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观察报
不过,并非广发旗下所有基金都如此“幸运”。12月19日,广发内需增长基金单位净值为0.9850。而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该基金的单位净值一直未到1元以上;拉长时间来看,这只运行了近十年的产品,除了2010年、2011年和2015年的部分时间段外,其大多数时间的净值都在1元以下,成立以来的总回报仅为8.08%。
2015年6月13日至2019年5月20日期间管理广发内需增长的基金经理王小松,最多曾同时管理6只权益类基金。而从数据看,广发基金内部类似的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并不鲜见。
权益一拖六
广发内需增长成立于2010年4月19日。截至2019年12月19日,该基金在成立的近十年里,总回报为8.08%,同期沪深300涨幅为19.99%;年化回报为0.58%,其同类排名为50/56。2011年以来,其年度回报分别为:-23.71%、8.75%、-19.57%、10.75%、27.22%、-9.75%、12.09%、-35.39%、59.64%。
从中可见,2018年该基金业绩受创较为严重。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该基金的股票资产配置比例为74.44%,前十大重仓股主要配置在计算机、地产、消费股。二季度,该基金提高了股票仓位到77.86%,但增加了银行、消费持仓,防守意图明显。其三季度又大幅降低股票仓位到52.27%,但增加了房地产配置,并将洋河股份买成第一大重仓股,而其在四季度下跌26%。四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又回升至76.31%,而第四季度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唯有迈瑞医疗期间涨跌幅为正。该基金年度回报为-35.39%,在同类1550只基金中排第1516位。
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末,广发内需增长在管理人报酬、托管费、交易费等各项费用中花去2899.01万元,其中管理人报酬1577.74万元。
广发内需增长的首任基金经理为陈仕德。陈仕德2001年起参与筹建广发基金,管理过广发小盘成长和广发内需增长两只基金,曾任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数据显示,在其管理广发内需增长的近5年中,陈仕德任职总回报为53.62%,超越基准回报2.17%,年化回报8.69%。
2015年6月13日,王小松从陈仕德手中接棒,担任广发内需增长的基金经理。
资料显示,王小松自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在联合证券投行总部从事投行业务,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先后在华泰联合和国联安基金任研究员,2013年6月起加入广发基金,先后在研究发展部和权益投资一部任研究员。2014年12月开始起担任广发策略优选基金的基金经理,先后共管理过广发旗下6只权益类基金。
王小松从2015年6月管理广发内需增长,但该基金2016年、2018年业绩遭遇“滑铁卢”,其任职总回报为-39.21%,回报排名为350/448。
王小松最多曾同时管理6只基金,为基金业所说的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所谓“一拖多”,是指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产品(一般也包括一只产品由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般而言,基金经理同时管理产品过多、精力受限会影响产品收益,而且容易引发基金风格混乱以及基金经理“挂名”等现象,因而“一拖多”被基金行业所诟病。
王小松管理的这6只基金当中,任职回报为正的有4只,分别为15.99%、8.03%、4.72%、2.59%,两只为负。除广发内需增长,其管理的广发改革先锋任职回报为-16.69%,排名为1304/1351。
2018年10月17日,王明旭增任广发内需增长基金经理,王小松2019年5月20日离任该基金基金经理。
“一拖多”现象
广发基金现有46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2年以上,其中易阳方、李琛、谢军、温秀娟、陆志明、代宇、任爽、李巍、张芊、谭昌杰、程琨、刘杰等多担任基金经理时间超过5年。其中,13名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在2年以下,这13人中又有5名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在1年以下,可以说此间尚未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牛熊转换。从业年限在2年以上4年以下的基金经理有11名,4年至6年的有22名。
另一方面,在这46名基金经理中,一拖多现象比较普遍。例如,谢军在管基金24只,代宇、霍华明、罗国庆、谭昌杰、刘杰、洪志、陆志明、李伟这8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为10只或以上。
而在这其中,掌管10只基金的洪志投资年限仅为0.92年,一年还未到。掌管14只基金的霍华明以及掌管7只基金的高翔、掌管10只基金的李伟,投资年限也仅分别为2.65年、1.67年和1.27年。
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基金经理中,上述广发基金经理谢军在管基金数量最多。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明宇、易方达的基金经理余海燕分别以管理23只基金居于第二;博时基金的基金经理黄海峰、创金合信基金的基金经理郑振源管理基金数量在20只以上。
全市场共2111名基金经理中,同时管理10只或以上基金经理为113名,占总量的5%。在广发基金同时掌管10只或以上基金的基金经理占总量的19.57%,远超过市场平均值。
一位沪上公募基金经理称,其所在公募存在挂名不参与管理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些是因为专户和公募产品的监管要求所引起的,另一方面,名气大的基金经理,新发产品也更容易募集。”
近期,监管层对基金经理“一拖多”及挂名现象进行规范整顿,为符合监管要求,一些基金公司陆续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对旗下基金经理管理工作做出调整。根据媒体报道,管理层又对基金经理管理基金产品上限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最多同时管理10只产品;被动型产品的基金经理最多同时管理15只产品,如果新基金申报时“超标”,基金公司则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
就上述“一拖多”现象,广发基金方面回复
两家股东欲“清仓”
一位基金行业人士认为,广发基金“一拖多”现象普遍,或与该公司做大规模有关。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广发基金有基金157只,在全部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数量排名中,仅次于博时基金的189只;至2018年底,广发基金的基金数量达到176只,博时基金则为180只;截至2019年12月20日,广发基金以拥有203只基金成为基金数量第一的基金公司。
从基金经理数量看,广发基金当前有46位基金经理,在行业内位列第九,嘉实基金和博时基金分别以59位和54位分列第一和第二。
上述基金行业人士称,2018年,在基金公司规模多出现下降的情况下,广发基金规模逆势大涨。广发证券年报显示,旗下控股的广发基金公募基金规模合计4684.45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67.34%。而在规模增长同时,却出现营收、利润双降的情况。
财报显示,广发基金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22.68亿元,同比下降23%;净利润为4.54亿元,同比下降52%。公司自营投资多为战略投资,属于长期布局。根据国家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公司2018年自营投资浮亏随2018年市场下跌而下跌,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
