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恒指收跌0.74%,报19452.09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44%,报4143.53点;电力股走高,教育股普涨,科网股表现疲弱,房地产及物业管理板块下挫,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板块走低;新东方在线涨超12%,久泰邦达能源涨40%;鑫苑服务复牌后跌超62%,富力地产跌超13%,碧桂园服务跌近12%,东方海外国际、碧桂园跌超6%,招金矿业跌近6%,小鹏汽车跌超5%。
【板块异动】
科网股走低,金蝶国际、万国数据跌近7%,商汤、中芯国际跌超5%,华虹半导体跌近4%,联想集团跌超3%。
能源汽车股走低,小鹏汽车跌超5%,蔚来跌超3%,五菱汽车跌近3%,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601633)、北京汽车、比亚迪(002594)股份跌近2%。
有色金属板块走低,招金矿业跌近6%,中国宏桥跌超4%,中国黄金(600916)国际、中广核矿业跌近4%,五矿资源、赣锋锂业(002460)跌超3%,洛阳钼业(603993)、紫金矿业(601899)跌近3%。
房地产板块走低,富力地产跌超13%,碧桂园、新城发展都饿成6%,龙光集团、中国金茂、合景泰富集团跌近6%,融信中国跌超5%。
物业管理板块走低,鑫苑服务复牌后跌超62%,合景悠活跌超13%,领悦服务集团、碧桂园服务跌近12%,佳源服务跌近9%,佳兆业美好跌超8%,正荣服务跌超6%,旭辉永升服务、世茂服务、融创服务跌近6%。
【个股涨跌】
鑫苑服务跌超62%,于今日复牌,此前因未能及时刊发2020年全年业绩,自4月1日起停牌。
微博跌近4%,微博昨日公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净收入4.502亿美元,同比下降22%,归属于微博股东的净利润为2830万美元,同比减少65%。
呷哺呷哺涨超9%,呷哺呷哺表示8月份营业额明显复苏,环比增长10%左右,上海、苏州、深圳等新开门店业绩表现亮眼。
新东方在线涨超12%,收盘价达34港元,突破昨日高点,盘中续创2020年10月以来新高。
【财经新闻】
工信部:近期将发布实施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方案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主题是“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指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落实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碳达峰方案,着力在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低碳行动、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洁生产、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支持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先进技术示范试点,加快提升原材料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如期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贡献行业力量。
车企新势力8月排位再生变问界单月交付量破万
据证券时报,新势力车企已经在市场定位和销量表现上走出明显分化。“蔚小理”新旧产品切换,销量呈现波动。8月蔚来交付10677台,同比增81.6%,环比持平;小鹏汽车交付9578台,同比增33%,环比下滑17%;理想汽车则明显掉队,交付量仅4517台,同比和环比下滑幅度均超过一半。问界、埃安、哪吒、零跑等品牌则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华为和赛力斯(601127)合作打造的AITO问界是一匹黑马。问界系列8月交付10045辆,*实现单月交付量破万,也创造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单月交付破万最快的纪录。
乐华娱乐暂缓香港IPO计划
据经济观察网,
协鑫科技回应内蒙古优惠电价取消:电价上调抬升了光伏产品的成本中枢,将提高技术竞争力权重
据界面新闻,9月2日,协鑫科技就对内蒙古优惠电价取消问题对
小米第*车将使用禾赛激光雷达,价格上限超30万;一汽将采用寒武纪自动驾驶芯片
据晚点,小米的第*车已确定激光雷达供应商为禾赛科技,售价上限超过30万元。这将是*轿车。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寒武纪行歌已与一汽达成合作,其第*自动驾驶芯片已经流片,预计今年下半年量产,之后会搭载到一汽某自主品牌的车型上。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后续季度银行板块主要盈利要素有望逐步企稳
中信证券指出,上市银行2022年中报情况来看,二季度行业盈利与营收增长小幅放缓,部分银行、部分区域和部分行业的资产质量小幅波动,主要是受当期散发疫情和地产疲弱因素的影响。我们判断二季度是银行业年内经营的景气低点,当前处于经济恢复期、政策落地期和效果观察期,后续季度主要盈利要素有望逐步企稳。
国海证券:车载传感器作为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核心部件有望受益
国海证券表示,汽车传感器是实现单车驾驶的核心硬件,其中车身感知传感器可实现对汽车自身信息的感知并做出决策、执行,环境感知传感器负责捕捉外界信息并提供给汽车计算机系统用于规划决策,是无人驾驶智能感知系统的基础,包括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我国自动驾驶相关政策体系有望迈上新一级台阶,车载传感器作为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核心部件有望受益。
中信建投:新一轮造船上行周期已至
