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光明日报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网络安全保险作为一个“热词”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中的焦点。网络安全如何与保险行业深度融合?网络安全保险保什么、如何保,如何为老百姓的数字资产、网络活动提供风险保障?如何快速推动网络安全保险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带着这一系列问题,
网络安全保险是什么
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许闲教授说道,网络安全保险在金融保险领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国外设立相关险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受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安全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日益严峻的网络攻击态势驱动,全球网络安全保险市场迅速发展。据测算,2020年全球网络安全保险市场规模高达78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将维持20%以上的增速。
许闲教授介绍,网络安全保险是针对网络安全事件相关经济损失的风险转移工具,它所承保的风险面向恶意攻击、病毒勒索、网络欺诈、系统或技术性故障等导致信息技术资产的保密性、可用性、完整性受损的事故。通俗地讲,老百姓的网络资产、数字权益受到的侵犯,企事业单位遭受网络安全攻击造成的损失,都可通过购买网络安全保险这种保险产品,来保障自身的权益,获得相应的赔偿。
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尽管起步较晚,但在发展数字经济的新时代重大战略选择背景下更具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先后出现了保障网络金融账户安全、虚拟财产安全、移动支付安全、云服务安全等侧重特定风险类型或保险标的的产品,但存在责任覆盖狭隘、产品种类缺乏、条款表述冗杂、风险控制不足等问题。中国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龙保勇指出,有风险就有保险,有需求保险行业就有责任,网络安全保险不能单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必须把行业发展融入国家治理的大格局中,承担行业的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在“先思、先行、先试”的过程中,推动网络安全保险创新发展。
网络安全保险发展的痛点在哪里
虽然各方均看好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前景,认为网络安全保险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片蓝海,但当下还是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对此,永诚保险车险事业部总经理丁澎认为,网络安全保险特别是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保险,行业的痛点就是“看不清、算不准、担不住”。“看不清”,是指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的界限是什么还不清晰;“算不准”,是指风险的频度和强度很难测算;“担不住”,既包括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也有复杂法律责任和关系。
面对网络安全保险的痛点问题,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陈平研究员指出,网络安全保险有一个充要条件,即网络安全功能可以度量、网络风险概率可以测量、网络安全损失可以估算,这也是精算定价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网络安全技术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网络空间仍存在内生安全共性问题,“漏洞”不可避免、“后门”不可彻查,由“漏洞”“后门”造成的网络安全风险防不胜防。
目前,网络安全技术,一方面难以防范未知的风险,难以解答“网络到底安全不安全”“网络安全能不能量化”这些关键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网络安全产品也不能保证自身是否安全,是否因为叠加了安全设施后造成新的安全风险。一个安全性能不可保证、安全质量说不清楚的安全产品,保险业如何跟进?
事实上,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险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指出,一方面,网络安全保险需要更注重体现社会责任,网络安全的残余风险要靠保险来吸收,保险促进了社会面的风险防范;另一方面,网络安全企业也可以用网络安全保险来赋能,如果一个企业能够附赠网络安全保险,实际上就是为网络安全产品做了性能上的“背书”。保险越高,表明安全能力就越强,也相当于让有更高性能的产品去引领市场、服务社会。
网络安全保险如何破局
推进网络安全保险创新,使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阻尼器”,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达成这一目的,需要保险业、网络安全行业、政府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协同创新。但要真正破局,根子上还要网络安全技术实现范式创新。
上海大学李玉峰教授认为,网络安全技术要达到保险业所需要的“可保性”的基本要求,必须做到“五个可”:安全性能可量化设计,对安全性不能“模棱两可”,要*度量;安全成本可按需调节,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多样化配置,实现性能和成本有机结合;安全保障可*实施,能够实时监测威胁,快速启动安全预案,瞬时恢复受控状态;安全态势可实时呈现,对安全场景、内控机制、安全效果达到全域可视;安全链条可追溯取证,在“事后”进行成因分析和取证。
