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保新规定,2022年社保需要缴纳多少

2022-09-07 5:01:17 生活指南 xialuotejs

2020年社保新规定



本文目录一览:



文/

制图/张平原

对于在厦门工作、居住的非本市户籍人员,社会保险参保政策的落实,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解除他们在厦门发展的后顾之忧,为特区建设提供更加充裕的人力资源保障。近年来,有许多社会保险参保领域的新政策,群众知晓率还比较低。

这些社保基金安全相关政策与港澳台居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政策,请在厦门生活的群众查收啦。

港澳台居民

与内地居民在社保方面享受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香港***台湾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41号)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41号令”规定,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就业的,由用人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在内地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及在内地灵活就业且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内地居住且办理居住证但未就业的,可以在居住地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同样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网店从业人员、微商、建筑业工人、家政人员、出租车司机、社区服务人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其办理参保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如符合“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情形的,自2018年7月1日起,根据《关于持有厦门市居住证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意见的通知(厦人社[2018]125号)》规定,非厦门户籍人员,持有厦门市居住证的,也可以在厦门市参加或接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非厦门户籍人员,未办理厦门市居住证的,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越来越多利民便民政策让我们享受祖国的发展成果。社保基金惠万家,基金安全靠大家。日常工作中,有个别参保人或家属违法违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已被法律法规规章明令禁止,同时还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及刑事责任。

待遇领取人死亡

家属未及时报告继续领取待遇,将被严惩

待遇领取人员死亡后,其亲属要在7日内向原单位或直接向其支付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报告后会及时停发相关社保待遇。待遇领取人家属若隐瞒待遇人员死亡事实,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服刑人员

服刑期间停发养老待遇

领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企业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居民保”)待遇人员被刑事拘留或被逮捕的,暂停发放养老待遇,如果法院判其无罪,予以补发被刑事拘留或被逮捕期间的养老待遇。

领取企业保、居民保待遇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停发其在监服刑期间养老待遇。

领取企业保待遇人员刑满释放后可以按服刑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养老待遇,次年可参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

领取居民保待遇人员刑满释放及社区矫正期间按规定的标准发放。

领取企业保待遇人员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监外执行的(即社区矫正),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社区矫正期间不参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

领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机关保”)待遇人员被判刑后暂停发放基本养老金,刑满释放或矫正期满后,根据组织人事部门核定的标准发放待遇。

领取失业金人员被判刑后丧失领取资格,社保经办机构获取到待遇领取人服刑情况后会及时停发失业金。

若有多发各类社保待遇情况,必须退还多领的待遇。

不得重复领取

养老待遇

只能保留其中一个

参保人员只能享受一份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分为两大类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职工保”,职工保包括企业保与机关保)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居民保”)。

重复领取职工保待遇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跨制度重复,一人在同一地市同时领取企业保待遇和机关保待遇;二是跨地区重复,一人在不同地市同时领取企业保待遇或同时领取机关保待遇;三是跨地区+跨制度,一人在一地领取机关保待遇,在另一地领取职工保待遇。这三种情况都只能保留其中一个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继续领取待遇,其他的养老保险关系应予清理。根据我省相关规定,2016年12月前重复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再清退,2016年12月(含12月)后重复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应予退还。

职工保与居民保也同样不允许跨地区、跨制度重复领取。由于居民保待遇水平与缴费标准较低,部分人群(如贫困人员与2010年6月前满60周岁的人员)甚至不需要个人缴费就能享受待遇,个别群众误以为可以在一地领取职工保待遇,在另一地领取居民保待遇。实际上,这同样属于违规行为,应尽快到居民保待遇领取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清退手续。

厦门日报




摩托车漏油

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都是越修故障越多

最后实在修不了,就直接淘汰报废

在车辆的使用中如果遇到漏油渗油故障就比较麻烦了

因此,必须对摩托车漏油故障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般常见车辆漏油大多是由这几个原因引起的

