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宏精选基金(银河基金)天弘精选基金是否分红

2022-09-02 20:23:29 证券 xialuotejs

天宏精选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08月25日讯 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ETF基金08月24日下跌2.28%,现价0.657元,成交1008.96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0.6418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79%,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3%。

最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27.38%,。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1.65%,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92%,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8.28%,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30.30%,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6418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杨超,自2021年07月2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4.65%。

胡超,自2021年07月2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4.65%。

贺雨轩,自2021年08月16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0.98%。




银河基金

近日,据

根据银河金控的相关资料显示,宋卫刚为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历任财政部办公厅科员、副主任科员,财政部办公厅部长办公室副科级、科级、副处级、正处级秘书,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调研员、处长、副司长级干部,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委员。

而在总经理方面,于东升被推荐为银河基金总经理。履历显示,于东升历任石油部上海西捷石油公司技术开发工程师、南方证券有限责任管理有限公司部门副总经理、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地区业务管理总部总经理、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尚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东代表常务副总经理等。

2020年10月,于东升加入诺安基金,并于2021年4月23日出任职诺安基金副总经理,今年1月29日,诺安基金公告称,于东升因个人原因已于1月27日离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银河基金曾公开全市场招聘总经理。其中在任职资格方面,主要提及需要具有累计10年以上的金融行业工作经历,此外,还应具有3年以上公募基金等相关领域、公司副总经理及以上工作经历和与拟任职务相适应的管理经历。

而此次任命,也意味着银河基金总经理的招聘工作已经开始落地了,不过由于目前还只是内部任命,接下来也还有内部和外部的流程需要完成,在银河基金未正式披露之前,这些任命也还不能算正式生效。




天弘精选基金是否分红

综合公募基金二季报数据来看,虽然全市场“固收+”基金规模下滑,但内部分化已经出现。

其中,一些头部公募基金旗下的绩优产品仍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持续布局。

“‘固收+’回撤相对可控、持有体验比较好,一方面意味着更容易做到长期投资,不容易因为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在低点下车;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投资者投更多的钱进去是可承受的,不用天天看收益,担心出现很大幅度的浮亏。”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指出。

业绩表现更为稳健的“固收+”也在上半年表现出更多的规模优势。

体验

“统计意义上,长周期来看股票的风险和回报系统性高于债券,但股票收益分布并不均匀,波动过大导致客户体感不佳,而纯债类资产的长期收益率又难以满足很多投资者对更高收益率的追求。天弘基金在管理‘固收+’过程中,希望通过动态调整股票、可转债、纯债等不同资产的配置比例和方向,在实现整体回撤可控的同时追求超额收益。”天弘基金固收体系总监姜晓丽告诉

如何根据不同市场环境调整各类资产配置,一直是“固收+”基金管理的难点。

根据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天弘基金旗下全部稳健型“固收+”均实现正收益,16只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10.04%,平均最大回撤低至-3.18%。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天弘基金最近一年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业绩排名排在14家固定收益类大型基金公司中的首位,平均收益率为5.2%;其近两年、近三年、近五年、近七年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业绩排名,在14家固定收益类大型基金公司中均位居第2位,仅次于易方达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2.15%、20.02%、38.56%和49.33%。

今年以来,虽然“固收+”产品出现了一些回撤,但回顾过往数据,中长期持有稳健型“固收+”,盈利概率依然较高。

以天弘安康颐养为例,截至6月30日,天弘安康颐养用户约77万户,平均持有时间长达5年,用户盈利比例达89.8%;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有天弘稳健型“固收+”超1年的用户中,盈利比例超过99%。

而一些绩优产品,则依旧获得了不少投资者的逆势加仓。

天弘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20日,稳健型“固收+”产品中,今年以来有21%的老客户加仓;高弹性“固收+”产品中,今年以来加仓的老客户比例则高达33%。整体看,天弘基金“固收+”今年以来老客户加仓的比例达到22%。

与此同时,今年天弘基金“固收+”新入场用户超过248万,二季度以来截至5月20日天弘固收+的新增用户也超过48万,整体看天弘基金的“固收+”产品今年以来仍保持了资金净流入。

产品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年内已有116只“固收+”基金启动发行。

本周即将启动发行的还有天弘永利优享、兴业180天持有等3只产品。

“今年比较低迷的权益市场也导致一部分‘固收+’产品出现了净值亏损,但短期净值的浮亏不代表最终投资收益为负,从历史数据看,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二级债基为代表的‘固收+’产品可以较好的抵抗市场波动,穿越股债牛熊。”前述大型公募基金人士指出。

天弘基金此次布局的“固收+”新品天弘永利优享,是一只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固收+”,在天弘“固收+”产品矩阵中与天弘永利债券一样,同属较低风险系列产品。

“天弘永利优享注重组合回撤控制,定位于在承担合理风险前提下,力争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健收益。主要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同时通过宏观研判及大类资产配置,辅之以优质可转债、股票资产投资追求收益增强。”姜晓丽指出。

从天弘永利债券的过往业绩来看,截至6月30日,天弘永利债券B份额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139.62%,对比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实现了60.44%的超额收益。从姜晓丽自2012年任职管理以来,B份额自2012年至2021年连续10个年度实现正收益,年化回报超过7.8%,期间最大回撤-5.42%。

