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教你买基金,巴菲特教你买基金的书

2022-09-02 18:58:41 基金 xialuotejs

巴菲特教你买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那些一直持有指数基金的人,赚的最多的不是钱,而是时间,是生活。——约翰·博格

2019年,上证指数经历了年初的上涨,历经几次回调后,又回到了3000点附近。

在这期间,各大指数基金却表现火爆,医药、军工、通信等ETF基金轮番上涨,权益类ETF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巴菲特说,我的钱将会投到指数基金里。

这不仅是他说的,也是他写到遗嘱里的,他将会把现金转交给为他妻子设立的信托人手中。

而巴菲特对信托公司的要求非常简单:持有10%的现金购买短期政府债券,另外90%配置在低费率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上。

巴菲特相信,遵守这个策略,信托的长期业绩往往会战胜大多数聘请了高费率管理人的投资者—无论是养老基金、投资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

主动型管理常年跑赢标普500的巴菲特,为何要选择把钱投入指数基金?哪些人才适合购买指数基金?如何买?

巴菲特在历年的股东信里经常提到指数基金这一点,对于这些问题,他也早已给出了答案。(点此查看巴菲特历年致股东信巴菲特致股东信经典重读 | 聪明投资者)


为什么很多基金经理跑不赢指数?


一些聪明且经验丰富的投资经理不但配备有高素质员工,资源渠道丰富,而且还和外界联系密切,那为什么他们的业绩还会 一直比不过无人管理的市场指数呢?

巴菲特在1965 年的“致股东的信”中谈到了自己的见解。点击查看巴菲特1965年致股东的信

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绝对不是基金经理头脑或品行的问题。他把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如下几点:

首先,机构通资者通常是群体决策,巴菲特认为,只要是一个群体,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决策,投资管理工作几乎就不可能达到一流水平。

其次,某种程度上,他们力求与其他声誉卓著的大型机构保持一致的倾向,无论是策略,还是部分投资组合。

此外,基金经理身上还有机构框架的束缚,毕竟平均水平很“安全”,对于他们个人而言,特立独行的回报与其承担的风险毫不相称。

基金经理僵化固守某些不理智的分散投资策略也是一个原因。

最后,巴菲特还提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惰性。

在巴菲特看来,这些所谓的投资公司的业绩就好比池塘里一只鸭子的活动。当池塘(证券市场)水位升高时,这只鸭子也会随之上浮;当水位下降时,鸭子也会跟着下降……

他说:“我认为,鸭子的功劳大小,都要看它自己的表现,不能对池塘水位的升降呱呱乱叫。“水位”对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业绩有很大影响,不过我们自己也一直在“水中”扑腾翅膀。”


普通人不劳而获的方法


既然大多数人有惰性,且难以克服群体决策的弊端,那如何赚钱呢?巴菲特也给出了答案——指数基金。

他曾告诉过合伙人,在非常长的一段时期内(20~30 年),他对市场期望的平均复合年收益率大概在5%~7%。如果按较高的收益率7%来看,这就意味着大概每过10 年左右市场指数就会差不多翻一番。

投资者只要以较低的成本持有一只指数基金,就可以实现对整个市场的所有权。这是最好的策略之一,也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它成本低廉,操作起来很容易。当然,你根本不需要花一大笔钱给别人,让他告诉你是买入、观望,还是教你理解复利的威力。

巴菲特称,这类机构的好处既不是帮助投资者取得更高的业绩,也不是提供更出色的抗跌能力。

恰恰相反,在他看来,这些机构的基金之所以能够勉强生存,在于它们操作时简单方便、决策时省心省力、投资时自动分散。

另外,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基金可以帮助投资者抵制诱惑,避免像很多散户一样落入陷阱。

在 2013 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称:

“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会被赚取咨询费和交易费的中介机构不断怂恿,不停地进行交易。对投资者来说,这些费用支出非常巨大,它吞噬了利润。所以,忽略那些建议吧,保持最低的交易成本,并且像经营一家农场那样持有股票。

我的钱将会投到指数基金里,因此我还得为此多说两句:我在这里所建议的和已经写在遗嘱中的内容是一致的。遗赠将会把现金转交给为我妻子设立的信托人手中。”

对投资不感兴趣、没有能力的人

就应该选择指数基金


尽管巴菲特一直提倡指数基金,但他本人作为主动型管理者,却一直跑赢标普500,这似乎与其提倡的指数基金矛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教育投资者,你能够从市场中赚取的收益肯定不会大幅超过你的投入。

巴菲特认为,如果你对自己的投资不感兴趣,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为此花费时间和精力,那么你就应该选择投资指数基金。

选择进行主动型投资项目的唯一原因,就是相信你或者你选择的投资经理能够取得比“坐享其成”更高的收益。

巴菲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对于他自己能力圈范围外的领域,他也会考虑使用指数化的投资方法。

1999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有位股东问巴菲特:1993年医药股大跌,你却并没有趁机低价买入主要制药公司股票,是不是犯了一个大错误?

