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航空发动机和俄罗斯差距,以及中国航空发动机和西方比落后吗俄罗斯航发技术只能是二流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中国航发,比人落后,这是现实,人家航空工业发展了一百多年,我们不过刚开始,差距落后要承认,无可厚非,认知航发研发规律,需要有一个过程。军用还好些,正在奋起直追,已经差距不多,而民用航发,我们才起步,差距还相当之大,相当明显。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局面,有人夸大其实,说中国航发至少五十年,说法明显违背客观现实,现代航空发动机发展,才多少年呀,对不对 就比如我们的CJ1000A这一级别的发动机造出日,同级别的相比,差了是多少 此前我们客观情况不允许,没钱没技术,但不是一点也没有,还是有一些,有一些便有了实现的基础,这一点对比军用自是清楚,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赶,已经可期而得,再往前跑几步就可以比肩而立。要看到我们的技术进步,我们的进步可喜也可期,请不要夸大其词,这对不起航发人的劳动。致说,俄国航发,此前是我们的老师,因为苏联解体后,技术变得肢离破碎,国家发展面临阵痛,经过了一段困难期,现在开始追上来,打造出数款军用和民用发动机,毕竟家底厚实,水平嘛,照三巨头还是差一点,可以讲已经进入一流水平,说成二流有点过份。
俄不等于前苏联。但在技术上多有继承,比如军用大推,有了AL-31,更造出产品30,中推RD-33改进型RD-93,性能已有了大幅提高,涡轴发动机用于直升机,数款产品性能虽有点落后,但均经过改进升级,都可满足于使用,可靠性还是不错的。民用型D-30、PS-90、SAM-146、PD-14等,性能可靠,数款型号均表现出不俗的水平,尤其后几款,可与西方比肩而立,正在打造者PD-35,装机对象俄制民用大飞机MC-21,这些年的进步可以表现得相当抢眼。虽说“动力沙皇”马达西奇鹰扬而去,但俄罗斯仍掌握关键技术,不是经济上出现窘境,可以说全部可以完成建造。论国力,俄自不比前苏联,产业健全配套,人才队伍强大,俄的困难是暂时的,假以时日,自可发展起来。前苏联航发,长期以来是我们的老师,可以说新中国航空工业基础大部分拜前苏联所赐,技术水平上不说与西方差距甚大,就是现在的俄罗斯,也需要追赶一阵才行。
假如中俄能合作。航发是世界工业之花,集各种高新科技之大成,也是航发发达国家的命根子,看家法宝,所谓国之重器不可示人,中国从不存在此非份之想,俄有是俄的,我们的是我们的,重在自家努力,致说中国民营天娇与马达西奇的合作,均是些落后产品,我们可以来借鉴,正在重庆进行改造升级,最多也就是一个过渡品,符合当代需要的航发,还得靠自家研制。俄也正在努力,应该说近年来中俄合作水平并不低,正在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和民用大飞机,网友们说如果两家能通力合作,那就太好了,开展些技术交流,完全有可能,这样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想可这么想,现在高技术,西方对我们竖起了高高的技术壁垒,唯有俄罗斯某些方面还给我们开着一扇门,但合作都是你情我愿的事。中国早就不再封闭,也早不再闭门造车,现实是核心技术买不来,只能立足自己发展。
强者愈强。这是残酷的一个现实,用于波音777的GE90发动机,推力实现了52吨,经济性高,噪音低,我们CJ-1000A的推力只有13吨,俄罗斯在研的PD-35的推力35吨,与我们在研的CJ2000大体相当。有人讲一款发动机成熟至少20年,这是过去产业基础弱的原因,寻常人等看发动机无非就是发动机,与它相关的材料科技,工艺水平,实验设施,精密制造,设计设施,人才队伍,国家投资等,都与过去不一样,比如我们的材料这些年,已取得了重大飞跃,通过打造CJ1000,基础已变得相当厚实,比如精密制造水平已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有些方面强于俄罗斯,当然差距还是有的,我们的起点更高了,可以进步得更快。军用航空发动机进步还是蛮大的,用之于民,可以互相推动发展,这个叫军民融合。强者愈强,我们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中国航空发动机和西方比落后吗 俄罗斯航发技术只能是二流吗 众所周知,飞机的发动机在战机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就像人的心脏一样,决定着人的力量大小和生命。飞机的发动机决定着战机起降、跑道、机动灵活、载重量、推动力、航速等。因此我国对飞机发动机的研制非常重视,创建了太行飞机发动机制造厂。
题主所问中国航空发动机和西方比落后吗 俄罗斯的航发技术只能是二流吗 中国飞机发动机的研制起步晚,沒有美国、俄罗斯研制飞机发动机早。因此中国研制的飞机发动与美俄比较,处于悄微有点落后。中国的太行系列发动机,其推动力不小。比如涡扇一10发动机的推动力为14吨、涡扇一15发动机的推动力为18.5吨。美国的F22、F35、俄罗斯的苏57战机的推动力也是这个数。中美俄发动机的推动力基本相等,不差上下。
中国的飞机发动机与美俄相比较,主要差距在发动机的寿命上。美国的飞机发动机寿命为4000小时,俄罗斯的飞机发动机寿命为2000小时。所以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在世界上处于二流水平。而中国的飞机发动机寿命为1000多小时,仅次于美俄。主要原因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耐高温合金材料、钛合金复合材料等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我国的飞机发动机也属于先进的发动机,虽然没有美俄的发动机寿命长。但推动力有时还大于他们,电子控制系统比他们先进。我国歼20换上国产发动机后,其战斗力完全能够碾压F22、F35、苏57战机。
中国航空发动机和欧美比当然是有差距的,但是目前我们和俄罗斯相比,这么说吧,我们在技术上全面超越俄罗斯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比如俄罗斯现在宇航用的CPU是我们提供的。
2015年人民日报:让“中国芯”在太空闪耀
这篇报道就提到我国在宇航用CPU研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宇航用CPU甚至出口到了国外;而目前需要进口我国宇航用CPU,且我国还愿意出口的,除了俄罗斯还有其他国家吗
另外,俄罗斯2010年研制的小型导弹护卫舰“21631”型护卫舰上的柴油发动机是我国制造的。
根据中船重工官网2015年的报道,河柴重工与俄罗斯客户签订8台CHD622V20柴油机销售合同。
