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8月29日讯 华夏高端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代码002345)08月26日净值下跌2.53%,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6590元,累计净值为1.6590元。
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65.90%,今年以来收益-15.87%,近一月收益0.55%,近一年收益-22.40%,近三年收益126.33%。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吴昊,自2020年06月1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86.82%。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菲利华(持仓比例7.06%)、钢研高纳(持仓比例5.85%)、TCL中环(持仓比例5.41%)、隆基绿能(持仓比例5.24%)、福斯特(持仓比例4.92%)、中熔电气(持仓比例4.92%)、新雷能(持仓比例4.55%)、通威股份(持仓比例4.27%)、鑫铂股份(持仓比例4.19%)、欣旺达(持仓比例3.66%)。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2年二季度,最核心的宏观变量是国内疫情的发展,导致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都经历了巨大波动。在5月份疫情趋缓后,经济预期见底,股票也触底反弹。配合着诸多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从最低点累计反弹29%,其中以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板块表现最为突出。代表大盘蓝筹风格的沪深300相对稳健,从最底部反弹约16%。
中国制造业今年经受了巨大挑战,洗礼后也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和竞争力。首先是年初的俄乌战争,导致全球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成本压力骤增。同时,美联储超预期的加息,带来明显的需求压力。而国内疫情的反复,对物流和生产都带来新的挑战。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看到众多制造业不断克服困难,继续自我升级和进化,很多子行业在二季度依然实现了不错的增长,比如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等。
二季度市场剧烈波动,组合也经历了巨大波动。我们持续看好中国制造业的扩张之路,核心选择行业需求快速释放、长期空间大、且中报业绩有增长的板块。组合维持了光伏、军工、智能汽车、新材料等方向的配置。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最近网络传闻有一个12万亿元的刺激计划。
但实际上,我在任何正规媒体,都找不到有关于这个“12万亿”的报道。
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我仔细研究了网传的“12万亿”具体构成。
然后我发现这个12万亿构成,很大程度是把近期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里的一些事实碎片,通过误导和夸大的方式,给拼凑出来的。
真正有具体实施的是5月31日正式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这是之前“稳住经济大盘电话会议”的具体实施文件。
其中包含6方面33项具体措施。
然后我发现,网传的12万亿版本的具体构成,跟这个具体实施的“6方面33项”有一些出入。
本文会来对二者做一个逐一对比,来具体分析一下,到底有没有这12万亿。
1、网传的12万亿构成里,竟然包含3.65万亿的专项债规模,给人感觉这3.65万亿专项债,是这次才额外出台的放水。
但实际上,这3.65万亿专项债是今年3月的工作报告里,就已经规划好的今年专项债规模。
而且,这个3.65万亿的专项债规模,比起去年,并没有增加多少。
2019年的地方专项债最终发行规模是2.12万亿。
2020年为3.54万亿。
2021年为3.33万亿。
可见,我们2022年规划的3.65万亿地方债规模,并没有比过去两年多增加多少,而且这是我们本来计划内要安排的事情。
在5月31日实际出台的“一揽子措施”里关于专项债的内容,也是这么说的。
“抓紧完成今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任务,加快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这句话已经明确说明,这是今年已经下达的专项债。
规模并没有额外增加,之所以会列为刺激内容,是因为往年专项债通常是在10月左右才会使用完毕,这次是提到“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
也就是把本来10月才会用完的专项债,提前到8月底用完,通过这样“加快”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但专项债规模并没有增加。
但那个网传12万亿版本,居然把这3.65万亿专项债规模,给纳入到这个12万亿刺激计划里。
给人一种误导,认为这3.65万亿是额外的放水刺激。
这明显是偏离了事实。
2、网传12万亿里,提到全年退税2.64万亿。
但实际出台的6方面33项一揽子措施里,只提到了今年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
全年退税1.64万亿,这个确实对广大企业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
但这个也不是今年才有的。
2021年我们新增减税降费也达到1.1万亿元。
3、网传的12万亿版本里,提到的“国家融资担保资金1万亿,带来企业5万亿资金融资”。
而在6方面33项一揽子措施里,只提到“今年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1万亿元以上”,并没有提到“带来企业5万亿资金融资”。
而12万亿构成里,是把这没有具体提及的5万亿企业资金融资算进去,这一下子就占了差不多一半了。
此外,去年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也达到7542.15亿元的规模,今年是提高到1万亿的规模。
而在网传12万亿的版本里,就基于此说会“带来企业5万亿资金融资”。
这显然是有些夸大的。
4、网传的12万亿里,有提到3000亿的铁路建设债券。
这个在6方面33项一揽子措施里,确实有提到。
但这个3000亿,在网传12万亿的占比,显然就很小。
5、网传12万亿构成里,还提到900亿的商用货车贷款,我在6方面33项一揽子措施里并没有查到这个数字。
其中具体有提商用货车贷款的内容是:“对2022年6月30日前发放的商用货车消费贷款给予6个月延期还本付息支持”
6、网传12万亿构成里,提到4000亿小微贷款,我在6方面33项一揽子措施里并没有查到这个数字。
其中有具体提到小微贷款的内容是: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
7、网传12万亿构成里,还剩下一个3500亿航空专项贷款和债券。
这个在6方面33项一揽子措施里确实有提及。
具体是,增加民航应急贷款额度1500亿元,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加起来是3500亿。
网传的12万亿具体构成,就是这7项,我是都已经跟实际出台的一揽子措施,做了逐一对比。
这样对比后,大家就很清楚,网传12万亿构成的一些猫腻。
所以,对于这个网传的12万亿大放水,大家看看就好了,千万别当真。
面对当前极其复杂的国际局势,世界经济也比较严峻,国内经济也出现一些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这次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很具体,力度也很大,也很及时。