巴菲特解答说:我竟然没有那么做,简直太糟糕了。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机会,我会在一秒钟内做出反应,以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价格一篮子地买入一批大型制药股。

低成本的指数基金的出现对于传统共同基金产业来说是一场变革。共同基金曾经是一种“易于操作”的投资途径,使得个人投资者不必亲自去选择股票,这一重要角色却被一种更高级的低成本产品所取代。

指数投资,或者说被动投资,从20 世纪70 年代问世起,就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变得越来越流行。

手续费、税收还有心理因素都是那些进行自主投资的经理们的绊脚石,但是对于指数基金投资者来说,不仅收益可能会相当好,而且基本不需要动脑筋或者花费太多精力。

你只需要花不到一小时的时间,用那些低成本的指数基金设计好一个投资计划,买入后只要把它束之高阁,过个几十年就行了。

一言以蔽之,这种长期优于市场的表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样惊人,只要你能找到一个可行方案。显然,并不是每个人的收益都能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假设风险既定,如果你认为选择自主投资更适合你,那么不管是自己投资还是通过专业的投资经理进行投资,你都得确定一个客观指标来评价你的收益结果。

参考资料:《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原则篇》第三章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原则篇》由巴菲特亲荐,但斌倾情做序。本书包含多封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并且对信中投资原则做了体量,它们能够指引投资者们,躲开市场上充斥的各类潮流和技术性陷阱,帮助他们在投资过程中创建自己成功的思维模式。点击下方“了解更多”,立即开启阅读之旅!




申万进取

10月23日讯 今日申万菱信申万进取下跌1.18%,成交3196.31万元。截至目前场内价格为0.335元, 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0.3058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下跌2.33%,溢价率为9.55%,价格杠杆为4.097,净值杠杆为4.651,当前母基金净值为0.6981,本基金跟踪指数为深证成指,实际下折需母基金跌--,上折需母基金涨187.97%。(注:“--”表示本基金暂无该字段数据或暂无该事项。)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2.06%,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0.51%,近6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18.54%,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223.60%,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3058元,同期跟踪指数的涨幅为-0.53%。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

本基金的常规下期折算日期为2021年01月04日,敬请投资者留意。




巴菲特教你买基金书籍

它,经常出现在各大理财博主的推荐书单上

它,常年霸占投资书籍高分榜

它,被号称是投资指数基金的指路明灯

同时,它也是市面上最详细、最齐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保姆式投资理财教程,小伙伴们猜到是哪本书了吗?没错,它就是《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今天关关就帮大家提炼了10个知识点,让你们快速get到这本书的精华所在,话不多说,马上进入正题!

1、最适合普通人的投资理财方式

前面一长串的分析略过,我们直接说结论就是投资指数基金,因为指数不像个股一样风险高,它包含了很多只个股,就连巴菲特都推崇购买指数基金。书中银行螺丝钉指出,想要成为富人就得攒资产,而指数基金就是最适合普通人购买的一种资产。

2、指数基金有哪些分类?

最常见的一种分类,就是分为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宽基指数基金在挑选股票的时候,并没有限制投资哪些行业,而行业指数基金就是专门投资某个行业的股票。

3、宽基指数有哪些?

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宽基指数有这些:

上证50,大盘股为主,只有上证股票

沪深300,大盘股,兼顾上证和深证

中证500,中型公司为主

创业板指,创业型小公司

4、行业指数有哪些?

按照行业划分可以分为很多类,我们还是总结一些比较常见的行业指数,比如:消费、医疗、新能源、金融、互联网科技、银行、证券、保险、地产等等。

在这些分类中,消费和医疗又属于天生比较会赚钱的优秀行业,还有近两年比较火的新能源也备受关注。

5、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对比?

