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黄河两岸风景如画 □马艳玲 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巴颜喀拉山到渤海,黄河不舍昼夜,奔流而下。兰州,作为*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像一个孩儿依偎在母亲河的怀抱里。黄河哺育着兰州,兰州保卫着黄河。400万金城儿女在母亲河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河带给兰州的,是母亲般的包容;兰州回馈给黄河的,是无限的深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黄河相依存,山河岁月里,流淌着说不完的黄河故事。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市时赞扬“黄河之滨也很美”,给予了兰州*的褒奖。三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嘱托,切实扛起责任、担起使命,不断丰富完善治水思路和措施,打出大保护、大治理协同推进“组合拳”,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城市治水治污之路,尽一切努力让黄河水更清,城市更美丽,目前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们欣喜地看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的绿色画卷正在舒展开来。
黄河之滨景色美
八月的黄河之滨秋高气爽,草木丰茂,穿城而过的大河奔腾,浩荡而去。一架百年铁桥横卧其上,游人在桥上领略黄河之美。对岸的白塔山苍翠巍峨,从山顶放眼望去,黄河九曲,滚滚东流,黄河两岸郁郁葱葱。
每天沿着黄河风情线跑上五公里,是市民王军雷打不动的健身习惯。作为地道的兰州人,这些年来,他见证了母亲河的今非昔比与兰州城的日新月异。
“最近几年在黄河边排污管道看不到了,黄河水更干净了,再也闻不到臭味了,”王军说,徜徉在美丽的母亲河畔,越来越感受到身边黄河的魅力,这些年黄河的水质好了,两岸的野生栖息动物随处可见,游人也多了,生活在兰州很安心。
黄河水质的变化,得益于兰州的铁腕治污。 “我们从源头上进行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把水污染防治、城市内涝防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从源头上进行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城区污水管线更新改造、城市内涝点整治工程和雷坛河黑臭水体整改工程,从源头上改善水环境质量。”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康斌说。
2018年以来,兰州市先后启动实施了西固污水处理厂、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雁儿湾污水处理厂、盐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项目。目前全面完成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建设,一条10万吨污水处理线通水运行,剩余两条进入收尾阶段;雁儿湾污水处理厂、盐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已完成,出水一级A稳定达标排放,日处理规模由60万立方米/天提升到77.5万立方米/天(远期达到90万立方米/天)。
“我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的实施,使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极大改善黄河水体健康,必将对兰州的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品质的提升产生重要意义。”市污水处理监管中心主任何明阳表示。
河湖监管有了“千里眼”
作为无数河湖守护者中的一员,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的河道巡检员宋霞荣参与和见证了母亲河这几年间的点滴变化。
以往,宋霞荣每个工作日都要完成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河道巡检,她所负责的是南滨河路七里河黄河大桥到深安大桥这一段区域。“我们巡检要对黄河两岸的设施,比如挡墙、护栏、河滩地还有排洪沟这些设施进行检查。不仅如此,还要观察黄河的水质、水情。”宋霞荣说,一遍巡下来,一天十公里的路程常常需要五六个小时。几年下来,算一算巡河走过的路,可以绕地球三圈。
现在,宋霞荣不必每天去现场巡检了。在兰州市黄河河道视频监控中心,宋霞荣通过实时监测画面,进行线上巡检。去年,黄河河道视频监控系统上线运行,我市在黄河两岸架设393个摄像头,黄河两岸的水情、水质情况以及河道的各种变化等在画面中清晰呈现。
“有了视频监控,我们的工作强度减轻了,但并不是说我们不去河道现场巡检了,有些区域视频监测不到,比如夏天河道树木茂密,我们就得去现场逐一查看。”宋霞荣对
8年来,宋霞荣行走在巡检一线,她感慨地说,黄河的生态环境变好了,以前巡检走上一两个小时,看不到一个人,现在黄河岸边锻炼身体的市民多了。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河湖监管,实现全市河湖长制水域管理全覆盖、*化,逐步实现了河湖管护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同时,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完成水利部反馈128个河湖“四乱”问题的核查整改工作,重点整治了黄河干流城关段水上清真寺、七里河马滩段农家乐侵占河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依法启动行政强制程序,对城区段未批设置趸船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整治,拆除趸船13艘、废弃泵站7座,完成黄河干流兰州段240个岸线利用项目的摸排调查,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河道面貌显著改善,兰州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连年考核位于全省前列,兰州市水质清净指数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
防汛抗洪保安澜
黄河安澜天下平。
黄河穿城而过,两岸沟壑纵横,洪道两侧人口密集,确保两岸人民的防洪安全责任重如山。多年来,我市持续提升河流防汛能力,推进项目建设。总投资16.8亿元的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工程,于2020年11月30日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河道治理任务54.1公里。
