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被"卡脖子"一直在阻碍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在政策和基金倾斜的过程中,芯片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速度,一批具有优势的芯片企业出现了。现在为大家讲一个芯片半导体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斯达半导。
在开始分析斯达半导前,我整理好的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斯达半导的主营业务为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并以IGBT模块形式对外实现销售。主要产品可用于功率范围从0.5kW至1MW以上的不同领域等。斯达半导是国内IGBT领域领军企业,国内*进入全球前十的IGBT模块供应商
简单介绍了斯达半导的公司情况后,再来看一下公司的优势有哪些?
优势一、技术优势
斯达*把技术发展和产品质量作为公司进步的基础,并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公司的主要工作,持续大幅度地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培养、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型研发队伍,涵盖了IGBT、快恢复二极管等功率芯片和 IGBT、MOSFET、SiC 等功率模块的设计、工艺开发、产品测试、产品应用等,在半导体技术、电力电子、控制、材料、力学、热学、结构等多学科具备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优势二、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斯达半导自打成立以来就一直对IGBT为主的功率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度关注。在IHS Markit2020年报告中显示,在2019年度IGBT模块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率中,斯达半导是国际排名第7位(并列),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1位,是国内IGBT行业的领路人。
优势三、具备先发优势
IGBT 模块的应用广泛只是一方面,并且它属于下游产品中的重要核心器件,假设真的出现问题会导致产品无法使用,给下游企业带来较大损失,有着较高的替代成本,因此一般下游企业都会经过很长时间的认证期后才会大批量采购。
当国内的其他企业进入IGBT模块市场的时候,他们必须要面对长期的市场开发困难以及资金投入压力,更加彰显了斯达半导的竞争优势。在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自主芯片的批量导入,其实也加强了供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本行业的难度。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斯达半导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斯达半导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通过IHS 的数据可知,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22 亿美元,在2020 年里面同比增长4.6%,其中,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53亿美元,较上一年增加了6.3%的比例。同时,在其细分市场中,IGBT是发展最快的半导体功率器件。
近年来,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材料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因其宽禁带、高饱和漂移速度、高临界击穿电场等优异的性能而饱受关注。其中碳化硅功率器件由于受下游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需求的拉动,市场规模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行业发展空间越变越大。
总之,我认为斯达半导公司作为芯片半导体行业的优质企业,借助行业上升的红利,有望迎来高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斯达半导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斯达半导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斯达半导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09,*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股票代码603290确实是斯达半导股。
1.这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初是给英飞凌做芯片封装的,后来走上自研道路,研究开发出IGBT芯片,再通过Fabless模式将产品落地。
2.公司2020年营收9.6亿元,同比增23.6%,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33.6%。今年一季度营收3.2亿元,同比增135.7%,归母净利润7500万,同比增177%。
3.公司从2016年营收3亿元,已增长至9.6亿,C*R达33.8%,归母净利润由2100万增长至1.8亿元,C*R为71%。
4.公司的收入98%来自IGBT模块,公司的下游客户应用主要覆盖工业控制、电动车和白电等。公司实际控制人沈华,曾就职于英飞凌和赛灵思,2005年回国发展IGBT。而且公司的主要技术核心力量都在IGBT领域工作了有5-10年。沈华通过香港斯达控股44.54%上市公司嘉兴斯达。
拓展资料:
为什么半导体会很吃香?
1.IGBT是电子器件的核心部件,堪称“大脑CPU”级别的存在,电子器件中的功率器件包括二极管、晶闸管、MOSFET和IGBT等。从结构上来看,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是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FET(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的复合型功率器件,兼具了MOSFET的开关速度高、输入阻抗高、控制功率小、驱动电路简单、开关损耗小的优点,又有 BJT 导通电压低、通态电流大、损耗小的优点,在高压、大电流、高速等方面有突出的产品竞争力,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开关器件的主流发展方向。
2.IGBT可以应用的电流范围较广,从650V-6500V的电压范围均有应用领域,在电机节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家用电器、汽车电子、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均有需要,是最“标准”的国产替代方向。
3.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8年,新能源汽车领域IGBT的市场规模为50亿元,占比为31%;家电领域IGBT的市场规模为43.7亿元,占比为27%;工控领域IGBT的市场规模为32.4亿元,占比为20%;新能源发电领域IGBT的市场规模为17.81亿元,占比11%。而2020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达57.7亿美元,同比增长6.4%。
4.根据研究机构IHS在2020年发布的*报告,2019年度公司在全球IGBT模块市场排名第七(并列),市场占有率2.5%,是*进入前十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德国英飞凌、日本三菱和富士电机,合计市占率超过50%。
5.从我国IGBT企业目前的竞争局面来看,制造和封测模组环节竞争力较强,以上海先进半导体、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电子为主导的晶圆代工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8-12寸IGBT芯片生产的技术。但是在芯片设计端相对薄弱,只有斯达半导、士兰微、中车时代电气、比亚迪等少数几家公司具备竞争力。
从当前国产替代的进程来看,中车时代电气在高铁IGBT等重点领域具备了扎实的实力,斯达半导主要是从工控、光伏和风电等领域先行替代,比亚迪则是为自己的整车提供。
芯片被"卡脖子"长期阻碍着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在政策和基金倾斜的情况下,芯片的国产化进程持续加快,兴起一批品质良好的芯片企业。今天就给大家说明一个芯片半导体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斯达半导。
在开始分析斯达半导前,我整理好的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斯达半导的主营业务为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并以IGBT模块形式对外实现销售。主要产品可用于功率范围从0.5kW至1MW以上的不同领域等。斯达半导是国内IGBT领域领军企业,国内*进入全球前十的IGBT模块供应商
简单介绍了斯达半导的公司情况后,再来看一下公司的优势有哪些?
优势一、技术优势
斯达*认为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发展和产品质量,并且以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作为公司的主要工作,不断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培养、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型研发队伍,涵盖了IGBT、快恢复二极管等功率芯片和 IGBT、MOSFET、SiC 等功率模块的设计、工艺开发、产品测试、产品应用等,在半导体技术、电力电子、控制、材料、力学、热学、结构等多学科具备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优势二、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斯达半导自成立就比较重视IGBT为主的功率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以及销售方面的问题。在IHS Markit2020年报告中显示,在2019年度IGBT模块的全球市场份额里面,斯达半导占有率国际排名第7位(并列),属于*的中国企业,是国内IGBT行业中最为优质的企业。
优势三、具备先发优势
IGBT 模块不但在应用上极为广泛,且是下游产品中的核心器件,一旦发生问题会出现产品无法使用的情况,对下游企业来说会面对不小的损失,有着昂贵的替代成本,因此,一般下游企业都会经过为期较长的认证期后才可以大批量采购。
国内的其他企业如果要布局IGBT模块市场,那么将会要面临较大的资金投入压力和市场开发的困难,斯达半导的先发优势更加突出。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自主芯片非常厉害,可以批量导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巩固供货的稳定性优势,从而劝退了许多想要进入本行业的潜在竞争对手。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斯达半导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斯达半导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结合IHS 的数据,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22 亿美元,在2020 年里面同比增长4.6%,而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53亿美元,相比上一年增加了6.3%。同时,其细分市场中发展最快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当属IGBT了。
近年来,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材料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因其宽禁带、高饱和漂移速度、高临界击穿电场等优异的性能而饱受关注。其中碳化硅功率器件由于受下游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需求的拉动,市场规模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行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总的来说,我认为斯达半导公司作为芯片半导体行业中做的较好的企业,凭借行业的盈利,有望获得快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斯达半导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斯达半导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斯达半导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31,*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