初始投资成本是投资企业所投出资产的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则是指投资方所取得被投资方的净资产份额。
而他们的关联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二者的数值是相同的,即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价值。
初始投资成本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的金额: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为享有的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
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
当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应该先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再将调整后的金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其入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 + 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入账金额,一般是指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后的金额,成本法下(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初始计量金额是一致的。
1、成本法核算: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母子公司。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合营公司。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联营公司。
初始计量 就是在投资那一刻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多少。对价就是你为取得这个长期股权投资所付出的经济价值。
初始计量 可以大于 对价 可以 小于 对价 也可以等于对价
不同形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金额也不一样。企业合并形式下 非企业合并形势下都不一样。
企业合并 又分为 同一控制下 非同一控制下。
同一控制下 被投资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作为初始计量 它和对价的差额 计入 所有者权益。
非同一控制下 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直接发生的经济事物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力量金额 (计提包括,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发型债券的公允价值,发型股票的公允价值,但是非直接相关的费用不计入初始计量,而是计入当期损益,如审计、评估等费用) 初始计量金额和对价差额 计入合并资产负债表表和合并利润表
非企业合并 以现金或者非现金 进行投资 有公允价值的以公允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计量金额 差额 计入个别报表商誉 和 营业外收入 非公允价值的 以付出资产的多少作为初始计量金额
其实 初始力量就是你 投资的最初成果 对价 就是你为此做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