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信达澳银基金总经理 于建伟
如果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一个时代,那么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走过的这二十年一定是无愧于这四个字所承载的力量和气魄。1998年,满载着市场对专业机构投资者纷至沓来的期望,国内首批基金管理公司在千呼万唤中诞生,从此拉开了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大幕,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载砥砺前行,在资本市场云谲波诡的变换中,中国公募基金在资管新时代的不断前进中始终保持着扬帆起航的姿态高歌远航。
在中国公募基金蓬勃发展之时,2006年7月20日,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国内首家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信达澳银自成立伊始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坚定对于投资者的责任和义务,不断稳步发展。
2018年是中国公募基金发展的第20个年头,同时也是信达澳银成立的第12年。12年,岁月的车轮碾过一个轮回,在时代的长河中,无论大资管时代的风向标如何变幻,坚守住对投资人的热情与责任是澳银人始终不变的坚守和执着。
20载春华秋实中国公募基金路,12载上下求索,朝夕不倦,澳银人始终追求梦想。值得肯定的是,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信达澳银的公募业务规模继续保持了持续增长;我们年轻的投研团队,在市场的磨砺中不断成长,在推动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导向下整体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新能源等几只产品在业内更是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合规风控工作在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在日渐趋严的监管环境中保证了业务合规,保持了业务的稳定,妥善处置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市场风险,为投资人的利益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
前瞻2018年,充满挑战亦充满期待、充满信心也充满敬畏。国家宏观环境在改变、资本市场在改变、基金行业在改变,改变为公募基金的发展蕴育了巨大机会,同时也考验着我们是否可以因时而变,顺势而动。为此,我们需要在大的历史变革和行业调整中寻求改变突破:业务管理模式及体系的改变、管理激励机制改变、业务推动模式改变、业务资源整合模式改变、公募人整体精神面貌的改变!
面对当前持续规范的金融监管形势,整个资管行业从过去跑马圈地的扩张型发展模式向资产管理行业本源回归!未来行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专业能力的竞争!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脚踏实地、精耕细作、以工匠精神心无旁骛地扎实做好投研,并把专业、扎实的投资能力真正打造成保证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要推动业务方式的适度多元化,以适应大资管形势下资产多元配置需求!在专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将把目光延展到国际市场,把握当前形势下资产配置中对跨境投资所释放出的巨大需求所创造的机会!销售渠道多元化将为公司业务多元化提供有力支持!机构业务也将继续成为支持业务拓展的重要支点!专户业务将进一步推动业务多元发展,在继续稳固和推动固收业务同时,也将推动混合型、权益型、量化型等产品类型!严谨而专业的风控合规能力更是支持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子公司也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本市场专业投资优势,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长期发展之路。
新的金融及行业形势固然带来了巨大挑战,也更加看到当前所面临的巨大发展机遇。我们要保持足够清醒,更要对未来的前景保持充分的信心,继续追求业务的发展和增长。但这种增长绝不是粗放的,而是有质量的,和我们的管理能力、投研能力、运营能力能力相适应的可持续稳健增长。2018年,我们须凝神静气,修炼内功,在努力提升自身功力的同时,继续以百折不挠、不懈进取的精神不断努力开拓、求变求进。
20年弹指一挥间,公募基金用满载能量的、盛大的青春芳华谱写了一段大气磅礴的公募史诗,而公募基金的下一个20年机会又在何处,也许无人能够预测。我们始终相信机会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才能遇见,而关于机会在何处的答案,也需要等到下一个公募基金的20年结束后,答案才能揭晓。
8月26日丨利君股份(002651.SZ)公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19.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28.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936.06万元,同比下降23.67%;基本每股收益0.10元。
为了更好地向投资者提供服务,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决定自2020年7月13日起对通过本公司直销柜台认购/申购基金的投资者开展认购/申购费率优惠活动,具体安排
1.适用基金
本次费率优惠活动针对通过本公司直销柜台认购/申购的所有基金。
若本次费率优惠活动开展期间本公司发行新的基金,则自该基金开放认购/申购日起,将同时开通该等基金的上述优惠活动,如新基金不适用本优惠活动,本公司将另行公告。
2.适用渠道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直销柜台
办公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苑南路(深圳湾段)3331号阿里巴巴大厦T1座第8层和第9层
电话:0755-82858168/83077068
传真:0755-83077038
联系人:刘华
公司网址:www.fscinda.com
邮政编码:518054
3.优惠活动期限
本次费率优惠活动自2020年7月13日起实施,截止时间本公司将另行通知。
4.费率优惠情况说明
(1)投资者通过本公司直销柜台平台认购/申购本公司旗下基金,认购/申购的基金金额低于500万元(含500万元)时,认购/申购费率享受0.1折优惠。