配件和材料的质量不佳

装配调整不到位,结合表面不干净

衬垫破损、位移或未按操作规范进行安装

螺母扭力不均,滑丝断扣或松旷脱落等导致锁紧失效

密封材料长期使用后磨损过限,老化变质、变形失效

要想彻底预防车辆发生漏油故障,最有效的方案就是多检查

在维修更换配件时一定要重视衬垫的作用

在发动机上万千个零部件之间主要靠衬垫起着防漏密封作用

若在选配衬垫材料、制作质量及安装不规范

就无法起到密封防漏作用,导致渗油漏油

车上各类紧固螺母都需按规定的力矩拧紧

千万不能过松压不紧衬垫会渗漏

过紧又会使螺孔周围金属凸起或将丝扣拧滑而引起漏油

油底壳放油螺塞若未拧紧或因松脱落

就会造成机油流失,继而发生“烧瓦抱轴”机损事故

平时保养要及时更换失效油封

有些油封使用过久会因橡胶老化失去弹性,引发渗漏

这些都是平时保养,顺便就检查了

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才能保障行车安全




2020年社保新规定 新政策出台

2020年社保迎来这4项新变化!

关乎你的钱包,快来一起了解下吧

第一项:养老保险计发月数或将改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现在的人均寿命也在提高。而养老保险的计发月数,又是根据退休年龄而定的,比如,实施了二十多年的计发月数:五十岁退休,计发月数对应的是195个月,六十岁退休,计发月数对应的是139个月。

目前,计发月数的调整已根据社会情况,做了新调整,相信2022年就会启动,期待一下。

第二个:是病残津贴制度试点

这项非常不错的保障,比较人性化,是针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参保民众来说的。

目前,在我国的宁夏、广东等多地,已经开始了该项新政策,比如实施的病残津贴制度,就能特别针对那些因病、非因公致残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参保人员,发放的一项福利政策,具体的待遇规定全国都是因地制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标准。比如,宁夏的参保人员享受该政策,但要求参保人员,缴纳的社保年限在十五年以上。

第三项: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补缴社保

该项变动是针对2020年断缴的灵活就业参保人员来制定的。因受到疫情冲击,部分灵活就业者失去收入来源,导致了2020年他们的社保断缴,如果符合条件,都可以按照当地的政策补缴2020年的社保,具体补缴多少根据当地的政策来。

第四个:养老金使用社保卡发放

在之前,我们所熟知的养老保险领取方式,可能是凭借存折或者银行卡去银行来领取。那么,该政策的实施,是为方便广大参保人员,提供高效的办理业务,减少去银行排队、减少工本费、短信服务费、方便统一管理而制定的政策。

其实,该项政策,已较为普遍了,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实施。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在全面推行养老保险业务用社保卡发放的规定。相信在2022年,随着继续地深入落实,政策会全部落地。比如湖南省,从明年起,将统一使用社保卡发放养老金,其他未推行该政策的地区也会大力推进。

小小社保卡,关系大民生,关系着大家的钱袋。从养老保险金额的计发月数调整到养老保险用社保卡就能领取……这4项政策的陆续实施,是社保卡经过多次“升级”“改造”的较好说明。

据了解,现在社保卡已逐渐成为大众享受政府各项服务的身份凭证和支付结算工具,社保卡覆盖率特别高!截至2021年11月末,我们国家有社保卡的人口,已高达13.51亿,人口覆盖率高达95.7%。而逐渐在普及的电子社保卡的申领人数,也已高达5亿人,还没领取电子社保卡的小伙伴们记得领取哦!




2022年社保需要缴纳多少

近期,各地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随后多地也发布了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由于2021年平均工资的上涨,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也提高了,这意味着社保*缴费有所提升。不过,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缴纳费款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2年未缴费月度可于2023年底前进行补缴。(中新财经 李金磊)

中国新闻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20年社保新规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社保新规定、摩托车漏油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