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21日中曼石油(603619)跌5.78%,收盘报14.68元。
重仓中曼石油的前十大基金
中曼石油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48亿元,同比下降5.66%;归母净利润3933.49万元,同比上升114.11%;扣非净利润3604.86万元,同比上升112.66%;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04亿元,同比上升22.4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989.18万元,同比上升112.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927.07万元,同比上升112.21%;负债率62.5%,投资收益62.42万元,财务费用7875.71万元,毛利率29.17%。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根据2021年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15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华商盛世成长混合目前规模为23.91亿元,最新净值4.5797(3月22日),较上一日上涨1.38%,近一年上涨15.67%。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周海栋。周海栋在任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管理时间为2015年5月14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266.19%;华商优势行业混合,管理时间为2016年8月5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89.23%;华商乐享互联灵活配置混合A,管理时间为2018年11月26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249.15%。
华商盛世成长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编者按】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A股市场一波三折的走势背后,是以“茅指数”为代表的传统白马股归于沉寂,“宁组合”产业链的异军突起。
迈入崭新的2022年,资本市场又将如何演绎?近日,
本期刊出的是对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的书面专访。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
“站在当前时点,一批高成长个股会利用2022年的业绩高增长消化估值压力,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已经重新回落到合理估值区间。”1月19日,曾鹏在接受
曾鹏指出,2022年市场会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业绩兑现能力强,竞争力强的个股会重新绽放,而跟风炒作的题材股会退出。在高成长赛道上,无论大小盘股均会有机会。
“比如电动车、光伏、军工、电子等景气度并无明显变化,依然是未来数年中国经济的最好赛道之一。”曾鹏预计。
关于近期持续调整的医药板块,曾鹏表示,预计2022年行业会有一些修复的空间。
“医药方面,历史几年一般都是上半年比较好,下半年比较差,因为政策在上半年相对宽松。”曾鹏认为,如果政策边际好转,可能也会带来好转的契机。
曾鹏表示,相对看好偏上游的机会,如医药原材料生产企业等。CXO也相对看好,基本面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机构持股集中度比较高,可能整体波动会比较大。
曾鹏拥有16年从业经验,目前管理着10只基金,是以“成长溢价理论”为核心投资理念的“科技舵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曾鹏总管理规模为151.6亿元,其中由其管理的博时特许价值A自曾鹏任职以来累计回报208.15%,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每一年收益分别为85.61%、70.81%和20.64%,同类排名分别是9/636、272/882、309/1530。
以下是
:2021年,结构性行情愈演愈烈,2022年开年首周,A股市场又出现开门黑。展望2022年,A股会大致走出怎样的行情?
曾鹏:拥挤并不等于泡沫。当前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过去一年这些景气赛道大幅上涨,筹码相对拥挤,一些个股的估值也相对透支了1-2年内的成长预期。但站在当前时点,一批高成长个股会利用2022年的业绩高增长消化估值压力,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已经重新回落到合理估值区间。
:怎么看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大环境会对A股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曾鹏:2022年市场会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业绩兑现能力强,竞争力强的个股会重新绽放,而跟风炒作的题材股会退出。在高成长赛道上,无论大小盘股均会有机会。
:展望2022年,A股市场会如何演绎?
曾鹏:2022年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市场会“稳中求进”。“稳”是2022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我们理解这个“稳”是建立在“绿色低碳、结构转型”基础上的稳,是依靠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行业拉动的稳增长,而不再是依靠传统基建和地产链的拉动。最终效果会体现在“进取型”的成长行业获得超额收益。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同样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方针:“稳”体现在要守住未来5-10年影响中国发展的核心赛道,“进”体现在要在这些优质赛道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寻找“创新中的创新”。
:展望2022全年,较为看好的行业和主题有哪些?
曾鹏:在流动性合理充裕,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的背景下,我们对2022年的市场总体持乐观态度,坚持寻找投资中的“认知差”,在中长期为投资人创造更好的收益。中长期看,一些高景气赛道比如电动车、光伏、军工、电子等景气度并无明显变化,依然是未来数年中国经济的最好赛道之一。
:近两年A股市场的分化严重,尤其是消费、医药等白马股在2021年大幅回调,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白马股在2022年的走势?