当然,目前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上对我们还有一点优势,但是已经很微弱了,原因就在于俄罗斯目前真没有钱投入到相关科研中去。
我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才开始研发WS10的时候俄罗斯自己的AL31F发动机已经服役了11年,可以说WS10全面落后于AL31F,而且落后的还很多。
但是到了WS15和AL30,两国在航空发动机的差别已经缩小到“肉眼无法分辨”的地步,AL30的推重比和WS15完全一样。当然,俄罗斯的30相比我们的WS15确实整体上还是略微先进一些,但是已经很微弱了。
而俄罗斯最新一代隐形战斗机S57迄今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而且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公开表示S57不会大规模装备部队,这一切都说明俄罗斯目前的发动机支撑不起S57的各项指标,说白了,发动机不支持。
而我们的WS15已经有望装备J20了。
这说明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我们目前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俄罗斯整体水平了。
军用小涵道涡扇领域:服役了WS10B/C、WS13E/IPE,技术水准已接近美英,超了俄罗斯和法国,而WS15服役在即、涡扇19进展顺利,型号完成后则仅次于美国,优于英国。
中大函道涡扇领域,服役了WS18/20。技术水准:WS20>PS90>WS18/D30。尚未服役的,技术水准:CJ1000A>PD14。但CJ1000A今年取证试飞,进度少落后于PD14。CJ2000进度领先于PD35。CJ500进度和PD8差不多。但总体而言,英美一流,中俄二流,法国没有独立型号。
涡轴:中小功率涡轴美/英/法一流;中俄二流。中国谱系非常完整,而俄罗斯基本一个型号打天下,米17/28/35、卡52/27全是一个发动机。中国技术水平正从4代向5代迈进。美国也在迈进过程中,但技术指标提的最高,计划2025年完成。法国已率先进入准5,就是AC313A用的那款。中国提的5代,即新2000KW,技术指标总体优于法国,但油耗指标落后法国。中国在追赶,俄罗斯在掉队。
涡桨:WJ6C功重比和油耗还是大幅落后西方现役型号。美英一流,法国二流,中俄三流。WJ10快了,全面达到或优于英美现役型号,甚至具备追赶美英下一代涡桨的潜力。俄罗斯在掉队中。法国其实就是一个功重比难看的A400的涡桨发动机,在涡桨领域少有建树。
总结,中国二流,在追赶一流的过程中。俄罗斯二流。
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飞机的速度、高度、航程、机动性、可靠性和有效载荷,也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飞机的安全飞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世界上能够独立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国家真是非常的少,哪个国家能够研发建造出来航空发动机,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一个航空强国。
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一路走来是磕磕绊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前期在航空发动机上由于没有经验,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处处碰壁。就这样,航空发动机成为了制约我国空军发展的最最大阻力。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基本上都是从俄罗斯引进,后来,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虽然研制出来了专用的航空发动机,到现在和俄罗斯、欧美过来比起来差距非常大。
现在,我国航发已经有款发动机能担当重任,这款发动机就是国产太行发动机,也就是涡扇-10发动机。如今,这款发动机已经成功装备到歼-10、歼-11、歼-15、歼-16,甚至是歼-20战机上。据悉,这款发动机推力达到了14吨,比俄罗斯的AL-31FN发动机也要高出不少,除此之外,寿命也增加了1000个小时。
除此之外,我国还正在研制涡扇-15小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推力可是有消息称将会达到18.5吨,并且具备矢量性能,即属于全动型,可向任何角度喷气。除此之外,涡扇-15发动机还拥有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按风扇转速和核心机压比调节发动机工作,具备有故障隔离功能。与美国的F-22战机装备的F119发动机,以及俄罗斯苏-57战机使用的产品-30发动机属同一水平。
一直到现在我国的涡扇-15发动机还迟迟没有问世,而美国的F-119发动机早已经研制出来了几十年左右的时间,因此我国在航空发动机上与美国相比,至少还存在着几十年的差距,不过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一定会缩小这个差距。而俄罗斯现在航发技术也顶多算是个二流水平,虽然说是二流水平,但是也是要领先我国的。
现在俄罗斯的仍然具备航空发动机底蕴,就比如苏-57战机使用的产品-30发动机,该发动机推力高达18吨,此外配有电子控制系统和更低的燃料效率,装备该型发动机后苏-57战斗机将能实现1.5马赫超音速巡航。目前这款发动机还在苏-57战机上测试,等测试成功之后将会装备到苏-57战机上。
而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之所以要落后美国,那是因为俄罗斯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比较短,就比如俄罗斯的AL-31F航空发动机,这款发动机使用寿命才达到2000多个小时,与美欧等国家的使用寿命存在至少3000个小时的差距,因此俄罗斯的航发水平要落后美欧等国家,但是要领先我国。不过,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在航发领域一定会与西方国家缩小差距。
今天关于《中国航空发动机和西方比落后吗俄罗斯航发技术只能是二流吗》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