但这完全不是网传12万亿版本所鼓吹的那么夸张。
那个12万亿版本,是完全看不到任何媒体报道,只有网友传播。
在当前比较混乱的互联网舆论里,大家最好不要去轻信没有可靠信息来源的消息。
其实网络上,热衷于宣传这个12万亿版本的,大都是一些利益相关群体,比如房产中介、股民、一些机构、基金相关人士等等。
无非就是欺负普通人不懂得去具体求证,通过扭曲、误导的方式,拼凑出这个12万亿,并强行跟08年的4万亿对比,就是想要暗示并误导人,借此鼓吹房市和股市马上又要新一轮暴涨。
对此,大家还是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去求真务实的独立思考,不要偏听偏信,不要人云亦云。
比如,我们现在和2008年不可同日而语,2008年我们GDP才31.92万亿,2021年我们GDP已经114万亿。
以我们现在的经济规模,每年的财政支出都非常庞大,比如2021年我们财政支出24.63万亿元。
即使那12万亿为真,也达不到2008年4万亿那样的效果。
更何况,通过上面分析,网传的12万亿是有很大水分和误导。
并且,我们这次出台的一揽子措施里,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到,虽然我们的刺激力度很大,但主要集中在财政领域和刺激信贷,而对货币层面的刺激还是比较谨慎的。
而2008年的4万亿,大都是直接投资的方式,是通过货币大投放来实现的。
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具体看M2增速就知道了。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M2同比增长一度达到29%。
而在2018年开始,我们M2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内。
2020年因为疫情,有过小幅增加到10%上方,但去年就又回落到10%以内。
今年4月份,我们为了应对这波疫情,M2增速再次回到两位数,达到10.5%。
我之前也跟大家分析过,看我们有没有放水,看M2数据最直观。
10%以内的M2增长就属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正常增速。
10%~15%,属于放水阶段,但还算不上大放水。
超过15%,则可以视为大放水。
目前我们为了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这波疫情给我们造成的经济困难,我们确实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货币刺激,所以这个时候放水也是有必要的。
但现阶段是否要大放水,我认为还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此外,当前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处于货币大收缩的阶段,特别是美联储的激进加息缩表,还是会给我们造成一些制约,这个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其实现在市场上并不缺钱,缺的是信心,缺的是好项目。
有开企业,开工厂的人,估计最近都会接到一些问要不要贷款的电话。
但现在这个全球经济大环境,企业对于通过贷款来扩张产能,还是心有疑虑的。
投资最需要的是确定性,而现在各方面来说都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市场缺的是信心。
因此,当前我们最需要的并不是货币刺激。
这次的一揽子措施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主要也是财政措施和一些更具体的刺激内容。
相比那种抓着子虚乌有的12万亿就到处鼓吹,只看标题而不看具体内容,我们还是更应该关注这次一揽子措施里到底有什么内容,那样才能找到一些机会。
本次“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分为六大方面,分别是: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销费政策、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
这六大方面还细分出33项具体的措施,远比那12万亿列出来的7项,要详实得多,也更重要。
但很多人对于“一揽子措施”密密麻麻的具体内容,直接“字多不看”,一看到“12万亿”的标题,就情绪上头,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我这里也对这次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也做一个梳理解读。
1、财政方面,主要是加大退税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专项债的使用等等,一共有7项具体措施。
2、货币金融政策方面,有5项具体措施。
其中我比较关注“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跟直接说推动全面降息,是有很大区别。
可以看出来,即使现阶段,我们在货币层面,也还是比较谨慎的态度。跟2020年3月份一样,可能会有一个阶段性放水稳一下经济,只要控制住疫情,回归常态化,那么货币层面也会很快回归常态化。
现阶段我们还是没有大放水基础。
利率是我们最宝贵的弹药,只有在最关键时刻,比如美国那边暴雷了,引发世界经济危机,那么我们才有全面降息,一口气把手里弹药都打出去的基础,到那个时候大放水,才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而且现在市场上并不缺钱,缺的是信心,以及怎么有效的引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想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所以其中也提到“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
其他主要就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
以及特别提到了“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这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措施。
3、稳投资促销费
这一块也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有6项具体措施。
这其中有3项是基建相关,包括水利工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除了基建之外,其他还有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
还有就是市场比较关注的“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另外比较重要的是“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4、保粮食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而粮食安全更是涉及到根本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两点都提到了煤炭,“加快煤矿优质产能释放,保障迎峰度夏电力电煤供应安全”。
这也是吸取去年的教训。
5、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这次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大都还是从给企业减负的角度去做。
比如,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成本、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用水用电用网“欠费不停供”,设立6个月的费用缓缴期。
2022年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减免3—6个月租金。
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一些减负措施。
6、保基本民生政策
