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打新股基金
打新基金是指在新股发行之际,以新股为投资标的,专职打新股的基金。新股的接连登场,打新基金的收益或会跟着水涨船高。不过由于新股“金身不破”,打新基金备受市场热捧,基金规模呈爆炸式增长,稀释了老基民的收益。
打新基金如何选择
1、基金可参与打新的资金量占基金资产的比重;
2、同时关注基金的业绩管理能力。
一方面,多数基金产品不会用全资进行打新,那么其它持仓股票也将决定其业绩优良;另一方面,新股上市后存在破发的可能,即使不破发上市后新股间走势差异分化也非常大,能否选择到真正的优质新股还是要考验基金的投研能力。
3、留意新股公告,关注中签基金。基金中签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凭借运气,基金投资者所能取巧之处在于可参见新股期间发布的公告,从中选取新股获配资金比例较高的品种进行投资,以便更大程度分享新股上市后的收益。
南都讯 1月8日,证监会发文表示,广州证券变更《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已获广东局批准,公司注册名称改为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12月26日,中信证券公告称收到证监会核发的批复文件,核准其向越秀金控(000987.SZ)等发行股份购买广州证券事项。
根据证监会批复,中信证券向越秀金控发行2.65亿股,向广州越秀金控集团有限公司发行5.45亿股购买相关资产;核准越秀金控将成为持有中信证券5%以上股权的股东。
另外,中信证券的注册资本将由121.17亿元增至129.27亿元;证监会核准中信证券通过受让广州证券股权的方式设立子公司,出资总额约53.6亿元。
对于广州证券的前途,此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就曾表示,中信证券比广州证券体量大很多,广州证券更名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此前中信证券公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下称《报告书》)显示,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交易作价,以不包括广州证券***股权评估价值,和拟剥离的广州期货99.03%股份和金鹰基金24.01%股权的剥离对价,两部分之和为作价基础;中信证券合计发行股份约8.10亿股,每股发行价16.62元/股,交易对价确定为134.60亿元。
若上述交易完成,广州证券(不包括广州期货99.03%股份及金鹰基金24.01%股权)将成为中信证券直接及间接持股的全资子公司;而越秀金控及广州越秀金控集团有限公司,将取代持股比例2.99%的证金公司,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
对于股东变动情况,中信证券在《报告书》中表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仍为中信有限,股权分布依然较为分散,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对于交易后业务整合规划,中信证券明确广州证券的定位——“将成为中信证券在特定区域经营特定业务的子公司”;整合完成后,“深耕华南市场”成为广州证券未来的发展目标。
此前,中信证券也先后成功并购过万通证券、华夏证券、金通证券、里昂证券。
采写:南都
*公布的券商研报显示,*规模的公募多头产品打新收益率峰值在今年降为11%,创下近三年低位,预计明年打新收益率还将继续下滑。近期新股破发广受市场关注,在A股注册制改革、IPO保持平稳发行节奏、“固收+”基金大扩容、参与打新的市场主体增加等形势下,未来打新的收益率将继续面临下行的压力。
不算今天,上半年只剩下明、后两个交易日,权益类基金半程“十强”基本确定。比较有意思的是目前领跑基金今年获配新股的数据。
半程“*”争夺激烈
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今年上半年的权益类基金“*”争夺颇为激烈,广发多因子和宝盈优势产业近期不断交替位置。此外,金鹰民族新兴则取代了广发价值领先第三的位置。
与目前的“前三”相比,广发价值领先在一季度重配港股,一度是支撑业绩的“秘法”;而二季度以来,当港股失势后,重配港股又成了业绩的“累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广发价值领先在一季度规模大增,所以虽然在新股获配金额上领先目前的“前三”,但获配新股对业绩的贡献度要低于目前的“前三”,这也是影响其排名的原因之一。
规模对新股贡献度的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今年以来有5只基金获配新股超2000万元,这些基金规模普遍较大,所以即便在新股上获利丰厚,但实际业绩并不突出。
相反,一些“迷你”基金虽然获配金额不高,但凭借着超高的新股贡献度,业绩亮眼。
新股贡献度较高的基金
那么,想要“打新”收益与业绩兼得应该怎么办?
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今年以来有65只基金获配新股对业绩的贡献超5%(剔除部分未公开规模及规模低于1000万元的基金)。
其中,有24只基金的Wind3年评级和市场综合3年评级均在3星或以上,不乏年内业绩突出品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打新股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打新股基金、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