(2)基金费率标准按照相应基金的有关公告规定执行,具体参见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其更新等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
5.重要提示
(1)本次费率优惠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开展活动期间,业务办理的相关规则及流程以本公司的安排和规定为准。
(2)投资者可通过以下途径咨询有关详情: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电话:400-8888-118/ 0755-83160160
网站:www.fscinda.com
(3)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投资者投资本公司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其《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其更新等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敬请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0年7月13日
#我是投资理财创作人#
在公募基金行业内卷日趋激烈的当下,明星基金经理对基金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大:没有明星基金经理站台的中小基金公司产品越来越难卖出去,而一旦捧出一位明星基金经理,这家基金公司就快速“吸金”、实现规模扩大和影响力增长。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可谓是上述行业现状的典型代表。该基金公司堪称2020年的当红炸子鸡:公司基金经理冯明远成为行业“黑马”。截至2021年5月3日,其掌管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自2019年8月以来业绩表现远高于同类平均水平。明星基金经理的加持,也让信达澳银这家中小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大增。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信达澳银的基金管理规模不足100亿元。2019年12月3日,信达澳银基金一度宣布信达澳银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募集失败。然而在2020年,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一人得道”,信达澳银迅速实现“升天”:截至2021年4月9日,信达澳银的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跃升至438.34亿元。
然而,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一旦退去,基金公司本身的投研能力、判断能力、发展能力才更为关键。在基金扎堆发行的情况下,又频频出现发行失败的悲剧,如果基金公司没有过硬的业绩支撑,到头来仍免不了被淘汰的结局。
一度失意,规模不足百亿元
多事之秋高管频繁变动
公开资料显示,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5日,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设在中国深圳。公司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澳洲联邦银行全资附属公司East Topco Limited(原康联首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批准文号:中国证监会证监基金字[2006]71号文)设立的国内首家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澳洲在中国合资设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
2015年5月22日,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与East Topco Limited共同持有公司股份。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信达澳银基金管理公司在行业“不显山不露水”。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信达澳银基金管理规模在2017年年底接近200亿元,不过在2019年9月30日,公司基金管理规模一度萎缩至92.75亿元。
(截图日期:2021年5月3日 来源天天基金网)
2019年可谓是公司最“黯淡”的日子,公司曾经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反面案例”。2019年12月3日,信达澳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信达澳银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自今年9月4日开始募集,11月29日结束募集,因未能达到基金合同生效备案条件,基金合同未生效。”此前该基金已经宣布延长募集期,其原本定于当年9月底结束募集。
此次基金募集失败让信达澳银基金“颜面尽失”。信达澳银基金2019年12月16日公告显示,董事长于帆因工作需要已于12月5日离职。同时,从2019年12月15日起,祝瑞敏接棒担任新董事长。公告显示,新任董事长祝瑞敏2008年7月至2012年4月历任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公司助理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
与此同时,公司还发布了多名董事变更公告称,经本公司股东会2019年第五次股东会审议通过,选举祝瑞敏、潘广建(Kent Poon)、朱永强担任公司董事,于帆、Anton Jer-ga、于建伟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2020年1月份,信达澳银基金宣布总经理于建伟因个人原因离任,此后由朱永强任总经理一职,任职日期为2019 年 12 月 31 日。当然,再后来信达澳银还有其他人事变更,就不再一一赘叙。
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独木难支”
一花独放不是春
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的突起改变了信达澳银基金的命运轨迹。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2日,冯明远持有的三只基金任期内翻倍,分别是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这是冯明远掌管时间最长的基金),获得的任期内收益为239.89%。其中该基金自2019年开始崭露头角,涨幅远高于同类平均水平及沪深300指数。