两者相比,宽基指数难度较低、行业指数难度较大。刚开始接触指数基金,建议从宽基指数开始,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之后再涉足行业指数基金。

6、小白可以从定投开始投资

定投是指在固定时间、以固定金额分批买入一只基金,时间频率上,每周定投和每月定投区别不大,对于初次接触基金的人来说,优先定投宽基指数基金。

7、巴菲特永远不会过时

提到投资总是绕不开巴菲特以及他的价值投资,其实我们一样地可以利用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买指数基金。在指数低估的时候大量买入,在指数高估的时候卖出,这样才能提高整体收益率。

8、切记频繁操作

不论是场内基金还是场外基金,频繁操作都会产生很多手续费,少花掉的钱就等于赚到的钱。

9、做好家庭资产配置很重要

不要将所有的钱都用来买基金,也不要将大量的钱都投入到一个投资品种中,要配置好货币基金、债券、高风险基金以及低风险基金各自所占的比例。

10、做好长期投资的心理准备

买指数就是买国运,投资基金不能让你突然暴富,但是可以让你享受到国家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

大家好我是关关,一个终身阅读,致力于财务自由的运营人!




巴菲特教你买基金的书

本文节选于《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目的是针对普通投资者,建议大家放弃股票及主动型基金,投资指数基金,用少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换取合理的投资回报,更多注意力放在工作和生活中。

巴菲特作为世界范围内的“股神”,是主动投资者的杰出代表,但是巴菲特却在不同场合多次推荐指数基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巴菲特的世纪赌约”。

一、巴菲特和基金经理们的“世纪赌约”

2007年12月19日,巴菲特在Long Bets网站上发布了“十年赌约”:“在2008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十年间,标准普尔指数的收益表现将超过扣除手续费等各种成本后的对冲基金组合。”赌注是100万美元(后来被加至222万美元)。如果巴菲特赢了,这笔钱将打给巴菲特指定的慈善组织。反之,将打给对方指定的慈善组织。

巴菲特说:“我充满期待地等待各位基金经理来挑战,毕竟他们有能力让客户掏出几十亿美元来,他们不应该害怕拿一笔小钱出来和我赌一把。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寂静,几千名职业投资经理里最终只有一个人——泰德·西德斯应战了,他是门徒基金公司(门徒基金管理着35亿美元资产)总裁。”

泰德选择了五只对冲基金作为投资组合,期望能够战胜标普500指数。美国的对冲基金类似于国内的私募投资基金,是主动投资类型中的精英代表。

当赌约进行到第9个年头,标普500年化收益率已经达到7.1%,但同期基金经理挑选的基金收益率只有2.2%,挑战者看最后一年翻盘无望,只好提前认输。在201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他再次完整披露了这“十年赌约”的数据,标普500指数以8.5%的年化收益率碾压所有5只对冲基金组合。这5只精挑细选的组合,除了在2008年股灾中跑赢了指数,在随后的9年里,这5只基金作为一个整体,收益率每年都落后于指数基金,其中一只组合最后还被迫清盘。

赢得赌局后,巴菲特说:“长期看,确实有部分有经验的人能超过标普500指数的表现。然而在我的一生里,我也就提前判断出10位左右的专业人士,能够如同我预期的一样完成这一壮举。当然,一定有成千上万的指数超越者是我没有见过的,毕竟跑赢指数并非不可能。不过,问题在于大多数试图跑赢指数的基金经理最终都会失败。”

我们从这里可以发现巴菲特认为,战胜标普500指数是一场壮举,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实现。

事实上在这场“世纪赌约”之前,巴菲特就已经多次推荐指数基金了。

二、巴菲特推荐指数基金

1993年在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第一次谈论指数基金,他写道:“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奇怪得很,当傻钱知道自己的缺陷时,它就不再是傻钱了。

但是,如果你是稍有常识的投资人,对商业有基本了解的话,你应该能够找出5到10家股价合理且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

此时分散投资理论对你就毫无意义了,它反而会损害你的投资成果并增加你的风险。

我实在无法理解一名投资人为什么要把资金投向了解和熟悉程度是第20名的企业,而不是集中在前面几名最熟悉、性价比最高的投资上。”

1996年致股东信里,巴菲特第二次谈起指数基金。他写道:“对于各位的个人投资,我可以提供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方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

扣除各种费用后的指数基金投资收益率,肯定能够超过绝大多数投资专家。”

1999年,巴菲特对先锋基金创始人约翰•博格的《共同基金必胜法则》评价说:“令人信服,非常中肯而切中时弊。这是每个投资者必读的书籍。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博格为美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2003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说:“那些收费非常低廉的指数基金(比如先锋基金公司旗下的指数基金)在产品设计上非常适合投资者。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想要投资股票的人来说,认购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最理想的选择。”

2004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又说:“通过投资指数基金本就可以让他们轻松享受美国企业创造的优异业绩。但绝大多数投资者很少投资指数基金。结果他们的股票投资业绩大多只是平平而已,甚至亏得惨不忍睹。”