中信建投(601066)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趋稳以及不可控因素导致需求滑坡,过剩产能为造船行业带来负担,行业进入去产能调整期,直至供给端充分出清及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将再次进入下一轮上行周期。短期来看,钢材价格与汇率的改善会带来船厂业绩改善;中长期角度来看,2021年以来的高价订单为业绩向上提供确定性。但随着全球船舶行业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船厂在产业链的地位不断提升,“买方市场”正逐渐转向“卖方市场”,船厂报表也会持续向好。
03月06日讯 华夏回报二号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回报二号,代码002021)03月05日净值上涨2.68%,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2890元,累计净值为3.4690元。
华夏回报二号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71.20%,今年以来收益3.23%,近一月收益6.89%,近一年收益17.01%,近三年收益43.35%。
华夏回报二号基金成立以来分红60次,累计分红金额107.85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蔡向阳,自2014年05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04.98%。
林青泽,自2019年08月15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8.47%。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五粮液(持仓比例8.81%)、贵州茅台(持仓比例7.06%)、中国平安(持仓比例6.25%)、中国国旅(持仓比例5.79%)、爱尔眼科(持仓比例4.37%)、山西汾酒(持仓比例3.91%)、招商银行(持仓比例3.88%)、美的集团(持仓比例3.36%)、长春高新(持仓比例2.55%)、宁德时代(持仓比例2.00%)。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四季度,全球风险资产持续上扬,主要受益于美联储连续降息、大力度扩表对流动性的改善,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英国脱欧事件接近尾声对风险偏好的改善,以及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下企业盈利预期的改善。国内方面,经济数据波动企稳,*的政治局会议及经济工作会议显示2020年国内政策依然以稳为主,锁定市场下行风险。总体看,国内经济依然在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过程中,过程比较波折。随着海外重要指数纳入A股权重,四季度海外资金持续流入。
金融市场方面,本季度各类指数持续上涨,结构上以科技股持续走强、传统周期股低位反弹、医药消费小幅回落为主。进入12月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提振风险偏好,伴随成交量的放大,部分题材股也有阶段表现。
组合管理方面,本季度基金维持了整体仓位,但进行了结构调整,方向以持有白酒、增持高端制造、低估值地产为主,适当减持了受政策影响较大的医药个股。长期看,本基金采取“自下而上”选择ROE高、壁垒高、增长持续性强的个股为主,主要集中在消费、医药、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以期通过长期持股分享这些*公司的成长。
9月20日(周一),香港恒生指数开盘跌1.12%。随后,恒指下挫逾3%,再度刷新年内低点。
恒生指数上午收跌3.87%,报收23955.18点,跌965.58点。盘中一度跌1049点。富时A50指数股指期货也大跌,一度跌4%。
板块方面,蓝筹地产股、恒大概念股、内险股跌幅居前。
截至20日收盘,中国平安收跌5.78%,盘中一度跌破50港元关口。恒大系跌幅居前,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均跌超11%。
港股地产板块集体大跌。恒基地产、新世界发展、新鸿基地产的跌幅均超10%;龙光集团、长实集团下跌超8%;嘉里建设、富力地产均跌超7%。
大型互联网科技股继续下挫。快手、美团均跌超2%,京东港股跌超4%。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所致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表示,地产流言蜚语、美联储议息和部分个股基本面表现不达预期,是港股今日(9月20日)大跌的主要原因。
截至收盘,中国恒大收跌10.24%,恒大物业收跌11.3%,恒大汽车收跌2.68%,恒腾网络收低9.48%。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根据统计局数据,八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12616亿元,同比下降 18.7%,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25亿平米,同比下降15.6%。首八月累计土地购置面积约1.07 亿平米,同比下降10.2%,土地成交价款约6647亿元,同比下降6.2%,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4.3%。地产数据持续转弱,加上在恒大事件继续发酵下,预计整体内房9、10月销售仍然维持较低水平,旺季不旺,投资者须特别注意。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中期业绩不达预期,或也是9月20日港股大跌的原因之一。
以中国平安为例,Choice数据显示,今年7月1日以来,中国平安港股股价已累计下跌32.48%。
致富集团研究部报告显示,中国平安2021年中期纯利按年倒退15.6%至580.05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集团对内房「华夏幸福」进一步加大减值计提,达至359亿元人民币,影响纯利208亿元人民币。
此外,中国平安寿险改革尚未明朗。
管理层年初曾表示今年代理人数将保持在100万人上下。但截至2021年6月末,代理人数已跌至87.8万人。致富集团研究部表示,这显示寿险改革仍在摸黑前进,成果尚未明朗。
