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日前,知名本土私募巨头中科招商披露了其2021年年报,总收入6.3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20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44.50亿元,净资产为133.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20元,公司及在管基金已投项目中新增8家企业上市,4家企业过会。
2017年,中科招商经历了被强制退市的至暗时刻,虽然过去四年多,中科招商遭受了诸多非议,也饱受不少股东的质疑和责骂,但回看这四年,逐年向好的年报业绩依旧展示了其本土私募第一梯队的发展韧性。
2018年的股东大会上,为应对退市困境,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提出了““瘦身、变现、引战、上市、分红”十字经营理念,如今,很多股东关心公司经营情况到底怎样了?这次,就从中科招商这几年的年报和媒体公开报道的信息,逐一做下梳理。
在瘦身方面,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21年较2020年度,职工薪酬下降了7.86%,在特殊情况的大背景下这个下降幅度其实并不大,也佐证了公司的管理层、业务骨干人员保持着稳定,这对一个正在披荆斩棘,艰难向上的企业至关重要,毕竟如果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在变现和分红方面,2021年度中科招商处置股票、股权等资产回收款项约12亿元,以合适的价格处置资产回收现金,是私募基金“融投管退”这个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司能够持续经营的保证。在分红方面,中科招商拟按2021年度净利润2.2亿的22%进行分红,连续四年兑现了其分红承诺。在不少分析机构和股东看来,分红的兑现既是责任,也是其经营成绩逐年向好的有力证明。
对于中小股东来说,更加关心的是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重新上市的进度。可惜的是,从公开信息披露来看,中科招商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工作未有重大进展,按照公司对外的说法,因股东人数太多,以目前的股权结构,公司短期内也难以实现在境内外上市的目标。不过,为了解决中小股东的流动性问题,中科招商正在积极推动内部资产重组和业务重组,一个是原有PE资产的重组和拟推动上市,一个是打造产业板块,以期通过新的投资布局创造新的利润点,争取早日解决股东流动性难题。
由曾经市值一度突破1380亿的高光*走到至暗时刻,再到现在走出阴霾要再创辉煌,中科招商正在经历一场阵痛和蜕变,这需要经营管理层的智慧,也需要勇气去面对诸多挑战。对中科招商来说,唯有敬畏市场,务实经营,方能扭转乾坤,回馈股东。
光明网
不同于一般投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作为一种多元化和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因其投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主要是由政府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或者由央行下设专业机构等方式进行管理。近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量不断增多,许多发达国家、资源丰富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都开始积极地设立主权财富基金。伴随一国宏观经济、贸易条件和财政收支状况的改善,国家财政盈余与外汇储备盈余的积累。针对过多的财政盈余与外汇储备盈余,一些国家成立了专门的投资机构来进行管理。
“主权财富基金是政府帮助国家进行储蓄的一种行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指出,这种海外投资有很强的专业性,也涉及到很多的政治、制度、文化上的障碍,所以由政府代理国家来进行海外投资是比较合适的一种做法。“各个国家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最初动机是提高外汇。”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春生指出,比如外汇储备管理上是追求安全性和流动性,我们因为国家外汇储备比较庞大,所以设立主权基金是非常有必要的。
2018年,可能要有3000只基金集中到期。
而面对一些基金到期巨亏的投资者不淡定了。4月18日,数名投资者来到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办公所在地,拉出“前海开源还我血汗钱”的横幅。
有投资者对媒体表示“投资三年,1元钱的产品亏到了1毛钱”。基本血本无归。
大多数新三板基金产品和前海开源一样成立于2015年、2016年那两年,产品设计也大多都采用2+1的形式。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2015年成立的“三类股东”产品数量为3097只,2016年为3647只,到了2017年只剩下316只,而今年,几乎没有新成立的产品。
2015年成立的产品,2017年到期,延期一年到了2018年,到了必须退出的时候了。
/ 01 /
投资三年,只剩1毛钱?
