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上投亚太
e公司讯,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盘初跌0.9%,上一交易日凌晨夜盘收跌0.46%。
编者按:
一些长期业绩差、让投资者亏钱的产品仍然向投资者收取巨额管理费,费率甚至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是否合理?
本“投资者亏钱,基金公司赚钱”系列,将重点研究类似问题。本篇是上投摩根基金旗下产品2022年二季报财报研究的首篇。后续研究将透视更多产品的核心数据。
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二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本文结合财报数据,透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这只产品。
牛市高位火爆限购发行 15年累计亏损超百亿元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是一只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成立于2007年10月。
作为首只提出以亚太市场为投资目标区域的股票型投资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曾创下首日认购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历史记录。基金最终配售比为25.8%,有效净认购金额约295.69亿元。但截至2022年6月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以101.51亿元的累计亏损成为四只首批出海的基金系QDII中的“垫底”产品。
根据该产品历史走势图,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净值自发行起就一路震荡下跌。2008年末,基金跌破0.4元关口,以0.383元的单位净值进入“三毛”基金行列。此后,基金表现虽有所回暖,但受创立时高位建仓因素的影响,该基金净值多年在0.6元附近徘徊。
*二季报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2022年第二季度亏损约1.51亿元,上半年合计亏损约3.45亿元。
截至2022年8月3日,基金单位净值仅为0.8398元。此外,过去的近十五年间,基金从未分过红,这意味着成立时认购的投资者,若期间没有申赎持有至今,亏损仍超过一成。
投资者“割肉”离场
基金亏损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
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从2008年开始持续遭遇净赎回。其中,2010年、2014年、2015年为赎回高峰期,分别净赎回30.46亿份、38.57亿份以及52.51亿份。
观察该产品成立以来的日均单位净值,大部分年份均低于1元,这意味着最初申购该产品的投资者无论持有至今还是在期间赎回,大概率面临亏损。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基金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近300亿元,跌落至25.43亿元左右,规模缩水超九成。
成立15年,累计收取管理费超23亿元
尽管产品长期业绩表现不佳,上投摩根基金每年仍然能够收到相当金额的管理费。年报显示,2021年上投摩根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从该产品获得的报酬约6462.44万元。根据费率计算,2022年也仍获得数千万元管理费。
统计显示,2007年至2021年的15年间,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获取管理费合计约23.44亿元。
管理年费高达1.80%,是否合理?
作为2007年第一批出海QDII之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管理费率达1.80%,。该产品的管理费率不仅在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中*,在整个公募QDII基金市场(初始基金口径)也位居前列。
除管理费外,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托管费率为0.35%,申购费率在0.40%-1.80%之间,赎回费率在0.00%-1.50%之间。于投资者而言,持有该基金首年总费率约为2.55%-5.45%。
在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的支持下,上投摩根是国内最早布局海外投资的基金公司之一。相比之下,公司长期业绩则显得不尽人意,截至8月3日,其旗下管理的QDII产品中,除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外,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上投摩根恒生科技ETF自成立以来总回报仍为负。
在公司官网上,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介绍语是“26年投资老将掌舵,专注挖掘亚太明星企业”。面对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长期业绩,该基金是否真正做到择优选股?累计超百亿元的的亏损之下,基金公司是否应该降低管理费费率?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优化公募基金注册机制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提到,对存在管理能力弱,产品中长期业绩持续表现差,投资运作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的基金管理人可能采取审慎性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境外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24日,欧美股市全线暴跌。其中,道琼斯指数狂泻逾1000点,回吐2020年涨幅;德国DAX指数跌4.01%。韩国股市也暴跌近4%。与此同时,恐慌指数VIX暴涨46.55%,市场避险情绪飙升,黄金期货价格续创7年新高。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夜盘跌约1.2%,盘中跌幅一度超过2%。
而24日,A股表现较好,上证指数守住3000点关口,深证成指上涨1.23%。创业板指数上涨1.68%。分析人士认为,A股已逐步消化掉疫情带来的利空,在短期流动性充裕不变的背景下,A股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全球股市遇冷