2018年公司管理费及手续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0%。随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提升,公司资管收入保持了持续稳健发展的态势。2019年上半年情况有所好转,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205%。
12月初,北交所公告显示,广发基金的第三大股东香江金控以18.1亿元转让其持有的广发基金全部股权15.763%,披露起止日期为2019年11月18日至2020年01月10日。
这不是香江金控第一次计划转让广发基金的股权。9月20日,北交所公告显示,香江金控披露了其转让广发基金股权的信息,转让的股份和转让底价与此次公布的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香江金控也不是近期唯一一家“清仓”减持的公司。康美药业在今年初就计划将其持有的广发基金9.458%股权转让,10月末,广发基金收到证监会批复,核准ST康美将持有的广发基金9.458%的股权转让给广发证券。
根据披露,目前广发基金股东分别为广发证券、烽火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科技金融创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135%、15.763%、15.763%、9.458%、7.881%。公司表示,其他股东已同意本次转让事宜但未放弃优先购买权。
广发基金回复称,香江金控和康美药业的股权转让主要基于两家股东自身战略和经营状况。香江金控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15.763%,康美药业原先持有广发基金股权比例为9.458%,均是公司非主要股东,为财务投资者。公司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履行相关义务,确保公司运营稳定,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
本文经「原本」分享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86CPWF2J】获取授权信息。
5月30日,小编了解到,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于5月26日,招商银行(03968.HK/600036.SH)拟任行长王良在二级市场增持招商银行A股股份2万股至27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招商银行年内首笔高管增持行为,同时,于王良而言,在被官宣为招商银行新任行长之后第8天便出手增持股份,在业内也实属罕见。
Choice信息显示,此次增持,王良增持的2万股招商银行A股成交均价在38.33元/股,最终成交金额共计76.66万元。
与此同时,尽管在2021年底王良已经两次出手增持过招商银行股份,但据资本邦观察,在整个2021年期间,行长增持行为却一次没有发生,反倒是副行长和行长助力曾多次买入招商银行股份。
至此,年内发生高管增持的上市银行已达10家,合计增持金额已经达到1141.66万元。
除青岛银行高管采取配股、郑州银行采取竞价交易方式外,包括招商银行在内,其余8家银行均为在二级市场买入,分别包括交通银行、厦门银行、上海银行、渝农商行、浙商银行、重庆银行和紫金银行。
11月02日讯 广发策略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广发策略优选混合,代码270006)10月30日净值下跌1.88%,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2.6839元,累计净值为3.9439元。
广发策略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478.02%,今年以来收益36.50%,近一月收益2.58%,近一年收益45.68%,近三年收益33.40%。
广发策略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7次,累计分红金额88.29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罗洋,自2019年05月2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65.13%。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持仓比例6.95%)、五粮液(持仓比例5.73%)、金科股份(持仓比例5.48%)、格力电器(持仓比例5.24%)、招商银行(持仓比例5.14%)、宁波银行(持仓比例4.11%)、双汇发展(持仓比例4.04%)、太阳纸业(持仓比例3.65%)、平安银行(持仓比例3.61%)、三棵树(持仓比例3.5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三季度,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市场流动性继续保持宽松,证券市场延续较好表现。全季,沪深300上涨10.17%,其中休闲服务、国防军工、电气设备(新能源)等板块的表现相对较好。国内各项宏观指标继续改善,房地产销售增长较快,消费,出口同比转正。往后看,国内外需求都在逐步恢复,疫苗有望在近期上市,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减弱。
在货币与财政政策方面,流动性继续保持宽松,社融总量维持较高增速,随着经济复苏,市场利率企稳回升,人民币汇率近期升值幅度较大,预计财政赤字有扩大空间。在价格指数方面,CPI随猪周期见顶,PPI企稳回升。
A股总体估值已到历史偏高水平,但结构分化较大,金融地产估值偏低,个别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需要注意风险。
在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维持较高仓位,长期配置的主要方向包括金融地产、消费品、医药等长期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行业,总体配置较为均衡,将自下而上选择优质的科技和周期成长股作为补充持仓。
3月30日远兴能源(000683)涨5.20%,收盘报10.12元。
重仓远兴能源的前十大基金
远兴能源2021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21.49亿元,同比上升57.81%;归母净利润49.51亿元,同比上升7171.11%;扣非净利润28.29亿元,同比上升3681.61%;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7.67亿元,同比上升21.7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8.72亿元,同比上升2273.6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上升436.12%;负债率34.83%,投资收益39.05亿元,财务费用2.08亿元,毛利率41.39%。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2.89。
根据2021年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78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广发策略优选混合。广发策略优选混合目前规模为42.41亿元,最新净值3.3687(3月22日),较上一日上涨0.13%,近一年上涨13.38%。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罗洋。
广发策略优选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广发策略优选》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广发策略优选、招商银行股份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