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小精灵(奔驰小精灵smart报价)

2022-09-15 21:25:08 股票 xialuotejs

奔驰小精灵前盖怎么打开?

奔驰小精灵前盖在前中网两侧有两个手柄、奔开手柄可以打开前盖

这是什么车,电动的吗?价格如何?

这辆是奔驰小精灵,也叫smart。这款车目前还是汽油的,是原车欧洲进口的。但是进口的汽油版smart  就卖到今年的年底,之后两年左右会推出电动款smart,而且是国产的。作为一个城市代步的*选择,我觉得它推出电动版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不过喜欢汽油进口版这种原滋原味的还是有必要抓住最后不多的机会,可以去当地店里问问。这车我自己也开过挺长一段日子,这车的操控还是相当不错的,车身短,转弯啥的很方便,关键是停车好听,一个车位可以停两辆,所以真的很适合城市代步。价格吧,我当时是十三万多点,优惠下来十二万五多点吧,还送了点东西。

  

奔驰小精灵(奔驰小精灵smart报价) 第1张

奔驰smart副驾储物箱下面有护盖吗

奔驰smart副驾储物箱下面有护盖,位于副驾驶手套箱后面。打开奔驰小精灵smart的手套箱。打开手套箱后会发现奔驰小精灵smart手套箱两侧有一个阻尼卡扣。

奔驰smart精灵1号特点:

整个外观设计打破了人们对新能源车型的固有印象,外形犀利同时极具科技时尚感,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动感的车身轮廓。

车身表面基本没什么棱角分明的线条,看起来就像是一座雕像。独特配色是个人比较欣赏的一点,车身运用了大量的白色涂装,但车柱是黑色的,车顶还加入了一圈金色装饰面板,设计师将其称为“灵感之源”,极具轻奢优雅与科技质感。

奔驰小精灵smart用什么机油

只要符合保养手册上要求等级的机油都可以。

推荐全合成机油,毕竟是自己的车子,原厂送的是半合成的,免费首保以后再用全合成的也可以,说明书上推荐5W-40,5W-30的也能用,4S店用的都是5W-30的。壳牌灰喜力、美孚1号、金美孚、嘉实多极护都可以的,保证是*就行。

介绍

smart(精灵)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戴姆勒-奔驰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管理中心设在德国斯图加特市,生产工厂则在相距不远的法国海姆巴赫市。作为汽车界巨擘戴姆勒公司和瑞士钟表集团斯沃奇(Swatch)合作的产物,似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smart与众不同的特性。

奔驰小精灵 Smart成立历史

“Smart”此名来源于Swatch-Mercedes-ART的组合词。Smart目前是一个隶属于戴姆勒集团的微型车制造商,它的原身是瑞士SMH集团(Swtach集团)与戴姆勒奔驰于1994年合资成立的汽车公司——MMC,奔驰与SMH的股份比例为51%/49%。Smart是MCC公司开发的汽车系列,最初由SMH提供车型设计概念,奔驰则提供汽车制造技术。2000年开始,SMH集团全面由MCC公司撤资后,股权***交由戴姆勒集团掌控后。MCC公司于2002年以汽车品牌“Smart”作公司的统一命名。

图:从Smart的品牌Logo中可以发现左边的圆形图标便是Smart的车标图案,它由一个C与一个往右的箭头组成,“C”代表 的是“Compact”,箭头则有“forward thinking”(开阔思维)的含义,与Smart的口号“Open your mind”成呼应。

Smart正式进入中国的时间尚短,各方面都给人“年轻”的印象。其实“Smart”由构思到搭建,由合资到独资,至今已经历了20年的历史。Smart的创办经过,充满了戏剧性。早1980年代末期,Smart创始人——SMH集团CEO尼古拉?海耶克(Nicolas Hayek)发现,当时众多大型车厂都忽略了具有相当大潜力的微型车市场。他幻想,有一天人们能够驾驶着小巧袖珍的城市车穿梭于大都会的建筑群中,既方便又环保。于是,海耶克开始着手构建这么一个微型车的品牌,他通过同名顾问公司Hayek Engineering着手设计一台双门双座的混合动力微型车。

