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果徐翔当年没被抓,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巴菲特的,以及如果徐翔当年没被抓,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巴菲特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不请自来,不会,因为徐翔玩的这一套都是人老美玩剩下的,巴菲特索罗斯美兴趣玩的。2009年被捕的拉杰·拉贾拉特南号称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大对冲基金内幕交易案,我觉这货跟徐翔才是一路货色。下面列举一些这货的光荣战绩:
“肯做功课”
现年53岁的拉贾拉特南出生于斯里兰卡一个泰米尔族家庭,后移居美国,加入美国籍。他喜欢向同行描述儿时在战乱的斯里兰卡躲子弹的经历,但实际上他童年时期并没怎么受穷。父亲是一名缝纫机制造公司的经理,他自己在英国上了大学,后来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的沃顿商学院,修得MBA学位。
毕业后,拉贾拉特南在美国大通银行干了两年。1985年,他成为华尔街新兴投资银行尼德姆公司一名分析师。当时没有人预测到拉贾拉特南后来会成为华尔街大亨,但正是尼德姆公司成就了他日后的飞黄腾达。
尼德姆公司采用“压榨式”用人策略。业内流传公司创始人乔治·尼德姆愿意起用毫无经验的“菜鸟”代替精英员工,只要对方愿意接受“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工作方式。
他希望手下的分析师抓住一切机会获取消息,坐飞机时可以盘问旁边的乘客,在酒吧里也要尝试跟酒客聊出点有用信息。他还亲自审查财务支出报告,要求员工尽量乘坐“红眼航班”以节省差旅费。要是在公司垃圾桶里发现可回收卖钱的汽水瓶,他会斥责员工浪费。
拉贾拉特南的工作是计算机芯片产业分析,当时来看没什么出息:时值日本产芯片大量占领美国市场,美国的芯片制造商前途岌岌可危,投资流失严重,真正去深入分析该产业的分析师也寥寥可数。
但拉贾拉特南显然是个听话的员工,严格遵守大老板尼德姆的准则。出差时,他会选择乘坐深夜航班,下榻汽车旅馆,绝不超过尼德姆规定的每晚90美元住宿标准,每天都与芯片制造业管理人员混在一起,给业内人士留下工作执着的印象。
芯片机器制造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前财务总监杰拉尔德·泰勒回忆,1987年初,他向一群分析师介绍一种“化学蒸汽沉淀”行业新技术,当时一名来自华尔街一家大银行的分析师当场打起了瞌睡。而拉贾拉特南不仅认真听完报告,还专程飞往硅谷与应用材料公司的工程师会面,并不厌其烦地将该技术推介给投资商。他甚至亲自拜访应用材料公司分散在各地的客户和供应商,这在财经分析师中十分少见。
“他赢得别人的尊重,因为他肯做功课,”泰勒说。
青云直上
凭着肯吃苦的专业精神,拉贾拉特南给尼德姆公司拉来不少生意。他也懂得如何为自己谋求更多权利,不断向老板尼德姆透露华尔街大银行想挖他跳槽的消息。几年后,尼德姆让他当上研究部主任,1991年又升他为总裁。
即使当上总裁,拉贾拉特南在建人脉、挖内幕方面丝毫没有放松。分析师杰拉尔德·弗莱明回忆说,一次早晨例会上,弗莱明预测应用材料公司的股票收益每股为41美分。会后不久,拉贾拉特南就说他的预测不对,某个“可靠来源”告诉他收益应为42美分。而应用材料公司当晚公布的每股收益正是42美分。
以上引自 。
跟徐翔像吧,都挺能吃苦的,都是没啥休息的时间一门心思收集内幕消息,并且管理的资金规模也差不多,都是在100亿左右,不过这个黑哥们的是美元,徐翔的是人民币,纯论资金规模的话,徐翔勉强有给拉杰提鞋的资格,而拉杰勉强有给巴菲特提鞋得资格,所以徐翔跟巴菲特之间隔七八个拉杰,而一个拉杰相当于七八个徐翔,也就是说巴菲特比徐翔赶出将近一百个徐翔,就算没被捕,徐翔又怎么可能干翻100个自己
没有,他没巴菲特耐心,他的今天的资源,关系网络,方法也不容许他成为巴菲特
没有可能,国内市场和美国市场是不同的,美国市场透明公正,国内股市普通人只可以低调投机……
今天关于《如果徐翔当年没被抓,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巴菲特》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