2018年4月18日下午,数名投资者来到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办公所在地,拉出“前海开源还我血汗钱”的横幅。
“出事”的产品正是前海开源资产旗下的*新三板公募专户产品——前海开源资产锦安财富新三板资产管理计划。而该产品主要投向了中科招商的定增项目。
这只资管计划成立于2015年3月31日,产品期限2+1年(封闭期2年),总募集资金为1.58亿元,成立时投资者数量为110人,100万元起投。管理费为1.5%。
今年3月30日产品到期了,因为巨亏,有投资者不能接受,就跑到前海开源和代销机构——锦安控股集团的办公场地拉起横幅。
根据锦安基金的声明文件,“有个别投资者不顾法理,要求我司对该代销产品进行本金回购并支付年化8%-10%的收益。”
到底亏得有多惨呢? 一位投资了该产品的投资者向媒体表示,目前产品净值为1毛钱左右(未经前海开源证实)。
中科招商2015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后,当年3月、5月和8月进行了多次定增融资,定增融资总额高达108.84亿元,定增价多为18元/股(除权除息后为2.98元/股)。
不少大型机构,包括中信信托、海通证券、华福证券、宝盈基金子公司都有参与,甚至知名私募王亚伟的千合资本也曾出现在中科招商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然而中科招商2017年12月26日以66亿元的市值摘牌,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0.61元/股,较当时定增价相比亏损近80%。也正因此投资者不淡定了。
/ 02 /
3000只基金产品集中到期,你怕了吗
2015年,正是新三板市场最火热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和机构跑步入场。
部分挂牌企业一轮接一轮地进行融资,场景很像今年的区块链项目。市场火爆,大家也无理性可言,“不看估值,当年份额是要靠关系拿、项目要靠抢的”, 某券商做市负责人曾这样形容当时的非理性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大量基金产品,打出的广告语也特别诱人。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2015年成立的“三类股东”产品数量为3097只,2016年为3647只。
这些产品大多采用了2+1的设计,2015年成立的产品,延期两年,今年正好到期。也就意味着,今年有3000多只基金产品跟前海开源资产锦安财富新三板资产管理计划一样,面临着退出压力。
2017年新成立的产品只剩下316只,而今年,几乎没有新成立的产品。今年和明年,将是退出压力*的两年。
曾有券商做市负责人预测,2015、2016这两年非理性投资带来的影响,要到2019年才会彻底消除。
深化县校合作 共促高质量发展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重要举措,推进全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8月3日,和顺县人民政府与太原清控科创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县领导孙永胜、李健、李雪、魏鹏耀、马新、张弛、白妍、张志坚、焦瑜,太原清控科创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力蓥、中科科创(山西)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可参加签约仪式。
孙永胜在致辞中代表和顺县委对县政府与太原清控科创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表示热烈祝贺,并详细介绍了和顺的教育、人才、生态、矿产、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太原清控科创拥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是全省自主创新的主力军。这次与和顺县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是对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对和顺县推进“三五六一”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孙永胜表示,和顺将提供*质的服务,为太原清控科创的各类人才到和顺县开展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经过共同努力,双方一定能够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上,建立长期的更深入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嬴。
随后,太原清控科创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力蓥对清控创新基地在创新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生态聚集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清控科创是清华控股战略功能平台、清华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清华控股成员企业。清华控股创新基地(山西示范区)是由清控科创与太原高新区合作建设,以服务太原面向全省为战略,致力于打造创新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生态聚集的创新基地。
签约仪式上,李健与中科科创(山西)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可针对和顺县创新人才生态建设框架协议进行了签约。
此次和顺县与清控科创(太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既是和顺县落实人才政策、做好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和顺聚才引才的一次新尝试。和顺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智力基础、离不开项目支撑,离不开环境优化,更离不开高校的倾情奉献和大力支持。为全面贯彻山西省委深化省校合作战略,加快“12大基地”建设,和顺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省校合作”省级战略,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动县、校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等方面深度战略合作,努力在建设县校合作示范点,集聚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平台,落地产业项目等方面下功夫,共建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智库合作基地等“十二大基地”,促进县、校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科招商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科招商基金、财富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