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谈到,达成保险业所期望的“可保性”需求,靠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很难实现,“封门堵漏”“杀马杀毒”等依赖先验知识的技术路线,无法达成网络安全保险的核心需求。为此,必须要探索网络安全新的技术发展范式。近十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独有独创的内生安全理论和技术体系,一方面可以抵御网络空间未知风险,让基于“漏洞”“后门”的网络攻击化于无形;另一方面,通过动态、异构、冗余的架构技术,能够实现安全功能可定制、安全性能可度量可检验,为网络安全保险产品创新、业态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6日08版)
光明网-《光明日报》
729拥有世界上*的反胶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电视上说的。那会应该是1999年左右,笔者刚拿起乒乓球拍。电视上播放着对国家队教练的采访,这是他的评价。这话有点*,因为彼时蝴蝶和亚萨卡也有着颇高造诣的涩性反胶。但如果说,曾经的729,拥有着世界上*的粘性盖胶技术,应该是没人反对的。
那时的乒坛,“狂飚”还未兴起,最让人魂牵梦绕的是729的“*组合”:729精品反胶+日本进口海绵。有浑厚的弹性和动力,又有惊人的持球感。“套胶”刚诞生的年头,就有如此精品,确实让人难以抗拒。到了新世纪,后续有了德国海绵武装的729精品套胶。
先后成就63位世界*的729,从来不缺反胶精品。人们在乎的,只是她是否一直位居首位。
再度“奔腾”的价值
新世纪后,729的粘性反胶仍然有很多拥趸,如国手王楠、郝帅之类在世界大赛中多次使用729反胶,业余领域亦有众多球友用着729-2、729-08和纵横系列等。但这几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奔腾”系列。
新世纪后粘套的常年*“狂飚三”系列,成功的一大要素在于:海绵对胶水/油的敏感反应。使之灌胶/用油打底之后,成就了无与伦比的手感、弹性和二跳压迫感。但频繁的灌胶和打底,耗费的不只是胶皮的寿命,还有球友的精力。现在有这么多球友选择“奔腾”系列的一个关键,便是在于:足够的内能感、更好的弹性和弹速。
在40+新塑料球时代,为了弥补失去的旋转和速度,同时符合无机的要求,内能感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种诉求。更强的内能感意味着更好的弹性、出球速度。何况,729向来拥有卓越的粘性盖胶技术,对胶面摩擦力的把控向来首屈一指。有旋转,有内能的速度,两者结合,并拥有传统粘套的手感,便是奔腾系列广受欢迎的原因了。
对比狂飚三,奔腾的普遍特性
首先是内能感。即便只是刷一遍无机胶水,奔腾系列已经可堪一战。灌胶或用油打底,当然可以增强弹性和力量感,可以说任何反胶都如此。但在免灌的前提下,奔腾已经足够出色了。对比众多国产粘套,拥有更好的通透感、弹性和一速。
免灌时更强的通透感,带来的是控制性能上的优化。同时,因为一速更好了,所以很多球友反映:不灌胶时,奔腾系列普遍推挡和击打的速度更快。狂飚三在胶面的摩擦力仍然很出众,但奔腾的出球更利索,更省力了。
如何选择和使用奔腾
内能感颇强的奔腾,在免灌情况下,上场战斗毫无问题。对于职业选手来说,追求球质的极限,可能会考虑打底处理,以增强进一步的弹性和力量。好消息是,729的反胶在胶面和海绵的粘合品控相当出众,所以不容易出现开胶或断颗粒的情况出现。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几款奔腾,笔者做了一番对比:
橙海绵省队版奔腾II
出球更线性,有天然的弧线能力,不用太多自主发力去调节。吃球深度比蓝海绵低,发力要求不高,适合绝大部分球友。
蓝海绵省队版奔腾II
海绵韧劲比橙海绵强。吃球更深,所以在不发力时,感觉出球比橙海绵慢,但可以更多自主发力去控制弧线,发力后弧线的二跳压迫感更好,力量上限更高。但同时,对使用者的发力要求也高。但一直以来,蓝海绵比起橙海绵更具有魔力。蓝色染色剂总是给予专业选手和业余球友更多“高大尚”的感觉。而水平越高的选手,更喜欢蓝海绵奔腾那种中小力量下的掌控力和发足力后更高的力量天花板。
硬度上看,实际使用起来,会感觉蓝海绵奔腾II的硬度比狂飚三系列稍高。比如狂飚三用40度的,蓝海绵奔腾II可以考虑用39度。
蓝海绵黑色胶面对应的是红海绵红色胶面,性能一样,只是颜色不同。虽然常被作为正手使用,但同时也有一些球友将38度的蓝海绵奔腾和红海绵奔腾放在反手。低度数的粘套,在现下这个塑料球时代,成了一种新的趋势。粘套比起涩套,有着更强的弧线把控力和旋转制造能力,同时,力量感也丝毫不差。
金版奔腾
与橙海绵和蓝海绵省队版奔腾II有所不同的是,金版奔腾只有40度2.15这个型号,同时限量供应。实际试打来看,金版奔腾拥有更惊人的摩擦力,在起下旋时,抓球比前两款奔腾更实。但因为海绵硬度也高,弹性显得不如橙海绵和蓝海绵奔腾,有些吐不出去的感觉。如果是纯摩擦为主的选手,很适合;如果想用金版奔腾拉出更快的速度,那么,发力要求会高于橙海绵和蓝海绵奔腾II。
笔者觉得,一般选手要驾驭好金版奔腾,*与软弹的底板搭配。这样形变充足的底板和坚挺的胶皮组合在一起,可以弥补金版奔腾弹性稍弱的一面,同时体现出其“扎实”的价值。
奔腾MAX
这是去年729公司研发的新品。手感上,达到了外套的通透、软弹,并容易起一速。海绵发泡上,比前几款奔腾更为均匀,所以击球效果上更清晰透彻。原来的蓝海绵奔腾II在同等硬度时,比蓝海绵狂飚三稍硬;而奔腾MAX(同样是蓝色海绵),则硬度上稍软。所以大可放心提高些硬度使用。
整体的内能感和拉冲起来的顺畅感优于前几款奔腾。不过海绵因为软了,整体支撑力比蓝海绵奔腾II稍弱。对于追求单板**的选手,蓝海绵奔腾II还是更给力的选择。奔腾MAX则是在连续性和手感上更突出,适合配硬板使用。
从发力要求来看,奔腾MAX<橙海绵奔腾II<蓝海绵奔腾II<金版奔腾。追求*力量的球友,则可以选择蓝奔和金奔。橙海绵和蓝海绵奔腾II相对不挑底板,金版奔腾*配软弹些的底板,而奔腾MAX还是配硬板的效果更佳。
除了放在正手使用,与蓝海绵奔腾II一致,奔腾MAX作为反手使用,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方面,奔腾MAX作为粘套,在台内球的控制和旋转值方面,比较突出。同时,更通透的手感和更轻快的出球,也是符合了反手用胶的诉求。对比蓝海绵奔腾II,在反手使用的话,奔腾MAX中小力量下一速更快,更好打透,但力量上会比蓝海绵奔腾II稍弱。至于哪个适合你,就得看具体的需求了。
