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渤海银行存款质押事件,以及渤海银行28亿成谜,又3亿被浦发偷质押,银行存款还安全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越是到了年底,很多涉及到违规违法的事情,可能就遮掩不过去了就会暴露出来了。在之前渤海银行将客户济民制药28亿存款强行划扣之事,还没有一个结果。客户指责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违规违法将存款进行质押担保,给无关第三方放贷款。而渤海银行则回应客户是知情的,现在已经报案,正在等待后续的处理。
这事的余波还没有平息,结果浦发银行南通支行又被客户指控,而且此次还是上市公司。南京科远智慧科技上市之后募集来的股民投资款2.95亿元,以定期存款方式存放在浦发银行南通支行。指控在企业不知晓的情况下,被银行做了抵押,为不相关的企业放贷款提供了担保。结果对方到期没有归还贷款导致企业存款无法取出,无法使用。目前上市公司和浦发银行都已经向公安部门报案。
近期金融圈的这两件丑闻,其实在企业存款被质押的主体情节,涉及的银行涉嫌的违规违法行为也是相似的。大体上都是怀疑,有银行内部人员参与,连同用款第三方进行的隐秘操作。最终被暴漏出来也是一样,用款企业到期无法归还钱款,银行就划扣存款企业钱款,企业发现后进行曝光,才让大家看到银行内部的涉嫌违规行为。
*不同的是银行的回应还是有区别。渤海银行总是不提及自身可能涉及的违规违法行为,总是暗示存款企业和用款企业是勾结的,还涉及了高息,祸水东移转换焦点,确实缺少担当让储户心寒啊。浦发银行的回复相对准确,承认确有此事,有近3亿元定期存款确实被质押了,给了南京一企业发放贷款,目前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未来不回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也不讲明是银行内部人员涉嫌违规违法,或者是另有隐情。
这种银行内部操作手法相对隐秘,表面上看存款仍然在存款人的账户上。但是后期用款企业如没有还款,银行自然会毫不留情的将这笔存款划走,帮贷款企业还贷款了,那事情就暴露了。如果用款企业如其还了贷款,则银行悄悄的解除了抵押,好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为什么要用存单做质押呢 因为此时银行的风控体系就会非常容易通过,用款企业很容易拿到银行的贷款。
但是如果存款人没有参与或者也不知情,那么让人细思极恐啊。客户的存款没有一点安全性,银行内部人员同用款企业勾结,随意盗取去做质押手续。在这其中肯定涉及到假手续,假公章,假签字。储户怎么可能防止住这种共谋造假呢 看似表面严谨做事的银行,其实内部到底是如何管理的呢 客户的存款还有没有一点点安全性呢 这已经远远不是操作违规了,而是职务犯罪行为。
那么这种职务犯罪行为,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客户是将存款交付给银行的,银行自己内部管理的极大风险,对客户产生的损失,首先是由银行来去承担的,而不是内部的违规人员。所以如果查证存款人没有参与,那么银行必须无条件的将存款人的合法存款归还,不能设置任何障碍。之后银行再向违法人员和单位追讨责任寻求代偿。
所以现在看来,渤海银行的解释会让储户非常不满意。因为他总想反反复复的保全银行资产,让存款人自己去找用款企业去,撇清责任,但是银行为客户保护存款安全的责任又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到了年底这么多事,监管部门也该会同公安机关一查到底,该坐牢的坐牢,该开除的开除,该罚款的罚款。越是公开真相,越是公开处理,越能震慑金融机构内部的任何违规想法,才是对存款人和存款*的保护,才能让大家相信存款是最安全的财产保管方式。
看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能说,银行到底怎么啦
对,银行到底怎么啦。就算企业有原因,在银行发生这样的事,银行也无法脱掉干系。如果不是企业主动与其他企业联系,其他企业怎么知道其在银行有大量存款呢 能够制造出虚假手续来呢 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至少银行有内鬼。
渤海银行的事还未有结果,浦发银行又出事,银行真的很让人头疼啊。因此,面对这样两起事件,恐怕不只是银行要重视,监管机构也要重视,应当成立专项调查组,对两家银行的事件进行调查。同时要求其他银行一起自查,看看还有没有类似问题。
虚假质押,在存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质押,这样的事,有点盗窃的感觉啊。可是,在银行身上连续发生两起,还是说明,银行的内控机制不健全啊,内控的效率不高啊。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把一切问题解决好,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近期关于银行大额质押存单的这两起事件特别引起关注,公安机关已经介入,在没有最终的查实定性之前,所有的分析只能是主观的猜测而已。
就大额质押存单业务本身而言它的业务流程相当复杂,当日发生表内表外同时反映,现场办理过程当中柜员和授权人员以及远程人员都有把控,事后监督以及归类也非常严格,在层层把关以及严格制度规范之中出现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因此就这两起案件的特殊性民众一定要耐心,要给与公安机关更多的时间进行查证,不能因为舆论的导向使得这个案件扑簌迷离。
银行存款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个别的案件不能代表整个银行业的发展以及对风险和内部制度的执行的否定。
最近两家银行出现巨额存款被质押的消息,但这只是个案,而不是全部,银行存款应该是是安全的,在于个案不能代表全部,不管风控机制如何健全,都会有意外的发生。
济民可信集团28亿元存款“莫名”被质押之后,又现企业数亿元定存“离奇”质押案件。11月15日,上市公司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银行定期存款到期未能赎回的风险提示性公告”,声称子公司南京科远智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的2.95亿元定期存款在不知情下为毫无关联的一家南通企业做了质押担保,
目前济民可信集团存款被质押,双方各执一词,但是有关方面查实,印鉴是伪造的,还有媒体报道有相关人员失联,浦发银行储户科远智慧存单做了质押担保,银行回应是会保护客户利益,选择报案。
储户存单做了质押担保,而不是被提取,与储户密码管理不严无关,应该是内部人动了手脚,至于是银行还是企业,在相关部门做出调查结论以前,我们不能预测,毕竟存单做质押担保,是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手续的,需要印鉴和签字,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一复杂程序的。
作为储户,管理好自己的存单和密码,是防止存款损失的不可少一环,另外也不要被一些非法揽存和非法投资所欺骗。
银行存单是最安全的保管现金方式,但个案难免,不要以偏概全。
今天关于《渤海银行28亿成谜,又3亿被浦发偷质押,银行存款还安全吗》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