然而,欠缺汽车业经验的海耶克意识到,与其独自在这个已经有一百年历史的汽车海洋上探索,倒不如寻找“有经验的”合作伙伴以减轻各方面的风险。1991年7月,海耶克找到了擅长制造小型车(Polo、Gol等)的大众汽车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可惜,SMH与大众的合作于1993年便宣告泡汤。当中*的原因是,大众汽车在同时期实施了定位相近的车型开发计划(Lupo)。1993年正好也是费迪南皮耶希接任大众集团CEO的一年。当皮耶希上任后,立刻要求终止了大众汽车与SMH的合作计划,因为他相信,双门四座设计的 Lupo拥有更高的商业价值。

察觉了大众意图的海耶克,立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但大部分的汽车制造商都没有看好海耶克的计划。经过了来自宝马、菲亚特、雷诺、通用的拒绝后,最终还是与戴姆勒奔驰达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协议。

在与SMH合作之前,戴姆勒奔驰尚没有微型车的实质制造经验,不过奔驰早在1972年开始便有制造微型车的想法,SMH的加入,正好能够复活1982年开发失败的NAFA计划。1994年4月,戴姆勒与SMH正式签订合作条款,戴姆勒奔驰与SMH合资建立微型车制造公司MCC(Micro Compact Car),于法国摩泽尔省设厂。

Smart的开发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MCC成立后不久,海耶克坚持由MCC负责设计车型结构设计,基于奔驰的汽车技术上融入了SMH的设计概念;车身外观设计交由Hayek Engineering负责,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由SMH Auto SA负责设计。1995年,Smart车型雏形成功开发,海耶克由坚持其命名必须出现“Swatch”的名字,不肯妥协的戴姆勒奔驰巧妙地以将Swatch、Mercedes、ART三个单词组合成“Smart”最终采纳为正式命名。雏形开发完成后,奔驰发现该车动力输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稳定性,为了进行改良而延迟了7个月的推出时间。奔驰任命了新的主工程师后,进行了大幅度改良,Smart品牌第*车型Smart City(后改名fortwo)于1998年10月成功于欧洲九大国家上发表。

图:Smart的第*量产车,City Coupe。

然而,这台车并没有达到海耶克最初的想法,因为Smart City搭载了3缸汽油引擎而非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这造就SMH撤资的*理由。Smart City发表不久后,戴姆勒收购了SMH的股份,2000年清理所有股权债务后,MCC正式改名为Smart GmbH。这就是“Smart”的诞生过程。

搭建十年发展十年,Smart的成功得归功于戴姆勒奔驰,可人们可曾记得,它曾经是一位六旬老者对于未来的憧憬。

Smart Fortwo是目前Smart品牌中**在售车型,现行的Fortwo为系列的第二代车型。过去Smart曾经开发过数个类型的车型,双门敞篷车Smart Roadster、五门迷你车Smart Forfour,还有专为日本市场开发的Smart K。

图:Smart City于2004年正式改名为Smart Fortwo,07年改款至第二代的Smart Fortwo针对安全性进行大量改良。

图:2001年作为概念车出展的Crossblade,于2002年5月正式发售,每年的产量只有数十台。

图:K Car属性的Smart K。

Smart K属于日本规定的K Car类型,2001年10月24日发售并于2004年11月停产。起初Smart Fortwo没有达到日本轻自动车规格所规定的车宽1470mm,Smart K是一台基于Fortwo的基础上,改变了轮胎、翼子板等方面的尺寸后,以1515mm的全宽纳入了日本K Car的行列。停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04年第一代Smart Fortwo小改款时,引擎排量扩张至698cc,过大的排量却抵触了日本轻自动车的标准因停止了发售Smart K。

Smart Roadster系列是*加长底盘的Smart Fortwo Cabrio,系列中分为电动软顶开蓬Roadster及折叠式电动硬顶开蓬的Roadster Coupe。Roadster系列标配698cc直列3缸涡轮引擎,*输出可达82匹。它的售价是Smart量产系列中*的,实际上只生产了4万3091台,05年的11月被证实该款车型没有达到防撞测试的标准而于2006年全面停产,最终尚余3百多台未顺利产出。

Smart Forfour是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投产的五门迷你车。Forfour是Smart与三菱合作研发的车型,与第六代三菱Colt分享同个底盘。有消息指Smart将会与日产合作开发Forfour的继任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