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工程为我市防洪安全筑起一道“铜墙铁壁”。“该工程使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农防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全市防汛能力明显提升,经受住了近年来3730立方米每秒*洪峰长时间过洪的考验,有效保护了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陈孝伟说,下一步,将补齐黄河干流甘肃段工程短板,完善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体系,加快推进黄河甘肃段堤防达标和河道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力争于2022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黄河(兰州)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可研批复工作,2023年开工建设。工程治理范围计划为兰州市西固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城关区城防段和县区西固区、榆中县、皋兰县三个农防段进行防洪治理,黄河(兰州)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河段总长32.68千米。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进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能力体系建设。夏季,是一年当中防汛抗旱任务最为艰巨的时期。在兰州市水务局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的雨情、水情、汛情一目了然,值守人员通宵达旦、连续作战,及时*发布预警,流动预测预报和分析研判,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全市防汛抗洪工作提供可靠支撑和重要保障。
“目前基本建成省、市、县区信息共享、功能融合的一体化防汛抗旱监测预警和工程调度信息化平台,”市水务局防汛办副主任陈梁栋说,我们实现了黄河洪水动态实时监测预警和干流中型水电站精细化防汛调度,提高了黄河段洪水态势感知能力、水情预警预报的精度和水电站精细化防洪调度能力,为兰州段黄河洪水防御工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信息化支撑,也为数字黄河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策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期,卫士通(002268.SZ)在接受调研时表示,数据安全行业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空间广阔,公司橙讯以建设*移动信息基础设施平台,打造具备亿级用户支撑及运营能力。新兴业务方面,与去年相比公司表示今年业务上会有一些长足的发展。合作方面,公司与世纪华通旗下盛趣游戏业务合作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度有所延迟,目前已签订单按年收费,三年1.2亿元。政策上,公司认为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化的监管环境,不同行业会根据行业特色出台明确管理办法陆续落地。目前没有一个时间明确计划出台,但是国家监管层面出台了从法律到法规再到管理办法的各领域规章。
卫士通认为,数据安全行业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空间广阔。公司橙讯以建设*移动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基于符合国家规范的高安全密码方案为党政军企用户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打造具备亿级用户支撑及运营能力,在军工、军队、能源、党政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橙讯的活跃用户数量达数十万。
技术方面,公司进行了基于真实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安全合规平台千万级用户量的技术验证,从当下整体架构和技术路径来看,可以承担上亿用户信息保护的逻辑。这其中存在的共性是所有的加密、脱密提供的服务化接口是不变的,会充分结合客户业务情况和数据类型进行定制化服务。
在游戏领域中,公司提供的主要服务是网络游戏场景下的注册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数据保护以及用户在游戏帐户登陆时提供的个人信息授权范围的核验和检查。新兴业务方面,近两年公司在新兴业务上进行了持续的研发和人力的投入,同时也在持续拓展其他客户,与去年相比,今年公司业务上会有一些长足的发展。
公司历年存货规模与公司在手订单和收入规模基本匹配,2021 年存末货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执行但尚未确认收入的项目较多,公司持续推进项目执行和验收进度,未来存货会逐步释放形成收入。在存货政策上公司不是走大量备货的方式,存货基本是有对应的销售合同,并且存货大部分为 1 年以内,因此存量存货的价值风险很小。
公司与世纪华通旗下盛趣游戏业务合作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度有所延迟,合资子公司卫士通(上海)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公司为世纪华通提供基于网络游戏场景下的数据安全合规服务,已签订单按年收费,三年 1.2 亿元。在问及未来是否会于其他厂商合作时,公司表示公司的目标是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数据安全提供合规服务,需求方面市场上会存在很多细分需求场景,比如游戏、电商、社交、出行、货运、医疗等等场景,具体还需要结合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服务,公司可以提供专项的服务方案。
政策上,目前没有一个时间明确计划出台,但是国家监管层面出台了从法律到法规再到管理办法的各领域规章。公司认为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化的监管环境,不同行业会根据行业特色进一步出台清晰明确的管理办法,大概会陆续落地。此外,国家还特别关注的关键基础设施行业是核心数据更为集聚的行业,例如交通、能源、金融、政务、电信等领域。预计这些行业也会推出相关数据安全保护细则和指引,公司对关键基础设施行业相关政策保持着密切的跟踪和关注。
兰州有很多城市名片,有一条河——黄河、一本书——《读者》、一碗面——牛肉面、一座桥——黄河铁桥……黄河铁桥作为兰州的地标性建筑,有着悠久沧桑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兰州黄河铁桥的故事!