2005年致股东信里巴菲特直接指出:“投资管理机构及基金经理,向他们的客户收取大量费用。

然而,将这些机构和经理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他们是通过收费让客户赚得更少,让客户的回报率落后于最简单的指数基金被动投资。”

200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发布后(已经是2007年了),就有了“世纪赌约”。

2007年巴菲特还说:“我个人认为,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买入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在一段时间里保持持续定期买入。”

2008年,巴菲特被问:“如果你只有三十来岁,没有什么其他经济依靠,你攒的第一个100万美元将会如何投资?麻烦你告诉我们具体投资的资产种类和配置比例。”巴菲特解答道:“我会把所有的钱投资到一个低成本的追踪标普500指数的指数基金,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三、指数基金是智者的选择

在本书的前面内容中中我已经从逻辑上论证过在各种投资资产中,长期看股权具有最高的收益率,而直接的股票投资对于普通人难度非常高,基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而主动基金从整体看是无法战胜被动基金的,当投资者选择被动基金的时候就已经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地战胜了市场的绝大多数投资者。

作为一个极其优秀的主动投资者,巴菲特却不厌其烦推荐普通投资者投资被动基金(主要是指数基金,在本书中指数基金和被动基金将不做区分)。巴菲特并不是作秀,在给第二任妻子艾丝翠留下的遗嘱中要求自己去世后遗产的10%配置短期国债(以应对意外之需),90%配置先锋SP500指数基金。

在201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说:“当华尔街人士管理数万亿美元,收取高昂手续费时,通常是经理人获得丰厚利润,而不是客户。大型和小型小投资者均应坚持投资低成本指数基金。

如果要树立一座雕像,用来纪念为美国投资者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毫无疑问应该选择杰 克·博格尔(Jack Bogle)。几十年来,杰克一直敦促投资者投资于超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在他的投资生涯中,有大量财富流向了经理人的腰包,而他所积累的财富只占到其中很小一部分。这些经理人向投资者许诺带来丰厚回报,而实际上他们根本没带来回报,或者像我们赌局中的情况,带来的回报几近于无。

早些年,杰克常常被投资管理行业嘲笑。然而,今天他欣慰地获悉,他已帮助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用自己的储蓄实现了更高的回报,否则他们获得的收益要低得多。他是他们的英雄,也是我的英雄。

多年来,经常有人请求我提供投资建议,我通常给的建议是,投资低成本的标准普尔500 指数基金。值得肯定的是,我的只有中等收入水平的朋友通常都采纳了我的建议。

然而,当我把这一建议提供给超级富豪、机构或养老基金时,他们谁都没有听我的建议。相反,这些投资者会礼貌地对我的建议表示感谢,然后去听收取高额手续费经理的言论,或者许多机构会向另一种称为顾问的超级助手寻求建议。

然而,这些专业人士面临着一个问题。你能想象一个投资顾问会年复一年地告诉客户,不断增加对复制标普 500 指数基金的投资吗?这样做是职业自杀。然而,如果他们每年都推荐小幅改变管理策略,巨额手续费将流向这些超级助手。这些建议往往是艰涩难懂的胡扯,解释为什么流行的投资“风格”或当前的经济趋势适于进行这种改变。”

这段巴菲特式幽默的话中显示了巴菲特作为投资“股神”的智慧和真诚,他告诉我们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分散化投资,选择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且坚持长期投资,可以取得优异的回报,而不需要听取其他任何专业(而多余的)投资建议。

股神巴菲特自己也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2009—2018年的完整10年里,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尔总收益率210%,年化12%;伯克希尔自身股价涨幅242%,年化13.1%,均落后于标普500指数总收益率257%,年化13.6%的水平。

在2019年情况进一步恶化,巴克希尔每股市价增长11%,标普500指数为31.5%;在202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直接没有把伯尔希尔和标普500做比较,我自己计算了一下,伯克希尔每股市价增长了2.42%,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为16.28%。(以前一年度最后一天收盘价为基准计算,伯克希尔股价采取伯克希尔—哈撒韦A为计算依据)

以1999年巴菲特在《商业周刊》发牢骚说:“就在几年前,我们还因为资金不足,不得不经常卖掉这个去买那个。那时候我的主意比钱多,现在开始我的钱比主意多了”为分水岭,巴菲特终于遇到了“钱比主意多”的尴尬,开始遭受流动性的诅咒,巴菲特开始触摸到自己的管理上限,尽管这个上限比绝大多数人都高得多,但是作为个人终究是有管理上限的,这一天终究会来临。

巴菲特这样优秀的主动投资者尚且不能长期保持战胜指数基金的战绩,我们想一想,这是不是能说明一些普遍的道理呢?