据Wind数据,2月24日,美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截至收盘,道指收跌1031.61点,跌幅为3.56%,创下自2018年2月以来的*单日跌幅,报27960.80点。标普500指数下跌3.35%至3225.89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71%至9221.28点。其中,道指回吐了2020年的涨幅,标普500指数也创下近两年来最差单日表现,并抹去了年初至今的涨幅。
Wind
24日,美国大型科技股全线大跌,苹果跌4.75%,亚马逊跌4.14%,奈飞跌2.99%,谷歌跌4.29%,Facebook跌4.5%,微软跌4.31%。
能源股也集体重挫,埃克森美孚跌4.65%,雪佛龙跌3.94%,康菲石油跌3.52%,斯伦贝谢跌7.38%,EOG能源跌5.83%。
同时,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阿里巴巴跌3.02%,京东跌2.6%,百度跌3.06%;跌11.43%,趣店跌8.79%,瑞幸咖啡跌7.6%,拼多多跌4.14%,蔚来汽车跌4.9%。而在线教育股则逆市飘红,安博教育涨30.17%,无忧英语涨12.21%,有道涨5.81%。
24日,欧洲股市和韩国股市也集体重挫。法国CAC40指数跌3.94%,德国DAX指数跌4.01%,英国富时100指数跌超3%,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超5%。欧洲斯托克600指数跌3.8%。韩国股市暴跌近4%。
Wind
英为财情数据显示,24日,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下跌1.2%。
英为财情
恐慌指数涨逾45% 黄金创七年新高
在美股大跌的同时,恐慌指数VIX飙升,据英为财情数据,2月24日,VIX 暴涨逾45%,报25.03点。
英为财情
美油、布油24日双双走低。据Wind数据,NYMEX原油期货收跌3.82%报51.34美元/桶,布油跌3.99%报55.63美元/桶。
具有避险属性的黄金价格24日大涨1.69%,创2013年2月以来的7年收盘新高。展望未来,分析人士认为,黄金价格短期有望进一步上涨。中信建投证券宏观组指出,考虑到黄金中长期上涨主要驱动力全球经济中长期增长乏力以及货币政策持续性宽松在短期看不到转向的迹象,在中长期牛市趋势下,短期金价仍将继续上涨。
长江证券也表示,全球股市高波动环境下,黄金是*的对冲资产之一。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股市高波动环境下,黄金配置价值依然凸显。回溯历史数据,历次VIX指数中枢抬升阶段,黄金作为具有保值属性的避险资产,均受到市场追逐、被大幅增配。
海外疫情蔓延
分析人士认为,海外市场24日普跌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蔓延。
据新华社报道,韩国23日到24日间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大幅增加;23日,意大利宣布全国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累计已超150人,伊朗感染者升至43人,日本和英国等地感染人数也有所上升。
中金公司认为,整体来看,随着部分海外地区疫情传播的突然加速、以及更多数据表明对海外基本面影响开始显现,都使得近期海外避险情绪卷土重来。此外,当前主要市场的盈利调整情绪依然偏弱、且对一季度和2020年全年盈利预期的普遍下调也会从盈利角度带来一定压力。
天风证券认为,近期海外市场的避险情绪上升有三个原因:第一,2月以来公布的美日欧部分经济数据出现超预期下滑或走势分化,并未出现强劲复苏的迹象;第二,海外市场对疫情拖累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逐渐发酵;第三,近期日本韩国的病例数上升较快,加重了病毒全球性扩散的尾部风险。
展望未来,某中型券商海外组分析师认为,疫情未来可能会对美股风险偏好造成冲击,特别是目前美股估值整体处于高位,而日本股市和韩国股市也可能受到拖累。
中金公司进一步指出,短期内,随着更多一季度数据的披露和盈利预期的调整,市场的关注点会更多转向对基本面影响程度的评估,因此不排除在短期内仍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和扰动,特别是考虑估值也相对偏高的背景下。不过中期趋势的影响仍有待观察,如果对基本面的影响短暂可控、且政策应对及时,尚不至于彻底逆转当前市场的中期趋势。
A股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与外围市场不同的是,A股2月24日表现相对抗跌,其中上证指数小幅下跌0.28%,守住3000点关口,深证成指上涨1.23%。而创业板指数表现强劲,上涨1.68%。
上海某大型券商海外组分析师告诉中证君,A股已逐步消化疫情带来的利空,在短期流动性充裕不变的背景下,A股受疫情影响下跌的可能性较小,但短期看,外围市场对A股仍可能会有影响。事实上,24日,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受此影响,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但创业板指依然坚挺。
天风证券认为,金融市场方面,短期人民币小幅走贬的概率较大,疫情可能影响到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对于新兴市场特别是港股的配置;美股高位回调可能带来全球波动率释放。
华鑫证券认为,从目前来看,A股连续放出万亿成交量,走出强势逼空行情之后,显然指数正处于强势的上涨阶段,当然连续的逼空上涨难免也会有波动,但波动形成分歧后的个股出现调整,不乏增仓的机会。
粤开证券指出,当前流动性仍有望保持较为宽松的状态,而逆周期的财政、产业政策未来还处在逐步落地阶段,市场仍然值得期待。如果大金融有所涌动,行情很可能会尝试挑战1月中旬的高点。不过,粤开证券也提醒,外围市场近期略有调整,需要关注是否会对外资的流入产生干扰。
在具体投资方向上,兴业证券建议,在行业配置中“两头走”,第一,聚焦“大创新”中的新能源车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半导体链、5G应用化等科技成长方向,“实干家”小企业有望相对更受益于本轮再融资新规。另一头“核心资产”中受益于再融资政策放松、市场成交量放大,券商龙头有望持续受益,全年来看地产低估值、业绩稳定龙头仍值得关注。
e公司讯,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盘初跌0.9%,上一交易日凌晨夜盘收跌0.46%。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富时中国a50指数新浪》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富时中国a50指数新浪、上投亚太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