01
是谁修建了中山桥?
清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兰州、治理甘肃,他注意到兰州城大河相隔,黄河两岸老百姓来往十分不便,只能用羊皮筏子渡河,载人不多,又很危险,这是民生的一个大难题。后左宗棠大军西征、收复新疆,需保证后勤补给的畅通,因此在兰州的黄河上修建一座*性的铁桥很有必要。于是请来洋人做预算帮忙修桥,洋人却狮子大开口,因财政拮据,这件事就这样被搁置了。
三十年后的1906年,后任陕甘总督升允抓住了推行“新政”的好时机,让兰州道台(相当于今天的兰州市市长)彭英甲将修桥之事再次提上日程。经过一系列的招标和谈判,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最终由德国泰来洋行承接了这个项目,于1906年10月28日,双方正式签订合同。
黄河铁桥的建设者,主要是由泰来洋行招募来兰的六十九名洋工华匠,其中包括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天津人刘永起等,他们是铁桥建设的技术骨干,以及兰州当地大量的水泥匠、木匠、铁匠等普通工人,开启了一场兰州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工程建设。
铁桥的建设经过了一年多漫长的准备工作,当时的合同里写到:“所建铁桥五孔,桥墩为钢筋混凝土,桥面中部为车道,两侧为人行道,全长二百五十米,宽八米,保固期八十年”。这就需要大量的建桥材料,而这些材料需要从德国进口,材料都是从德国海运至天津,再由天津经北京、郑州、西安、转运至兰州,有铁路的地方坐火车,没铁路的地方坐驴车、马车,整整耗时十七个月,所有的建设材料运输到位。
人员准备就绪,物料准备完成,这就正式开工了!从1908年4月10日开建,到1909年8月19日竣工,历时十六个月。你知道这么浩大的工程一共花了多少钱吗?当时一共花了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豪九丝八忽的白银,如果按照1:300多的购买力换算,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大约一个亿!
02
百年风雨的中山桥
铁桥竣工后被刷上了橘红色的桥油,显得格外漂亮。当时在桥的南北两端各建了一座中华传统式建筑——牌厦。由升允题写了两块“第一桥”匾,分别放在了南北桥头,还有“九曲安澜”、“三边利济”匾各一块,也分别悬挂在了桥的南北两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工程,在桥的两头立了两块石碑,由升允撰文记述铁桥修建始末。这不仅仅概括了建桥的意义,又寄寓了美好的企盼!
1928年,在全国掀起一股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热潮,当时的国民军驻甘军政要员刘郁芬将“第一桥”匾改题为“中山桥”,中山桥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今天,除了中山桥这个名字以外,兰州人还喜欢叫它“黄河铁桥”。
抗战的时候,为了保护兰新陆路交通咽喉——中山桥,不得已将中山桥的橘红色改为铁灰色。即使敌人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山桥,但它始终傲然挺立于九曲黄河之上,确保通往抗战一线的物资车辆安全通过。
1954年,兰州市政府拨款六十万元加固铁桥,在梯形桥架上,加置了五架拱形钢梁,不仅增强了桥的强度和负荷,而且使中山桥有如五道彩虹凌波而过,显得更为雄壮美丽。
2006年5月25日,兰州黄河铁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
中山桥喊你来打卡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No No No!
你不想去看看黄河母亲像?
你不想去见识一下唐僧师徒四人的身影?
你不想坐坐羊皮筏子?
你不想感受一下黄河之滨也很美?
你不想吃一碗正宗的“牛大”?
你不想在黄河边喝一杯三炮台,享受兰州独有的惬意?
快来参加知到的“国保打卡计划”吧!