四、指数基金始终可以战胜市场

在当前的国内投资市场中,一些投资主动基金盈利的投资者,一些“长期”管理主动基金业绩战胜市场的(明星)基金经理,以及为了自身利益的基金公司,占据了舆论宣传的高地,他们说,由于A股体制机制不健全,投资者不成熟,市场波动大等原因,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是可以长期战胜市场的,只有当股(股市)成为一个成熟市场后,指数基金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真的是这样吗?巴菲特在2016年致股东的信中说:“

许多非常聪明的人打算在证券市场上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我们将其称为主动投资者。

与他们相对的是被动投资者,按照定义,他们寻求获得市场平均收益。总的来说,他们 的仓位大致接近指数基金的仓位。因此,市场的平衡方,即主动投资者也必须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然而,这些投资者承担的成本将高得多。因此,总的来说,在扣除这些成本后,他们总体的投资收益将比被动投资者差。

这就是我的观点,现在我把它放进一个简易方程。如果 A 组(主动投资者)和 B 组(被动 投资者)构成总体投资市场,而且 B 组扣除成本前的投资收益一定会达到平均水平,那么 A 组也一定会达到平均投资收益。

成本更低的一组将获胜。如果 A 组成本过高,其亏空将是巨大的。当然,长期来看,部分有经验的人很有可能超过标准普尔指数的表现。然而,在我的一生中,我早期发现的这类 专业人士也不过十个左右罢了,只有他们能完成这一壮举。

毫无疑问,有成百上千的人我从未见过,他们的能力可与我认识的人相媲美。毕竟,跑赢大盘并非不可能。不过问题在于,大多数试图跑赢大盘的经理最终都会失败。

像部分业余爱好者一样,一些专业投资人士在短期内也会因为走运而获得高收益,这让寻找罕见的值得为其付出高报酬的高收费经理变得更为困难。如果 1000 位经理人在年初进行市场预测,则至少有一位经理的预测很可能在未来连续九年里都是正确的。当然,1000 只猴子中也有可能出现一个貌似无所不知的预言家。但二者间仍然存在差异:幸运的猴子不 会遇到人们排队找它投资的情况。

最后,有三个有关联的事实,使得成功的投资酝酿着失败。首先,良好的投资履历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资金;其次,巨额的资金总是保证投资业绩之锚:几百万的资金容易管理,几十亿的资金就不好管了;

第三,由于大多数经理人的个人认识,即所管理的资金越多,收取的手续费就越多,所以他们仍然会寻求获得新的投资资金。”

巴菲特曾经说过,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当我们询问主动投资经理和基金公司我们是否应该投资主动管理基金的时候,答案经常是注定的。

这并不是说,没有能够跑赢市场的主动投资者,而是说,能够跑赢市场的主动投资者很少,我们很难识别运气和实力,长期跑赢市场很难,主动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利益并不一致,主动投资者存在于流动性诅咒。

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曾经对美国股市回报来源展开深入的研究,在1900年到2009年110年时间跨度的研究中,他发现标普500知识110年实现了年化9.1%的投资回报率,其中8.8%来源于实业,0.3%回报来源于投机,且投机回报正负呈现无规律出现。

怎么抓住这种投机回报呢?约翰·博格尔说:“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55年,我依然对如何预测投资者的心理一无所知。”他把自己的事业方向确定为:“通过大力发展更注重实业回报,忽略投机回报的基金业,不仅可以给投资人带来更稳定的回报,同时还能矫正短期市场波动”。

这就是两位投资顶级高手对于指数基金机制和收益来源的智慧沉淀,他们告诉我们,对于普通投资者,不需要听取任何专业的投资建议,仅仅是依靠投资低成本运营的指数基金就可以战胜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投资者,这是一种必然。当我们为了能够增加一点点收益,就必须付出绝大的努力,从而失去了很多人生应该有的其他快乐和成就,并且冒着巨大的失败风险。

至此,本书第一章,也是最重要的一章就结束了,在本书的后面部分我将通过自己对指数基金的深入研究和市场规律的总结,试图去获取更高的收益,我对自己的这种努力感性上很有信心,理性上却不能做出任何承诺,总想知道地更多,总想做的更好,这或许就是人性吧。

如果你对我对投资研究有兴趣,或者想消遣时间,可以继续读下去,如果只是为了投资盈利,并且能够接受一个市场平均,但是能够超越绝大多数主动投资者的收益,此时此刻,完全可以放下本书,去做你想做的其他事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巴菲特教你买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巴菲特教你买基金、申万进取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