曾鹏:2021年消费板块表现不佳,总体来讲核心矛盾是优质的消费品龙头公司经历了2019年的估值修复和2020年的估值扩张后,预期和估值需要消化。同时也要看到消费是分化的,过去两年作为一类资产,鸡犬升天的上涨和估值抬升结束了。消费板块内部未来会分化,产业业务逻辑通顺的行业和公司估值通过时间和调整的消化后,仍然能提供很好的回报,比如高端酒和免税。
医药方面,历史几年一般都是上半年比较好,下半年比较差,因为政策在上半年相对宽松。预计2022年行业会有一些修复的空间。如果政策边际好转,可能也会带来好转的契机。相对看好偏上游的机会,如医药原材料生产企业等。CXO也相对看好,基本面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机构持股集中度比较高,可能整体波动会比较大。
:新能源车、锂电是2021年最亮眼的赛道,不过在2022年开年遭遇调整,从基本面和估值看,是否已经高估?有哪些细分领域更值得关注?
曾鹏:从渗透率角度看,我们认为光伏、电动车、半导体、军工等行业依然处在产业导入期,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会因为周期性波动而改变其长期发展态势;以及一些优质赛道——例如储能、汽车电子、能源半导体等细分赛道,将获得双倍甚至数倍于主赛道的成长速度。
:展望2022年,你觉得投资者在做大类资产配置的时候,应该如何去配置投资组合?
曾鹏: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居民财富的资产配置方向往权益类资产配置的趋势不会改变。当前权益类资产配置在中国居民财富中占比不到5%,接近9成比例集中在房地产;而发达国家居民的财富结构中,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高达30%。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未来居民通过公募基金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将是必然。
:你认为2022年市场主要风险是什么?
曾鹏:2022年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海外,美联储已经开始退出QE,未来假如美国通胀持续超预期,则美联储可能通过加息方式应对,这将对全球流动性造成一定的冲击,会在某个阶段对市场情绪形成影响。但由于国内宏观政策以“稳”为主,流动性会保持合理充裕,海外加息对中国市场的影响相对可控。
:能否分享一下个人的投资逻辑?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你的投资方法有一个怎样的迭代过程?
曾鹏:我和团队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成长溢价理论”,并基于该理论延伸出包括第二成长曲线、远期市场可触达空间、TEAM模型等适用于成长股的投资方法论。我们认为,投资的本质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在不同阶段的价值体现。企业的生命周期和人一样也要经历初创、成长、成熟、衰老,其对应的投资阶段分别为概念、主题、成长和价值。该理论通过对不同企业所处的产业周期和企业自身的生命周期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判断,并总结相应的估值方法和体系进行估值定价,从而获取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
成长溢价理论可划分三阶段。第一主题成长阶段,第二价值成长阶段,第三永续成长阶段。主题成长注重潜在盈利弹性,价值成长看PEG(PE/盈利增速),永续成长看是否有稳定的现金流。
我们的投资思路一直不断演进,起初偏好需求端的逻辑,后来发现供给端逻辑也很重要,现在通过不同阶段来判断不同投资机会。
:可否用三个词评价一下你的性格特点?这对你管理基金产生哪些影响?
曾鹏:冷静、坚强、自信。这可能跟我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我曾经做过一年的职业棋手。这段职业棋手的经历需要在竞技状态下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并针对变化莫测的棋局时刻做出决策。在做决策前需要冷静的思考各种可能性,需要尽快看清局面的本质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提前想好应对措施沉着应对。决策一旦形成,就要坚定的实施不要被一些短期的因素干扰。目标明确坚定执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行合一。而要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在执行过程中保持高度自信直至完成。执行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复盘,总结和归纳成败的原因并不断修正。这些要素跟目前管理基金基本都是一致的。
08月28日讯 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商领先企业混合,代码630001)08月27日净值上涨1.77%,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7639元,累计净值为2.2249元。
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95.74%,今年以来收益20.17%,近一月收益3.06%,近一年收益11.99%,近三年收益-17.20%。
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4次,累计分红金额50.69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李双全,自2015年04月0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3.84%。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久远银海(持仓比例9.08%)、东方时尚(持仓比例8.34%)、恒瑞医药(持仓比例7.10%)、京东方A(持仓比例6.83%)、利安隆(持仓比例6.52%)、顺发恒业(持仓比例6.30%)、荣盛发展(持仓比例5.33%)、隆基股份(持仓比例3.93%)、创业慧康(持仓比例3.82%)、长春高新(持仓比例3.74%)。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在中美贸易战缓和、流动性改善和经济数据企稳回升的预期下以及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呵护下,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二季度以来,推动股市快速上涨的因素出现了一些变化,部分之前的乐观预期被证伪,包括中美贸易战的再度紧张以及市场对于经济乐观预期的下修,这些因素导致市场在二季度出现了急剧的调整。本基金二季度以来仓位保持基本稳定,净值随着市场调整也出现了一定的回撤。持仓结构上,二季度出现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房地产行业的配置比例,增加了新兴产业的配置比例。降低房地产比例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市场较为火热,一些城市出现了“地王”的现象,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政策上对房地产融资有收紧的趋势,压制行业的估值水平。增加新兴产业配置的主要考虑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这些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而政策对于改革和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各种措施引导社会资源向新兴产业进行布局,随着自上而下“补短板”力度的不断强化,这些行业的估值有望得到提升。同时,部分新兴产业的景气度已经呈现出触底回升的迹象,盈利能力有望出现改善。