让知到带你去看“黄河远上白云间”,
让知到带你发现“跳进黄河洗得清”,
我是知到!
带你知道!带你做到!Skr~
- END -
备注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到,有趣的教育,行走的课堂
致力于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整体服务计划
主业承压,炒股养家。
凭借投资收益,地处西北的啤酒企业兰州黄河(000929.SZ)交出了一份数字亮眼的上半年成绩单。
8月18日晚间,兰州黄河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22.37%;归母净利润2288.77万元,同比增长1801.53%。
虽然上半年净利润实现了18倍增长,但是公司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6.30万元。兰州黄河用炒股收益填上了主营啤酒业务的业绩坑。
已在股海厮杀十数年
今年上半年,兰州黄河证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证券投资净收益为2586.73万元。
据半年报披露,在今年上半年,兰州黄河主要参与了中国巨石(600176.SH)、靖远煤电(000552.SZ)、深圳机场(000089.SZ)、巴安水务(300262.SZ)、吴通控股(300292.SZ)5只股票的交易。五只股票最初投资成本为2.07亿元。
在中国巨石这一第一大重仓股上,公司取得了2191.09万元的投资收益。靖远煤电、巴安水务、吴通控股的期内公允价值变动则为负值。
兰州黄河已有十数年的股票投资历史。
在2004年初,兰州黄河旗下两家子公司使用两个投资账户合计6000万元的自有资金开始投资,一开始买国债,后来转换为双鹤药业(现华润双鹤,600062.SH)、华夏银行(600015.SH)等股票。
未曾想,2004年6月因牵涉闽发证券破产清算,上述两个账户被福建司法部门冻结,直至2010年5月方才解冻。被迫持股、做了“时间的朋友”的兰州黄河阴差阳错因祸得福,账面证券资产在6年间暴涨。
在账户解冻后,兰州黄河在一个月内将所持股票陆续卖出,扣除初始成本合计取得1.10亿元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率达189.64%。
此后,尝到甜头的兰州黄河选择继续在股海厮杀,不过战绩平平,经常是赚一年、亏一年。
2011年,兰州黄河炒股亏损超过2300余万元,净利润为-114.35%。2012-2015年,公司投资利润分别录得1678万元,-240万元,2566万元和-1904万元。
2016年开始,兰州黄河连年亏损。当年投资亏损1397万元,2017年亏损1276万元,到2018年公司账面亏损达到9059.4万元,当期损益为-8856万元。
几番上上下下,至2021年末,兰州黄河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49亿元。
根据公司2021年12月披露的公告,兰州黄河的投资方式为通过独立的自营账户,运用资金,开展新股配售或者申购、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委托理财等。
兰州黄河相关人士向
啤酒主业夹缝求生
和投资收益颇丰相反,今年上半年,兰州黄河的主业——啤酒及麦芽销售均十分疲软,二者的营收、利润均出现双降,产量也同比下降。
上半年,公司生产啤酒饮料4.48万千升,销售啤酒饮料4.62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19.44%,16.14%和14.2%。
同时,公司仅生产麦芽0.26万吨,同比下降约78%;销售麦芽实现收入1562.5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作为一家总部在甘肃兰州的啤酒企业,兰州黄河旗下拥有“黄河”“青海湖”啤酒和“黄河”麦芽等系列产品,主要市场在甘肃和青海两省,主要竞争对手为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
主营市场规模小,还要和行业巨头争抢份额,兰州黄河本已是“夹缝求生”状态。而2022年上半年的疫情暴发,对公司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兰州黄河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内,受3、4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在甘、青两省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爆发影响,公司主营业务业绩未达预期,仍出现亏损。
同时,许多啤酒生产企业产销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或延迟,为消化前期麦芽库存,公司麦芽客户大都要求延迟发货或降低售价,甚至有些客户直接减少或取消订单,造成公司麦芽产量同比大幅下滑。
回顾历史数据,兰州黄河的主营业务实际已疲软多年。2010至2021年,兰州黄河的两项主营业务营收逐年下滑,啤酒业务的下滑幅度较大,且早在2014年便开始走下坡路,多年下滑幅度超过10%,仅2021年止住跌势。
近年来,兰州黄河一直未能培育出新的爆款单品,也未能大踏步向西北地区之外扩张。前述兰州黄河人士告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兰州黄河》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兰州黄河、002268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