“固收+”是多资产配置的产品,考验了机构资产配置能力、股票投研能力、债券投研能力等多维度的投研能力和水平。相比较单纯的权益类产品,“固收+”对于回撤幅度的控制更加苛刻,因此对机构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市场上不少头部机构的投研体系在过去几年的市场巨大波动中充分验证了有效性。

据天弘基金介绍,“2021年初,市场对宏观经济形势研判不一,天弘‘固收+’团队经过深度研究后坚定认为,资产配置上,股票相对于债券更具吸引力,依然看好制造业方向,因此将固收+的权益仓位‘打满’,股票仓位重点配置到结构性行情突出的制造业;2021年四季度,天弘‘固收+’团队前瞻研判到可转债估值处于高位,性价比降低,因此较大幅度降低了多只‘固收+’产品的可转债仓位,并对可转债策略的高弹性‘固收+’产品天弘添利债券进行分红和4次的限购,大幅削弱了可转债下跌带来的影响。”

“基于科学投研体系,天弘‘固收+’追求较低风险下的较高收益,力争实现可验证、可持续的中长期绝对收益,为稳健型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成为更多人的理财压舱石。”姜晓丽表示。




天宏精选基金净值可靠吗

基金宣传误导基民的现象再度沉渣泛起。天弘基金旗下天弘新活力公开宣称纯债没有风险,不仅违反 “真实、准确”等监管要求,而且对公众投资者的利益造成威胁,该基金的责任心和专业性遭到质疑。

年报与事实不符

受疫情影响,2019年的基金年报发布的比较迟,直至2020年4月末才全部出齐。近期,就有投资者问

由于本报一直向投资者强调金融产品有风险,而天弘基金作为金融机构却公开宣称纯债没有风险,这引发了

天弘新活力2019年年报截图

作为基金管理人的展望,公开宣称纯债没有风险,是否对投资者存在误导?

Wind资讯显示,截至5月末,全市场高达63只纯债基金 (A、C份额合并计算)成立以来发生亏损,亏损最大的是海富通集利,成立以来复权净值增长下跌20.39%,目前的复权单位净值只有0.796元,也就是说,基民当初以1元买入,现在只剩下0.796元,而南华瑞扬纯债、人保添益6个月定开、华商稳固添利等基金成立以来下跌也均超过了10%,怎能说没有风险?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刘亦千告诉《大众证券报》

与监管导向相背离

或许有人会说,亏损的纯债毕竟是小部分,绝大多数纯债或纯债基金的收益都是为正的,天弘基金这么描述可能是讲的一般情况。即便如此,监管层早已三令五申,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天弘基金如此传播,违反了“真实、准确”等监管要求,是与监管导向相背离的。

早在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当时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强调,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2019年12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金融营销宣传不得对资产管理产品未来效果、收益或相关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

虽然基金年报并非产品宣传,对未来走势的展望也并非营销推广,但考虑到公募基金的持有人数量众多,阅读者广泛,社会影响较大,其传播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天弘新活力灵活配置基金这份2019年年报的说辞,公开宣称“纯债没有风险”,已经违背了“卖者尽责”的义务,是一种不负责任、误导基民的行为。

人才“短板”凸显

普通投资者认为纯债没有风险或许还情有可原,但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发布这样的报告,着实出乎意料。那么,这份报告背后的基金经理到底如何?

资料显示,天弘新活力的基金经理有三位,分别是钱文成、贾继承、杜广,资历最深的是钱文成,也是三人中唯一一位有股票研究背景的基金经理,进一步观察发现,钱文成在天弘竟然“一拖多”管理了7只基金,除了天弘新活力外,还有天弘云端生活优选、天弘惠利、天弘裕利、天弘价值精选、天弘精选和天弘通利。

另外两位基金经理均是固收研究背景:贾继承从2011年起在平安证券和太平资管担任债券研究员,2019年才加入天弘基金固定收益机构投资部,杜广从2014年起在泰康资管和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担任债券研究员,2017年加入天弘基金。两位基金经理同样“一拖多”管理着3只基金,除了天弘新活力外,还有天弘惠利和天弘新价值。

多达三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天弘新活力灵活配置基金,发布的年报竟然如此误导基民,其背后或许凸显了天弘基金公司人员精力有限、人才“短板”凸显的窘境。

比如,在其一直宣称要“做中国最大的指数基金服务商”的指基领域,天弘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张子法 “一拖多”管理了11只指数基金,包括天弘中证500、天弘中证800、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天弘中证全指证券公司、天弘中证电子ETF联接基金、天弘创业板ETF及其联接基金、天弘中证计算机主题 ETF及其联接基金、天弘沪深300ETF及其联接基金等;此外,在QDII基金领域,公司旗下3只QDII的基金经理均是胡超,其需要对越南市场和美国市场同时研究,由于产品刚成立不久,其业绩就交给时间去检验了。

根据Wind资讯观察发现,截至5月底,天弘基金旗下产品一共73只(A、C份额合并计算),固定收益类基金(包括货币基金、纯债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基、混合债基)有31只,另外有可比业绩的41只权益型基金中,有18只成立以来业绩亏损,占比44%。权益产品才是公司投研水平的真正检验者,看来天弘基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天宏精选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天宏精选基金、银河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