截至2019年6月30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7177元,份额累计净值为2.1787元。本季度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02%,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为-0.48%,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5.54个百分点。
2021年仅过去3个多月的时间,公募基金队伍又迎来了新生力量。
3月5日晚间,证监会网站挂出核准设立兴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复,兴合基金也是今年首家获批设立的新基金公司。
随着兴合基金获批,又一批公募基金老将正式回归基金行业,三位自然人股东中,王锋、程丹倩均曾担任华商基金总经理、副总。
公募基金再添“新军”
证监会网站显示,兴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于近期正式获准设立,公司注册地为安徽省芜湖市,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基金销售、私募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从上报到获批,兴合基金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这其中还经历过一次更名,2019年7月10日,富华玖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递交设立申请,同年10月17日获正式受理,2020年2月5日接到第一次反馈意见。
当时披露的反馈意见中显示,证监会曾就富华玖创基金自然人股东兼拟任董事长参控股多家投资管理类机构,如何防范与富华玖创基金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拟任督察长是否符合《基金类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1号》有关条件等四大问题要求富华玖创基金进一步说明论证。
批复函中同时显示,富华玖创基金曾申请更名为兴合基金,最终以兴合基金名称获批。
兴合基金需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组建工作,足额缴付出资,选举董事、监事,聘任高级管理人员。且在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后,到证监会领取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在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前,不得以该名称对外开展业务;自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之日起6个月内,应当发行公募基金产品。
多名公募老将回归
随着兴合基金正式获批,多位基金公司前高管重回基金行业。
批复函显示,程丹倩、王锋、高昕三位自然人分别出资4800万、2600万、1500万元,持有兴合基金48%、26%、15%的股权。
作为新设基金公司的“标配”,兴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架构中也预留了北京金华盛开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五象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琼锐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三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兴合基金11%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兴合基金第一大股东程丹倩早前曾担任华商基金副总经理,2002年7月至2005年12月,她加入华商基金担任筹备组成员,2005年12月至2011年8月担任公司督察长。2011年9月1日转任公司副总,2013年8月因个人原因辞职,据天眼查信息,之后程丹倩曾在北京盛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
作别公募基金5年多时间的华商基金前任总经理王锋此次也出现在兴合基金发起股东名单之列。
王锋早前曾在博时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而后转战云南信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资产管理总部执行总经理。华商基金在2005年9月19日成立,他同年10月加入华商基金。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王锋曾管理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型基金。而后,随着首任总经理余路明离职,2009年12月中旬“接棒”华商基金总经理一职。
在王锋担任总经理的近6年时间里,华商基金经历过辉煌时刻。该公司2008年9月成立的第二只基金——华商盛世成长股票基金2009年收益率为109.38%,列同类基金第4名,2010年凭借37.77%的收益率登顶年度股票基金冠军,规模也由成立之初的3.85亿元增长至2010年底的上百亿元。2015年9月,王锋因个人原因辞去华商基金总经理职务。
第三位自然人股东——高昕目前担任中经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中经贸资产是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天眼查信息显示,中经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此前均是上述三家员工持股平台的出资人,2019年6月,中经贸资产及红星美凯龙退出出资股东名单,王锋、高昕成为员工持股平台的新晋股东。
个人系基金公司加速扩容
2015年2月13日,泓德基金正式获准设立,成为首家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最近几年,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加速扩容,2020年全年,就有包括兴华基金、汇泉基金、尚正基金、易米基金、百嘉基金5家个人系基金公司获批,占当年获批基金公司家数的62%。
加上此前获批的基金公司,目前由专业个人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共有汇安、凯石、鹏扬、博道、东方阿尔法、博道、博远、睿远等21家之多。
截至今年3月5日,除去中止审查的基金公司,待批的基金公司达到26家。待批基金公司里也不乏自然人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如汇一基金就是由原公募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林鹏申请设立。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行业,其行业特征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对员工专业能力的倚重,人才流失对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会造成严重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将持有人、股东和管理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2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商盛世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商盛世基金、博时特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