通过社交平台,来自山东的于译舒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聊”之间完成了视频录制工作。硕士毕业后,她成了一名短视频博主,开启了有别于上班族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涯。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随着首批“00后”走出象牙塔,灵活就业也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
工作时间弹性、工作安排自主,还能兼顾兴趣爱好,看上去“很美”的灵活就业,也让一些毕业生产生了担忧:不签劳动合同,劳动权益如何保障?未缴纳工伤保险,遭遇职业伤害谁来负责?行业迭代快、吃青春饭,职业长远发展怎么办?
专家提醒,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要综合考量社保权益、职业发展等问题,为个人发展做长远规划。
越来越多毕业生青睐灵活就业
2019年暑假的“一阵风”,将还在读硕士的于译舒吹向了灵活就业赛道。
雅思考试的前夜,她随手拍了条“吐槽”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很意外,视频突然火了,有不少网友留言。”
“后来陆续又有好几条视频‘破圈’。”渐渐摸到短视频门道的于译舒,2021年硕士毕业后,正式成为博主,专职从事生活类短视频创作。目前,已有近80万粉丝。
网络主播、电商运营、文案写手等与互联网关联密切的职业,不打卡、不坐班,就业方式灵活,受到毕业生青睐。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18.6%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由职业,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
音乐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李茜茜就是被灵活就业的自由度吸引,选择成为线上钢琴陪练。“年轻人没必要图‘稳定’,可以先刷刷经验,攒攒人脉,以后自己单干。”
“高校毕业生接受过良好教育,他们选择灵活就业不同于传统的‘打零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现代服务业分会秘书长韩巍告诉
劳动权益面临“灵活”风险
今年初,李茜茜做了一个小手术,前后花费了1万多元,这对于刚工作的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生了病,才意识到有医保很重要。”
采访中
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尚思宇指出,择业时,高校毕业生普遍会考虑薪酬待遇、行业发展、个人成长等因素,往往忽视社保权益,特别是工伤保险,属于雇主责任险,没有用人单位,个人无法参保,“建议毕业生根据自身工作性质,选择商业保险进行补充”。
“毕业生要对工资给付方式、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保权益、职业伤害等条款重点关注。”韩巍提醒说。
享受了灵活就业的自由,也意味着要承担与之相伴的风险与压力。
“有时花了几天时间制作的短视频,就是打动不了观众。”于译舒告诉
补齐权益短板
随着灵活就业呈现出规模化趋势,多地、多部门陆续出台政策,为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灵活就业劳动者保驾护航。
2021年,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制定《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大劳动权益保护力度。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
对于呼声很高的职业伤害保障,多地也陆续开始试点。
其中,浙江省金华市打造“工伤+补充+商业”参保新模式,明确发挥用工主体作用的网络平台可以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同时参加工伤补充保险;江苏省常熟市启动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每人每年缴纳360元,*理赔标准为每人每年40万元。
今年1月,于译舒在山东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共有3名成员。目前,工作室已经陆续享受到了针对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和社保缓交政策。她深知,想要长时间留在灵活就业赛道并不容易,更需要努力奔跑。(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工人日报
今年以来,“直播带货”可谓“火出圈”了,***主播、商业名人、明星、网红纷纷加入“直播带货”大军。于是很多人疑惑,“直播带货”卖保险行吗?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给出了答案。近日,国内某保险机构一位*代理人*直播代言保险产品,直播1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达102.9万,预估带来的客户未来3个月转化保费达1.6亿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面访受阻、线下销售中断等重压下,保险代理人不得不将客户经营转到线上。打开抖音或快手搜索“保险”,能看到许多保险代理人通过直播或短视频与消费者互动、带货。一些保险代理人开设
保险代理人必须有产品经理的思维,专注自己的行为给客户带来的体验,他们要改变原有的粗放型获客方式,真正从用户思维设计自己的言行和与客户互动的方式,如此才能够真正赢得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青睐。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保险网络》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保险网络、729*别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