(天天基金网 截图日期:2021年5月2日)
此外,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5月2日,信达澳银精华配置混合、信达澳银先进智造股票在冯明远的在3年多和两年多的任期内实现的收益分别为103.39%、120.61%。
在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下,信达澳银的管理规模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信达澳银的基金管理规模不足100亿元。而截至2021年4月9日,信达澳银的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跃升至438.34亿元。
信达澳银基金2020年曾表示:“公司管理规模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管理能力,以及绩优基金所产生的明星效应。特别是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过去4年业绩表现优异,今年(2020年)上半年规模增长近百亿,这是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科技股投资实力的认可。”
公开资料显示,冯明远2010年9月,任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1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任研究咨询部研究员,信达澳银领先增长混合基金及信达澳银转型创新股票基金基金经理助理、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10月19日起至今)等。
从基金管理规模来看,冯明远可谓是信达澳银的当家明星基金经理,得到了公司的重用。在公司排名前十的开放式基金中,其参与管理的基金包括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信达澳银星奕混合A、信达澳银匠心甄选两年持有期混合等6只基金。
然而,单靠明星基金的基金公司也存在风险,一旦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出现偏差,将会对公司的品牌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2020年5月份以来,冯明远掌管了信达澳银科创一年定开混合A、C,信达澳银研究优选混合,在其任期内收益率远远低于同类平均水平,同行排名中处于靠后水平。
其中信达澳银研究优选混合的任期回报为1.76%,而同类平均水平为27.12%;信达澳银科创一年定开混合A、C的任职回报分别为6.81%、6.72%,而同类平均水平为34.38%。
此外,2020年10月30日成立的信达澳银匠心甄选两年持有期混合任职回报为10.52%,仅高于同类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
(天天基金网 截图日期:2021年5月2日)
冯明远执掌的信达澳银星奕混合A、C于今年1月份成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两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已经跌破1,任期回报分别为-0.56%、-0.77%。虽然比同类平均跌的少了一些,但可能赢在成立时间短,还在建仓期,仓位还不是很重,所以避免了大跌。
(天天基金网 截图日期:2021年5月2日)
发展了十几年的信达澳银估计也深知,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较为依赖人力资本,某种程度上,明星基金经理决定了基金公司的业绩表现以及“吸金”能力。在当今基金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绩优基金经理向头部基金公司聚集,这也让类似于信达澳银这样的基金公司的持有人缺乏安全感,如果冯明远“跳槽”,信达澳银的业绩大旗谁来扛?这也是信达澳银需要思考的问题。
基金经理青黄不接
新老搭配能堪重任否?
在冯明远受到重用之际,是信达澳银的人才储备“奇缺”。
截至2021年5月2日,信达澳银基金的管理规模为438.34亿元,基金经理13人,掌管46只基金。
据财富大侦探梳理,除了冯明远、杨超管理的基金外,信达澳银的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并不大。
具体来看,曾国富管理的基金规模为19.54亿元,王咏辉管理的基金规模为14.44亿元,冯明远管理的基金规模为200.53亿元,刘威的管理规模为0.02亿元,王辉良的基金管理规模为1.45亿元,邹运的基金管理规模为44.97亿元,杨超的基金管理规模为157.42亿元,李淑彦的基金管理规模为25.52亿元,杨珂的基金管理规模为11.23亿元,刘维华的基金管理规模为0.35亿元,张泽桐基金管理规模为122.38亿元(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齐兴方的基金管理规模为5.4亿元。此外,李博*参与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精选混合仍在募集当中。
其实很容易看出来,截至2021年1季度末,信达澳银股票型基金的规模是116.18亿元,混合型基金的规模是168.14亿元,加起来也只是284.32亿元。其中冯明远的个人管理规模就已经是200.53亿元了,可以说整个公司的权益规模基本上就靠冯明远一个人撑着。
财富大侦探疑惑,信达澳银基金似乎也在借着冯明远的吸金能力扶持其他基金经理。
2021年4月19日,信达澳银新能源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公告称,该基金将于5月10日至5月21日公开发售,基金经理为曾国富、李博。
招募说明书显示,该计基金投资股票及存托凭证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港股通标的股票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投资于新能源主题相关证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该基金所定义的新能源,是指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已广泛使用的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主要包括太阳能、核电、地热能、风电、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服务等相关行业。
公开资料显示,曾国富为一名老将,而李博为一名基金经理“新人”,其于2014年12月起加入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老将”+“新兵”的组合业绩能比得过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吗?