这里面有一条是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
其中有1547亿的救助补助资金,要通过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需要帮扶救助的群众手中。
其中也特别提到了,部分地区因为疫情加强管控,需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做好米面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保供稳价的工作。
总体来说,这次一揽子措施,财政支持力度很大,我们要稳住经济大盘的决心也很强。
而且很多措施,都是十分具体的内容。
这对我们稳定经济大盘很重要。
现阶段,我们相比用货币大水漫灌,更重要的还是控制住疫情,出台更有效的具体措施,合理的把市场无处释放的货币,真正引流到应该去的地方。
漫无目的的大水漫灌,并不能充分有效使用货币,只会变成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泡沫狂欢。
今年这样的多事之秋,我们要更全面的关注一些国际局势动向,理性去看待各类消息。
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叠加俄乌冲突、美联储激进加息缩表、中美博弈等诸多极其复杂因素,今年做任何投资,都是充满不确定性,要更加小心谨慎。
在充满变数的周期里,要学会见好就收,戒贪戒躁。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08月17日讯 华夏行业精选混合(LOF)基金08月16日上涨1.07%,现价1.776元,成交17.34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8090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06%,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77%。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6.10%,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5.54%,近6月本基金净值上涨4.03%,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9.00%,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9.0240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21.68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劲松,自2019年08月1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81.36%。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鸿远电子(持仓比例6.68%)、泸州老窖(持仓比例5.72%)、震安科技(持仓比例5.53%)、捷佳伟创(持仓比例5.46%)、中航重机(持仓比例5.09%)、璞泰来(持仓比例4.91%)、中科电气(持仓比例3.94%)、立讯精密(持仓比例3.52%)、宁德时代(持仓比例3.26%)、隆基绿能(持仓比例3.15%)。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国内方面,4月份经济受到疫情影响较大,5月份开始逐步改善,结构上政策发力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相对较强,服务、消费仍然较弱,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继续低迷。国际方面,虽然美联储已多次加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仍然继续上升,后续紧缩压力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继续承压。
二季度A股市场呈现剧烈波动,4月份市场继续下跌,煤炭、食品、家电等行业相对抗跌;5月份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市场开始快速反弹,行业增速较快但前期下跌幅度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以及受政策刺激的汽车等行业反弹幅度较大。
操作方面,二季度组合根据基本面和估值的变化在新能源、军工行业内部进行了结构优化,将组合向未来几年增速更快、持续性更强的个股集中,同时增持了BIPV、钼等细分行业个股,减持了部分反弹幅度较大的个股。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11月03日讯 华夏行业精选混合(LOF)基金11月02日上涨0.13%,现价1.562元,成交91.71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5890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2.19%,场内价格溢价率为-1.57%。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92%,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18%,近6月本基金净值上涨30.57%,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55.78%,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8.2220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21.68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劲松,自2019年08月1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60.99%。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捷佳伟创(持仓比例9.46%)、五粮液(持仓比例5.45%)、立讯精密(持仓比例5.14%)、吉宏股份(持仓比例5.01%)、碧水源(持仓比例4.92%)、震安科技(持仓比例4.04%)、创业慧康(持仓比例3.86%)、北信源(持仓比例3.76%)、璞泰来(持仓比例3.74%)、宁德时代(持仓比例3.45%)。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从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高频数据看,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企业盈利方面,中报数据显著好于一季度,其中创业板业绩增长表现较佳;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国内政策边际上逐步趋于稳定。海外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艰难恢复,但复工带来了疫情二次爆发的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疫情仍较严重,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
三季度初A股出现快速上涨,中小盘和成长股表现相对突出,之后市场进入震荡整理阶段,价值类个股和部分顺周期品种表现相对较好。操作上,三季度组合维持仓位相对稳定,适当减持了部分涨幅较大、估值偏贵的个股,增加了对军工等行业的配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行业基金净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行业基金净值、12万亿刺激计划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