中金9月19日发布研报认为,近期港股市场转弱背后的因素较为综合,一方面由于8月的宏观数据显示出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股票市场出现波动,拖累了海外中资股市场。
此外,中金发布的《港股:1H21业绩回顾:整体强劲但分化凸显》报告表示:展望未来,当前市场一致预期预计海外中资股市场(包括香港和美国上市中资股)2021年盈利增速将逐步放缓,当前全年盈利增长预期为23.9%,隐含下半年同比增速仅为6%,大幅低于上半年已经实现的45.5%的水平。盈利增长的放缓也并不意外,与上半年低基数下的高增长和整体宏观经济愈发明显的放缓势头基本一致,而这也是近期市场对于政策宽松预期明显升温的原因。
板块层面,根据彭博汇总的市场一致预期,媒体&娱乐板块下半年或转为负增长,一定程度上可能与监管政策影响有关;可选消费、能源、原材料和IT板块的增速相比上半年或明显下滑。相比之下,下半年仅有必需消费、公用事业和软件板块的盈利将加速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重仓港股的基金表现也不容乐观。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在101只有年内业绩显示的带有“沪港深”字样的基金中,有54只年内收益为负,占比约为53.5%;其中年内下跌幅度超过10%的有13只,占比约为12.9%。
其中,沪港深基金中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年内平均收益为5.8%,全市场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9.97%;沪港深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1.57%,全市场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8.99%。
恒指下跌已不是新鲜事
事实上,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曾多次出现大幅调整事件。
2021年2月24日,港股恒生指数下跌2.99%,大多南下热门标的跌幅较深,引发市场关注;当日11时许,有传闻称香港将提升股票印花税从0.1%至0.13%。接近下午1时,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确认了这一事实。
7月8日,港股主要指数大幅调整,其中恒生指数、国企指数以及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2.89%/3.22%/3.71%。红筹股及中资民营股多收跌;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分别下跌3.7%和4.1%。
中信证券当时的研究认为,市场普遍担忧国常会所释放的降准信号侧面反映了当前宏观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导致市场下跌。
此外,政府加强跨境监管叠加互联网反垄断及数据安全监管政策的收紧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承压。
7月26~7月27日,A股、港股均大幅下跌,上证综指两个交易日跌幅近5%,27日港股单日跌幅超过4%。
招商银行研究院当时认为,监管所出台的一系列涉及互联网反垄断、教育培训、地产等行业的监管政策,市场对监管政策做收紧理解,在政策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资金为寻求安全,从已经受到监管影响或有潜在监管风险的相关行业流出。
集聚于香港市场的外资,对内地相关政策解读可能存在偏差,或做非经济因素的延伸,有消息指外资可能削减对中国公司的风险敞口,这或是导致7月26~7月27这两日港股跌幅较大的重要原因。
建银国际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师赵文利预期,港股恒生指数下半年呈M型走势,将在26500点至29500点区间波动,金融股有望跑嬴能源和工业股。
建银国际于6月17日举行“2021年下年香港市场展望及投资策略”网上会议。赵文利表示,年初以来,大宗商品领涨全球大类资产,价值跑嬴成长,5月中之后,再通胀交易有所收敛。疫情、债息及美元等重要变量面临方向选择,市场投资风格开始酝酿新的变化,3季度有可能形成新的风格切换拐点。
下半年,全球主要经济增速陆续越过后疫情阶段的高点,经济增速将明显回落,但通胀压力仍将具刚性,难以在短期內明显消退。PPI和CPI剪力差将持续挤压下游企业利润,整体中报业绩难有惊喜。
3季度将是若干市场重要预期的检验窗口,市场关注重点将围绕通胀、削减QE、疫苗注射进度以及财政刺激计划落实程度。在联储开始考虑货币政策的预期之下,市场对资产泡沫的担忧显着上升,股市波动率或将再次上升。
港股预测市盈率接近12.6倍,估值续处于区间上端,有回调空间。预计港股下半年总体维持区间波动并大致呈现M型走势,恒生指数波动区间介乎26500点至29500点,国企指数波动区间介乎9500点至11500点,科技指数波动区间介乎7500点至9000点。
行业配置建议方面,下半年逐步减持顺周期的价值股,其中金融股有望跑嬴能源和工业股,逢低吸纳优质新经济成长龙头。重点关注业绩能见度高及有政策支持的內需股如消费、生物医药、硬件科技、汽车等,以及新能源股。
他预期美联储将于2022年底或2023年开始加息,视乎通胀情况。
对于港股恒生指数今天走势先低后高,他分析港股对美联储今次议息会议发出偏鹰讯号,已有较多心理准备,会议结果亦合乎市场预期;主席鲍威尔会后又明确联储局点阵图不一定可靠,舒缓了市场的担忧。他预期美股短期或温和调整10%,投资者可以趁机低吸纳港股。
对于欧美压制中国的发展,他认为环球疫情逐步受控,中国出口替代效应将会减慢;未来各国在关键供应链上对外依赖程度将会减少,对中国也造成影响;欧美推动的一带一路基建亦为中国带来挑战。不过中国內生经济力强,把中国孤立亦有难度;而中国正转换经济动力,由外需转移至內循环,以平衡外围的经济影响。
展望人民币走势,他预期于2021年底兑美元会在6.4元人民币水平。人民币若快速升值对出口不利,央行亦有调控汇率的工具,相信人民币大幅升值空间不多;由于美汇指数跌至90以下的空间不多,将在90至100之间波动,意味着下半年人民币会偏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港股恒生指数》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港股恒生指数、华夏回报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