不过,财富大侦探在梳理时发现,这是公司发行的第二只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基金,此外,信达澳银还有一只成立于2015年7月底的明星基金——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而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的*为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自2016年10月27日以来,截至5月2日,其任期回报为239.89%。
所以,信达澳银是想通过另外的基金经理组合来再造一个“冯明远”吗?如果看好新能源产业,那就把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扩大规模即可,何必再发一只同产业的基金?毕竟冯明远管理的这只产品在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也只是89.27亿元,规模并不算太大。
信达澳银这么做是什么原因呢?有可能是担心冯明远一人独大?另外信达澳银因为在新能源基金上面尝到了甜头,就继续发同行业同主题的基金,是否说明该公司的投研能力圈范围太窄了?一旦新能源板块回调,是否会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和品牌声誉造成影响?
迷你基金“扎推”
后续吸金能力隐忧
对于信达澳银基金而言,明星基金经理让公司熠熠生辉的同时,其他基金经理所管理的规模较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公司“迷你基金”以及部分基金盈利不佳的尴尬局面。
截至5月2日,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信达澳银旗下多只基金管理规模不足1亿元,其中7只基金面临着清盘的风险。
截至5月2日,信达澳银量化多因子混合(LOF)A、C(合计),信达澳银中证沪港深高股息精选、信达澳银稳定价值债券、信达澳银新起点定期开放混合A、C(合计),信达澳银新征程定开混合A、C(合计),信达澳银消费优选混合等基金管理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
这些迷你基金可谓是信达澳银给投资者回报较差的典型代表。
信达澳银量化多因子混合(LOF)A
(截图日期:2021年5月2日 天天基金网)
信达澳银量化多因子混合(LOF)A、C自2020年11月份以来整体跑输同类平均水平及沪深300指数。
在整体业绩不佳背后,是该基金遭遇持有人大规模用脚投票。我们不难看出,信达澳银量化多因子混合(LOF)A成立时的2019年11月规模达到2.26亿份,到了2021年1季度末,只剩下0.04亿份,资产规模也只剩下0.05亿元!在这期间,被疯狂赎回是逃不过的“劫数”,而业绩差或许是被赎回的主要原因吧!
信达澳银量化多因子混合(LOF)A
(截图日期:2021年5月2日 天天基金网)
我们再来看,信达澳银新起点定期开放混合A、C是公司老资格基金经理王咏辉掌管的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5月4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3日,时间刚刚好,成立了3年之久,信达澳银新起点定期开放混合A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为41.49%;信达澳银新起点定期开放混合C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为38%。
(截图日期:2021年5月3日 来源天天基金网)
(截图日期:2021年5月3日 来源天天基金网)
信达澳银新起点定期开放混合A
(截图日期:2021年5月3日 来源天天基金网)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上述两只基金整体表现一般,尤其是近一年来,业绩排名不佳。这也遭到了持有人用脚投票。截至2021年1季度末,信达澳银新起点定期开放混合A管理规模仅为0.02亿元,而信达澳银新起点定期开放混合C管理规模为0.03亿元。
不过,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这两只产品成立之初的规模分别为2.1亿元和0.15亿元。其中,信达澳银新起点定期开放混合C在2019年末规模一度上升至1.41亿元,但此后规模一路下降,到了2021年1季度末只剩下0.03亿元,简直悲催!
信达澳银消费优选混合基金是信达澳银2012年9月4日成立的基金。数据显示,从最初的募集资金6.35亿元,信达澳银消费优选混合基金的管理规模已经缩水至0.35亿元。在规模遭持有人“用脚投票”疯狂赎回背后,是该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长期低于同类平均水平、甚至跑输沪深300指数。
(截图日期:2021年5月3日 天天基金网)
在该基金的糟糕表现背后,是该基金的管理人频繁变动。有的共同管理该基金的时间甚至才5天,最长的也不过是2年又334天。今年2月份,曾国富与刘维华又共同管理该基金,这样的安排是什么目的呢?是要培养新人吗?毕竟刘维华第一次当基金经理,又或者是曾国富要离任该基金呢?
2021年至今,新基金发行市场寒潮来袭。我们注意到,四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华泰保兴基金连续发布两只新基金发行失败公告,将四月份募集失败基金数量增至6只,这一数据追平2018年熊市期间8月、9月的募集失败基金数量,再度达到发行失败基金的单月新高。
作为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典型代表,没有过硬的投研团队实力,没有太多的长期*业绩,凭借一枝独秀的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的光辉,2021年信达澳银基金规模会如何发展值得关注。信达澳银目前还在辛勤发行新产品,到底最终结果如何,令人担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信达澳银基金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信达澳银基金公司、00265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